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东西

“军情处这样的机构,实在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但其威能,实在是巨大。寻常将帅,能对敌方城池有所了解就不错了,哪里能做到如军帅这般,对敌情了如指掌,对敌将清楚如见自家人,这手笔,惊天动地。”李有财坐下后,首先开口。

“斥候是军队的眼睛,我不过是将斥候的作用扩大了些,先生谬赞了。”李从璟打量着李有财,谦虚道。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军帅以军情处数十人,利用河阳军内部矛盾与争斗,分化瓦解孟州守军实力,不费一兵一卒,而将孟州纳入囊中,将‘谋战’之道发挥的淋漓尽致,下官实在是佩服之至。”初次见面,又是降臣,李有财毫不吝啬自己的赞扬。

李从璟给李有财递过去一杯酒,淡然笑道:“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城为上,破城次之。打仗就要死人,古往今来,未闻战场之胜,有不死人者,多少而已。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虽是用兵固有之理,然作为将帅,如此战法却非良战之法。”

“孟州,若用百战军攻城,以百战军之战力,旦夕可下,然修橹轒輼,具器械,徒耗物力财力,攻城而蚁附,将士死伤三分之一而拔城,军之祸。是以百战不殆,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

“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古今良将皆知此理,却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哪怕是一场战争?”李有财接过李从璟的酒一口喝下,话一出口流露出一股书生式的怅然,“打仗就要死人,然而将帅们总说慈不掌兵,他们口中的打仗就要死人,却是为他们无能谋划出更好的战法、为他们只会指挥将士血拼寻找借口,今日得见军帅,方知何为为将者的仁慈。”

李从璟见李有财评点军将军争,虽然有些道理,但仍旧不失为书生之见,有些想发笑,忍着没笑出来打击这位年纪已经不小的文官。

穿越以来,李从璟从他所见的书生文官中,都看到了一股古代书生特有气质,无论是莫离、卫行明卫道父子、王不器,还是眼前的李有财,都有那种气质。

他们怀古伤今,他们胸中有百姓有天下,他们仁爱而且想要为这个世道做些什么,他们对这片土地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深沉的爱,虽然他们不一定做到了多少,可能迂腐,可能迷失,可能堕落,可能一辈子也只是将这些东西埋在心里,这些东西虚无缥缈不可琢磨,甚至看不见摸不着,永远无法实现,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始终没有丢弃,而后在一言一行中不自觉表露出来。

这些书生气,大概源于他们自小所受的圣人教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爱四方;他们不忍见百姓受苦,不忍见生民涂炭,总有一个世界大同的梦想,也因此李有财才会有这番言论。

书生气,书生气,到底什么是书生气?什么又是古人的书生气?

李从璟不由得想到,当后世的人在批判古代的书生文官的时候,他们到底在批判什么?他们可否知道他们在批判什么?

“书生治国,自古如此,并非没有道理,武人安邦,打下整片江山之后,还得将江山交给文官治理,文官比武将多了什么又

少了什么,他们凭什么治理江山?”李从璟默默的想,“大概,其中便有一个缘由,是那股气吧,那股书生气。北方游牧民族彪悍敢战,甚至能攻灭中原之国,但他们的文明呢?中华文明,为何在最艰难的时候都不曾断送,是不是有这股气?”

李从璟陷入自我沉思,半天没理李有财,李有财等了半响,直到所有人都看着低头沉默的李从璟,他不得不提醒道:“军帅,下官说得可在理?”

李从璟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发现众人都在看自己,心中自嘲:自己怎么一不小心陷入意识流了……

“为将者的仁慈……不敢当先生之赞。”李从璟驱散萦绕心头的思绪,微笑回应,“战场形势千万种,能用谋者十之一二,战争的胜利,说到底还是尸骨堆出来的。”

李有财怔了怔,寻思着道:“便是如此,但军帅没有让孟州经历战火,岂不是功劳?”

李从璟洒然一笑站起身,拍拍屁股,认真的问李有财:“你知道为何我不用大军打孟州么?诚然,不用大军攻城,损失可小上不少,用军情处谋城,也是上策,但这是果,不是因。”

“因,是什么?”李有财下意识的问。

李从璟迈步前行,在李有财面前看了他一眼,认真道:“因为孟州,一定会是我的啊!”

在李有财疑惑的目光中,李从璟不无得意道:“追根到底,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夺人夺粮夺地盘。夺来做什么?夺来用,用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既然如此,你可见过有那个家主,会闲着没事用自己的刀,打砸自家的财物?没有。因为家里损失的任何一件东西,都是家主的损失。孟州也是如此,既然它一定会是我的东西,那我为何要给他造成损伤?”

“一件完整的家具,一个毫发无伤的孟州,才能立即拿来用啊!”

望着李从璟潇洒出门的背影,李有财呆愣无言。他以为他有些了解这位年轻的军帅了,但是现在,他发现他一点儿也不能跟上这个年轻人的思维。

怪异而新奇的思维……霸道的思维!

…………………………

戴思远很恼火。

不仅恼火,而且憋屈,烦闷。甚至说,一切表达情绪的负面词语,都可以用在他身上。

他的恼火并不出奇,任何一个人,在经历了戴思远的这几日的事情之后,恐怕都会跟他一样恼火。

渡过黄河之后,为了给北上大军清理道路,也为了回击李从璟,戴思远以精锐偏师,火速进军,奇袭阳坝和简山寨。大军到了阳坝之后,碰到了李从璟唱出的空城计。

这本没有什么,在戴思远的处理下,偏师杀退夜袭唐军,取得胜利。至此,戴思远仍然是骄傲的,因为李从璟的计谋没有得逞。

但变化就发生在攻打简山寨的时候。五千精锐,攻一座小小军寨,两日都没攻下。之后瞧着总算要攻下来了,大军主力传来消息,一万二的大军,被李从璟拦道夜袭,以未知兵力击溃。

最后逃出生天的,仅仅三千余人。

主力军败,后果如何可想而知。戴思远领偏师奇

袭,就是为大军开道,好叫怀州之前无险可守,大军可以直捣黄龙,攻打怀州城。现在,大军没了,偏师的行动就成了一个笑话。

但戴思远没有自乱阵脚,他指挥偏师猛攻简山寨——无论如何,大军前行的道路必须清理,如若不然,那就是承认自己的行动已经失败。

在戴思远亲自上阵的前提下,简山寨攻破。

随即,在留下部分兵力驻守之后,戴思远领偏师主力,赶往孟州。

一路上,戴思远派出大量游骑,收拢溃兵。

当日溃散的大军后军六千人,有近三千人脱离大队,戴思远一路前行,竟然被他一路收拢了个七七八八。在到孟州之前,戴思远手里又有了八千余人。

带着这八千余人,戴思远向孟州进发。

原本戴思远是不打算借助河阳军力的,两三千的河阳军在两万大军面前,只能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戴思远认为攻克怀州,两万天威天武军足矣。但是现在,他手里只剩下八千人,那么近三千的河阳军,就有雪中送炭之效了。

“待汇合了河阳军,再在孟州征发几千民夫青壮,加以简训,短日之内仍然可有两万大军。经过几场大战,李从璟虽胜,但也必然也付出了代价,他军力本就不多,百战军本部只三千人,怀州和河阳军降军虽然被他收编,但忠诚度能有几何?打打顺风仗还行,而一旦我率大军攻怀州,假以时日,这些人未必不会有其他心思,到时候我稍加策反,说不定可收奇效。”

一路上,戴思远都在思量如何反败为胜,他很清楚,李从璟最大的短板,就在兵力不足。

“待到了孟州,首先应当以偏师切断怀州与泽潞二州联系,让李从璟的援军无法来救。到时候,我大军围城,李从璟必败无疑。”戴思远合计着,“就算李从璟招募了新军,我短时间内不能攻克,大不了向朝廷救援,只要围困了怀州,李从璟插翅难逃。”

想到这,戴思远心头的阴霾逐渐淡去。

戴思远回头看了一眼大军,八千人的队伍士气低落,尽是颓败之气,早没了刚出征时的锋锐。

“这可不行,士气如此,怎能再战?”戴思远觉得必须先解决士气问题,其实这问题也不难,到了孟州,有了落脚的地方和依托,慢慢就能恢复,但他觉得此时他还是应该做些什么。

“都打起精神来,这场战争现在还未到分胜负的时候!”戴思远让亲兵大喊传达他的话,“李从璟虽然小胜两场,但我大军精锐主力仍在,这且不说,攻怀州路上最大的障碍,阳坝和简山寨已在我大军之手,这是李从璟的大败,也是我大军的胜利!”

戴思远继续道:“孟州有河阳军五千,只要你我进城,汇合了河阳军,再召集数万精壮男子,稍加训练,他日就能以十倍于李从璟的兵力,攻打怀州!到时候,李从璟必败无疑!而我等,仍然是此番出征的功臣,军功唾手可得!”

“总之,成败未到,立时不可知!”戴思远总结道,“大梁必胜!”

八千将士士气稍稍振作,齐声大喊了几声“大梁必胜”,满怀希望的向孟州城进发了。

(本章完)

章十三 淇门之变(5)章二十二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6)章两百二三 万人布局成天网 横死三个臭皮匠章五十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5)章一百一十九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2)章七十九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5)章一 为国征战不惜身 欲为忠臣不可得(上)章三十四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3)章四十一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2)章六十一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4)章六十九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4)章三十九 女豪镇契丹章三十九 为我王说天下章五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六十五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1)章二十八 百战安义(7)章一百三十六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下)章七十九 将士百战方为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三十四 亘古之真理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中)章十八 蒹葭苍苍,血染一方章七十七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3)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敌 清幽月光明大志有关李嗣源章八十三 一代骁将显威名 老残之躯念家国章九十七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4)章二十六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10)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云多壮志 敢叫旧貌换新颜(1)章一百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9)章五十五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5)章五十六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6)章五十二 军入潞州(第一更)章九十七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5)章八十 天下岂非无卫霍,怎奈人主不识君章十二 淇门之变(4)章三一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9)章八 一载相识十载别(2)章十七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8)章六十八 太原小娇娘【第一更】章八十二 终是宿命祸萧墙 夜雨杀戮停不住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1)章七 神仙山(6)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3)章四十二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3)章五十一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1)章二二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3)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下)章四十六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1)章两百三九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4)章七十八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5)章一百四十九 谋利有成志士归 去王称帝性未改(下)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来风满楼章二 鬼斧十手章八十七 楼房上有轰隆声 得手与杀气腾腾章六十九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7)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将去尽 行远何处觅归程(下)章七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五十二 婉如清扬小娘子 人生最恨离别时(上)章七十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5)章六十八 郭威的压力章五十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5)章六十八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2)章三十四 亘古之真理章五十六 天下不复有门阀 我打你脸又如何章二十七 百战安义(6)章九十九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6)章十三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4)章三十五 心思章二十五 阵战(上)章一百零二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9)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3)章五十四 学院立志医天下 继往开来塑大唐章三一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9)章六十三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6)章一 为国征战不惜身 欲为忠臣不可得(上)章六 谋国数载弹指间(下)章七十一 我比你强章六十三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上)章十二 袭营章四十一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2)章一百六十一 历经磨难终成凤 多年对弈收官始(1)急性肠炎今天无更章五十三 两线(第二更)章两百四十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5)章一 百战军都指挥使章十三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4)章四十四 先声夺军心(1)章十七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8)章九十二 王朴坐论天下谋 何人雄关退千军(中)章四十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1)章五十四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4)章十三 战士之仇章四十四 先声夺军心(1)章两百零二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5)章二十三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2)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1)章一百四十一 游演武院有三望 说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8)章七十六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