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二十六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9)

一夜激战,契丹军大溃,慌不择路在荒野上四处逃生,百战军和大同军兵合一处,放开手脚在四处对其展开追击、屠杀。对大同军将士而言,这些日子以来,他们先是为契丹军所败,接着又被契丹军追着跑了几百里,心中早就蓄积了滔天的不平之气,这下有机会发泄出来,全都卯足了劲,策马砍杀马上马下的契丹蛮子,一刀刀下去,飞溅的鲜血喷在脸上,让他们大呼畅快。

天亮之后,战场的全景才能看得清楚,这时大同军将士们才发现,在这广阔的原野上,十数里的范围里,到处都是契丹蛮子和战马的尸体,兵器甲胄旌旗混杂各处,立着如杆,横着如草。

契丹大营中还有残火在燃烧,营内外到处都是焦黑的灰烬、残骸,散发着浓烈的腥味和烟气,血与火中间,没有一块地上是光滑的,每一处都有三五成群或者成片的契丹蛮子的尸体。

这才是真正的人间地狱。

只不过,那是契丹蛮子的地狱。

尸横遍野,大同军将士们这下反应过来,这血流漂橹的景象,这千万具契丹蛮子的横尸,全都是出自他们之手。意识到这一点,所有的大同军将士,无不振奋、激动莫名,有那感情丰富、脆弱一些的,竟然抱在一起痛哭。不经历千钧一发的生死一线,不在死亡线上徘徊折磨,不能体会劫后余生的狂喜,这份重生的重量,加之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军功,让他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有那些情绪稳定些的,从惊喜、后怕、庆幸中回过神来,开始在战场上搜寻那个在这几日带领他们转战数百里,将他们从必死之境拯救出来,又给了他们一份厚重军功的身影。然而,广阔的战场上,除却狼藉的残骸,就是在同样在四处张望的将士,唯独不见那个年轻而伟岸,让他们甘愿仰视的身影。

良久之后,沉默的战场又有了动静,秦仕得拖着重伤和疲倦的身体,到战场上指挥大同军将士打扫战场。他们要在死人堆里将受伤还没死去的同袍刨出来,送回关中的军营中医治,同样,他们也需要将死人堆里还没死去的契丹蛮子,一个个找出来,送他们一程。

最后,他们会掩埋同袍的尸体,记下他们的名字与功绩,同样,他们会将敌军将士的尸体堆在一处,一把火烧掉,让其灰飞烟灭。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大同军将士们情绪都有些低落,不仅因为看到了一具具同袍尸体,也因为那个让他们惦念、牵挂的身影,一直没有出现在战场上。

秦林和秦仕得站在战场中央,两人望着西方,都有些沉默。

“昨夜,击溃契丹大军后,李将军传下令来,让我大同军将士在此聚歼契丹顽敌,护卫桑亁关,他自带百战军,前去追击耶律敌烈。”秦林轻声说道,他看了一眼天色,“算算时间,这个时候李将军应该已经追出去三五十里了,若是顺利,或可斩下耶律敌烈的人头,若是不能,也该班师了。”

秦仕得默然良久,忽然笑道:“不用担心,耶律敌烈黔驴技穷,万余大军都葬送在此,还能再对李从璟造成什么威胁?再者,百战军是真正的精锐之师,即便是面对耶律敌烈留下断后设伏的军队,他们也能从容应之。”

说完,看着秦林,“你也有这个信心,不是么?”

秦林展露出一个会心的笑容,“的确如此。”

却说昨夜军乱,李从璟虽有心擒杀耶律敌烈,却也知晓,在乱军中,尤其是在深夜里,这样的事可遇而不可求,所以也没太在意,他率军奔战的重心,还是放在彻底击溃契丹大军上,毕竟这才是决定战役胜败的关键。至于耶律敌烈,便是跑了又如何,一个败军之将,李从璟还会怕他来日翻了天不成?

他日沙场遇上,再败他一回就是。

这就是李从璟的底气,也是他这些年来逐渐养成的一种气势,一种俯瞰群雄的气势。

这回之所以追着契丹残兵不放,不为别的,却是防止他们在溃败途中,被耶律敌烈收拢,在聚集一定的力量后,去攻打胜州。

昨夜百战军和大同军合力,在桑亁关外合力留下了万余契丹蛮子,但逃走的仍旧有三五千人,这些人逃离桑亁关的时候自然是四处奔走,但在逃离战场,暂时安全后,却仍极有可能会渐渐汇集。

毕竟,西边的丰州、应天是其大本营,他们自然是要往那边去的,若是耶律敌烈在路上有意收拢残兵,以他身边的亲卫力量为基础,得个两三千人不是问题。

两三千契丹军士,对而今的胜州,已足以形成致命威胁。

一路追在契丹溃军身后,向西奔行,路上免不了留下一地契丹蛮子尸首,虽然不如桑亁关外密集,但在尸体露在野外,也颇为骇人。

奔行半夜一日的百战军,于黄昏时至黄河岸边,遥遥已可望见胜州城。游骑回报,城外并无契丹溃军。说来这也实属正常,毕竟百战军人马齐整,马不停蹄奔来,溃败的契丹蛮子怎么都不会比他们更快。

到此,李从璟也就放下心来,下令大军放下马速,沿河而行,同时令游骑去知会胜州城内的王朴、陈力。

这场因为耶律敌烈滔天野心、不俗谋划而起的边关攻防战,至此也算落下帷幕。耶律敌烈损兵折将,近两万大军,能活着回应天的能有三四千人就算不错,而比这更让耶律敌烈肉疼的是,被他寄予厚望的几位义子,全部战死,他麾下的骨干将领,也都死伤殆尽。这个重创,对耶律敌烈打击不可谓不大,甚至他北院夷离堇的位置,都极有可能因此而动摇。

对唐军而言,桑亁关自然是保住了,秦仕得虽然出师未捷身先伤,但好在没死,大同军虽有些损失,但怎么都算不上伤经动骨,最多算皮外伤。而经由此役,不难想象,往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契丹必不敢再遣兵马、游骑,到云州境内袭扰。

而让李从璟颇为喜悦的,却是大同军“无意中”奔袭拿下的胜州城。拿下胜州城的意义已无需多言,如今耶律敌烈兵败身退,将囊中的胜州城变为胜州全境,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黄河水面宽阔,虽无波澜壮阔之景,却也不乏水天相接之景,望着叫人心绪畅远。

李从璟想起那首著名的诗词,不由得露出一个笑容。记得在后世时,他曾观过一个视频,是某科学家自弹自唱的画面,那份苍茫激昂之色,曾让彼时心理尚且年轻的李从璟心驰神往。而今,来到这个时代,这些年的经历,早已如同这黄河,让他的生命变得更加苍劲豪迈。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从璟心道,一切激昂、壮阔的东西,大概都是只需要前方,不需要回头路的。无论是事物,还是生命。

这是黄河

,这里是天下。有朝一日,黄河会是我的,因为天下,也会是我的!

……

桑亁关外,经过两日时间,秦仕得和大同军将士,已经将战场收拾的差不多,遍地狼烟已成过往,留下的痕迹在被人为清除后,就只有将士们脑海中的画面能成为永恒。而战争留下的记忆,却会留在他们心中,积淀成与生命同寿的底色。

那个身影一直没有再出现。

到最后,秦仕得都觉得李从璟绝对是该回来了,为了表达对李从璟给予的厚恩的谢意,秦仕得没有回到关内,而是就等在战场上,方便迎接李从璟入关。秦仕得已经令人准备好酒宴,虽然他重伤在身,但是再与李从璟相见时,他一定会拉上对方,好生饮上几碗。

秦仕得不会忘记,几日前他从战场上撤下来,看到李从璟时,他说出的那句“李将军,救我大同军”,而短短几日时间,李从璟不仅做到了,还送给了他一份天大的军功。由败而胜,由死而生,秦仕得是个恩怨分明的人,他对李从璟这位后生的敬佩,发自内心,所以他久候相迎,也是真心。

打扫完战场的大同军将士们,聚集在秦仕得身后,自发列阵,与他们的军帅一道,静静站在那座安然无恙的边关外,迎接那位只用了几日时间,却足以让他们感念一辈子的另一位军帅。

终于,视野中出现了一群骑兵,秦仕得和大同军将士都是神色一振。

然而,骑兵到了近前,秦仕得才发现,来的并不是李从璟,而是他派出去联络李从璟的游骑。

游骑在身前落马,秦仕得立即问:“可曾见到李将军了?”

“见到了。”游骑应道,“李将军让卑职带话回来。”

“李从璟说什么?他何时归来?”秦仕得追问。

“李将军,不会来桑亁关了。”游骑的话让秦仕得和张大千等人一愣,他们面面相觑,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解,“这……”

游骑顿了一下,微微低头,继续道:“李将军已至胜州城,他让卑职转告军帅,此番能与军帅、大同军全军将士并肩作战,力挫强敌,是他的荣幸。只不过他因另有要务在身,不能久留,却是不便再来与军帅相见。李将军还说,下次相见,必定与军帅不醉不归!”

秦仕德怔了好半响,忽然转身就走,“牵马,本帅要去胜州城!李从璟帮了我们这么大忙,焉能不当面相谢?”

张大千应是,游骑却跟上来,急道:“军帅,只怕你此时去胜州,也见不到李将军!据卑职所知,今日李将军已经离开了胜州城。”

“什么?”秦仕得愕然不已,“他离开了胜州?百战军要回幽州?”

“这倒不是。”游骑摇头,“卑职听闻,李将军是要去北方草原。”

这回不仅是秦仕得,秦林和张大千等人,俱都愕然愣在那里。

良久,秦林面北而叹:“北方草原,李从璟此行所图,恐怕大得超乎我们想象……”

秦仕得遥向西方抱拳,默然片刻,对那游骑道:“你速速去告知李将军……如果追不上李将军,就告诉李绍城,一定要亲面转告,就说——我秦仕得、大同军全军将士,能与李将军、百战军并肩作战,是生平不胜荣幸之事!”

说完,又补充道:“我在云州温酒相候,待君来,浮一大白!”

(本章完)

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7)章二十九 什么是佛?章七十七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4)章二十九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7)章二九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7)章四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6)章十二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3)章四十四 先声夺军心(1)章四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6)章一 为国征战不惜身 欲为忠臣不可得(上)章两百四二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7)章十八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2)章一 百战军都指挥使章二十七 百战安义(6)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7)章七十九 将士百战方为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一百八十一 有人苦战有人行 有人梦甜有人醒章十九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6)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1)章一百六十七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1)章一百八十一 有人苦战有人行 有人梦甜有人醒章两百四七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2)章一百零九 士卒死战活离阵 将军浴血为哪般(上)章九十六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3)章一百五十九 万事俱备东风起 终是离人盼归人(2)章三十三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7)章二十六 百战安义(5)章八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章十四 有人西楼杀宰相(3)章四十八 劫道章一百三十三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上)章二十一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二六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4)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7)章四十三 洛阳秋雨日绵绵 北归之人入东宫(1)章七十一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3)章三十五 心思章九 他的屠刀章六十七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2)章五十二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8)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6)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七十一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5)章五十二 何不来跪迎【第三更】章六十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1)章两百四七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2)章九十六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3)章六十八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4)章五十三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3)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2)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1)章三 雄才大略为君王 盛世帝国新大唐(3)章二十九 什么是佛?章两百三八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3)章九十八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5)章八十六 识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无意错失章十九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6)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0)章九十五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4)章四十四 相亲(下)【第三更】章七 虎狼环饲亦前行章四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5)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4)章九十五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2)章四十三 给我砍死他章十七 棋至中盘局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六十九 你说对不对【第二更】章六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6)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4)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3)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4)章九十二 顺势破势天下势 一老一少分生死章一百六十九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3)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战各自忙 各自悲戚各自亡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4)章七十三 死字怎么写【第一更】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4)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4)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4)品书章七 虎狼环饲亦前行章一百零二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9)章一百九十五 锄强扶弱问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三十四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3)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8)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5)章四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5)章八十二 一朝功业归尘土 空留佳人无归处章五八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5)章四九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3)章一百一十六 既复故土不忍弃 亡羊补牢候乳虎(中)章七十三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1)章二十一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四十一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2)章一百二十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3)章四十四 相亲(下)【第三更】章七十二 换一副书画【第二更】章六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中)章九十九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6)章六十 李从璟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