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 虎狼环饲亦前行

“一百从马直?这样开玩笑真的好么?”李从璟心中一阵哀嚎,“一百从马直能有何用?我又不是你李存勖,人往军前一战,霸气一阵侧漏,梁军就望风而逃……”

“你也知晓,现今我梁军主力都在镇州和幽州,本王此番挥师南下,仅带五千从马直亲军。眼下梁将段凝领数万大军在卫州,本王哪有一千从马直给你。”李存勖拍着李从璟的肩膀,一席话说得语重心长,“其实你此去卫城、淇门,关键不在战,而在俘。所以不用大军也可成事,只是成事大小有别罢了。”

“即便如此,一百人也远远不够啊!”李从璟哭丧着脸,若不是跟自己对话的是堂堂晋王,他真想把自己的鞋底印他脸上。

“万军之中取上_将首级你都如探囊取物,这点小事该是也不在话下才对。”李存勖大义凛然道。

李从璟想掉头就走,这根本不是一回事好么。

“罢了罢了,何必如此。”李存勖摆摆手,这才停止逗弄李从璟,正色起来,“魏州守军也不多,且连日作战伤亡也是不小,你既为副指挥使,那也只能调拨给你四百人马,加上一百从马直,凑足五百之数。”

“谢晋王!”李从璟这才稍稍安心,心想这李存勖实在是调皮,竟然敢调戏自己。忽然想起一人,于是道:“昨日与末将同去侦探梁营的斥候队正李荣,于末将此番行动有用,还请晋王允许末将将其调来。”

“准了。”李存勖一挥手,“调拨的四百魏博军和百名从马直,明日辰时将在南门集结。届时大军开拔,本王自去相州,你便去卫城。此战虽无大凶险,却也不能大意,你当谨慎为之,莫要辜负本王心意。知否?”

“末将明白,谢晋王恩典。”李从璟拜谢。此战看似艰难,但若能成,实在是大机遇,李存勖的重视和培养之意不言而喻。

李从璟退出刺史府时,魏州城已是一片夜色朦胧。头顶繁星依旧,繁星下夜色如墨。

一场大战之后,被包裹在无边黑暗中的魏州城,如一颗突兀亮起的灯泡,重新焕发生机,灯火通明的街道,让李从璟仿佛看到了前世街上的霓虹。

李从璟默默前行,也不知走了多远,他轻轻停下脚步,孑然而立,默默凝视着眼前的繁华,心绪有些茫然。他仿佛掉进时空的隧道里,被扔到了宇宙的平行空间,一时间竟然不知该何去何从,甚至忘了自己是谁,又身在何地。

越是在人群中,越是能清晰感受到那份孤独。

翌日佛晓,天色尚未完全放明,将要出征的大军已经在城南完成集结。李从璟策马从牙城出了外城,身边跟着魏博军的一位指挥使。这位指挥使比李从璟年长不少,身板跟魁梧扯不上半分关系,面颊微微下陷,一双略微突出的眸子,眼珠总在不停转动。

魏博军调拨四百军士协助李从璟征战,这位名叫何冲的将领,便是这群魏博军的统率。不过何冲虽然是指挥使,但在此番行动上,却还要听李从璟调遣。李从璟虽然只是一个副指挥使,但毕竟是从马直的副指挥使,份量与地方镇军的指挥使,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最重要的还是李从璟的指挥权,是李存勖指定的。

只是何冲虽然面上恭敬,李从璟却总能隐隐感觉到,对方似乎并非百分百诚心待自己。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敏感,对别人的敌意和善意,总有一些莫名的直觉。

李存勖还没到,李从璟先去自己的军阵前瞧了瞧。四百魏博军,只有差不多两队是骑军,不过这也正常,骑兵本来就贵,方镇军中不多也是正常——关键是就算有很多,人家也不一定愿意给他用。

百名从马直,正是一个都的编制,都头叫李绍城——作为晋王亲军的从马直,为保证其忠诚度,半数以上的军官都是李姓,即便本身不姓李,也会被赐李姓,这也是这个时代一大特色——却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后生,端正的五官上尽显冷峻之色,整个人立在马上,与战马浑然一体,充满铁血之气。

“奉晋王令,末将率一百从马直,听从李指挥使调遣!”李绍城上前两步,声音中正而响亮。

“有劳李都头。”李从璟点头道。

须臾,一队十来人的骑兵行过来,为首一名正值壮年的将领,鹰一般的目光中流露出一股煞气,正是李荣。

“李指挥使。”李荣下马向李从璟抱拳,“奉军令,斥候队正李荣前来听命。”

李从璟微微一笑,没有多言,一挥手,“入列。”

至此,天际方升起一丝霞光。

李存勖在一众亲卫护卫下出城,简单交代了一番,便让大军开拔。临行时,李存勖把李从璟叫过去,又叮嘱了一句,“万事小心,周全为上,切忌逞强斗狠。”

从马直和魏博军主力南下之后,李从璟看到红日正从山脊后露出头来,他对自己笑了笑。旋即肃然转身,颁布了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道指挥使军令,“李荣,本将着令你率斥候先行赶往卫城,探明内外诸番情况,为大军开路!”

“李荣领命!”李荣抱拳应诺,随即率十余斥候,风驰电掣而去。

凡行军,斥候必然远放五到十里,若是大军,则斥候侦探的范围还要广得多,这是标配斥候,无论是从马直还是魏博军,都不缺这类军士。而被李从璟派遣出去的李荣,却不是随大军以正常速度向前推进,而是全速直赴卫城,去摸清卫城情况的,因而任务更加艰巨。

随即,李从璟一挥手,“全军开拔!”

轰隆的脚步声中,李从璟回头望了一眼,看到白发将军吴靖忠还站在城门前,在和身边的人谈论着什么。

“将军,晋王让李从璟去攻打卫城、淇门,可是相当于白送军功,倒是偏爱得紧。”吴靖忠身边的心腹酸酸道。

“晋王行事,岂是你能议论的?”吴靖忠冷冷道。

“属下失言……”心腹连忙收回话,却不知道吴靖忠又是生哪门子气。

吴靖忠负手望着离去的南征军,脸上的表情跟慈眉善目绝无半分关系,半响,终问道:“事情都给何冲交代清楚了?”

“将军放心,您的意思属下一字不差传达给何冲了。”心腹道,笑容阴险,“何冲是个心思伶俐的,他知道该怎么做。”

吴靖忠点头“嗯”了一声,不复多言。

心腹拢拢衣袖,心中冷笑:李从璟啊李从璟,你真以

为有了晋王抬爱,少年英雄就能横行四方了?魏博军与梁军苦战多时,城池都差点儿丢了,你一来又是万军中杀敌主将,又是连复失镇,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梁军在你面前不堪一击,你让魏博军的脸面往哪儿搁?

共城距离魏州不过八十余里,便是大军行军,也不过一两日路程而已。李从璟这回去收复共城,一共才五百号人,且没有带上多少辎重,全军轻车简从,将士只带三日军粮,攻城器械更是一个都无。这就使得军队行军速度得以大大提高,在他的刻意要求下,五百人清晨出发,太阳还未落山便快到卫城。

李从璟既已擢升指挥使,虽然还只是个副职,但从他这回领五百人出征就可看出,此战之后,必为指挥使。作为指挥使,可有卫兵了,李从璟也不矫情,在出发前便将自己之前任队正时所在的队,请调到自己身边,做了临时卫兵。

如此一来,他身边实际上有一百二十来名从马直。

之所以是临时,还是因为从马直是李存勖的亲军,李从璟不知道事后李存勖会不会将这些人收回去。但李从璟明知如此还向李存勖要这些人,可见他是打算把这一百多从马直给懒下来的——到嘴里的肥肉哪还有吐出去的道理?即便届时懒不下一百多人,至少也要懒下这一队卫兵二十来人。

“指挥使,李荣回来了。”亲兵队正张小午指着官道上回奔的两骑道,他刚被李从璟临时任命为这队从马直的队正。

李从璟也看见了李荣,方才前方斥候就打过旗号,告诉大军有自家斥候回来。

“指挥使,属下回来了。”行军途中,李荣也没下马。

“情况如何?”李从璟问道。

“根据卫城城防的情况来看,卫城的梁军约莫有两个指挥的兵力,城门已关,防备甚密。梁军斥候放得不远,但人数却不少。”李荣将情况一一说明,李从璟听完稍稍皱了皱眉:一千梁军,有些多了。

卫城只是一个寻常县邑,晋军当时驻扎在此的镇军也不过一个指挥,此战中梁军作为进攻方,怎会在卫城驻扎一千梁军?

而问题的核心是,五百人攻一千人的城,这仗怎么都拿不下来啊。

“属下经过勘探发现,卫城外有大量人员活动痕迹。”李荣继续道,“昨日大军在魏州城外大败梁军,梁军溃逃不少,又因为失去主将,行动无法统一,应该是有不少人逃到了卫城。”

李从璟闻言暗暗点头,如此倒也能解释卫城为何会有一千梁军了,再看李荣时眼中流露出一抹赞赏——这就是老斥候与寻常斥候的区别了,老斥候总能看到一些寻常斥候看不到的东西。

念及于此,李从璟心里已有了接下来战斗的腹稿,当下将从马直都头李绍城叫过来,细细交代一番,说完之后叮嘱李绍城和李荣二人道:“事成之后往南行十里,在落雁口与大军汇合。”

两人纷纷抱拳应诺,拔马就走。

之后,李从璟向全军下令:“大军绕过卫城,向南行十里,在落雁口宿营!”

默默行在军前的何冲,看着李从璟调度各方却不明所以,凸出的眼眸滴溜溜转了两转,陷入思索之中。

(本章完)

章九十四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3)章四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6)章三十三 军情处章十三 有人西楼杀宰相(2)章六十七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2)章三三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2)章九十九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8)章九 他的屠刀章三 水寨(1)章七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下)章四十四 忠诚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2)章一百三十五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中)章十六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7)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三十三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2)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7)章七十七 弹冠相庆何其急 悲剧未尽马小刀章七十三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七十二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1)章一百三十七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上)章二十六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4)章两百十八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下)章四十四 先声夺军心(1)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须为鉴 眼前艰难赖谁平章十七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1)章九十五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4)章三 神仙山(2)章一百二十一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4)章六十八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4)章四十八 帝国之军威【第二更】章二十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4)章二十七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三十五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3)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3)章六十 李从璟的志向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4)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3)章四 大厦将倾何人扶 天下苍生问谁顾章五十四 学院立志医天下 继往开来塑大唐章六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十九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3)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3)章八十五 君能以国士待我 我必以国士报之章三 千里之远有枭雄(下)章七十三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2)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2)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2)章十六 故布疑阵引人乱(上)章一百二十一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4)章五十一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1)章十二 袭营章七十八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5)章六十二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3)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4)章四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4)章七十八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5)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来 出入俗世缘何在(2)章七十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6)章十 他的将士(第一更)章五十八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1)章四十八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4)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肠裂 愿随军帅征四方章六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2)章一百六十三 历经磨难终成凤 多年对弈收官始(3)章五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2)章五十七 首战怀州城章五十七 其势不可挡【第二更】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当从相助章十七 故布疑阵引人乱(中)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华在梦中章四十一 边军逞威风章两百四六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1)章七十二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1)章十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1)章九十六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3)章四十一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2)章七十九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6)章一百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7)章四十二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3)章六十八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6)章八十七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3)章两百十二 定国安邦波澜起 不平尽去平山河(下)章三十八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7)章三三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2)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3)章八十三 飓风过岗百草伏 谋大事者必影孤章九十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6)章二十七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6)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2)章八十八 郭崇韬一言定策 先锋相遇一战胜章九十二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章一百七十四 庙算正紧揣敌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上)章五十五 士子风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终复振章五九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6)章二十七 百战军之困章两百五十 一代雄主终落幕 兴亡从来因人事(中)章四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