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 淇门之变(2)

众将士闻令,都愣在那里,不解其意。因罪获死,正军法,可没有断头酒一说,一千多人看着李从璟,不知他意欲何为。

虽然如此,须臾间长桌数条烈酒数十,还是迅速被摆到军阵前。酒入碗中,清香四溢。

李从璟走下点将台,来到丁茂和史丛达面前,露出一个莫测的笑容,“尔等既然关爱部属,不愿他们因为你俩之罪受牵连,本使也非不通情理之人,这边给你俩一个机会。这里烈酒有的是,只要你俩喝趴对方,我便只惩治他一人,而对他部属从宽处理,如何?”

众将士闻言,都惊呆了,简直不相信自己听到的。

丁茂激动起来,道:“都指挥使此话当真?”

“军中无戏言。”李从璟正色道。

虽然不解李从璟为何会有此举,丁茂还是望向史丛达,“史指挥使,你可敢与某一战?”

“有何不敢?”史丛达冷笑一声,和丁茂双双站到桌前,端起酒碗,仰起头,就是一碗灌下。

两人大眼瞪小眼,牛饮的时候仍旧不忘死盯着对方,就这样一碗接一碗,不多时桌上就多了许多空碗。

李从璟站在一旁,静静看两人拼酒,不发一言。

军中大汉,少有不能饮酒的,这一下以命相搏,各自都卯足了劲,是以酒量凭空就比平日大了不少,即便是面颊通红,酒嗝连连,手中动作也丝毫不敢减慢。

李从璟不说话,众将士也只能默默看着丁茂和史丛达。这气氛,一时间安静肃然到了极点,也诡异到了极点。

终于,两人都临近极限,史丛达一碗酒下肚,扶桌大吐。但他一点也没打算认输,再拿起一碗,照常灌下。

“不曾想,两位将军都是海量,我这营中酒虽不少,今日却是要平白损失小半。”李从璟赞叹道,两手分别扶在两名指挥使的肩膀上,让他们暂停了动作,“两位将军,可都喝得满意了?”

“满……满意!”丁茂打个酒嗝,摇摇晃晃道,目光却始终落在史丛达脸上。

“还没够呢!”史丛达回瞪着丁茂。

李从璟问道:“两位将军,怕死吗?”

他这话一出口,两人神色一凛,似乎都酒醒不少。

丁茂道:“不怕!”

史丛达道:“死有何惧?”

“两位死都不怕,可认为自己是有大勇气之人?”李从璟又问。

两人面面相觑,不知李从璟意图为何。

“两位将军愿为部属拼死,可认为自己关爱部属,是值得跟随之将?”李从璟继续问。

松开两人的肩膀,李从璟看向众将士,沉声道:“关爱部属,就得为部属作长远考量,让部属能在战场上多杀敌立功,还要活下来,而不是带着他们做无谓之争,白白葬送前程;连死都不怕的人,难道还怕承认错误吗?”

编练百战军,难度在于李从璟每一个人都不能放弃,要让他们人人成为锐士。若是选拔性的训练,他哪里需要费那么多心思,不合格的不要就是。

丁茂和史丛达因隙生恨,彼此仇视,其麾下将士也是如此,李从璟要化解他们之间的怨恨,就

得先松懈其心,淡化其敌意,如此化解才能有功效。而人在饮酒之后,总是要更率性一些,会少了很多弯弯肠子,也更能见真性情,也更容易动感情。

李从璟不是没想过以杀立威,但这对目前成分复杂,本就不太稳定的百战军,真不是上策。

李从璟如此架势,丁茂和史丛达再迟钝也知道今日之局,还有化解希望,当下拜道:“末将知错!”

李从璟看着两人,“知道本使为何要摆这一桌酒战?”

丁茂两人唯唯不能言。

“渡尽劫波兄弟在,酒后一笑泯恩仇。”李从璟的声音沉重如山,扫视着众将士,“酒喝也喝了。你们同为百战军,吃同一锅饭,睡同一张床,今日齐训练,明日共征战,若是对方战死沙场,还要由你去埋葬他的尸骨,带回他的遗物交给他妻儿……你们之间又有多大的仇,非你死我活,而不能冰释前嫌?”

“都……都指挥使……”丁茂两人,垂首不能言。

李从璟语重心长道:“本使承蒙晋王恩泽,得建百战军,居此淇门重镇,为晋王守门户。想我大晋国雄师百万,晋王雄才大略,而伪梁江河日下,他日晋王令旗所指,我等兵锋所向,灭梁只在弹指之间。届时,天大的功劳在等着尔等,拜将封侯,封妻荫子,何等荣华,可在尔等反手之间。尔等不思苦练战阵,不思同舟共济,尽做些自毁前程之事,本使痛不能言。”

丁茂两人,头都抵在地上了。

李从璟收拾情绪,清声道:“本使治军,法不能不严,令不能不行,但念尔等非是蓄意伤害同袍,也是初犯,法不外乎情,本使今日便破例一次。”

说罢,叫来军法使,李从璟喝道:“丁茂史丛达聚众械斗,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从众不辨是非,亦有大过,现本使着令:丁茂史丛达领军杖五十,清洗茅房一个月;从众领军杖三十!步军左右指挥,参与此次械斗者,皆必须照料对方伤者,直至伤愈!”

“我等领命,谢都指挥使!”李从璟法外开恩,众人拜谢。

李从璟看向众将士,“今日本使饶却尔等一条性命,尔等记着你们都欠本使一个人头,这人头,他日在战场上,尔等要给本使带回来!”

说着,李从璟举起酒碗,对参与械斗的众人道:“端起酒碗,和你对面的将士对饮一碗,自此冰释前嫌,再无地域偏见之争,唯有同袍之谊!”

“丁茂,史丛达,你俩待会儿领完军棍之后,不用各自回帐了,在你俩清洗茅房的这一个月内,你俩单独住一起。”李从璟说着,叹了口气,“希望你俩好生了解彼此。”

“是。”

话说完,李从璟抬脚离开的时候,心里老是觉得自己方才那话,好似有些别扭,难道自己是要这两人搞基的节奏?

不多时,校场上惨呼声四起,那是在执行军法了。

回到军帐,莫离笑道:“你刚出去之时,我还以为,你要取了那两人的头颅,以儆效尤,树立威信呢。”

李从璟揉着眉心,“我倒是想如此简单。但百战军初建,和谐稳定乃是大局。将士成分复杂,融合乃是关键。昨日之事,坏在将士籍

贯来源不同,而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培养他们的同袍之宜,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再者,树立威信也不唯有杀伐一途。”

莫离轻摇折扇,微笑道:“如此,你的威信也算确立起来了,一支视同袍为手足、相亲相爱的军队,怎么会不爱戴他们的主帅呢?此事之后,百战军对你的忠诚,才算确立下来。”说着,又道:“天下丧乱,始于人心丧乱。从治人心来治乱世之军,此乃根本之法。”

李从璟苦笑,“但乱世军队,桀骜不驯,光靠这些虚的还不行,得给他们实际好处,军功,前途,这是最重要的。跟着你混有混头,他们才会对你忠诚。”

“一言以蔽之,恩德使人爱戴,前程使人忠诚。”莫离总结道。

“精辟!”李从璟赞叹道。

李从璟“啪”的一声收起折扇,面有忧色,“方才你在解决械斗之事时,我思前想后,有种不好的猜测——这回军营械斗之事,怕不单单是军士抱团排异这么简单。”

“有何凭据?”李从璟问道。

“若有凭据,便不是猜测,而是推断了。”莫离无奈笑道,“只不过我遍读史书杂记,又听你昨日说起在淇门建镇练军之事,会触及多方利益,是以不得不提醒你,此时是多事之秋,更是诸方容易发难之时,你须得步步谨慎,思虑长远,以防万一。若真要说凭据,我只能告诉你两个字:直觉。”

李从璟舒一口气,眼神复又凝重起来,闪烁着激昂的光芒,“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无妨,便纵他千般阴谋阳谋,我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世求存,大家各显神通,我岂会怕了谁?真要有人贻害我大业,我定然让其付出代价!”

“正解。”莫离道。

不过或许是莫离的直觉应了验,李从璟军营的事还未收尾,又有麻烦找上了他。

这日出征神仙山的骑军回营,李从璟将神仙山属众装进军营后,将这两日折腾出来的解决将士隔阂的方案发布出来。

李从璟集结了百战军所有将士,包括神仙山徒众,对众人训话道:“将士百战方为雄,本使希望尔等不要辱没百战军的威名……天下之内皆兄弟,你们或许来自五湖四海,但在这里,只有你的同袍……”

李从璟给百战军打上的一道烙印,便是争雄之气与手足之谊,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从今日开始,在百战军开始接受这两样东西开始,百战军才真正成为一支独立有特色的军队,才成为李从璟的军队。

给全营将士训完话,李从璟找来丁茂和史丛达,一方面是考量这两人几日相处之后,是否已经彼此了解并且关系融洽。上行下效,只有这两人和睦了,他们的部属才会和谐共存。还好,丁茂和史丛达没有让李从璟在这方面再多费神。

再者,李从璟也是想往深处挖掘丁茂和史丛达冲突的深层原因,看是否还有自己没有了解到的层面。李从璟一直坚定的认为,问题既然已经存在,那便只有解决,才能让事物向前发展。

果然,这一问,便问出了重磅消息。

也恰在这时,镇治司工佐官吏来见李从璟,跟他禀报了一件极为重要的棘手事件。

(本章完)

章九十五 天下漕运正当通 中央集权何时强(2)章十二 他的决心(第三更)章七十一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3)章一百五十五 闻君欲行来相别 大势将成起异变(1)章六十 伐谋伐交可得地 唯独伐兵令人惧(上)章二十一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5)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为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一百三十三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上)章十五 心血灌帝国 不负为男儿(上)章一百三十六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下)章三十四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2)章一百一十 一年去尽一岁除 天成长兴成昨日(上)章七十六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3)章二五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3)章一百五十九 万事俱备东风起 终是离人盼归人(2)章十六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3)章九十三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1)章二十九 欲征边疆先存甲 从璟酒棚识民心章二十四 百战安义(3)章一百二十四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7)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9)章九十六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5)章十三 有人西楼杀宰相(2)章四十一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2)章七十四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2)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2)章十二 淇门之变(4)章六十三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6)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3)章九十六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5)章二 鬼斧十手章十一 淇门之变(3)章三十三 从天而降章十二 有人西楼杀宰相(1)章五四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1)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2)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4)章五五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2)章二十三 百战安义(2)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4)章十一 淇门之变(3)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3)章七十五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2)章一百四十八 谋利有成志士归 去王称帝性未改(上)章九十 小麻雀与小妖精 少女心与英雄梦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过谁 拥重兵几人不叛(1)章三十七 嚣张李从璟章九十五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2)章七十三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三十八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7)章二七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5)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4)章六十四 奴在灵州望西天 待君归来诉思念(2)章八十六 是非成败问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中)章六十八 郭威的压力章十七 棋至中盘局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六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5)章八十五 是非成败问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上)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8)章四十六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1)章六十八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6)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楼 细细路遇杜千书章二八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6)章三十二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1)章十七 故布疑阵引人乱(中)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8)章六十四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下)章二十七 百战安义(6)章五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2)章二十八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2)章二十九 什么是佛?章六十五 今朝窃尔国【第一更】有关李嗣源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4)章五十二 婉如清扬小娘子 人生最恨离别时(上)章八十七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3)章三十七 嚣张李从璟章两百零五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下)章十三 淇门之变(5)章十五 淇门之变(7)章九 先帝功业吾功业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三二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1)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楼 细细路遇杜千书章十一 平静湖面暗流动 一时英雄俊人物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师 半路巧遇李从璟章十六 故布疑阵引人乱(上)章五 谋国数载弹指间(中)章五九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6)章六二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9)章一 千里之远有枭雄(上)章九十一 王朴坐论天下谋 何人雄关退千军(上)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下)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七十三 死字怎么写【第一更】章一百二十七 鞑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风情异江南(上)章二十四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8)章五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5)章九十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五十 契丹势盛何以制 将军白头待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