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奏疏.

……

……

今天早朝上,赵俊臣遭遇百官群起反对的事情,德庆皇帝自然是看在眼中。

也正如赵俊臣的预料,见到这一幕情景之后,德庆皇帝心中对赵俊臣的猜忌与戒备不由的降低了许多。

但德庆皇帝的心中依然有些疑虑。

“按照周尚景与沈常茂的说法,赵俊臣如今的权势影响已经是可以干涉内阁决策了,即使是周尚景也要向赵俊臣做出妥协……但今天早朝上的情景,却完全不像是他们所说的样子,若是赵俊臣的权势当真是达到了这般地步,百官们的反对态度绝不可能这般激烈……”

“难道,这一切都是周尚景与沈常茂在联手暗算赵俊臣?想要挑起朕的猜忌之心,促使朕出手打压赵俊臣的崛起势头?恩,倒也有这种可能……”

“不过,这件事情还有一些蹊跷之处!今天早朝上,赵俊臣进行提议的时候,‘赵党’所有官员竟是全部袖手旁观,完全没有支持赵俊臣的意思!若是‘赵党’官员能够站出来表示支持,赵俊臣今天也不至于以一己之力与百官争辩,局势也会好转许多……赵俊臣的这般表现,就好像是故意在自找麻烦……”

坐在御案后面,德庆皇帝暗暗思索着今天早朝上的事情,但心中的疑虑则是越来越多了。

最终,德庆皇帝决定静观其变,暂且不会出手打压赵俊臣,再观察一段时间,避免中了周尚景的离间之计。

然后,德庆皇帝又想起了赵俊臣所禀报的朝廷缺粮之事,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德庆皇帝虽然是好大喜功,但也并非是昏聩无能的帝王,所以他很清楚朝廷存粮不足究竟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赵俊臣的五项提议,若是全部实行的话,确实有可能在两三年的时间内缓解朝廷缺粮的困境,各地应对天灾的能力也会大幅增强,但因为百官们的强烈阻挠,这五项提议最终只通过了前两项,第三项提议虽然是同样通过了,但也受到了许多限制,至于最后两项提议,虽然是最为重要,但遭到的反对也最多,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这样一来,今天早朝上的结果看似是所有人都可以勉强接受,但朝廷缺粮的困境却没有得到太多的改善。

看赵俊臣的态度,他并不打算放弃最后两项提议,今后还会与百官们继续角力,但可以预见的是,除非是德庆皇帝与内阁辅臣们集体支持赵俊臣,否则仅凭赵俊臣的一己之力,这两项提议绝无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说不定朝廷的存粮彻底告竭之后,关于这两项提议的争论也依然会持续下去。

想到这里,德庆皇帝心中不免有些隐忧。

赵俊臣有一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朝廷缺粮之事必须要做出改变,不能任由情况恶化下去。

想到这里,德庆皇帝抬手揉了揉眉心,向养心殿太监张秀吩咐道:“派人去户部一趟,把朝廷各地粮仓的账目拿来,朕要审阅一番。”

听到德庆皇帝的吩咐之后,张秀不敢怠慢,连忙就去安排了。

然后,张秀又捧来了一摞奏疏,请示道:“陛下,这些是各地官员呈给您的奏疏,您看是不是现在审阅?”

德庆皇帝点了点头,说道:“放下吧,朕现在就批阅。”

等到张秀将奏疏摆在面前之后,德庆皇帝就随手拿起一份奏疏展开审阅。

然后,德庆皇帝的表情稍稍轻松了一些。

这份奏疏乃是新任阁老梁辅臣所呈,说他已经与新任三边总督王铮进行了交接,很快就会赶到京城赴任内阁辅臣的职务。

说起来,德庆皇帝决定让梁辅臣入阁辅政之后,距今已经过了两个多月时间,但梁辅臣依旧是迟迟没有来京赴任,未免是太过拖沓了。

但德庆皇帝并没有责怪梁辅臣的意思。

因为梁辅臣首先要等到新任三边总督王铮抵达陕甘之后,才能够与王铮进行交接。此外,三边总督权势极大,节制河西巡抚、河东巡抚、陕西巡抚以及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的九总兵,所面临局势也极为复杂,担负着北方边防重任,所以梁辅臣与王铮的交接工作就必然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这样一来,梁辅臣稍稍来迟几天,也是完全可以接受。

梁辅臣即将要来到京城赴任,对德庆皇帝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情,这代表着德庆皇帝对朝廷中枢的控制力即将要进一步提升。

所以,看完梁辅臣的奏疏之后,德庆皇帝的心情稍稍好转了一些。

然而,当德庆皇帝放下梁辅臣的奏疏、又拿起另一份奏疏审阅之后,原本的好心情顿时就被破坏了。

这份奏疏乃是新任太子太师王保仁呈奏上来的,但里面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乃是王保仁的请罪奏疏。

原来,王保仁前来京城赴任之际,顺便也负责押送黄有容在南直隶抓捕的许多犯人,其中不仅包括苏长畛及其朋党、并且还包括十余名犯案的走私商人。

然而,王保仁押送着一众犯人刚刚抵达北直隶之后,他所居住的驿站就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那些犯案的走私商人全部在火场中丧命。

看到这份奏疏之后,德庆皇帝轻哼一声,低声说道:“这个王保仁,在南直隶这些年当真是退步了,竟是连一些犯人都看管不好!”

说完,德庆皇帝就将王保仁的请罪奏疏丢到一旁,心中并不是特别在意,然后又拿起了第三份奏疏。

这份奏疏,乃是钦差黄有容从南直隶快马送来的密疏。

见到这份密疏里面的内容之后,德庆皇帝顿时是面色一变,表情马上就严肃了起来。

沉吟片刻之后,德庆皇帝再次向养心殿太监张秀吩咐道:“马上将内阁诸位阁老、六部尚书、以及太子他们招来御书房议事!”

见德庆皇帝的表情满是严肃,张秀不敢怠慢,连忙亲自去办了。

等到张秀离开之后,德庆皇帝先是细细看了一遍黄有容的密疏,然后又重新拿起了王保仁的请罪奏疏看了一遍,眼中满是沉思之色。

……

好吧,就按照大家的意思,今天依然发2k小章节,还是五更!

这是第一更!

……

第八百五十六章.戏与饵(五).第九章.南巡之论(下)三更第1446章.大乱斗(六).第1339章.真实意图.第六百零五章.永别.第七百零四章.祸福.第六百三十八章.赵俊臣与周尚景(上).第二十五章在路上上第1441章.大乱斗(一).第九百六十五章.回京.第1004章.政治交易(三).第二百五十一章.相见第1050章.各方的表演(完).第1165章.五个疑问.第1100章.德庆再微服(三).第2000章.进与退.第七百六十七章.远在京城的变故(完).第三百四十一章 .“归乡”(上).第1323章.血夜前奏.第1424章.宴无好宴.第四百五十四章.赵俊臣的准备.第四十一章.良莠不齐(中)三更第三百五十章. 只需要一个态度罢了(下).第二百八十九.裂痕.第七百七十七章.整合(三).第二百一十章.权谋与治国是完全不同的两门学问(下).第三百五十八章.挑选.第1301章.在握(十).第二百四十七章.考察(中).第一百零五章 .赵党预备军(下).第五百九十六章.预兆(上).第1085.最好的破坏手段.第五百三十三章.博弈(九).第七百九十一章.战前(二).第1377章.李和登场.第一百六十四章 .聚德客栈.第一百三十三章.德庆皇帝的心思.第七百六十一章.赵俊臣的伏笔(二).第1240章.必须是,也只能是(十三).第九百三十四章.遇袭(一).第四百零一章.初始(中).第九百八十六章.被自杀(完).第九十三章.尘埃落定.第1309章.在握(十八).第二百三十五章 .对质.第1144章.逼迫(四).第八章.南巡之论(中)二更第1291章.手腕(完).第1141章.逼迫(一).第七百五十三章.收服(三).第1437章.皆为正义(六).第十九章造势与作秀上第1258章.辽东剧变(八).第1298章.手腕(七).第九百三十一章.召见.第1031章.火没烧起来.第九章改变命运下第一百七十四章.赵家来人(下)第1313章.锦州大营.第1400章.妥协退让.第九百四十章.督抚齐至.第八百三十九章.刘冶.第五十四章. 鸩杀(下)三更第九十四章.春闱临近.第1375章.计划开始.第七百章.内廷疑云.第六百六十八章.连环毒计.第1104章.朕不高兴(一).第1449章.大乱斗(九).第九百五十四章.圣旨到!.第八百一十七章.战巩昌(六).第五百零六章.哭诉与做戏(中).第五百三十三章.博弈(九).第八百七十三章.势(完).第1308章.在握(十七).第三百五十三章.赵家的未来发展方向(下).第1084章.驯化之术.第二百七十一章.暂住.第1355章.功成身退(四).第一百一十三章.小鬼难缠.第六百二十一章.“公正”(上).第1315章.烽火狼烟.第1078章.局势诡谲.第七百一十九章.皆是双面人.第二十章造势与作秀中第1331章.战争之神.第九百八十八章.尾声与开始(二).第1429章.反客为主.第一百三十九章.抢人!(上).第三百九十章 .京城里的变故(下).第六百六十二章.各方.第一百八十二章 .党争(五)三更.第四百八十六章.崔倩雪的提问.第七百七十三章.各方的反应(三).第四百二十八章.赵俊臣的构想(上).第1265章.辽东剧变(十五).第1131章.辩法.第1268章.辽东剧变(十八).第1102章.君入瓮中.第二百零七章成为最终胜者的可能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