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二 相亲(上)【第一更】

这敬新磨来了之后竟然没二话,直接进入正题,这让李从璟颇有些意外——太监办事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干脆了?

任圜估摸着也是没想到敬新磨如此干净利落,怔了怔,这才挥手让丫鬟去叫任氏过来。

李家、吴家、张家,哪一家人家都得罪不起,那么任圜如何选择,就是一个考验人智商的问题了。

果然,敬新磨就开口问了,“任尚书,今日之事,如何选择?”

任圜向众人行礼一礼,这才道:“今日之事,全看后辈缘分,三位公子皆才俊,小女本是高攀。但既然左右要选择,任某这个为人父的,便索性把这个选择权交给小女,小女看重谁便是谁。诸位和敬公公以为如何?”

其实无论任圜怎么选,都不合适,而实际上他无论选哪一家,都是赚的。让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小娘子,凭自己的喜好去选择,看似荒唐,实际上却是最能不让人诟病之法。毕竟是人家人生大事,人家小娘子看上眼了,你还能怎样?

这样没被相中的人,也有台阶下,也免得一些矛盾。

李嗣源等人自然都说好,反倒是李从璟等三个当事者,没什么发言权。

“既然诸位都认为此法甚好,那就这么着吧!”敬新磨很自然的拍板。

这时,有仆人急匆匆跑进来,对任圜耳语几句。

任圜脸色立即变得惨白。

众人都看到这一点,敬新磨用尖细的声音问道:“怎么了,任尚书?”

“这……”任圜脸色数变,末了长叹一口气,苦笑起来,“小女任性,昨日戏水偶感风寒,面色有恙,还望诸位能允许小女以面纱遮面相见……实在是罪过,还望各位恕罪!”

敬新磨皱了皱眉,没着急下结论,而是问众人:“诸位以为如何?”

“自然是无妨的。”李嗣源等人道。

“倒是如此折腾,让令媛无法安生歇息,我等心里过意不去。”张宪不亏文官出身,更会说话。

敬新磨见众人无异议,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着吧。”

任圜松了一口气,对仆人吩咐几句,那仆人又匆匆下去了。

众人等了半响,一位装饰娇艳的小娘子,在一名丫鬟的陪伴下举步而来,身段妖娆而轻盈,就是举止略显局促。面上挂着一面纱巾,看不清其真容,但想来是极好看的。

李从璟看到来人,心中升起一丝异样之感。

来之前他有想过,之前在开元寺遇见的那位百合髻小娘子,也姓任,他还想着会不会是任圜之女,现在看来,虽然眼前女子蒙着面,但李从璟既然射术非凡,目力也是极好的,一眼就看出,此女并非之前他两次碰到的任氏。

谈不上失望,但之前那位任氏,生得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性子也温婉,李从璟两次与她相见,其实是有些好感,现在看到不是他的相亲对象,自然有些小小失落,但也仅此而已。

小娘子进屋之后,向众人行礼,然后就由丫鬟陪着到里间落

座,与众人所在正厅之间,隔着一张帘子。毕竟是未出阁的闺女,不太好抛头露面,虽然有唐以来,社会风气开放,但也只是相对而言,束缚还是有的。

小娘子落座之后,任圜才笑道:“小女之前跟任某说过,今日选亲,总得有个标准,是以小女出了三道题,胜者就算定下这门亲事。”

“哦,不知是哪三道题?”吴靖忠提起兴致问道。

“吴将军莫急,这便道来。”任圜道,“小女向来喜欢笔墨,是以这第一题,是一道论述题。”说着,任圜看向李从璟三人,道:“请三位公子论述:白马非马。”

任圜这话一出口,大家都呆了一下,吴靖忠更是道:“白马非马?那是什么东西?”

李嗣源也纳罕:“白马也是马,怎么会不是马?”

任圜笑容不减,“几位稍后。不知三位公子,以为此题如何?”

吴铭眉头扭成了一个疙瘩,沉吟不语,估计他也在纳闷,这道题是个什么意思。

李从璟站起身,正想开口,那张正却已抢先开口道:“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话说完,张正才向众人行礼,“不知在下所言,可谓正确?”

张正的意思就是说,马是指动物,白是指代颜色,白马是颜色加动物,与马单指动物的内涵不同,所以白马非马。

他说的正确,然而坐在高脚椅上的任圜,却是好整以暇抚须问道:“还有呢?”

“还有?”张正意外之余,又沉思起来。

李从璟本想说话,但是被张正抢了先,这会儿索性不说了。倒是那吴铭,自始至终一脸茫然。

屋中吴靖忠和李嗣源都是大老粗,自然不知这些,倒是张宪文人出身,此时颇为着急。

不过那张正确实有几分真才实学,沉吟之后缓缓开口道:“求马,黄黑马皆可;求白马,黄黑马不可。是故马之谓者;有黄黑马,而白马之谓者,只白马。所以白马非马。”

听到这,李从璟也有些认可张正了。

李嗣源和吴靖忠继续不知所云,任圜已露出微笑:“不错。”

得到任圜的认可,张正精神大振,连忙一礼,道:“多谢尚书。”

那小娘子面貌张正虽然没全见到,但全身上下也看了个差不多,当真是美人儿一个,当下哪有不卖力表现的道理。

不料张正话刚说完,任圜又问道:“还有呢?”

“还有?!”这下张正错愕不已,当下埋头沉思。

屋中一时没人说话,落针可闻,任圜也不催促,任由张正去想。

李从璟坐着没事干,感到敬新磨的目光有意无意落在他身上,他索性回头对他报以一笑,想不到敬新磨竟然也微笑点头示意。

好半响之后,张正实在是想不出来,只得认输:“恕晚辈才疏学浅,却是想不出其它了。”

他这话说得谦虚,实则没有半分沮丧之意。在他看来,自己已经说了这么

多,而李从璟和吴铭半个字都欠奉,这一局谁是获胜者,不言而喻。

想到自己已经拿下第一局,张正嘴角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眼神不由自由向帘子飘过去,心想只要再拿下一局,他便稳胜——可以抱得美人归了。

吴铭没怎么注意张正,他关注的是李从璟,见李从璟没说话,他心中松了口气,又看了张正一眼,暗道:哼,不过是书读得多些,有个鸟用,且让你嚣张一时,下面两局,必在我手!不过李从璟那厮明显也是个草包,今日若能让他一局都拿不下,那才真是让他难堪!

张正认输,任圜微笑看向吴铭和李从璟,走程序一般的问道:“两位贤侄,可有想法?”他心中自然认为是没有的,张正书香门第都没话说了,这两个武夫之子,显然也没什么见解。

吴铭果断摇头,抱拳道:“晚辈才疏学浅,没有补充的了。”他认输也认得要面子,意思是我只是没有补充,并不是不知道。

任圜微微点头,正打算说下一题,却听见一个声音:“晚辈还有话要说。”

众人循声望去,都看见是李从璟又站了起来。

“从璟,你行吗?”李嗣源担忧道,他生怕自己儿子干逞能。

李从璟向李嗣源报以微笑,道:“老爹,你就看好吧。”说着,对众人行礼,这才娓娓道来:“方才张公子所言,是从内涵与外延两方面作解,晚辈不才,愿以共相言之。”

任圜眼睛亮了不少,道:“贤侄不妨说来听听。”

李从璟淡淡一笑,道:“马固有色,故有白马。若是马无色,安有马?安有白马?白马者,马与白也,马与白非马也。故曰:白马非马。”

他的意思是说,马都是有颜色的,若是一种马没有颜色,它就不是马,而白马是白这种颜色,与没有颜色的马组成的,白与没有颜色的马都不是马,所以白马也就不是马。

李从璟的话说完,满座间厅中有一时的寂静。

吴靖忠低声问吴铭,“这小子说得对不对?”

吴铭五官都拧在一起了,道:“我也不知道啊!”

任圜却已赞叹道:“说得好,贤侄之见,确为正解!”

“所以……”敬新磨这时出声,“这第一局?”

要评判谁输谁赢,任圜也寻思了一下,才道:“张贤侄言其一二,李贤侄言其三,不如算两位贤侄平手,如何?”

这评价不偏不倚,李嗣源和张宪都没话说,于是敬新磨拍板:“理当如此,那就这么着吧。”

吴铭张了张嘴,心中极为不爽:他娘的搞了半天,就我没有存在感?

“文已比过,这第二道题,比武。”接着,任圜开始宣布下一道题,“武艺,以射艺为先,三位贤侄不妨比试一番射术,如何?”

李从璟闻言,差点儿笑出声来。

武艺嘛,吴铭早被他揍得妈都不认识,至于张正?哈……哈哈……

……………………………………

(本章完)

章七十一 强一地也强一国 最是谍斗能惊心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灵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四十三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4)章五十四 帝国之两难【第二更】章六十三 所谓儿皇帝【第二更】章五十二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3)章三十八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6)章七十四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1)章五十八 折势断其角【第三更】章一百八十 小鱼大鱼齐咬钩 预设奇兵向北行章二十五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4)章八十七 谁为读书人立心 谁向宣武军告密章六十三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上)章二十九 百战安义(8)章一 北地秋意来时早 国仇家恨苦奈何章四十五 先声夺军心(2)【第二更】章十六 淇门之变(8)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十七 可敢一战章六十五 奴在灵州望西天 待君归来诉思念(3)章六十八 太原小娇娘【第一更】章六十二 八千将士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3)章两百四十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5)章六十六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7)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应天府双杰(下)章七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7)章一百一十七 既复故土不忍弃 亡羊补牢候乳虎(下)章七十 北面有朋远方来 三问三答见生死章五十三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9)章八十八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4)章九十三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2)章两百十三 君问归期未有期 风雪漫过中州城(上)章八十五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1)章十八 蒹葭苍苍,血染一方章五四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1)章十三 战士之仇章三十四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2)章八 首殇阆州破 初捷剑门裂(1)章八 首殇阆州破 初捷剑门裂(1)章十四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1)章五十九 三军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请攻李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3)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战需得有力为(上)章一百零二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7)章六十六 郭威章两百二五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2)章四十六 敢叫勇协谋 大争于天下(1)章一百零一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6)章三十五 汉唐之文明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来 及战日落惨遭败章两百十二 定国安邦波澜起 不平尽去平山河(下)章五 水寨(3)章八十八 走马观花过扬州 钱元瓘再会太子(上)章十 三军之事莫密于间章十六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7)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8)章八十九 东风过江春不迟 荆南事了当北归章两百三七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2)章五十九 边军过长城章七十七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3)章二 雄才大略为君王 盛世帝国新大唐(2)章二十八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6)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树 雄主不屑转顾之(上)章三十六 青袍与黑氅章五十九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0)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军万马 要护你一生平安章六十七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2)章十五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6)章二 雄才大略为君王 盛世帝国新大唐(2)章十七 棋至中盘局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六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5)章四十六 女人与亲事章五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5)章三十八 踏营章二十七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二十八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6)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3)章九十五 调兵遣将上赌桌 不成虎狼便为食章九十八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5)章十一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2)章三十八 黑云催西楼章二十六 崔玲珑寺庙设伏 赵象爻挑选坟墓章八十六 数年新政养俊才 一楼宴评州县官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1)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3)章八十一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下)章八十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7)章三十九 白雪盖黄土,红血覆白雪章一百零一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8)章八十七 是非成败由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下)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4)章三 雄才大略为君王 盛世帝国新大唐(3)章八十七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3)章五十六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6)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3)章八 空城章一百七十一 军堡军堡何安在 边境边境局若何(中)章八十五 君能以国士待我 我必以国士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