第四百四十三章.大朝议(三).

……

……

随着皇极殿的大门缓缓打开,众官员皆是精神一振。

眼看着“大朝议”即将要开始了,百官们不敢怠慢,皆是按照各自的官阶职位排好了队列,并且在太子朱和堉与几位阁老的带领下,鱼贯进入了皇极殿内。

大约等待了一炷香的时间,百官们就听到大太监张德扬声唱诺道:“陛下驾到~百官迎驾!!”

随着张德的唱诺,德庆皇帝缓步来到了皇极殿内,百官们则是行礼跪拜、口呼万岁。

却说,德庆皇帝坐上龙椅之后,先是让百官们平身,然后又主动开口、缓缓说道:“朕这次南下巡游,乃是为了视察江南粮赋重镇的情况、传播皇帝威仪、强调朝廷存在,加强地方对中枢的敬畏之心……”

为自己这次南巡寻找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后,德庆皇帝话锋一转,又说道:“然而,在这次南巡期间,朕虽然是收获颇丰,但也发现了许多问题……那就是,地方衙门对朝廷中枢的政令阴奉阳违、缺乏敬畏、朝廷中枢对地方衙门监察不足、交流不畅,因此而衍生的种种状况,竟是屡屡可见!”

理所当然的,德庆皇帝开始借题发挥、趁机立威了。

说话间,德庆皇帝突然将目光转向了周尚景,缓缓说道:“周尚景,趁着今天的机会,你亲自将苏州衙门隐瞒倭寇作乱的事情向百官们详细解释一遍,也让百官们看看,朕的大明江山如今已是乱成了什么样子!”

听到德庆皇帝的吩咐,周尚景花白的眉毛微微一扬,知道德庆皇帝这是要借着自己被贬职的事情向百官们敲山震虎、杀猴儆鸡了。

不过,德庆皇帝与周尚景二人早在苏州的时候就已是达成了秘密协议——德庆皇帝将不再继续追究周尚景的庇护之罪。但作为交换,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内,周尚景也必须要全力配合德庆皇帝稳定朝野局势的行动。

所以。德庆皇帝如今虽然是摆明了要踩着周尚景来提升自己的威望,但德庆皇帝的威望提升同样是稳定朝野局势的必要条件之一。周尚景出于大局考虑,却也只能强自忍耐、默默配合。

从这方面而言,德庆皇帝也算是小小的算计了周尚景一次。

于是,周尚景缓步出列,道:“老臣遵旨。”

然后,当着文武百官面前,周尚景将苏州倭寇之乱的事情避重就轻的讲诉了一遍,但其中并没有提及自己暗中包庇孙儿周素海的事情。

等周尚景讲诉完毕之后。德庆皇帝面色严肃的缓缓点头,又向周尚景问道:“苏州出了这么大的乱子,你身为当朝首辅,竟是毫不知情,这是何等的失职!?所以,朕必须要治你的失察之罪,罢免了你内阁首辅之位,并且罚俸三年……朕的这般处置,你可服气?”

周尚景微微垂头,也表现出了一副敬畏的模样。缓缓说道:“老臣确实失察了,理应受罚,不敢不服!”

“那就好。”德庆皇帝的表情十分冷峻。然后又趁机向百官们宣布了沈常茂接替周尚景担任内阁首辅的旨意。

原本,在苏州衙门隐瞒倭寇作乱的事情之中,周尚景的罪名明明应该是“欺君罔上”,德庆皇帝对周尚景的惩处也是极轻,近乎于无;但如今,在德庆皇帝与周尚景的避重就轻、巧妙掩饰之下,周尚景的罪名却是变成了“失察之罪”,这样一来,德庆皇帝对周尚景的惩处就显得很重了。

可惜。绝大部分官员并不了解事情真相,当他们看到德庆皇帝竟只是因为周尚景的一时失察就重惩了周尚景、而周尚景这般权臣竟然是没有任何抵抗的接受了德庆皇帝的旨意。不由得纷纷大惊,心中对德庆皇帝也就愈加的敬畏了。

另一边。看到百官们的神色变化,德庆皇帝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满意。

如今,因为商税整顿的事情,百官们的利益受到了触犯,朝野局势固然是有些混乱,但只要德庆皇帝的威信尚在、百官们依然对德庆皇帝心存敬畏,那么德庆皇帝就依然可以掌控大局。

更何况,趁着这次的秘密协议,德庆皇帝还可以稍稍打压一下周尚景的威望,却也是一石二鸟了。

与此同时,赵俊臣作为知情者之一,看到德庆皇帝与周尚景的配合做戏,他的眼中不仅没有讥讽,反而闪过了一丝凝重。

很显然,因为德庆皇帝与周尚景之间的秘密协议,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内,周尚景会无条件的全力配合德庆皇帝稳定朝野局势的行动,这也就意味着在这场秘密协议结束之前,德庆皇帝不仅失去了周尚景的牵制,还得到了周尚景的支持,所以德庆皇帝对朝野局势的掌控力也将会得到空前的提高。

也正因为如此,赵俊臣如今已是暗暗下定决定,在德庆皇帝与周尚景的秘密协议结束之前,他是绝不会做出违背德庆皇帝意志的事情。

至少,明面上不会。

否则,任是赵俊臣准备充足、料敌于先,也绝不可能抵抗德庆皇帝与周尚景的联合力量。

“看来,许多事情,都需要暂且按耐一段时间了。”

赵俊臣暗暗想道。

*****

却说,就在赵俊臣暗思之间,德庆皇帝已是开始威胁百官了。

“……地方官员蔑视中枢权威、对中枢的政令阳奉阴违、甚至还敢欺瞒中枢,这般情况绝不可纵容下去!若是长此以往,就是国不将国的局面!我大明朝的数百年江山,也迟早会毁于一旦!所以,朕已是决定,从即日起,任何官员若是胆敢再违背中枢政令,则罪加三等、绝不轻饶!”

德庆皇帝的这一番话,说得郑地有声、异常坚决,看似是为了防止苏州衙门私自隐瞒倭寇作乱的事情再次发生,但赵俊臣却知道,德庆皇帝的这道旨意的真实用意,其实是为了稳定朝野局势、给商税整顿的事情做铺垫罢了。

然后,德庆皇帝又讲了许多,或是勉励、或是警告,但大都是隐含着增强中枢权威的意思,暗示百官们接下来绝不可再抵抗朝廷政令,否则必然会受到严惩。

与太子朱和堉不同,德庆皇帝绝不是一位好糊弄的君主,所以百官们听到德庆皇帝的暗示之后,皆是下意识的心中一凛,他们绝不敢小觑德庆皇帝的决心,也不敢违背德庆皇帝的意志——尤其是德庆皇帝刚刚重罚了周尚景之后。

所以,随着德庆皇帝的表态完毕,皇极殿内的气氛显得极为沉重,百官们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是纷纷领旨、表态赞同。

见到百官们的态度,德庆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后,德庆皇帝又说道:“南巡之事,暂且就先说到这里!如今,时隔四月之久,朕终于是回到了京城中枢,在这段时间以来,朝廷可有什么事情需要向朕禀报的?”

随着德庆皇帝的话声落下,赵俊臣眼中微微一闪,知道弹劾黄有容的机会来了。

于是,按照事先的安排,赵俊臣向着左兰山、童桓、秦怀远等等“赵党”成员们微微点头,示意他们出列弹劾黄有容,在报复黄有容之余,也为顾全、詹善常、刘长安三人恢复官职。

得到赵俊臣的示意之后,众位“赵党”官员亦是精神一振,就打算依计行事、出列发言。

然而,众位“赵党”官员尚未行动,发言的机会就被人抢先一步、捷足先登了。

只见一位名叫李俞然的监察御史突然出列,向德庆皇帝禀报道:“陛下之言,臣深以为然!我朝官员理应遵守朝廷法纪、坚决执行中枢政令,此乃首要之务,若是官员们藐视朝廷权威、违背中枢政令,那么陛下无法治理百官、百官亦是无法治理万民,就会造成朝野混乱的局面,所以对于违背朝廷法纪与政令的官员,也必要严加惩治、才能以儆效尤……”

这位名叫李俞然的监察御史乃是朝中少有的中立官员,并没有投靠任何派系,平日里表现得极为低调,但今日不知为何,竟是引经据典、唠唠叨叨的说了一大堆,皆是在赞同德庆皇帝的态度。

就在百官们因为此人的啰嗦话语渐渐感到有些不耐烦的时候,李俞然突然话锋一转,又说道:“臣身为监察御史,平日里负责纠缠、弹劾百官,今日却是听说了一件事情,必须要禀报于陛下知晓——有一位新晋的年轻官员,仗着自身才华出众,却是目无法纪、不遵政令,此人乃是伴驾南下的官员之一理应跟随陛下一同回京,但他昨日却是私自离开了南巡队伍,没有向任何上司通报,就提前回到了京城!这番过错虽然不大,但此人藐视君上、违背政令的态度却是十分明显,臣以为,在陛下三令五申之际,此人明显是顶风作案,理应受到严惩!”

随着李俞然的话声落下,像是赵俊臣、太子朱和堉、阁老程远道等人,皆是面色微变。

其中,赵俊臣的眼中,更是露出了深思之色。

因为,通过李俞然的描述,他们已是猜到李俞然要弹劾的人是谁了!

另一边,听到李俞然的弹劾之后,德庆皇帝眉头一皱,问道:“哦?昨日竟是有人没有向上峰通报,就私自离开了南巡队伍、提前回到了京城?是谁?”

李俞然缓声答道:“此人乃是今科榜眼、翰林院编修赵山才!”

……

ps:状态还是很差,勉强写了三千余字,先发上来!

……

第八十五章.赵俊臣缺席.第三百三十八章 .深远谋划(中).第四百七十八章.解惑.第七百八十八章.战兵新军(八).第四百八十三章.劫数(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思与犹豫第二百零五章.成为最终胜者的可能性! 上第六百九十章.恶人梁辅臣.第1125章.商场险恶.第三百六十一章 .问答(下)第八百零四章.狼烟起(二).第六百四十七章.陈芷容的决绝手段(中).第1036章.除夕夜(二).说明一下。第1138章.风波之始.第1435章.皆为正义(四).第七百七十七章.整合(三).第五百三十五章.内部纷争.第九百二十三章.解散战兵新军(三).第五百六十四章.世间之事总如此(下).第五百三十二章.博弈(八).第四百二十六章.此时的赵府.第二百九十四章.“穷”与“达”.第四百八十九章.你一定要考虑清楚了!.三百一十章.卧虎藏龙的南直隶.第1395章.好人坏人.第1103章.路旁.第1086章.虎狼相聚.第九百七十六章.把他们全部赶出去!.第三百五十章. 只需要一个态度罢了(下).第1337章.诚意合作.第1038章.德庆寿辰(一).第一百四十九章.事前.第三百七十九章.考核(上).第七十章.德庆寿辰(中).第四百零八章.败局?(下).第七百五十四章.收服(四).第九百一十二章.左兰山的鹰.第四百四十二章.大朝议(二).第六十一章.贪官与肥猪.第七百八十一章.战兵新军(一).第五百四十章.赵正和出局!.第七十三章.目的.第七百九十一章.战前(二).第1176章.朱和坚初掌大权(三).第四百五十章.尘埃落定.第四百零八章.败局?(下).第三十一章.三大死罪(上)一更第1325章.血色之夜.第四百零八章.败局?(下).第1010章.整顿户部.第四百三十一章.后手.第1115章.画饼是政客的必修技能(二).第八百六十章.胜(四).第七百九十九章.战前(十).第三百二十三章.萧条的徐州.第八百一十一章.祸心(二).第四百八十八章.逃命.第1326章.奔赴前线.第1060章.走钢丝.第八百零五章.狼烟起(三).第九百三十五章.计划的真相.第六百六十二章.各方.第1242章.必须是,也只能是(十四).第八百一十章.祸心(一).第1109章.狗咬狗(三).第1439章.皆为正义(八).第三百六十九章 .交涉.第1096章.李纯臣的崛起.第五百一十七章.开始了(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女的心思.第十一章蝗虫与贪官中第1210章.赵俊臣的恶趣味!.第二百三十八章 .魔高一丈.第七百六十八章.方茹的私自决定.第二百三十一章 .德庆皇帝的态度.第四百二十一章.聪明人的烦恼.第五十章.豆花摊旁(中)一更第四百零五章.混乱(下).第六章.德庆皇帝(下)三更第七百零九章.余事.第四百零七章.败局?(中).第1244章.扑朔迷离(一).第三百二十四章.疑惑.第1361章.见吴三桂.第七百五十七章.战前(八).第1313章.锦州大营.第1372章.民心所向.第1150章.密谈.第六百五十二章.阴影.第三十八章.被抛弃(中)三更第八十一章.国泰民安(上).第四百五十五章.情报汇总.第八百一十六章.战巩昌(五).第1243章.必须是,也只能是(十五).第1295章.在握(四).第七百一十四章.上路.第一百一十三章.小鬼难缠.第1385章.谋逆大案.第六百一十一章.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