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仁爱兼施

朱元璋心里头对着李善长生出一丝埋怨来,朱元璋没有想到李善长居然连楚流烟的几句言辞都抵挡不住,败退了下来,反而转过来帮着楚流烟一同来说服自己释放徐达出来。

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朱元璋在心底暗自诋毁了李善长一句。

李善长自知有些辜负了朱元璋的所托,也不敢望着朱元璋,只是唯唯的退到了一旁,不再开口说话。

楚流烟心知这些吴国公心里头定然实在权衡眼下的局势,想要知道若是不将徐达释放出来,让徐达重掌旧部迎击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的话,自己这边到底还有几成的胜算,或者说是还能够抵抗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多久时间。

楚流烟也不开口多说什么,想要留给吴国公朱元璋好好的想明白利弊,推己及人的想一想,若是吴国公朱元璋不如此行事,恐怕日后就不能守住应天城了。

关于这一点,吴国公朱元璋也是心知肚明的,应为眼下的情势是自己手下最能够打仗的将领常遇春将军和汤和将军也都抵御不住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那么自然也就没有法子继续抵御汉军越来越威猛的攻势了。

倘若前方失守,最有可能的事情自然是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突破了应天军队的防线,攻打到了应天城之下,到了那个时候,防卫薄弱的应天城很有可能会玉石俱焚,到了那个时候,应天城中的军民都难逃覆灭的下场,朱元璋自然是不会允许这样子的情形发生了。

不过朱元璋心中依然在忧心一件事情,那就是应天城外的数十万之众的滁州兵马到底会不会叛乱,若是真的将徐达给释放了出来,到底会发生什么样子的情形,朱元璋心中还是毫无把握。

倘若滁州将领一怒之下,投靠了汉王陈友谅麾下,反过来和对方联手,反戈一击,事情可就不妙了。

应天城已然抽调了大部分的精锐跟随常遇春将军和汤和将军抗击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去了,留下来的防守大多是些老弱残兵,根本就没有办法抵御得住滁州兵马和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的汉军的联手一击。

这一点的见识,朱元璋还是有的,朱元璋最为担心的还是此事。

不过无论如何,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抵御住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对于常遇春和汤和的攻击,若是常遇春和汤和两位将军战败归来,逃入城中,那么整座应天城之中的军民只好坐以待毙了。

看透了这一点,朱元璋也觉得不得不考虑释放徐达之事,常遇春倘若战败,必然对于军中的士气是一大打击。

不管这么说,这些年来常遇春跟着自己南征北战,打过了不好硬仗血战,可是几乎没有尝过败绩,以至于后来敌军一旦看见了常遇春的旗帜,便望风披靡,溃败逃散。

常遇春大将军常胜将军的名号也是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战斗之中,越叫越响亮,最后几乎成了应天军中一个不可战胜的标志性的人物。

更为可怕的是常遇春不但作战勇猛,而且有杀降的嗜好,接连坑杀了许多敌军,使得敌军一闻常遇春的名号就如听闻了恶魔的名号一般,颤栗不已,恐惧异常。

如此一来,常遇春自然是威名远播了。也有不服之人打上门来,不过在和常遇春率领的军队战过之后,自然也就心服口服了。

常遇春的名头越来越响,自然很快就盖过了应天军中的徐达将领。

不过军中依然还是有人可以与常遇春抗衡,徐达智略深远,带兵作战也颇有一套,麾下的将士也皆为出色,每每遇到战阵,无不出奇制胜。

军中之人若是投到了常遇春的部下,虽然是拼死力战,也能博取功名,不过终究要看个人的本事。

若是投到了徐达将军的麾下,只要听从了徐达将军的命令,就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还不必时时刻刻的拼命,在战阵中伤亡的几率也小了很多。

是以许多将士都倾心希望能够转到徐达将军的麾下,非但没有性命之忧,而且立功还快,如此绝妙的事情,又有哪个当兵的不会心动。

就这样,徐达麾下剧集了大量的将士,许多人都是仰慕徐达的威名而来投靠的。

徐达果然厉害,也不分彼此,对于来投靠之人全数接纳,不过接纳收留之后,接下来这些人要面对的可是不一般的严格的训练了。

关于这一点,朱元璋也是深有体会的。

又一次朱元璋带着麾下的数万将士连夜兼程的急行军,来到了一处山谷之中,朱元璋登台训话,结果半途之中下起了瓢泼大雨,许多应天将领的麾下的将士都扛不住,抖索个不停,唯有徐达一部的众多将士,毫无异样,面色如常的在瓢泼大雨之中,面不改色的聆听完了朱元璋的训话。

对于那件事情,朱元璋心中记忆犹深,也是深为叹服。

朱元璋没有想到徐达居然有如此的手段,居然能够将麾下的将士练成了一支铁军一般。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朱元璋对于徐达的猜忌也是从那一次的山谷训话之中,徐达麾下的将士的卓越不凡的表现上开始的。

朱元璋很是忌讳这种事情,深恐日后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派徐达去滁州执行谋害小明王韩林儿之事,虽然是旁人的提议,可是朱元璋心中也是有自己的特别的用心,想要接着这个机会好好的将徐达给收拾一顿,折辱一下徐达,若是有可能的话,不妨除去这个极有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应天将领。

哪怕是亲兄弟,面对这权势和利益的争夺之时,朱元璋自然是不希望身边出来一个威胁到自己的权势的强力人物,不管此人跟自己的交情有多么的深。

权势就如醇酒一般,朱元璋越是沉湎其中,逾是能够体。味(为了和谐)的到其间的醇香和迷人之处。

有人说权势如老虎,终有一天醉心于权势之人总会被权势给吞没了。

朱元璋听得了这番话之后,在心头确是不以为然。就算权势是老虎,朱元璋也有法子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将骨头取出来,炮制出一坛子美酒出来。

自从做了吴国公之后,朱元璋对于权力的企图心就、愈发的强烈了。

不管是徐达还是小明王韩林儿或者汉王陈友谅之类的其他任何人,朱元璋绝对不允许其他人在自己登陆顶峰的道路上,成为一块绊脚石。

哪怕这些人真的成了朱元璋登临大宝的道路上的绊脚石,朱元璋也会将他们一个一个都变成垫脚石,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楚流烟虽然对于朱元璋的性情的变化有所觉察,可是却根本没有想到强烈的权欲的企图心早就已然将朱元璋蜕变成另外的一个人了。

若是楚流烟当日已然知道了这些事情,定然是不会让徐达听从朱元璋的吩咐,前往应天去行那件非常之事的。

从今而后,恐怕再也无人能够如此了解朱元璋的心事。

朱元璋蜕变的太厉害了,这么多年的血与火的历练,早就让吴国公朱元璋心里头残存的那颗柔软的仁义之心变得坚硬异常。

朱元璋早就已然不是楚流烟原先的心目的那个吴国公朱元璋了。

吴国公朱元璋的心犹如幽深的石井一般,已然不是楚流烟可是揣测和明辨清楚的了。

不过这些事情楚流烟依然没有觉察出来,还是将此时的朱元璋当成是自己最初认识的朱元璋,不过只是觉得朱元璋有时候变得不择手段,那也是权宜之策。

在楚流烟的心目中,一直以为朱元璋依然是打小认识的那个虽然有时候有些蛮狠无理,可是不乏仁义之心的青皮小无赖。

楚流烟有些动情的对着朱元璋劝诫道:“吴国公,再怎么说,徐达将军都是你的异姓兄弟,若是吴国公真的想要杀了徐达将军,恐怕军中不少的将领都会寒心不已的。”

朱元璋抬头看了楚流烟一眼,缓缓的开口说道:“楚军师,眼下的情形你不是不知道,不是本国公想要处置徐达将军,只是如今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也然攻到了应天城外。应天的军队不容有丝毫的闪失,一旦出现了什么破绽或者漏洞,那么极有可能我等尚且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让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的攻打了应天城里头。”

楚流烟愣了一愣,对着朱元璋追问道:“吴国公所言的究竟是何事,楚流烟愚钝,不能明白吴国公言及之事究竟是何事。”

朱元璋笑了笑说道:“本来此事本国公是不愿意和楚军师明说的,不过既然楚军师执意要问,那么本国公也只好将实情相告了。不瞒楚军师,上次我和滁州的连城诀将军商议徐达将军之后,连城诀将军发来密函说只要本国公将徐达将军处决之后,滁州的数十万的兵马马上就向本国公投诚。”

楚流烟连忙追问道:“若是吴国公不答应这个条件,滁州兵马又将如何。”

朱元璋忽然叹了一口气说道:“滁州兵马联名发给本国公的秘扎上说,若是本国公无意行此,那么日后就与滁州兵马两不相欠,恩断义绝。从今往后,滁州兵马就退避滁州,绝对不会出手援助应天。而且信札中还说什么良禽择木而栖,滁州兵马的在观望情势之后,自然会决定日后的归属。”

“真是岂有此理。这些滁州的兵蛮子实在是太可恶了,这不是落井下石么。”好脾气的楚流烟不由勃然大怒的说道,虽然楚流烟对于滁州的将领是否有此一封秘扎还是有些怀疑,不过既然是朱元璋亲口所说,自然也就无可怀疑了。

朱元璋一听楚流烟的忿然的话语,又瞅了瞅楚流烟的面色,已然知道自己方才抛出的试探已然奏效了,便在一旁附和着说了一声道:“这正是本国公犹豫不决的地方,徐达将军是我的好兄弟,可是应天城的诸多军民的性命也系与本国公一人身上。倘若滁州的兵马悍然不顾,非但不帮着我等抵御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的,而且投靠了汉王陈友谅,到了那个时侯,就算本国公有个三头六臂,也没有法子抵抗得住两路大军的前后夹击,如此的情势本国公自然要好好的考虑清楚,否则的话,则置应天城内外如此众多的军民性命于何地。”

说道这里,吴国公朱元璋不由垂下眼来,滴落下几颗滚圆的泪珠子来。

“本国公也是逼不得已,也不知道楚军师和军中的诸位将士是否能够了解本国公的苦衷和隐痛。”

吴国公朱元璋的话语愈加的低沉,听闻了这番言辞的楚流烟和徐达将军麾下的将领们心中也是悱恻不堪。

这等重大的责任和苦衷落到了一个人身上,自然是极为难以承受的。

楚流烟自然心中也是极为震惊,她没有想到滁州的将领看似愚钝不堪,可是做起事情来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如此的秘扎简直就是徐达将军的催命符,幸而吴国公朱元璋依然保持这心境的清明,还没有下定决心到底如何行事。

否则的话,说不定徐达早就被吴国公下令斩首示众了,徐达的头颅也被朱元璋送到滁州将士的营盘里头,送与滁州数十万的将士祭奠小明王韩林儿的在天之灵去了。

楚流烟暗自庆幸,幸而赶到前头,如今朱元璋将此事和盘托出,起码说明朱元璋想要好好的和自己商议一下此事。

这也说明,朱元璋心中尚且犹豫,还没有拿定主意。

不管事情到底如何,起码徐达的性命眼下还是无忧的,自己也可以设法说动吴国公朱元璋将徐达将军和释放出来。

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如何抵御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的攻击,楚流烟想到了此事,忽然心中产生了一个念头。

随同楚流烟一同过来的徐达麾下的将领听闻另外吴国公朱元璋说出这番言辞之后,也觉得滁州将领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非但是乘人之危威逼吴国公,而且还有叛乱的意思。

滁州兵马如此不识抬举,徐达麾下的将领自然是极为气愤。

徐达麾下的将领对于上次滁州将领前来捣乱事情也是记忆犹新。

几个徐达麾下的比较性急的将领忍不住了,便开口嚷嚷道:“滁州将领不都是刘福通的属下么,刘将军是何等的豪杰,这么手下出了这些人才,实在是让人唾弃。”一个将领率先开口说道。

“没错,滁州将领这些年来自从上年被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大败了,龟缩在城里头,还是我等跟随着徐达将军前去解的围,没有想到这些王八羔子,根本就没安什么好心,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说,如今对于他们的救命恩人徐达将军拔刀相向,实在是可恼可恨,早知今日,当初老子就不必如此拼命的去救这些不义之徒了。”

这个将领方才将话说往,就有人接口说道:“当时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攻击的如此厉害,若是没有我等的救援,恐怕这些滁州将领早就去见阎王了,如何能够在应天城外头耀武扬威,说起来救援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实在是做错了。若是有后悔药可卖,老子绝对不会去救这些忘恩负义的王八羔子。”

徐达麾下的将领纷纷开始在吴国公朱元璋的府邸里头的签押房中声讨起滁州将领来了,一些立在外头的侍卫却极为担心,生怕这些不知好歹的勇武的将领们会对吴国公朱元璋不利。

不过听了一阵,这些人的矛头无一不是针对着滁州将领,没有一个人口中有对于吴国公的不敬之词。

屋子外头的一众侍卫无不松了一口气,只要这些人不会对吴国公不利,那么也就由着他们好了,侍卫的任务只是保护吴国公的周全,其余的事情侍卫是管不到的,也没有那个能力去管。

其实徐达麾下的将领均以为吴国公朱元璋是被逼无奈,所以都没有怪罪吴国公的意思,只是觉得那些滁州的将领实在是太不堪了,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对着朱元璋施加了这么多压力。

实在是人神共愤的事情,徐达麾下的将领无不对着滁州将领心中抱有怨气。

不管如何,朱元璋只是静静的听着,心中明白徐达麾下的将领对于自己并无一丝一毫的不满之意,上次这些人抗命不从的事情从今日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味,只是单纯的想要救出徐达将军而已。

既然这些将领心中是这般的想法,倒也是极为容易控制和感化的,朱元璋心中一喜,这些徐达麾下的将领可是军中最为厉害的战力,若是失去这些将领,恐怕应天军队的战斗力非要大打折扣不可。

只要徐达麾下的众多将领不是蓄意叛逆,抗命不从,那么也就不必当心这些人会对自己不利了。

一百四十二章 心怀不虞第9章 军权不让第103章 一网打尽第11章 充英雄第67章 郎心似铁,其心难测一百五十七章 此乃妙计第41章 凝络佳人第59章 死而复生第77章 计收军队第114章 挑拨第24章 谈判第19章 狐假虎威第56章 窃听阴谋朝堂卷六贤主明君第6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111章 英雄惜英雄第53章 夜闻人语声第38章 隐秘势力八师老无功第48章 锦囊妙计三十九和谈大计八师老无功第70章 怪罪二十六水师之乱朝堂卷十六弱水一瓢一百五十三章 连城诀第26章 定计焚露台第9章 此徐达非彼徐达第15章 国公求见第4章 飞来横祸一百二十一章 借风取势第60章 变起不测朝堂卷三十二联名上书一百四十三章 巾帼英雄二朝堂卷三十三顺藤摸瓜第125章 沉船第100章 力排众议(上)朝堂卷三十三顺藤摸瓜第32章 唇枪舌战第21章 元帅被掳一百七十章 背德乱命四十九割袍断义第19章 狐假虎威朝堂卷八再世青天第18章 比试(下)第80章 杀伐之机(上)第37章 再请徐达第14章 万众一心第55章 密谋第100章 力排众议(上)第42章 十五年后再重逢第102章 有心杀贼(上)一百一十章 救兵来援上补投门望止下一百二十五章 洞察机密第34章 城隍庙奇遇第24章 谈判一百七十四章 招降纳俘第51章 流烟被擒第47章 羁押鬼屋一百三十八章 还诸彼身一百三十七章 以己之性命化干戈为玉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纳兰雪一百二十六章 素手擒凶八师老无功第33章 仁爱兼施一百三十六章 交心第39章 情不自禁第102章 女扮男装一百三十九章 改弦易辙一百八十一章 次第施功第60章 以实示虚一百三十六章 战避两难第69章 小人毒计施连环朝堂卷二十八糙米误民第26章 定计焚露台第37章 死而复生VS借尸还魂十八势所必然第109章 杀鸡儆猴(下)三十八左袒比附第5章 祸根初种第90章 江面鏖战(上)第72章 帘深香寒冷风残第47章 羁押鬼屋第41章 长恨人心不如水六十一生死抉择第4章 财可通神第25章 突兀第29章 战事失利朝堂卷三十五权宜之计第65章 愿卿赴会朝堂卷二十四心如磐石四十九割袍断义四十五两将晤面第55章 密谋第77章 计收军队第42章 蓝凤凰之死一百七十三章 英察敏断第61章 刘伯温十五相机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