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两百十七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中)

李从璟率领联军停驻河州时,耶律阿保机曾令正攻打鸭渌府正州的契丹南路军放弃眼前战斗回军,两者合力,以求将联军包围在河州,迫使李从璟在极端的不利的条件下,与之决战。然而天时不美,放弃攻打正州的契丹南路军正在赶往河州的路途中,遇上了同光四年春节前后持续半旬的大风雪,无奈只能暂缓行军。不仅如此,本来正从北方迂回想要包抄河州的耶律阿保机本人,也不得不停下来等待风雪停住。半旬过去,风雪停息,耶律阿保机和契丹南路军还未抵达河州,就得到了幽州、渤海联军撤离河州的消息。

而这仅仅只是噩耗的开始,幽州、渤海联军在离开河州后,一路疾行,往南奔行,而南方就是鸭渌府和辽东。战事进行到现在,耶律阿保机当然有把握李从璟不会退回辽东,于是下令轻骑星夜兼程追击。幽州、渤海联军离开河州的时候,风雪将停未停,道路上积雪甚厚,十分不利于行军,但为了出人意料,早日脱离耶律阿保机和契丹南路军的威胁范围,联军才行了冒险之事。契丹轻骑一出北方,一出正州方向,两边向行军的联军追击而来。

积雪未消融便要行军,是为不得已,既然如此,若是不作周全准备,那就是主帅愚蠢了。契丹轻骑出击后,首先是斥候打探幽州、渤海联军的行踪越来越难,原本布置在河州外围的契丹游骑,几乎在一夜之间人间蒸发,这让耶律阿保机大发雷霆,差些又要将办事不力的斥候将军正法,以惩其渎职之罪。而在幽州、渤海联军离开河州之后,契丹军派遣出去的游骑,亦是折损严重,最匪夷所思的一次情况,是中路军、南路军派遣出的游骑,旬日无音讯之后,军营派遣大队轻骑出营搜索,竟然在军营外不到三十里的地方,发现了这些游骑的埋尸之所!那位耶律阿保机军中的斥候将军,在看到这些游骑的尸首后,双手颤抖,勉强将各处的游骑尸首收集完,他绝望的发现,他前日派出去的游骑,竟然十有八-九都死在了距离军营外三十到五十里的地方,这位才被替换成斥候将军的契丹将领,再也没有回营向耶律阿保机复命,而是当即拔刀自刎。

斥候将军的畏罪自杀,让耶律阿保机不得不再度更换斥候将军,令他愤怒的是,从中路军向双通、伊台、九阳行军以来,在这一路上,他已经换了三位斥候将军,却没有半分用处。在这种情况下,耶律阿保机不得不凭借战局推演,来预判幽州、渤海联军的行军目的地和路线,

耶律阿保机毕竟雄才大略,经过周密推演,在十多日之后,契丹轻骑终于发现了幽州、渤海联军的踪迹,狂喜的轻骑一路按图索骥,追上联军,企图袭扰。然而,在追上幽州、渤海联军主力之前,他们就遭遇了幽州军的伏击。吃了亏的轻骑将军,在战后给耶律阿保机的奏报中,羞愧而又无力的提到,早在他们发现幽州、渤海联军之前,他们的行踪,就已经被对方掌握!

契丹轻骑虽然吃了败仗,但这也意味着,他们成功跟上了幽州、渤海联军!按照事先耶律阿保机的安排,这位轻骑将军派遣游骑,火速将幽州、渤海联军的行踪告知了另外一支游骑,并且联系最近的契丹主力大军。

这本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幽州、渤海联军,已经抵达了他们预定的目的地,跟上幽州、渤海联军的契丹轻骑将军,没有等来自己的援军,反而先发现了来接应李从璟的渤海地方军!

当日夜,这位契丹轻骑将军在给耶律阿保机的奏报中写道:李从璟率领的唐军和大明安残军,已经与前来的接应的渤海地方军接头,而如今积雪消融,道路通畅,敌军的行军再无阻隔,我部已难再有战果......回想此战,臣不得不推测,李从璟在离开河州前,就已经对诸事进行了周密布置,我军布置在河州城

外的游骑,之所以先前无异样,而突然在一夜之间人间蒸发,并非之前李从璟没有发现他们,而是早已将他们视为圈养的猎物,只待在恰当的时候宰杀!而这个时机,就是李从璟率领唐军和大明安残军离开河州的前夜......河州附近的游骑传回李从璟遁走的消息,实际上是在李从璟离开数日后,而之后我军游骑又屡屡被半道截杀,待臣依照陛下指令,追上唐军、大明安残军时,敌军已经利用这段时间,走完了他们要走的路程......

奏报写完之后,这名轻骑将军丢下笔,疲倦至极的坐在案前,仰头长叹了口气。

在此之前,他一直有契丹骑兵甲天下的自信。而之前的战争,从来都是契丹军依仗骑兵优势,掌控战场视野,他们来去如风,席卷大地,难逢敌手。

而眼下这场追击战,却让他倍感无力。就像向来拥有千里目的人,突然间变成了瞎子,那种反差和无力感、失落感,不经历一遭,实在是难以体会。

从今日起,他知道了,天下间还有一支军队,比契丹军更会使用游骑、斥候。

他知道敌军主帅的名字。其实在此之前,他就见过那个人了。

他叫黑格,同光二年曾跟随耶律德光擅入蓟州。在那场有天山剑子参与的局中局、计中计里,耶律德光最终失败,被迫遁入山林。而他,是跟随耶律德光从山林走出的三人之一。在那场惨痛经历中,他失去了今生最好的安答,也认识到了耶律德光的残忍。

那时,拥有显贵身份的他,只是一名百夫长,那是他首次认识李从璟。

他刚提拔为万夫长不久,现在,他二度认识了李从璟。

......

鸭绿江。

江面有大小舰船无数,停靠在岸边。岸上,幽州军与渤海联军,列阵整齐,正在分批次登船。

六万联军,接下来将乘船顺江而行,抵达此次转战的目的地,渤海国西京。

前来接应联军的是渤海国西京驻军大将大佑佲,此人还是六万联军中渤海军大将大明邢的亲戚,当然,真算起来,两人都是渤海国的皇亲国戚。

相比之大明邢的一身沙场杀伐气,大佑佲就要显得儒雅得多,或者说文弱得多,身材臃肿,大腹便便,哪怕是身披甲胄,也看不出几分勇武之气,李从璟与之对谈几句,就知道对方能混上西京渤海军驻军主将之职,跟军事才能并无半分关系。不过对方并没有可取之处,他能带领西京水军及时前来接应,就已经很不错。

天高云淡,清风拂面,站立在最大一艘舰船甲板上的李从璟,负手看着岸边的军阵。在军阵后方,是背靠鸭绿江,甲兵森严的一个军阵,在他们前方远处,有一支契丹轻骑姗姗来迟。

来迟的契丹轻骑面对严阵以待的幽州军,没有选择贸然出击,而是安分的停下脚步,同样在列阵。这个时分已经登上舰船的联军将士还只半数,若是这支契丹轻骑来攻,要能冲破那个拦路军阵的话,有可能收到类似“半渡而击之”的效果。

“从河州至西京,最直接也最好走的路是经由过正州,再转道向东,一路不愁补给,地势也要平坦一些。联军选择先向南直行至鸭绿江,再顺江东行,无疑绕了一个大圈,如非如此,也不用我们十数日行军。不过不如此,哪怕我军将契丹军的斥候、游骑死死压制,也瞒不过耶律阿保机的战局推演,一旦在野外被契丹大军围上,就是必死之局。”李从璟身侧,大明邢正在就大佑佲的疑惑给出解答,说到这他嘿然一笑,“不过咱们这个行军路线,最终也没有瞒过耶律阿保机,但好歹延后了被察觉的时日,你看那边的契丹轻骑,哪怕是现在他们已经追上我们,可已经没有半分用处了。”

大佑佲顺着大明邢的眼神看过去,视野

中契丹轻骑正在列阵,对方的这个阵势让他颇为担忧,虽然舰船就类似城堡,拥有强弓劲孥,他还是忧虑的说道:“契丹骑兵已经追上来了,他们该不会发起进攻吧?目下大军正在登船,此时迎战,对我们很不利啊!”

满脸风霜却精神奕奕的大明邢哂笑一声,不屑的努努嘴,自信满满的说道:“进攻?他们没有那个胆子!”

大佑佲怔了怔,有些不信,但看到大明邢满不在乎的模样,又不像是在故作姿态,不禁问道:“这是为何?”

大明邢拍了拍大佑佲的肩膀,笑道:“老哥,扶州失利你是知道的,但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安然跑到这鸭渌府来,与你相见,你知道这是为何吗?”

“这是为何?”大佑佲下意识的接过话题,话出口之后无奈道:“老弟,你就不要吊我胃口了!”

大明邢示意大佑佲往旁边看,目光落在一旁黑袍黑甲、负手而立的那个人身上,意思不言自明。大佑佲看向这个今日自己第一次见,年轻的有些过分,却给他一种看不清楚感觉的唐军将领,明白了大明邢的意思:原因就在这个人身上。大佑佲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此番转战,这支轻骑已经吃过一次亏,现在因为你领兵前来接应,我们兵强马壮,又士气高昂,他们哪里敢轻举妄动?再说,李将军可不是没有准备。”大明邢将大佑佲的神色纳入眼底,拍着他的肩膀叹了口气,老眼精光闪闪,“老哥,这一路来,我军胜仗连连,虽然还没能给契丹军重创。但我跟你说,我征战大半生,很少像现在这样,能够如此坚定的预感到一场战争的胜利!”

大佑佲又是一愣,与大明邢相交几十年,他当然知道,要让自己这个亲戚说出这样的话,有多么难。

大明邢转身看向岸上列阵完毕,却按兵不动的契丹轻骑,微微一笑,补充道:“哪怕是面对耶律阿保机,面对契丹国号称战无不胜的二十万大军!”

......

黑色披风在背后轻轻飞扬,头盔下的黑发舞动得很写意,甲胄在身的李从璟,隔着数里的距离眺望按兵不动的契丹轻骑,淡淡出声道:“鸭渌府东连显德府,西靠辽东,地理位置绝佳,大军选择转战至此,至少有五个好处。其一,既方便与大明安遥相呼应,又有鸭绿江连通辽东,方便我军联系卢龙;其二,西京人力物力雄厚,大军进驻渤海西京,可以就近得到西京的各种补给;其三,将契丹军拒之于鸭渌府,在战略上也保全了渤海国南部两府,为战事赢得更大转圜余地;其四,能避免被耶律阿保机将我军与大明安分而治之;其五,西京南有恒州、北有正州,能与其形成相互拱卫之势,有效牵制契丹兵力。”

莫离轻摇折扇,点头道:“正因如此,我军才会选择西京。”

“但也有可虞之处。”李从璟话锋一转,“西京毕竟是渤海南部胜地,物丰则有利争,人多则有恩怨,我军外来之客,能否得到各方配合,又能得到多少相助,就是个大问题。”

莫离微微一笑,“去看看就知道了。”

李从璟轻轻颔首。

天色渐晚,大军尽数登船,直到布阵防备突袭的幽州军,收兵登上舰船,黑格率领的那支轻骑都没有行动。

一声号子在江面上响起,军旗打出旗语,号角声与鼓声齐动,舰船杨帆,船身划破江面,破浪启程。

契丹轻骑这时才来到岸边,也不过是眼睁睁望着舰队远行罢了。

李从璟最后望了一眼那些契丹轻骑,觉得领头将军的身影,有些熟悉,似乎之前见过。不过这并不能引起他太多注意,随即他就转身,和莫离走进船舱。

那支停在岸边的契丹轻骑,静望舰队离开,犹如行注目礼,在为之送行。

(本章完)

章二十三 莫离献计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1)章七十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6)章两百零四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中)章六三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1)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来 出入俗世缘何在(2)章十 淇门之变(2)章一百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9)章四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章二十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7)章九十四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1)章一百五十七 闻君欲行来相别 大势将成起异变(3)章七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7)章三二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1)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5)章九 风月之地有深机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两百十二 定国安邦波澜起 不平尽去平山河(下)章一百五十九 万事俱备东风起 终是离人盼归人(2)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战各自忙 各自悲戚各自亡章四十六 女人与亲事章六十四 相救章二十 乱世是滋生野心的温床章七十二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10)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7)章九十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2)章三五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4)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8)章一百零二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7)章二十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九十九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8)章二十六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4)章十八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2)章两百零四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中)章七十三 阴谋算计为哪般 分合友敌无非利章一百零三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0)章二五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3)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5)章十五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2)章九十四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1)章十四 陷阵之士章六十三 阵斩章四 谋国数载弹指间(上)章九十九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8)章八十六 识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无意错失章三十 仇人相见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1)章二十三 百战安义(2)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2)章四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5)章七十二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7)章九十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下)章三十五 汉唐之文明章八十九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中)章二十八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6)章二十六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10)章六十八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3)章八十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中)章九十四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3)章一百零四 繁华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处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台 欲我舰队出东海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过谁 拥重兵几人不叛(2)章三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五十八 折势断其角【第三更】章一百零三 两计使军安然归 辽东半壁已入瓮(上)章二十五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4)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五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6)章一百七十四 庙算正紧揣敌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七 一支凤钗引风波 不是斯人胜似是(上)章一百一十 一年去尽一岁除 天成长兴成昨日(上)章八十六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2)章三十九 白雪盖黄土,红血覆白雪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阳 衣冠南渡自此终章七十五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2)章八十九 走马观花过扬州 钱元瓘再会太子(下)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将去尽 行远何处觅归程(下)章八十五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1)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华在梦中章九十五 调兵遣将上赌桌 不成虎狼便为食章五 晋阳李从璟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肠裂 愿随军帅征四方章四十八 帝国之军威【第二更】章九 先帝功业吾功业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八十四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0)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肠裂 愿随军帅征四方章三 千里之远有枭雄(下)章五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5)章三十五 汉唐之文明章五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5)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2)章十四 有人西楼杀宰相(3)章九十五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2)章十七 棋至中盘局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3)章十九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6)章二 奋我躯兮章一百三十八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中)章十三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4)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