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城里人都知道莽子好色

虽然解万年倒霉了,但是王莽对其还是很感兴趣的。

毕竟在王莽的眼中解万年也是这个时代为数不过的,能玩转房地产的人。

现在的大汉兼并之风日炽,也该给这些达官贵人们找点兼并之外的投资之道,分散一下持续兼并的注意力了。

否则的话,大汉很真难再坚持多少年的。

毕竟,民以食为天,天都被这些达官贵人们垄断了,那这些苦难的老百姓们岂能不揭竿而起,愤而反天?

且古人常言天意,天命。

其实在王莽看来所谓天意既是民意也,所谓天命既是民心之所向也。

若是践踏了民意,罔顾了民心之所向,即便是雄伟如秦皇汉武,也不过是一独夫罢了!

王莽站在别院之中,欣赏着别院的风景说道:“汝与将作大匠相熟?”

王况笑着回道:“那是自然,解万年乃是靠吾家举荐,才得以被天子委以大匠之重任。吾与他自然相熟。”

王莽听罢笑道:“既如此,那便甚好。吾与汝及舜弟在郊外之纸坊尚需扩大规模。只苦于无善规划之大才,以致至今不能改善。今汝与解大匠相熟,为兄有一不情之请,望况弟能为吾引见解大匠。”

王况一听这话,乐的呲牙,直接大包大揽道:“既然是兄长所求,弟必不推辞。且郊外纸坊,还是弟与兄长之产业,能将此业扩展,弟也义不容辞!”

王莽笑着夸了王况一句:“吾弟长大矣。”

听到王莽的夸奖,王况更是开心。

在灞水别院待了一晚之后,王莽第二日便催促着王况引见解万年。

王况也知晓王莽是一位极认真之人,所以也没有掉链子,两人即刻便结束了在灞水之畔的踏青之旅,回到了长安之中。

到了长安之后,王莽便又和王况分道扬镳,各回各家。

王况回到自家府上之后,他此刻的心情比跟在王莽一起还要开心。

现在的王况除了要帮王莽引见解万年之外,他还要迫不及待的将王莽好色之缺点告知与他相熟相近的兄弟们。

他们这伙兄弟经常都被各自的家长以王莽为榜样,数落他们的不务正业。

现在王况手上有了王莽的缺点之后,那内心即刻就膨胀了起来,恨不得立刻召集所有的兄弟广而告之。

王舜是被王况第一找来的兄弟,王舜到了王况这里之后。

王况就忍不住得意洋洋的向王舜卖关子炫耀,“舜弟可知莽兄长之缺点乎?”

王舜一听王况这话,他顿时回道:“兄长何出此言?莽兄长为人谦恭好德,哪里有什么缺点?兄长还是不要听信他人谣传,误了莽兄长之名誉。”

王舜也是王莽的铁杆,他自然不信王况之言,反之王舜还要积极维护王莽的声誉,劝王况不要散播谣言。

王况听到王舜之言后,哈哈大笑,得意道:“舜弟,吾所知乃莽兄长亲告也。”

王舜大惊,他不敢置信的看着王况,“当真?”

看着王舜吃惊的样子,王况得意洋洋,“当真。”

王舜还是不敢相信,以为王况是信口之言,“吾不信。”

听到王舜又说自己不信时,王况顿时就急了,这么劲爆又真实的事情,怎么就不信呢?

这时候王况也不卖关子了,直接说道:“昨日吾随兄长至灞水踏青,是莽兄长于马车之内私言于吾的。”

“莽兄长私告吾,他言自己为好色之徒也,见班氏淑女之心动,乃是孔夫子曾言之食色性也。且莽兄长又告诉吾,他所好之色乃绝色也。非有雍容之气度者不好,非有倾城之姿者不好。”

王舜震惊住了,他听完王况的话后,对王况所言也信了七八分。

因为他知道王况自己是说不出来这样的话,而能说出此言者,必是王莽。

王舜不敢置信道:“当真如此?”

王况肯定道:“当真如此,此言乃莽兄长亲口所说。”

王舜一瞬之间好像是信仰崩塌一般,喃喃道:“莽兄长也是好色之徒...”

但转眼王舜的脸上也露出了和王况一样的激动神色。

王舜喜道:“既然莽兄长都有如此缺点,以后吾父再罚吾时,吾岂不可以以此言告知?”

王况看着王舜的反应,也喜道:“当是如此也!”

两人相视大笑,开心不已。

于是乎,在王舜离开了王况这里之后,王舜也迫不及待的找到了与自己相熟相亲之兄弟告知此事。

于是乎,短短几日一股关于王莽好色之传闻就在长安二代之中悄悄传播开来,就连王莽的心仪之人班殊也听到此段流言,使得她也不禁辗转起来,想要了解此风传之言是否属实?

而作为风暴中心的王莽对此却是云淡风轻,并未回应一句,依然我行我素,按照以往行事之风格而行事。

这一日,王莽又送王光至老博士处学习,班殊也至。

这是两人之前约定的时间。

王莽看到班殊之后,露出了一个温暖的微笑,而班殊好像似有愁结,开心不起来。

王莽趁着无人关注之时,走到班殊跟前,关心问道:“可是哪里不舒服?”

班殊抬头看着王莽关心的眼神,她纠结了一下,最后还是直接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纠结。

班殊轻咬了一下嘴唇,看着王莽的眼睛,问道:“近来有风传,君是好色之徒...君当作何解释?”

王莽看着班殊的眼睛,坦然笑道:“吾就是。”

班殊不可思议的看着王莽,她真没想到王莽竟然解释都不解释,直接就承认了,这让班殊措手不及。

班殊伤心道:“那你为何招惹于我?”

王莽依然温柔的看着班殊,他回道:“因汝太美,吾难止心动。吾爱汝胜爱自己。”

王莽的在班殊面前一如既往的直白。班殊听着王莽的话,她不知是该伤心,还是该难过。

班殊也是一位心存美好幻想的女子,她也希望自己的如意郎君爱她,不是因为她的姿色。

可是,王莽的回答就是如此,这使得班殊心里有了落差,以为王莽非真爱她,而是她之色。

王莽自然也能看出班殊的纠结难过之处,于是又软言道:“汝不必忧心,此风是吾所放。”

班殊听到王莽这话之后,顿时也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班殊紧张追问:“这是为何?”

王莽叹息一声道:“因吾性格太过谦逊,又因吾是外戚之身。若吾无一弱点,将来必成众矢之的。为吾身后计,吾必须有一弱点为他人所知,至此吾才能保证在太后万年之后,吾身家俱安。”

班殊听到王莽的解释之后,她瞬间就懂了王莽的忧心难处,此刻的班殊也不再胡思乱想。

她看着王莽,心疼又坚定道:“君之苦心,妾知矣。君忧心将来是妾所不能及也。既然君心中已有定计,妾必紧身相随。且大丈夫三妻四妾实乃人之常情也,而君又为俊才,身前身后必有风蝶萦绕。妾既要为君之大妇,自然有要大妇之心。绝不生妒,乱君之后宅。”

王莽感动至极,班殊实在是太懂事了。

同时王莽又感慨大汉是个好时代。

王莽情之所至,顺势就将班殊揽进怀中,忍不住要感谢一番。

而班殊却红脸羞涩,不敢抬头,使得王莽不能好好感谢班殊的真诚大度之爱。

也恰在此时,老博士悠悠而至,刚好看到王莽和班殊在相依怀抱,老博士欣慰抚须呵呵一笑,瞬间就将王莽和班殊之间的好事搅和。

班殊红脸立刻挣脱王莽怀抱,对着老博士盈盈一拜,连忙接过老博士带来的书籍,就快步离开,好似一只含羞受惊的小兔一般。

王莽见到老博士过来之后,大大方方行了一礼,“先生安好。”

老博士看着王莽,笑道:“王巨君果然好色之徒也。”

王莽笑道:“让先生见笑矣。”

显然,王莽是很乐意接受现在这个好色人设的。

既然最大的后院危机已经解除,王莽岂能还会在乎他人之目光?

况且,王莽也是懂人性,懂舆论,懂热点。

这几天虽然传他王莽好色的流言有很多,但王莽清楚这种话题不过就像是后世的新闻热点一样,由着他去,过上几天自然而然也就渐渐平息。

如果,自己真的脸皮薄,爱面子,受不了这种舆论的指指点点,那以后还怎么走篡汉之路?

将来的路上要遇到的风浪,比起现在的所谓风浪,那才是惊涛骇浪,现在的风浪不过就是毛毛雨而已。

真的在乎了,那就说明自己是有性格缺陷的,以后遇到更难的困难时也就必定要输的。

所以,王莽绝对不回应,也绝对不解释,任由人们去猜想去遐想,反正好色又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罪,顶多就是一个道德瑕疵,王莽岂会在乎这个?

他现在巴不得自己身上有这道瑕疵呢。

安抚了班殊之后,王莽心情大好。

从老博士这里离开之后,王莽便又去了王况那边。

王况今日终于为他约到了将作大匠解万年。

万年之名是汉武帝时期至昭宣时期的热门名字。

那个时候因为汉武帝穷兵黩武北击匈奴,使得大汉国内人口凋零,老百姓们为了期盼自己的儿孙能够多福多寿,都喜欢给孩子起名叫做“万年”、“延寿”、“彭祖”等等之类,带有长寿祝福的名字。

到了昭帝之后,随着轮台之诏颁布之后,在霍光韬光养晦的国策之下大汉国力的恢复,日子渐渐好转,这些曾经带有明显时代色彩的双字名,也就渐渐的退出了人们给孩子取名的首选。

一字名又成了主流。

但一字名问题也多,重复率实在是太高了。

就比武王莽的众叔父之中就有一位叫做王商的人,而在此之前,也就是王莽大伯王凤秉政的时候,也有一位叫做王商的人,而且还是一位丞相,且有列侯之爵。

后世之人在查王莽家族世系之时,常常都会有人将这两位同时代的王商搞混。

可见,单字重名的问题在汉时是多么的严重。

不过即便如此,单名还是流行了几百年,到了南北朝时才渐渐的兴起双字名以规避单字重名的尴尬。

但现在主流就是单名,所以如果遇到了重名重姓者,就必须多多记忆,切不能将人记混了,否则问题会很严重的。

王况将会客地点安排到了他在长安城中的一处私人雅舍之中。

平日里,王况就在这处雅舍邀请好友饮酒作乐,享受生活。

到了这处雅舍之后,王莽向守门的护卫通报了身份,守卫立刻就将王莽恭敬的引进了雅舍之中。

进到雅舍院中,王莽看着雅舍之中的风景装饰,也不由感叹有钱人就是会享受。他人一辈子努力都得不到的片瓦,在王况这些富家子弟眼中也不过就是一处闲散玩物而已。

可见投胎技术好,真的可以少走几辈子的弯路。

王况看到王莽出现,立刻亲迎过来,拜道:“兄长。”

王莽笑道:“此间汝是主人,不需多礼。”

王况笑道:“兄长所言极是。”

王莽问道:“解大匠可到矣?”

王况回道:“兄长稍待, 解大匠片刻便至。”

王莽期待着等待着解万年的到来,他是真好奇这位传奇大汉房地产人,是如何忽悠刘骜放弃了已经营建了十几年的延陵,转而去新建昌陵的。

解万年也未让王莽久等,就在王莽到了王况这里盏茶时间,解万年也到这里。

解万年一进王况这处雅舍之后,就爽朗的笑起,对着王况拜道:“公子久等矣,此万年之过也。”

解万年说话就是好听,明明没有迟到,却一来就先对着王况告罪,连一点两千石大吏的样子都没。

王莽看到解万年之后,对着解万年拜道:“莽见过大匠。”

解万年听到王莽的声音之后,连忙惊讶着回道:“此王将军也?”

王莽谦虚笑道:“大匠过誉,称莽校尉即可。”

王莽和解万年都是两千石的朝廷官员,地位相近,所以两人之间的称呼自然也就不用像对其他人一样虚抬一阶,以示尊重。

解万年继续客气道:“王将军少年英才,吾不如矣,岂敢平呼将军?”

王莽呵呵一笑。

第122章 只是茶汤还不够第107章 王巨君身传八法,赵婕妤怨饮茶汤第99章 大汉奇观第111章 吾家有女初长成第31章 抄袭曹老板的名场面第60章 分析敌态第104章 北宫之行第4章 送你一套房!第116章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第66章 爱交朋友的莽子第44章 危险的好奇心第32章 伏波将军?第98章 曹孟德的茶汤第96章 赵婕妤回府省亲第35章 加磅!第4章 送你一套房!第6章 天才!第5章 汉家的小野马第112章 男人岂能肾虚?第16章 大汉点评人第108章 莽子的抉择第80章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第101章 世人皆看错我王莽第39章 一百二十一走起来第1章 哄堂大孝第47章 大撒币第46章 我想摸摸第2章 一句卧槽走天下!第115章 大典现状第97章 婕妤请自重第30章 整顿羽林第89章 婕妤,吾在此处名为曹操第89章 婕妤,吾在此处名为曹操第9章 老刘家的天赋第83章 抓住机会就是干第13章 接班人培养计划第30章 整顿羽林第25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109章 王家惊险度难关 婕妤又现新属性第114章 莽子的去处第80章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第74章 汉代的一号文件第17章 莽子的茶艺第19章 游标卡尺第62章 首战安排第21章 莽子自信第104章 北宫之行第22章 俺也一样第29章 攻略开始(感谢CreepZZ123大…第58章 颍川之乱第116章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第23章 高级陪玩第105章 素纱单衣?透视装!第84章 中常侍王莽第25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108章 莽子的抉择第109章 王家惊险度难关 婕妤又现新属性第110章 长安城中人事变 莽子府上喜迎亲第46章 我想摸摸第52章 莽子的刀把子第122章 只是茶汤还不够第74章 汉代的一号文件第111章 吾家有女初长成第58章 颍川之乱第19章 游标卡尺第36章 朕非小气之人第68章 莽子的春天来了第33章 收买人心(感谢GreepZZY123…第80章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第9章 老刘家的天赋第80章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第76章 吾乃好色之徒第27章 “天赐”第35章 加磅!第108章 莽子的抉择第2章 我是王莽?第73章 莽子的人生大事第57章 莽子的新邻居第70章 小许皇后(周三上架)第10章 体轻能为掌上舞(感谢辰迷风云大佬的打赏支持…第3章 初至梓潼第102章 背锅侠小许皇后第102章 背锅侠小许皇后第93章 纳征之礼第26章 皇帝的脑回路第10章 体轻能为掌上舞(感谢辰迷风云大佬的打赏支持…第73章 莽子的人生大事第2章 一句卧槽走天下!第17章 莽子的茶艺第111章 吾家有女初长成第103章 命中常侍王莽护驾皇后祭祀火正之神第89章 婕妤,吾在此处名为曹操第18章 失算了第50章 再送房产!第1章 哄堂大孝第114章 莽子的去处第30章 整顿羽林第115章 大典现状第118章 明公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