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三十三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上)

“契丹来得如此之快?”大明安非常意外,这出乎他的意料,沉下脸来,他问这名游骑,“契丹来了多少大军?”

契丹在辽东的军力,之前重点屯扎在建安城,大明白攻克建安城后,辽东的契丹军队便主力尽失,可以说已经伤了根本。而根据之前的军报,大明安等人还不知道耶律阿保机有出兵援助辽东的计划。目下的契丹,大军集中在西线,加之前段时间,李从璟在檀州利用耶律德光,吸引了耶律阿保机的视线,契丹援助辽东的反应颇慢,这让渤海国军队得以顺利趁机在辽东取得丰硕战果。

本以为按照渤海国军队的眼下速度,在攻下整个辽东之前,契丹的援军都不会到来,但眼下来看,众人却是小看耶律阿保机了,别说攻下整个辽东还为时尚早,建安都才方入囊中,还未消化,而渤海国军队在经历建安攻坚战后,人力物力损失都极大,现在也未来得及恢复,契丹军队就已经杀到了眼前,这让他们何以应对?

“契丹先锋大军约在五千骑,距离建安城已经不足百里,一日后可至;后续大军五万有余,距离此地尚有两百里,其中大部为步卒,三日后可至此地!”这名游骑肯定的说道。

他这番情报说得极有准确性,显然不是寻常斥候,事实上,他是经由桃夭夭麾下的军情处锐士训练出来的精锐。军情处这个组织在成立的时候,就有三分之一来源于百战军中的精锐斥候,对侦探敌情本就拿手,又历经这么多时日的发展,于此道就更加擅长。打探敌军行踪,估计敌军数目,再按照敌军脚程计算其到达指定地点的时间,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一日……三日……”大明安咀嚼着这两个字,一遍一遍的重复,感到一颗心如沉大海。

在攻下建安城之后的这几日中,大明安自信空前高涨,他甚至生出了一种“中兴渤海,舍我其谁”的念头,面对莫离,他也不再如同之前那般唯命是从,因为他觉得他已经今非昔比了。连建安城他都能攻下,他还有何事做不到?

攻下建安城,固然依赖莫离之谋,但谋略毕竟只是辅助,他自认为,能站在这座城中,他所起到的作用,才是最大的。况且,如今渤海国超过一半的机动军队都掌握在他手里,骤然间执掌大权到了这个地步,想要不高看自己都难。

也正因此,在莫离说出方才那番话时,大明安虽然称其言之有理,但却“言重了”,这是因为他觉得他看得更准确,更深刻,他觉得他的见识谋略,已经能够胜过莫离,至不济也可以跟莫离比肩,所以他才会这样说,才敢这样说。

卑微的人,在骤然取得一番成绩之后,往往会自信爆棚,蔑视苍生,觉得自己极为了不起,从而生出令人憎恶的傲气,并且他们往往会将这种傲气,表现的分外明显。

“攻打建安城这么久,耶律阿保机都没有

派遣援军到来,建安城刚下,契丹援军却已近在眼前,他们来得何其之快,何其蹊跷!”大明安喃喃自语,但是随即,他目中又燃气火焰,冷哼一声,“便是契丹大军来了又如何?便是他有五万大军又如何?我还怕了他们不成!往日我没有攻下半个辽东,没有据有建安如此雄城,姑且不惧契丹,今我有十万大军在手,难道还会被契丹吓退?契丹敢来,我难道不敢应战么?”

他转过身,目色凶狠,向跟在身旁的军使下令,“传令下去,全军备战,与契丹在建安城一决雌雄!”

“是,殿下!”军使很快应诺,对大明安的军令,他毫不迟疑。出战辽东以来,在大明安的“率领”下,他们攻下半个辽东,如今又攻下辽东第一城建安,这名军使和军中许多将领一样,对大明安这位统帅都由衷敬佩。

军使的恭敬态度,让大明安自我感觉更加良好,他甚至没来由生出一股豪迈之情,言道:“我有雄师十万,又有如此坚城,别说契丹只来了区区五万人,便是面对十万、二十万契丹大军,他们也休想从我手中夺走建安!”

李四平嘴唇动了动,看了莫离一眼,见莫离面无表情,没有反对大明安的意见,便道:“殿下所言甚是,我部大军经过连日征战,大部已成精锐,大可与契丹争雄,这场辽东会战,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这的确是他内心的想法,并不是恭维之言,与莫离这个“外人”不同,李四平在大明安还只是一介普通王子,空有志向、没有实力的时候,就已经跟随在他身边,可以说是看着大明安从一无所有,到如今手握大权,成为国中举足轻重的重臣的。这一步步走来,固然艰辛无数,但李四平对大明安的信心也早不同往日,他看到如今的大明安,就像看到渤海国的未来。对渤海国的未来,他有信心。

大明安和李四平现在这副表情,称得上是一唱一和,莫离面无表情,对大明安和李四平的决定不置可否。他打开折扇,在胸前轻轻摇动,丝丝凉风扑打胸膛、面庞,让他的心也跟着平静。在这场决策中,他始终不发一言,恍若置身事外。

帮助大明安夺权也好,攻打辽东也罢,甚至是登上渤海国未来的王座,莫离扮演的角色不过是顾问罢了,他本就不是渤海人,与大明安也素无交情,性子洒脱如他,在大明安恭敬问计于他的时候,他乐意出谋划策,但在大明安听不进去异议的时候,他却也没有“苦谏”的兴致。

对于大明安,莫离是外人;对于莫离,大明安何尝不是外人?

大明安不尊重莫离,莫离自然没有心思腆着脸去卖弄墨水,那是对他才学的侮辱。他肚子里的货,只在适合它们身份的场合,才会拿出来。这是他莫离的骄傲,也是他作为一个才子的骄傲。

莫离不说话,此时的大明安也没有拉下脸向莫离问计的心思,他本

想问问莫离的意见,毕竟莫离的意见一向直入核心,但眼下莫离神色清淡,大明安便觉得,他堂堂渤海国王子、渤海国大军统帅大明安,离了他莫离还能走不了路了?遂不复再问什么。

“既然诸位都没有异议,此事便如此决定。”大明安道,沉吟一下,“守城守于野,守孤城如守死耳,今契丹大军先锋既然先至建安,那我大军便与之在野外会战,力求将其一举击溃,如此,不仅可以削弱契丹大军的力量,也好杀杀契丹大军的气势!”

李四平想了想,道:“正该如此。”

莫离懒得多言,向大明安微微拱手,径直转身而去。

莫离虽然有些“傲”,但他平日全无“傲气”,他所有的是含而不露的“傲骨”,总体说来,莫离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因为他会平视每一个人,无论这个人是位居高位的掌权者,还是普通的军士、百姓。如今,莫离连与大明安呆在一起的兴致都没了,桃夭夭性子外懒内骄,就更不会继续留在大明安眼前,遂和莫离一同离去。

他们俩一走,随在他们身后的军情处十数锐士,也皆都离开。大明安身旁的的人,一下子就少了一半,这让场中的景象看起来有些怪异。而现在留在大明安身侧的,除却李四平等极少数位文士,便都是军中将领,其中一人愤愤不平的对大明安道:“殿下,这些人竟然如此无礼,殿下没发话,他们就自行离去,实在是狂傲至极!请殿下下令,将这些人拿下,收入牢,以正殿下之威!”

在莫离和桃夭夭离去的时候,大明安脸色很不好看,但他毕竟不是生性残暴的人,要他因为这点小事,将莫离和桃夭夭收押,他还做不出来。再者,这位渤海国将领不知,大明安却是知晓的清楚,要拿下莫离、桃夭夭,谈何容易?他们身旁那些如影随形的锐士,战力可不是一般的彪悍。

事实上,直至今日,大明安都不知道,莫离和桃夭夭到底带了多少这样的人到渤海国,此番又带了多少人在身边。这话说来荒唐,但事实就是如此。为此,大明安曾特意问过莫离,护卫他们的军情处锐士有几何,但莫离并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微笑道:“足以应对一切需要。”

足以应对一切需要,这是一句狂妄的话。然而,无论是之前在渤海国,还是现下出征辽东,但凡有要用军情处的地方,他们的确能及时将事情处境完毕,这让大明安不得不承认这件事的真实性。

大明安忽然想到,莫离口中的“一切需要”,是否也饱含了在特殊情况下,军情处有护卫莫离和桃夭夭,全身而退的力量?这些特殊情况,是否也包括如那位渤海国将领所言,大军要收监他俩,或者是渤海国军败的情况?

想到这,大明安骤然惊觉,并不是所有人所有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那怕只是他自以为的掌握中。

……

(本章完)

章三十一 君子章三十二 军神章十七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8)章两百四四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9)章七十四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2)章两百四七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2)章八十二 一朝功业归尘土 空留佳人无归处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1)章三十四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3)章二 千里之远有枭雄(中)章十四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5)章十八 故布疑阵引人乱(下)章十八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9)章一百七十三 庙算正紧揣敌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一百七十五 庙算正紧揣敌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二十七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6)章一百零五 两计使军安然归 辽东半壁已入瓮(下)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6)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2)章七十九 少女的烦恼章一百三十三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上)章七十五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3)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0)章一百二十一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4)章十九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6)章三三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2)章六十六 人算尽不如天算 奔离新乡向西战章一百零一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8)章三十九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0)章七十七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4)章三十四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3)章二十二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9)章四十五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章六十三 所谓儿皇帝【第二更】章六十二 八千将士章九 首殇阆州破 初捷剑门克(2)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一百六十九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3)章七十二 人间忠义有谁识 强国有道莫自毁(1)章七十二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10)章三十二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1)章二九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7)章九十四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2)章九十八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5)章九十一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三十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9)章八十五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1)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无同生章十二 他的决心(第三更)章七十二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4)章二十三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2)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3)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杀人 梁军谋深初接战(下)章四十五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章八十九 东风过江春不迟 荆南事了当北归章十一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2)章十二 淇门之变(4)章二 千里之远有枭雄(中)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下)章四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5)章十八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9)章十七 打铁匠,使刀人章十一 投靠章二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2)章七十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2)章四十七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3)章九十九 万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八十七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3)章六十四 谁在喊威武【第三更】章八十九 东风过江春不迟 荆南事了当北归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风来 局势变幻激斗开章四 谋国数载弹指间(上)章二十四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8)章六十五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1)章五十二 何不来跪迎【第三更】章十六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3)章八十七 轻罗幔帐红烛低 柔情蜜意两人识章六十四 相救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7)章一百五十七 闻君欲行来相别 大势将成起异变(3)章三十八 黑云催西楼章二六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4)章两百十二 定国安邦波澜起 不平尽去平山河(下)章九十七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2)章四十九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5)章二十三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2)章二十五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4)章四十六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1)章七十八 为君说新政【第三更】章两百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3)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韬争权有方 战事未起死斥候(1)章四十六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7)章三十一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5)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上)章一百四十一 游演武院有三望 说耶律敏待一言(中)章六十七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2)章九十一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九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9)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6)章五十四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