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十八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5)

自檀州至云州,需得经过顺州、儒州、妫州、新州,一路向西渡桑干水。

新州是大唐威塞节度使的地头。整个幽云,若用后世眼光去数的那十六个州,现下却是有五个节度使了,除却大同、威塞节度使,尚有朔州振武节度使、应州彰国节度使。只不过另外四个节度使节度的地头,加起来还不敌一个李从璟卢龙节度使罢了,由此也可见卢龙担子之重,因是说大唐北境防御草原民族的半壁江山都在李从璟手里,丝毫也不为过。

也正因手握北境防御责任、力量的半壁江山,李从璟才丝毫不敢大意,但凡对“护边击贼”有用之事,即便是要付出一些代价,他也愿意去做。且不说他心中的抱负,便是现实的责任,也使得他不得不如此。如今契丹势大,长城之外能与契丹对抗的势力,正在被耶律阿保机一一剪除,此时李从璟若不赶紧外结“盟友”,内交幽云诸位节度使,一旦风云有变,形势可就艰难了。

再往远处看,李从璟如今出镇卢龙,有防御契丹,处理边境军政的便利,对如何破契丹之势,他也有八字方针,但这个方针能否顺利实现,实现后是否真能让契丹大乱,或者说能破契丹的国势到什么程度,目前都是无法预料的。

再过两三年,天下就将大变,李从璟也不可能继续坐镇卢龙这一隅之地,在无他坐镇卢龙时,幽云防务,就得交给接班人和幽云其他节度使,他们能否挡住契丹马蹄,或者说能否遏止契丹发展势头,就是到时候的实际问题。

所以,李从璟要趁他如今还在幽云的时候,多做一些谋划,多落下一些棋子,以保证这盘棋不会在日后走样、毁局。

这是他的远谋。

很多时候,决定一个男人成就的,就在于他的眼光和远见。

丰、胜情势紧急,容不得李从璟在路途中停留,况且这一次他名义上还是“秘密”西行,所以在路过新州时,他没有去见威塞节度使。

说起来,李从璟与新州也是颇有渊源的,去年被李从璟攻克平州后斩杀的卢文进,之前就曾是新州的将领。

过新洲,李从璟一行人至桑干水。

在桑干水,李从璟与人作别。与他作别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位身姿出尘、不辨雌雄的剑子。李从璟往北去云州,剑子往西,踏上他的西归之路。

桑干水碧绿无波,清澈处可见河中游鱼自在遨游,山峦与蓝天白云之景落入水中,美轮美奂。河面上有渔船来往,河床外不远处有人家,一座路边酒摊酒旗招展,四野有野草蓬勃。

这里没有血与火中金戈铁马,有的只是渔舟唱晚,空气中散发着宁静祥和之气。

第五姑娘去叫了几条渔船过来,为众人充当渡船,只不过李从璟一行人人数有些过于多了些,且不言他的近百近卫,便是剑子的同门师弟也有二三十人。渔船不大,数量也少,要渡过众人,要来来回回许多趟。

被第五姑娘叫过来的渔夫,见到李从璟这些人个个带刀,还有不少负短弩的,一张张因生存艰辛而布满风霜的脸上,都流露出畏惧之色,一举一动凭空多了许多拘谨。待离得近了,瞧见众人要么个个神色冷峻,一身精悍、杀伐之气,如同地狱中走出来的修罗,好像会见人就杀一般,要么个个长衫古剑,风姿不凡,如同遗世独立的天外来客,哪一个都不像是正常人,惊骇下竟然倒撑长蒿,想要掉头就跑。

第五姑娘气得直跺脚,正要呼喝手下军情处锐士去将船拦下,手持长剑的剑子忽的从

河床掠出,脚尖在河面上轻轻点过,鸿雁过水般飘过河面,稳稳跃上跑得最快的那艘渔船船头。

然后,那些渔船就全都又倒了回来。

王朴不禁击节喝彩,“好身法!”,

最后,人马分成数批上船渡河。

李从璟不知从何处捡来一截树枝,在枝头拴了一根线,绑了一个小物件伸进河里,就这么坐在船头。

难得身处宁静之地,李从璟惬意非常,眼见四周景象,脱口而出:“一代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剑子走到李从璟身旁,细长的眉微微蹙着,“你这样也能钓鱼?”

李从璟呵呵笑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剑子那条好看的眉蹙得愈发紧了,“好生说话!”

对剑子的不解风情李从璟早已习以为常,摇头无奈道:“测水速。”

“测水速?”剑子眉头拧到一起,满脸不解。

“测水速,量水深,可知大军能否徒步过河,运兵船如何选择登陆点……”见剑子脸上的不解之色更浓,李从璟放弃了继续深入讲解的打算,“习惯使然罢了,这些年早已习惯不浪费一时半刻。”

后面这句话剑子倒是听懂了,他点点头,默然了一会儿,道:“过河后我便要返回剑山。”

李从璟表示了解,随即有些纳罕的问:“你出山本是迫于契丹军压力,专为刺杀我而来。此番你刺杀我失败,不回草原去找耶律德光请罪?以你的本事,如你所言,尚有价值和实力,纵然耶律德光不满,也不会对你如何,毕竟错不在你,如此你至少可不违背保护剑山的初衷。现在骤然离去,就不怕耶律德光不满,马踏剑山?”

“为契丹效力,的确是保护剑山的方法,也是最保险的办法,但是……”剑子深深看了李从璟一眼,“这回见到你后,我明白了一件事。”

“何事?”

“之前我错了。我屈服于契丹军力,放弃了一个剑客的道,而充当他人的杀手,这并不是我应该做的事。”剑子缓缓的说道,风华绝代的脸上写满认真,“真正的剑客,手中的剑应该是直的!”

李从璟哑然,问道:“此番回剑山,若是契丹大军真大举进攻剑山,你该如何?”

剑子望向川流不息而又轻柔无波的河面,淡然而又坚定道:“我手中有剑。”

李从璟摇摇头,心想若是你早有这番觉悟,我之前也就不至于伤成那副模样。不过他还是善意的提醒道:“对手太强的话,剑是会折断的!”

剑子好似早有打算,又或许经过这次下山“历练”,他看透了一些问题,多了一些领悟,所以他露出一个平和的笑容,“剑客的剑可以断,但剑客的道不能丢。剑断了,可以重铸,剑山毁了,可以重建,但是道丢了,便什么都没有了,剑客也不再是剑客。”

李从璟有些惊讶于剑子的思想境界,甚至有些佩服。

他想起他自己这一生,也想起他自己的道。自己之所以是自己,不就是因为有自己的道么,若是舍弃了自己的道,自己跟泯然众生又有何区别?大千世界,树叶都没一片相同,人又怎能容忍自己与别人没有区别?

但佩服归佩服,该分别还是得分别。

众人在对岸下船,两相拜别。

剑子曾意图截杀李从璟,李

从璟却一直没有将其杀之的打算,一方面固然是因对方实力强横,杀也不一定能杀得了,与其煞费心思仍旧冒着为自己日后多竖立一个敌人,多一个睡觉都不安宁的梦魇的风险,不如让过去过去,为自己寻一个朋友。之后完全没了这些心思,却是两人心灵有相通之处,惺惺相惜。

这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了。

人要走得远,功业要立得大,总需要为自己减去几个敌人,增加一些朋友。

胸怀不大,斤斤计较,或许同样可以在某些需要天分的领域有成就,但不会成为执掌大权的上位者。

拜别之际,剑子真诚的笑道:“李从璟,你是我这回下山见到的最有趣的人,因为你,我领悟了更多东西,剑道也提升不少。因此,你可算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希望来日我们还有相见的时候。”

李从璟听到这句话,却是脸一黑,“那岂非意味着,现在我是铁定打不过你了?”

剑子笑而不语,那神态已经说明了一切。

李从璟不禁悲从中来,感叹造化弄人,长叹一口气,不再纠结,问出最后一个问题:“总说剑山,你出自哪座山?”

剑子和众位剑客远去,他的声音轻轻飘来,“天山。”

李从璟一怔,心想天山上果真有剑门?随即觉得不对,此时的天山不是叫金山么,那天山是指哪座山?于是,李从璟气恼的发现,虽然剑子说了他的山门,李从璟还是不知那是哪座山。

李从璟朝剑子的背影喊道:“喂,哥们儿,你到底是男是女?”

然后他感到了让他禁不住一个寒颤的蓬勃剑意。

……

剑子像是李从璟生活和生命中的一个插曲,来的无声无息,去的悄无影踪,插曲过后,他还是继续走在他的征途上。

一日后,李从璟见到了云州城。那是一座充满铁血之气的雄城,整座城池没有一点烟花气,朴实厚重的城池结构,密集排列的城防工事,明眼可见的防御器械,让这座雄城看起来如一只铁甲巨兽,似乎它的每一次呼吸,都吐露着金戈铁马的气息。

城墙上的军士甲胄森寒,伫立在女墙后的一张张面孔,没有丝毫表情,他们的目光落在城外的行人身上,冷冰冰的。

李从璟望而感叹,“如此城防,固若金汤,如此将士,世之虎狼,秦将军真良将也!”

观兵卒,可知将帅。在李从璟的脑海中,秦仕得的面孔是铁血而豪迈的,因了这种观感,李从璟忽然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见一见这位节度使。一个治军如此纯粹的将军,本身必定也是一个纯粹的人。

然而很快,李从璟就被告知,秦仕得并不在云州。对秦仕得的行踪,留守的云州将士同时选择了闭口不言。最后还是一个曾与李从璟有过数面之缘,对其仰慕已久的朝中大将之子,告诉了他秦仕得的去向。

“秦将军已出桑亁关,去击契丹了?”听到这个消息,李从璟震惊不已。

对方认真而默然的点头。

李从璟久久不语。

关内关外迥异。

出关击敌,这需要怎样的魄力和情怀,这其中又有怎样的豪情和壮烈,李从璟岂能不知。

李从璟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秦仕得领军出关的画面。

关内山清水秀,塞外大漠孤烟,边关军营,是谁在点兵?

有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将,手提八千雄师,背对雄关,亮出横刀,冲向塞外之敌。

(本章完)

章三十五 汉唐之文明章两百零一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4)章六十四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2)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3)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楼 细细路遇杜千书章七十二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10)章七十五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2)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应天府双杰(下)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二十七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六十三 所谓儿皇帝【第二更】章一 千里之远有枭雄(上)章九 风月之地有深机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七十三 阴谋算计为哪般 分合友敌无非利章九十一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两百五十 一代雄主终落幕 兴亡从来因人事(中)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树 雄主不屑转顾之(上)章五十二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8)章二十 晋王令章二 奋我躯兮章十二 袭营章五十九 破城章四七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1)章十四 陷阵之士章四十五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1)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3)章两百二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章六十三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上)章两百三九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4)章六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1)掌七十六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4)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8)章七十六 如何不认罪【第一更】章一百三十五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中)章二十五 百战安义(4)章六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6)章三十五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3)章八十九 大浪来袭群鱼跃 风雨一路洗鲜血(2)章十八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9)章三 水寨(1)章一百六十 万事俱备东风起 终是离人盼归人(3)章三 神仙山(2)章七十五 一片肝胆谁人知 既入檀州势如何?章四七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1)章二十七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1)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4)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2)章三十四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3)章二十二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9)章九十二 两人阁楼闻雨声 两年之内平淮南章十七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1)章七十九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6)章九十二 顺势破势天下势 一老一少分生死章二十六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5)章九十四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1)章一百二十三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6)章一百六十一 历经磨难终成凤 多年对弈收官始(1)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6)章七十八 为君说新政【第三更】章五十四 美妇如蛇频吐信 步步惊心因何人章六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中)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4)章一百一十 一年去尽一岁除 天成长兴成昨日(上)章一百六十九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3)章三十七 嚣张李从璟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将去尽 行远何处觅归程(下)章六十五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1)章四十三 给我砍死他章九十六 天下漕运正当通 中央集权何时强(3)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7)章四一 昨日烟云留不住 明朝双手织凤霞(3)章四十九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4)章六十三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上)章四十二 董璋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2)章八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一百零二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1)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七十七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4)章八十八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上)章九十 小麻雀与小妖精 少女心与英雄梦章十六 故布疑阵引人乱(上)章十四 淇门之变(6)章四十四 忠诚章二十二 百战安义(1)章十七 可敢一战章十二 袭营章十六 决心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云多壮志 敢叫旧貌换新颜(3)章一百六十二 历经磨难终成凤 多年对弈收官始(2)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2)章二十八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6)章五 晋阳李从璟章二十八 百战安义(7)章五十二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3)章六十九 名将上架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