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五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4)

耶律德光向北而遁,李从璟等人并未如何深追。继君子都入草原之后,李绍城领五千精骑二进草原,风声之大足以震动契丹南部草原,此时倘若不见好就收,一旦草原各部认真对待起来,李从璟无法从容应对。于当日夜,李从璟集结大军,快速南归。

再度南下并未出现太大挫折,然则半道却也发现数支契丹大军在各处游弋,想来是君子都和李绍城所部动静已然引起反弹,草原上的大小部落开始主动出击。不过因有军情处和严密的斥候系统,大军并未遭遇险境。

直到进入边境线,倒是碰到一个大-麻烦,一支三四千的契丹骑兵队伍横亘在大军南下的必经之路上,阻塞了通道,若是大军绕行需绕一个几百里的大圈,不仅多费周折,改道之后也可能会出现其他波折。当日夜,李从璟用杜千书之计,采取引蛇出洞之法,以一部在夜半装作大军强行突围,进攻契丹大营,再佯装败退,诱契丹大军来追,使其防线破裂,主力趁机破之,大军遂得成功进入唐镜。

返程大军自檀州进入唐境时,李从璟随即下令陈兵边境的各部依次撤离边线,依照军令有序集结。

李从璟在草原折腾近月,好不容易方才南归,就在众人以为李从璟会下令大军归去幽州的时候,李从璟随即而来的一道军令,让所有人大感意外。

帅令:大军主力佯装南归幽州,遣派偏师隐蔽行军,进入营州,向平州进发。

平州,原本归幽州所辖,是大唐土地,后为契丹所夺。初,新州防御使卢文进,在李存勖征兵与梁朝大战于莘县时,其部杀死李存勖之弟李存矩,卢文进遂叛晋投靠契丹,被阿保机授职镇守平州。这回李从璟要攻打的就是卢文进。

前日北上,作为大唐使节出使契丹的冯道等人,此时也一道进入檀州。冯道原为河东掌书记,在李存勖称帝之后,官拜礼部侍郎,其人以学识渊博、性情平和著称于大唐朝堂,时年不惑的他是大唐朝堂上的新贵。

此番与李从璟一道出使契丹,冯道的心情可谓一波三折,最初他看李从璟时难免重其武功,不以为其有文能,这回先是经历西行,后又突然转道向南,途中大战有三,让他心惊肉跳了多日。进入檀州之后,冯道有意跟李从璟谈上一谈,但当他前去李从璟下榻之所拜会时,却被告知李从璟早已不在此处。

“今日申时我与李将军方才见过面,这分别尚不足两个使臣,李将军竟然‘早已’去了别处?”冯道在门外对护卫此地的林英纳罕道。

林英笑言:“军帅行事向来雷厉风行,若是侍郎大人愿侯,便是两个时辰后军帅归来也未可知。”

冯道自然是不愿等的,依照身份地位来论,他比李从璟尚高一等,虽然在眼下这世道武重文轻,但读书人的骄傲任何时候都不会轻变,冯道虽然有心相会,却还是告辞归去。

李从璟去的地方是芙蓉镇,青楼。

离开军营时李从璟便换上常服,他着衣不喜奢华,崇尚简洁,此时也不过一袭锦衣青衫而已,腰悬玉佩,头发随意束在脑后,英武之气外平添几分潇洒之态。在丁黑等寥寥数人跟随下,李从璟跨进青楼门槛,就碰上了迎面而来的老鸨。

因事先并未通知桃夭夭,也未令军情处成员领路,是以李从璟进楼之后需得自己寻找军情处藏身之所。这也正是他的目的,意欲视察军情处的运转细节。

在大堂转了一圈,左右看过之后,李从璟便将目光投向了通往后院的那张门帘。李从璟虽然衣着简洁但却绝不简单,首先锦衣就不是寻常人能够穿戴,而李从璟身上唯一配饰便是那腰间玉佩,其材质如何老鸨火眼金睛一瞟便知,再看李从璟气度,一举一动透露出来的大气干练,让老鸨认定面前这年轻人不简单。这也是李从璟不发一言,而老鸨愿意谄笑跟在一旁不停聒噪的缘由。

但当老鸨眼见李从璟意图去往后院之时,她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阻拦,“这位公子,青楼上下处处皆美景,定能满足公子风流,唯独这后院中没什东西,公子无需赘行。”

李从璟对老鸨的善意提醒报以一笑,伸手掀帘。

老鸨色变,急忙抓住李从璟的手。她本意是为李从璟着想,却不曾预料,她这一举动已经过线,丁黑等人脚步一顿,他本

人更是一手探出,将老鸨的手于半空截住。

丁黑这一下力道不大,但他身怀百炼成钢的武艺,随意一动都非常人能够消瘦,老鸨一张胭脂脸瞬间疼得通红。

李从璟示意丁黑不必如此,掏出一锭银子递给老鸨,终于开口道:“还请行个方便。”

老鸨没有伸手接钱,捂着手警言相告,“小人知公子非常人,公子要行小人拦也拦不住,然则小人还是要告诉公子,前日马帮小刀爷就是进了这座院子之后,便再没来过青楼!”她搬出马小刀,就是要李从璟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李从璟笑了笑,弯身进入后院。

老鸨心中暗叹,老脸苦成黄莲,勉强跟上。她想起那日马小刀进入后院后,没片刻便头破血流的模样,心头不免为李从璟感到可怜,想到:这位年轻公子生得如此俊俏,衣着穿戴又是如此整齐,待会儿若是变成头破血流的模样,不知该多可怜。

李从璟行至半路,后院的门吱呀一声打开,那位在老鸨眼中无异于小无常的红衣小娘,从门内露出那张俏生生的小脸。

老鸨已不忍再看,她已料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可惜,这回她错了。

红衣小娘看见老鸨眼中的英俊公子时,乌黑的眸子中写满惊讶,随即开心的笑容在她脸上荡漾开来,她飞奔出小院至年轻公子面前,却没有一拳挥过来将对方打飞,而是规规矩矩在对方面前下拜,温顺恭敬的行礼,“第五见过军帅!”

李从璟笑着将第五扶起来,拍拍她的小脸蛋,“又胖了。”

第五姑娘顿时尴尬的手足无措,强自辩解道:“哪有哪有,还是那么瘦的啦!”

说完,第五姑娘见老鸨一副快被震惊至死的模样站在那里不动,摆手道:“大娘,您回去吧。”

老鸨呆呆点头,失魂落魄一般挪出后院。

在屋中李从璟见到桃夭夭。不同于第五的欢呼雀跃,桃夭夭看起来平静无澜,在案牍后抬头瞧了李从璟一眼,连身子都没起,在李从璟坐下后,简简单单问了一句,“这回欲打何处?”

“平州。”

桃夭夭点头“嗯”了一声,就再没下文,继续看手上的情报。

李从璟接过第五递来的茶碗,酌了一口清茶,“你跟我同行。”

桃夭夭将手头线报看完,随手收起,对站在一旁的第五姑娘道:“收拾东西。”

李从璟带领军情处撤离芙蓉镇时,芙蓉镇镇将才被军情处人员通知到,镇将急急忙忙欲要出门送行之时,李从璟却已来到军营门口。眼见李从璟人影,镇将马怀远激动异常,行完军礼之后便不知所措,犹如孩童面对师长。

李从璟迈步走进军营,望了一眼这位恭敬跟随在身侧边军男子。如今正当壮年的马怀远入伍已然十数年,从军生涯中屡立功勋,便是李存审都亲口嘉奖过,升任中低层将官之后,如鱼得水,常率麾下士卒在契丹入境时主动出击,每每多有斩获,少则十来人多则数十人的军功看似不惊人,但这也是相对而言,放在边军,这样的军功次数多了分量就极重。

然则马怀远打仗虽是一把好手,但论起为官觉悟来便一文不值,且不言奉承巴结上峰,在军议时更是横眉冷眼相对,如此没少得罪人。年前耶律阿保机率军南侵时,当时已是折冲校尉的马怀远率两百骑主动出击其一部游骑,本是稳扎稳打的顺风仗,却因为檀州刺史不予以配合、不发援兵及时接应,致使马怀远其部在撤退途中,被契丹大队人马追击。之后事不言而喻,两百骑数次被围,当马怀远浑身是伤回到檀州时,两百骑已只剩下三十八骑,其中更有三人重伤不治,在檀州城前咽了气。

那次之后马怀远被贬为马夫,喂了接近一年的马。这回李从璟出任大唐幽云防御使,并将在日后与李存审交接,去出任卢龙节度使,他对边军的了解在还在中原时,就已经入木三分。北上时,因军情处要将总部设立在芙蓉镇,李从璟便点了马怀远的将,将其从马厩放出,带着百余人出镇芙蓉镇。

李从璟轻笑道:“马校尉从军十六年来-经历大小战事多不胜数,立功卓立边军,为契丹所寒。若论资历,本帅还是晚辈,马校尉不必拘谨。”

马怀远搓着手道:“军帅此言何其

折煞卑职,卑职十数年军功,不及军帅一战斩获,军帅面前岂容卑职放肆?不瞒军帅,自听闻您出任幽云防御使,边军上下谁人不竖起大拇指赞一声好?弟兄们都言,有军帅坐镇幽云,契丹蛮贼往后必不能踏足幽云一步!”

马怀远身边跟着一员小将,满脸络腮胡,一张刀疤脸,双目亮如灯,身板硬如铁。他耳闻目睹马怀远言行举止,不甘其自辱,气得嘴角抽动。

对马怀远的阿谀之词李从璟并未放于心上,进入军营之后,他看见数十将士正于校场操练,挥汗如雨,其状奋威,若非其甲胄稍显破旧,必然令见者胆颤。

见李从璟驻足不前,饶有兴致观察士卒操练,马怀远立即上前呵呵笑道:“军帅入营不及稍作歇息,便巡视士卒操练,卑职佩服!上行下效,军帅此等勇奋之心必当激励我等幽云将士!”

李从璟离开校场,往马怀远办公之所而行,路上道:“尝闻马校尉刚正坚毅,从不谄媚奉承,如今也学会了这等阿谀之态么?”

马怀远被噎得一窘,说不出话来,他旁边那员小将愤然向前一步,正要开口,被马怀远一把拉回,朝他一瞪眼,在对方忍气收敛之后,才满脸堆笑对李从璟道:“军帅英明,但卑职这都是俱实而言,当今天下谁人不知军帅名将之威,百战军善战之名?军帅以及冠之龄而威震天下,当时当世有如军帅这般者,也没有几人呐!”

进入马怀远军帐,李从璟在将位落座,对站在厅中的马怀远道:“本帅至芙蓉镇不到一日,先见城防工事修缮一新,后见城中秩序井然,眼下再见你营中士卒操练奋苦,可见你不乏领兵之能,而你这帐中布置,一案一榻而已,由是知你与士卒同甘共苦。马校尉,本帅至此岂用你阿谀奉承?你虽言辞谄媚,举止谦卑,然本帅既至,却没有全营将士列阵待阅,这不是你不知该当如此,而是你不愿如此,如此谄媚便是我这等不喜此道之人尚能识破,你若真要媚上,功夫还得再修炼几年。”

一席话说得马怀远既喜且惊,不知李从璟意欲如何。

“马校尉,当日本帅之所以免你马夫之罪,令你领军出镇芙蓉镇,想看到的却不是你这等三流的阿谀奉承功夫。”李从璟看着马怀远,“你可知本帅之意?”

马怀远和他身边的小将双双震惊,“是军帅提拔卑职为芙蓉镇镇将?”

李从璟口吻淡然道:“忝为大唐幽云防御使,选贤任能是职中之事,边军需得敢战能战之士奋发击贼,幽云方能阻挡契丹蛮贼南下,护卫百姓安宁。马校尉,本帅今日巡营已毕,该言之语至此而尽,望你等不要让本帅失望。”

李从璟离营之前,原先在校场操练而对他“视而不见”的数十军士,列阵森严,随着马怀远一声令下而整齐致礼。

马怀远怆然有感道:“当日出击两百骑中,生还的‘三十八’骑皆在此营,他们都是卑职一手带出来的兵,跟卑职一样的臭脾气。卑职喂马之时他们也难受待见,之前不知是军帅提拔,卑职原本想着,这辈子就带着他们好好活下去……当日两百精骑啊,皆尽勇武敢战之士,哪个不能以一当十,其中最小的不过十五岁……是卑职对不住他们!”说完眼圈通红。

李从璟向众将士回礼,沉声道:“你们都是大唐的勇士,是大唐的脊梁,大唐因有你们而能屹立不倒!本帅不能保证你们往后一定能活着,但便是死,本帅也会让你们死得顶天立地!”

数十军士耸然动容,纷纷以拳击胸,齐道:“愿为大唐赴死!”

离开辕门之时,李从璟看见马怀远欲言又止,问他可有话说,马怀远这才眼神炙热而又不好意思的问:“葫芦口之战,是否出自军帅手笔?这回军帅北上契丹,是否对契丹用兵了?”

李从璟笑了笑,留下一句话,便离开了芙蓉镇。

直到李从璟的背影消失在视线尽头,马怀远身边的小将才拿胳膊肘捅了捅他,“大表哥,‘不日你等当如此’,军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马怀远赏了他脑袋一巴掌,“马小刀,这种事不是你这个新兵蛋-子可以问的,乖乖滚回去给我操练!”

马小刀抱头嘟囔着小跑逃开,回身一望时,看见马怀远呆在原地笑得格外开心,像个孩子。

(本章完)

章八十二 一朝功业归尘土 空留佳人无归处章一百四十五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下)章一百六十八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2)章八十五 是非成败问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上)章四十二 强军出名将章一百三十五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中)章九十一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四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6)章八十五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1)章十二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3)章六十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7)章一百一十八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1)章一百二十七 鞑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风情异江南(上)章一百二十七 鞑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风情异江南(上)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3)章一百一十五 既复故土不忍弃 亡羊补牢候乳虎(上)章四十五 先声夺军心(2)【第二更】章一百二十三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6)章九十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下)章一百一十九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2)章一百七十二 军堡军堡何安在 边境边境局若何(下)章七十八 祖祖辈辈是汉人 生生世世不为奴章九十四 天下漕运正当通 中央集权何时强(1)章十九 当年明月仍皎洁(上)章三 雄才大略为君王 盛世帝国新大唐(3)章一百一十六 既复故土不忍弃 亡羊补牢候乳虎(中)章两百四六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1)章七十四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1)章七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五八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5)章四七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1)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4)章三六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5)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阳 衣冠南渡自此终章九十一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一百六十一 历经磨难终成凤 多年对弈收官始(1)章六一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8)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章二十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四十九 谁也别想过去章十 他的将士(第一更)章六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中)章六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6)章八十七 谁为读书人立心 谁向宣武军告密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应天府双杰(上)章七十三 人间忠义有谁识 强国有道莫自毁(2)章一百三十三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上)章六十一 火攻章九十七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4)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6)章九十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两百二九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6)章九十四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3)章八十六 过尽千帆皆不是 李从璟饿狼扑食章十一 平静湖面暗流动 一时英雄俊人物章七十七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章五十五 士子风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终复振章八十七 轻罗幔帐红烛低 柔情蜜意两人识章八十九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5)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将去尽 行远何处觅归程(下)章七十六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2)章一百零二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9)章一百二十二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5)章十二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5)章十七 打铁匠,使刀人章两百四四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9)章六十三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上)章二十 当年明月仍皎洁(中)章三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十 淇门之变(2)章六十九 离营将士英雄心 诸事可为农在先章八十八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4)章四十九 彼如丧家犬【第三更】章二十六 阵战(下)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4)章两百三九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4)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1)章二 最是真诚少年心 边军功过凭谁说章六二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9)章五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六十七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1)章二十六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4)章两百零三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上)章五 水寨(3)章九 风月之地有深机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二十八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2)章二十四 国家大政须慎谋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十一 他的战斗(第二更)章八 一支凤钗引风波 不是斯人胜似是(下)章一百二十一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4)章六十五 今朝窃尔国【第一更】章两百三六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章四十五 宿命章十七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1)章两百三一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8)章五十八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9)章一百零八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3)章三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八十三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10)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