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尘埃落定(下)一更

“着晋户部左侍郎赵俊臣为户部尚书。”

对于德庆皇帝的这般旨意,一众大臣,无论是太子一党还是阁老温观良,或许会有些不甘,但都没有太多反对的想法。

事实上,以如今户部的状况,赵俊臣究竟是不是户部尚书,实际上没有任何区别,只是让赵俊臣多了一个名分罢了。

但赵俊臣倒是有些开心,在他看来,侍郎是三品,尚书是二品,这就是最大的区别。以二品尚书之位收罗党羽,名分上总是方便些。

然而,接下来德庆皇帝的旨意,却是打破了平静,引来了举朝震动!

包括已是从德庆皇帝处提前得到消息的赵俊臣,也是不由的眉头微皱。

“……着原户部尚书李成儒,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原都察院左都御史博采华,年事已高,恩准致仕还乡……”

“……着原礼部右侍郎马森,改任户部左侍郎,原礼部右侍郎詹善常,改任户部右侍郎,充补户部空缺……”

“……着原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张轩,改任礼部右侍郎……”

“……潞安知府刘长安,治民有道,赈济有功,为百官表率,着晋为吏部右侍郎……”

………

随着德庆皇帝的诸般旨意接连发布,原本平静的朝中百官,皆是或惊或愣,震惊之后,忍不住相互轻声议论,原本庄重肃穆的早朝,一时间嗡嗡声一片。

如此大范围的官员变动,就算在每三年一次的官员审调之期,也是很少见到,更何况,变动的还是吏部、户部这些至关紧要的衙门官员?

但凡稍有眼光的官员,都能看出这般调动会带来的影响。

户部是赵俊臣的地盘,但调任户部左侍郎的马森却是首辅周尚景的人;吏部是周尚景的势力范围,而升任吏部右侍郎的刘长安,靠山却是赵俊臣!这般相互掺着沙子,赵俊臣与周尚景,又该会如何看待对方?

而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张轩,又是阁老黄有容的人,升任礼部侍郎后,又会不会下手清理赵俊臣在礼部刚刚建立起来的影响力?

这般小规模的洗牌,又会给朝廷中枢本已是稳定多年的派系势力分布,带来怎样的影响?

与初次得到消息的百官相比,赵俊臣却想得更为深远。

原户部尚书李成儒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件事德庆皇帝却并未对赵俊臣说过,这般任命看似不起眼,但若是联想到都察院右都御使吕纯孝也是太子朱和堉的人,那么今后都察院这个监察衙门,怕是要受太子朱和堉的影响更深了。

若是朱和堉最终能够掌控都察院,那么他虽然依旧在朝中无法掌握实权,但话语权却会变得更重,至少已是自保无忧了。

“这是在保护朱和堉吗?”

赵俊臣皱着眉头,抬头暗暗打量着德庆皇帝,却见德庆皇帝此时依然是一副威严尊荣的神态,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看着朝中百官的喧闹,皱着眉头有些不满。

“百官肃静!!”

随着太监张德的一声喝令,朝堂上的百官才发觉自己的失礼,纷纷闭口不言,垂头听训。

而德庆皇帝却没有斥责什么,反而语气略带温和,缓缓问道:“朕的这些安排,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德庆皇帝这么问,纯粹是面子功夫,他没同百官商量,就已是下了这般旨意,既然旨意已下,天子金口玉言,又岂能随意更改?这是在强迫百官认同了。

一时间,朝中众官员,包括赵俊臣在内,皆是把目光集中在了内阁首辅周尚景身上,在这个时候,能让德庆皇帝更改主意的,也只有他了。

或是注意到百官的注目,自上朝之后就一直沉默不语的周尚景,终于有了动作。

只见周尚景颤巍巍的走出百官队列,对着德庆皇帝躬身道:“陛下之安排,极为合适,老臣赞同。”

听到周尚景的回答,朝堂上的百官,不由又是一惊!

对于德庆皇帝的这般安排,周尚景竟是赞同了?

原本指望着周尚景会反对的赵俊臣,亦是一愣,看着周尚景那苍老的背影,脸上有疑惑一闪而过。

对于德庆皇帝的安排,赵俊臣自是不乐意,赵俊臣现在还不想与周尚景、黄有容等人产生利益纠葛,进而敌对,但按照德庆皇帝的这般做法,这种情况却是很难避免。

官场之上的敌友是非,并非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否则就不会有“屁股决定脑袋”之说了。

然而,赵俊臣没有力量反抗德庆皇帝,但周尚景却有!事实上,之前若不是有周尚景表态,德庆皇帝想要南巡的事情,根本用不着这么麻烦。

在赵俊臣看来,对于德庆皇帝的这种安排,周尚景也必定是不乐意的,户部虽说名义上掌管着天下税赋钱粮,但实际上明朝逃税情况严重,国库之银的使用又有定数,油水虽然不少,但周尚景不一定能看得上眼。而与户部不同,吏部掌管官员审调升贬事宜,乃是庙堂中枢最核心的衙门,重要性远非户部可比,又被周尚景经营多年,拿一个吏部侍郎换一个户部侍郎,周尚景又怎会乐意?

赵俊臣自问,那马森来到户部后,虽然可以把他架空,但身边总有这么一个钉子碍事,亦是不乐意的。

然而,赵俊臣虽然疑惑,但随着周尚景的表态赞同,百官没了带头人,亦是不敢轻易反驳德庆皇帝的旨意,虽然百官沉默,气氛诡异,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李成儒、詹善常、马森、张轩等人,亦是或喜或忧,纷纷向着德庆皇帝叩拜谢旨。

………

面对德庆皇帝突然而来的官职调动,百官之中,最开心的,或许就是温观良了。

在温观良看来,德庆皇帝这般安排,周尚景与黄有容二人,或多或少都会对赵俊臣产生敌意,而接下来随着他门下之人弹劾赵俊臣,不仅早与他达成默契的黄有容会态度更加积极,原本没有插手想法的周尚景,或许也会转变态度,暗中相助。

再加上正对赵俊臣敌意满满的太子一党,以及必定会落井下石的沈常茂一派,赵俊臣虽然升为户部尚书,但接下来的麻烦,绝对会让他疲于应付。

这般想着,温观良越加觉得,今日此时,正是行动的大好时机,于是转过头去,对着督察院右副都御史顾全暗打眼色,示意其出列行动,弹劾户部账目不明之事。

然而,或许是因为刚才德庆皇帝刚才的那些安排太让人震惊了,顾全此时却垂头低目,一脸的沉思,根本没有注意到温观良的示意。

温观良无奈,只能跳过顾全,转而对工部尚书左兰山示意。

然而,此时的左兰山,竟然也是如顾全一般,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亦是没有注意到温观良的示意。

见两人这般模样,温观良眉头不由一皱,只觉得哪里不对,刚准备咳嗽一声提醒二人,德庆皇帝却再次开口了。

或许是见朝堂气氛诡异,百官沉默,心中有些不喜,所以德庆皇帝也没有了继续早朝的心思,缓声说道:“既然如此,诸事已定,若众爱卿再无他事的话,那么就下朝吧。”

听德庆皇帝这么说,温观良不由心中一急,一时间也顾不得顾全与左兰山的奇怪表现,亲自出列道:“陛下,老臣还有要事禀报。”

~~~~~~~~~~~~~~~~~~~~~~~~~~~~~~~~~~~~~~~~

ps:第一更。

!@#

第一百六十九章.真实的谎言.第五百三十七章.敲打.第四百六十一章.接触(下).第六百零八章.未来.第1294章.在握(三).第九百二十七章.所遇非人.第1211章.偷梁换柱.第八百二十六章.围堵(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送给你,还请收下.第八十一章.国泰民安(上).第四百零九章 .胜负已定?第八百五十三章.戏与饵(二).第1118章. 画饼是政客的必修技能(完).第六百七十二章.密谋.第1994章.各方齐至.第六百四十四章.方茹与陈芷容(上).第七百五十二章.收服(二).第六百八十三章.患得患失.第七百零一章.李如安的崛起.第一百四十七章.承诺.第一百九十八章 .容忍野心.第1069章.各有所谋(七).第二百七十五章.扬州赵家.第九百三十二章.威逼利诱.闲聊几句。第八章.南巡之论(中)二更第1273章.辽东剧变(完).第五百三十六章.一些情报.“第九百五十五章.当面对质.”已经精修了。第1435章.皆为正义(四).第六百九十七章.计划进行中(七).第九百九十三章.问与答(二).第四百八十二章.劫数(二).第四百六十八章.格局变化(上).第四百六十九章.格局变化(中).第三百零九章.赵俊臣的最大对手.第六百二十五章.结论.第1439章.皆为正义(八).第二百一十章.权谋与治国是完全不同的两门学问(下).第1225章.我赵俊臣武勇无双.第八百九十三章.争功百相.第一百八十五章.党争(八)一更第1233章.必须是,也只能是(六).第一百五十章.盲女虾儿.第1096章.李纯臣的崛起.第1259章.辽东剧变(九).第六百四十二章.预兆.第九百二十八章.安排.第四百九十八章.阴谋与围捕(上).第1038章.德庆寿辰(一).第七百五十七章.夜议(二).第三百四十八章.考察(下).第七百零七章.成婚(上).第七百五十一章.收服(一).第1241章.必须是,也只能是(十三).第八十五章.赵俊臣缺席.第七百九十五章.战前(六).第九百一十一章.京城震动(四).第九百七十六章.把他们全部赶出去!.第1396章.纳投名状.第三百九十八章.推动(中).第四百五十五章.情报汇总.第九百二十章.密信.第一百一十一章 .德庆震怒(下).第1446章.大乱斗(六).第八百九十二章.尘埃落定.第七百四十八章.雷霆手段.第八十三章.君与臣.第二百四十二章 .细思极恐.第五百八十三章.热闹的朝议(六).第五百八十六章.朝议结束.第1069章.各有所谋(七).第五十九章.收心与敲打.第三十六章.尘埃落定(下)一更第四百一十五章.嘎然而止!第九百三十三章.力所能及的事情.第八百三十六章.哭诉.第1278章.手腕(五).第二十三章回京之前中第1055章.谍中谍中谍.第1062章.周尚景的真正计划.第九百六十三章.御书房内的阴谋(完).第1183章.性格与命运.第1402章.权臣迟暮.第1295章.在握(四).第十二章蝗虫与贪官下第八百八十六章.影响.第四百零二章.初始(下).第九百三十二章.计划第二步.第1298章.手腕(七).第三十六章.尘埃落定(下)一更第四百三十六章.朱和坚定计.第一百九十七章 .策反与收买.第一百七十九章 .党争(二).第四百八十九章.你一定要考虑清楚了!.第1327章.恩义笼络.第十六章.赚钱大计(上).第八百二十七章.围堵(五).第1188章.风云际会(五).第四百四十六章.大朝议(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