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两百四十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5)

幽州军主力返回辽东之后,经由建安抵达营州。在营州,大军留下一部分伤员。杜千书早几日已将补给装车,大军自营州北上时,补给便直接汇入行军队列。

自营州北上,幽州军要连渡土河、横河两条河流,而西楼就在横河以北百里开外之处。土河、横河实际上是辽河上游两条支流,辽河在渤海北凹陷处汇入渤海。在土河北、横河南,有契丹州治仪坤州,横河北滨则有饶州。

君子都、鞑靼部合军围攻契丹西楼,作为临近西楼的州府,仪坤州、饶州驻军,和东边六百里之外的龙化州驻军,都已火速支援西楼,以卫皇都。

初,耶律阿保机用韩延徽之策,以幽州汉制治理契丹,目下因在过渡阶段,契丹国内州府之制与部落制共存。西楼战役打响,驰援西楼的不仅有仪坤州、饶州、龙化州驻军,还有各部落留守军队。

攻打渤海国时,耶律阿保机是倾举国之兵,无论是州府驻军,还是各部落留守人马都不多,这些地方军加入西楼战役,必然使其原本驻防之地守备空虚。只不过国都危急,驰援西楼之任重过一切,凡事皆有取舍,其它却是暂时顾不了了。

君子都、鞑靼部围攻西楼,就如同在草堆里点燃干禾,火势瞬间就将周边地区罩了进去。以西楼为中心,方圆千百里之地,尽是烽火狼烟。而以此为内核,草原各部在大唐传檄号召下兵马齐动,整个北漠草原,都已风起云涌。

......

“日前正州会战,交战双方还只是幽州、渤海联军与契丹军,场面就已经极为浩大,这回西楼会战,敌我势力可是多得数不过来,也亏得是在草原,不然这这么多兵马,仅是如何展开都是个难题。”

李从璟亲率的幽州军前锋已经抵达横河,得到游骑探报的西楼外围契丹军,分出数千骑兵前来阻击,被同样闻讯而来的君子都半路截住,双方此时就在横河北滨野战。

渡过横河,李从璟和随行的莫离、王朴、杜千书等人就在河岸驻足,一边观望不远处的战事,一边指挥大军渡河——杜千书却是经过营州时,李从璟顺带捎上的。

手放在额前,举目观望君子都与契丹骑兵激战,王朴有些感慨的说出上面那些话。

“领兵者从不惧兵多,只会考虑如何将兵用得恰到好处,以求尽展其能,谋得胜利。”李从璟接过话茬,“况且,汇聚于西楼的兵马,未必就真有你期望的那般多。”

王朴点点头,觉得有理,不等他说话,莫离先开口道:“人多心杂。草原诸部齐聚西楼,若是为复仇而来,又肯听我号令,自然是好事,但如若形势变幻,使其为耶律阿保机所用,反击我军,那我等可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草原人心反复,草原兵马也是一柄双刃剑,如何使用,拿捏火候尤为重要。”

“反戈一击的可能性不大。”杜千书摇头,稍事沉吟,又道:“不过耶律阿保机毕竟雄才大略,有的是手段,却也不能不防。”

李从璟笑了笑,浑不在意,他若没有八-九分的把握,也不会传檄各部。招手让桃夭夭过来,问她:“卢龙各州与云州边军,现在动向如何?”

“大军兵发西楼,各部都已按照既定谋划行动,没有差错。”桃夭夭回答道。

李从璟露出满意之色。幽州军渡过横河之后,就在河岸列阵,来阻击幽州军的契丹骑兵见状已知事不可为,遂引兵退去。君子都没有多作追击,将契丹骑兵赶出一段距离之后,便来与幽州军会师。

遥见郭威、林英、林雄等将策马而来,李从璟拉过杜千书,笑着对他道:“时隔数年,再返草原,可有什么感想?”

杜千书神色微动。

他想起年少时曾十年寒窗,无分寒暑,日夜苦读,一心想要展志报国。

他想起多年前那个噩梦般的夜,契丹贼军闯入村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人间变成地狱。他躲在柴垛里,眼睁睁看着父老乡亲接连惨死。

他想起那年秋风萧瑟,他告别刘细细,毅然孤身入草原。

他想起在契丹的忍辱负重,被鞭笞被辱骂不被当作人看待。他想起那些日子里孤独的月色,锥心的伤痛,强忍的泪水......

不远处有梆笛声响起。

杜千书咬紧牙关,他看向李从璟,目光一如当初那样坚毅,他一字一句道:“我说过,有朝一日,我定要带领王师千万,马踏草原,以雪幽云十数年之仇!我做到了!”

......

李从璟拍拍杜千书的肩膀,“这回带你北上,就是要你亲眼见证,我幽云十年之辱,是如何雪清的!”

杜千书重重点头,“谢军帅!”

郭威、林英、林雄下马大步而来,在李从璟面前一起下拜,“军帅!”

三人面满风霜,都已消瘦不堪,林雄脸上更有一道伤疤从左额延伸到右脸,可以想见他们这数月间的战斗艰难。他们衣甲已经残破,刀口已经卷刃,但精神抖擞,目光里闪动着希望。

随三将而来的君子都将士,许多都带着伤,他们无声望来,看向他们的军帅,一个个将身板挺得笔直。他们神色里带着光荣,昂首挺胸接受他们军帅的检阅,仿佛在说:看吧,军帅,我们没有让你失望,没有坠了百战军的威风。

从在九阳、双通、伊台之间转战,掩护大军主力撤退,到面对两万司近部精锐的围追堵截,再到成功突围,神兵天降于西楼,解救鞑靼部、击退述律平,围攻西楼,迫使耶律阿保机撤军——他们做到了。

看着这些将士,此时李从璟很想大声告诉天下,这支军队,叫君子都!

这里是草原,是横河之滨。

李从璟抬起手,向面前的将士庄严行军礼。

郭威、林英、林雄三将站起身,和君子都齐齐向李从璟行礼。

两军会师,先前各有艰难、各有功勋,相继都已震动天下,相见却无寒暄、无庆贺,亦无痛哭流涕,唯有以军礼相敬。

此时无声胜有声。

他们是百战军。

他们曾经百战,日后还有百战。

因为天下未平,所以征战不休。

......

“军帅领军征战在外,打了契丹半载,我们在这也窝了半年,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头?”马小刀枕着脑袋躺在校场边,望着蓝天白云发牢骚。在他身旁,新入伍的蓟州军正在训练,较场上尘土飞扬。

年前为击耶律欲隐、破雁南,李从璟以蓟州军为鱼饵,那一役让蓟州军损伤颇重。李从璟破雁南后,蓟州军便回城休整,并且招募新卒入伍,以补充力量。

“最新传回的军报,军帅已率领远征渤海之军回到营州,你说接下来军帅会怎么做?”周小全抱着横刀在马小刀身旁坐下来,望着校场上数不清的军靴道。

“这还用问,当然是进军西楼了!”马小刀不知从何处拔来一根草茎,放进嘴里咀嚼着,“有君子都和鞑靼部围攻西楼,耶律阿保机仓皇回撤,如此大好时机,你说军帅怎会放过?”

周小全的目光好似没有焦距,他木然道:“如此说来,蓟州军并非没有机会出战吧?”

“那可不一定。”马小刀撇撇嘴,“都去打契丹了,边境谁来守?”

“敌军都在境外

,边军若能战于境外,边境守不守都一样吧?”周小全呢喃道,他看了玩世不恭的马小刀一眼,“难道你就不想出战?”

“怎么不想,马爷我做梦都在想!”马小刀坐起来,不过随即又躺了回去,叹了口气,用宽慰的语气道:“小全,我知道你还惦记着倒水沟堡子的仇,一直想杀进草原。但你也用不着成天就想这个了,边军如何征战,军帅自有安排,你我只能服从调令,明白吗?”

“明白。”周小全抱着双腿,下巴枕在膝盖上,盯着脚前的泥土。他嘴角动了动,不知是在笑还是如何,“我只是想,如果还有机会能多杀几个蛮子,老头子和我几个兄长,在下面也能过得舒心些。还有黑牛、阿力......”

马小刀皱了皱眉,他觉得周小全这个样子太魔怔了些,意欲相劝想想却又作罢,心想周小全如此,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去年与耶律欲隐一战,蓟州军折损过半,这里面有多少仇,他自身不也一直想要再度出战么?契丹寇边数十年,边军又累积下多少血海深仇,卢龙边军与契丹早已是不死不休之局,彼此间的仇恨,只有一方倒下才能化解。

“国仇面前,没有妥协......”马小刀喃喃自语,眼神有些飘忽,“然则蓟州军可还有机会再战?”

号角声突兀在军营上空响起,紧接着是战鼓齐声轰鸣。

马小刀一惊而起,马怀远已经踩马进营。

军规:营中不得纵马奔驰。除非有重大军情。

契丹寇边了?马小刀脑海里首先冒出这个念头,随即又被他自己否定,这个时候契丹哪还有实力寇边?

“难道是......”马小刀和周小全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闪动的战意。

两日后,蓟州军发兵北上,出长城,战于草原。

......

檀州,古北口。

关内军营空旷的校场原本寂静非常,却因为突起的号角声打破平静,将士们各从营房里奔出,急忙往校场中集结。

“校场集结!”小鼠头关长生一跃而起,招呼一声,继而穿衣、披甲、带刀,动作一丝不苟而又极为迅速。

“都头,这大半夜的紧急集结,是要干什么呀?”已经无人再称呼他为“小鼠头”的关长生旁边,一名新卒一边披甲一边纳闷的问。

“马上你就知道了!”关长生说完这话,人已到了门外。

校场点兵台上,司马长安迎风而立,他神色肃穆环视校场上的将士,直接宣布了军令:“军帅令:檀州驻军出击仪坤州,古北口守军作为先锋,接令即整军开拔!”

......

这一日,卢龙各镇相继接到节度使出征军令。

卢龙各镇边军,在与契丹交战数十年之后,由此首度越过长城,主动出击!

......

胜州。

胜州城前,大同军整装待发。

阵前,老将秦仕得一把拔出横刀,对大同军将士吼道:“同光二年,耶律敌烈窃据丰、胜,谋取云州,是李从璟及时来援,我等才得以化险为夷。这胜州,实则也是李从璟为我大同军夺回!眼下,李从璟那厮已率幽州军攻进草原,正在围攻契丹国都,卢龙各镇边军相继杀入草原......我大同军八千将士,也个顶个都是一口唾沫一个钉的爷们儿,怎能在这种时候睡大觉!丰州就在眼前,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夺下它!”

当日,大同军兵发丰州。

......

三月甲辰,李存勖下诏,命蕃汉总管李嗣源统亲军赴邺都,以讨赵在礼。

(本章完)

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中)章五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六十一 伐谋伐交可得地 唯独伐兵令人惧(中)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二八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6)章一百五十四 来日取城馈送别 他乡何曾遇故知(3)章六十一 伐谋伐交可得地 唯独伐兵令人惧(中)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3)章八十七 是非成败由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下)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两百十六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上)章八十六 过尽千帆皆不是 李从璟饿狼扑食章三 水寨(1)章一 西北面招讨使章二十四 国家大政须慎谋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八十八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4)章四十二 董璋章五十七 首战怀州城章三十七 唐军之北来章十三 淇门之变(5)章四 水寨(2)章二十二 战必求利章五十六 精骑破敌甲【第一更】章六十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7)章五十八 总攻章五十六 精骑破敌甲【第一更】章八十八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上)章六十六 人算尽不如天算 奔离新乡向西战章两百四七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2)章七十一 我比你强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上)章一百一十九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2)章一百零一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8)章五十二 婉如清扬小娘子 人生最恨离别时(上)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2)章八十五 君能以国士待我 我必以国士报之章十七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4)章三二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1)章十二 有人西楼杀宰相(1)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应天府双杰(上)章一百零七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2)章十二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3)章十二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3)章十八 淇门之变(10)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4)章一百四十四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中)章六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2)章十三 有人西楼杀宰相(2)章八十八 走马观花过扬州 钱元瓘再会太子(上)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6)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2)章九十一 王朴坐论天下谋 何人雄关退千军(上)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0)章四十五 世间有美味 胃大可尽尝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四 神仙山(3)章六十五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1)章一 北地秋意来时早 国仇家恨苦奈何章四十 要杀了这个人哦章二十五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9)章四十七 序幕章六十五 奴在灵州望西天 待君归来诉思念(3)章五 谋国数载弹指间(中)章五十七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3)章四十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章八十七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3)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下)章十三 有人西楼杀宰相(2)章四 谋国数载弹指间(上)章二七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5)章五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6)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7)章九十二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3)章六十三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上)章五 水寨(3)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2)章三十八 狡诈恶毒章七十 北面有朋远方来 三问三答见生死章十六 心血灌帝国 不负为男儿(下)章三十三 军情处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章七十六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4)章十五 淇门之变(7)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灵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两百零七 阿保机妙算无遗 李从璟胸有不平(2)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须为鉴 眼前艰难赖谁平章三十八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7)章七十七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5)章九十五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2)章五十二 军入潞州(第一更)章七十八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4)章四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5)章八十九 走马观花过扬州 钱元瓘再会太子(下)章一百四十五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下)章九十九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4)章八十五 缘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为必成章十二 淇门之变(4)章二十一 教育章九十四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2)章九十一 王朴坐论天下谋 何人雄关退千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