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一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2)

来人依然是孔循。

见礼,落座,吩咐上茶。

安重诲先问孔循:“上回说起秦王东行,你欲行隐秘之事,此事安排妥当了否?”依旧是眯眼睥睨的神色。

“安公放心,诸事都已安排妥当。秦王此番东行,路途遭遇必然精彩。”孔循嘿嘿笑了两声,“且别说巡查州县对流民的处置是否妥当,他能顾好自身就算不错。想想咱们这位秦王,当日于朝议上领命而行的姿态,可是意气风发得紧,他还以为这回东行能捞到好名声呢,可真是天真。滑、濮又非怀、孟,他又不是滑州节度使,那里可不是他的地盘!”

安重诲对孔循这幅小人嘴脸有些逼视,然则如此倒也让他省心,若孔循真是一派中正严谨作风,那才让他忌惮。安重诲挺着腰板,坐姿一丝不苟,闻言冷哼道:“孔大人这是什么话,天下都是陛下的,秦王贵为亲王,天下哪里去不得!”

“是,是,安公所言甚是,是下官失言了。”孔循点头哈腰,一派恭敬谄媚之色,“总之安公放心,诸事下官都已安排妥当,必定不会让你失望。”

安重诲不冷不热点点头,看起来并不因此感到高兴,当真是喜怒不形于色。两人言谈片刻,安重诲将宫中来信告知孔循,言道:“结交赵王,乃是我等当务之急,现下有此机遇,实属难得,本宫决意上表谢恩,不知孔大人有何补充?”

孔循并未如安重诲所料那般欣喜,相反,闻听此言后他大惊失色,“安公,此事当真?”

安重诲不耐烦,语气中却没有显露,“此事还能有假?你当本公拿你寻开心不成!”

孔循哀叹一声,正了正衣襟,起座向安重诲躬身行礼,郑重道:“安公,非是下官多嘴,此事万万不可!”

安重诲佛然不悦,然则他虽有些轻视孔循平日做派,心底还是认可孔循见识的,将其视为左膀右臂,如若不然也不会与他结为儿女亲家。从鼻孔里哼出一股冷气,安重诲问道:“有何不可?”

孔循没有回座,就站在安重诲面前,言辞恳切道:“请问安公,如今朝堂之上,论及地位尊崇、权势之大,群臣中以何人为首?”

安重诲不回答。因为答案很明显,他不屑于回答,或者说不愿意直接回答。

孔循不以为意,继续问道:“再请问安公,陛下起于微末,历经沙场宦海数十年,而今继位大统,可称得上是明君?”

“陛下当然是明君!”安重诲道。

“如此,下官三问安公,安公可曾听闻,有明君治下,权臣当道,而明君能容忍的吗?即便是有旧日情义,明君不曾忌惮,难道明君便丝毫都不介意吗?”孔循接连发问,意态真诚。

安重诲皱了皱眉,又不说话了。

孔循再道:“下官再问安公,朝廷政务陛下向来尊重安公之意,前番却不顾安公提议,以李琪为相,这里面难道就不曾有其它深意吗?”

能有什么深意,无非敲打、警示,让权臣不要太过擅权、放肆。

安重诲细细思之,不禁疑上心头,沉吟片刻,踌躇起来。

“臣子权势过重,便是庸君姑且不能容忍,何况英明如陛下者?”孔循再次下拜,颇有苦口婆心之色,“安公,眼下朝堂上,还有秦王、任公能与你稍稍抗衡,倘若你一旦嫁女与赵王,权势之盛如日当空,群星失色,试问天下还能有谁能撼动你分毫?自古刚极易折、盛极易衰,此理安公何须下官提起!”

安重诲左右为难,犹豫不决。

孔循叹息一声,缓和了语气,道:“想当年,郭公携灭梁之首功,

为庄宗偏爱,进枢密,拜郡公,赐铁券,恕十死,权重一时。伐蜀功成,三月止戈,声名为天下敬仰,诸侯无不侧目。而一朝为君王猜忌,竟为宦官所折,身死族灭,何其悲哀!前车之鉴,不能不察。”顿了顿,又补充道:“饶是情况稍好,陛下仁慈,但外放藩镇只怕必不可免,安公可愿情形如此?”

好半响,安重诲叹道:“然则此事毕竟是由陛下主动提起......”

“正是因陛下主动提起,才更加不得不谨慎呐!”孔循痛心疾首,“安公岂能不想,此举完全可能是陛下试探之举?”

安重诲:“......”

良久,安重诲起身,面对孔循行礼,“此番若非大人提醒,本公危矣!”

孔循慌忙还礼,“下官与安公荣辱一身,何敢受安公如此大礼!”

......

这一回,安重诲送孔循出府。

“本公即刻进宫面圣,辞谢此事。”安重诲与孔循府外作别。

孔循坐进马车,紧绷着的面色须臾化开,终于笑出声来。

“大人如此举止,可是正合‘小人得志’四个大字啊!”孔循面前,桑维翰摇头啧啧感叹。

“国侨休得取笑于我!”孔循收了笑,拂拂衣袖,面色得意而傲然,“若是你见了安重诲那番真挚相谢的模样,只怕是当场就会忍不住笑出来,我这算心性好的了!”

桑维翰淡淡道:“大人心性,自然非是下官可比。从今往后,大人再也不必在安公面前卑躬屈膝、强作欢笑,忍耐数月之气终得解恨,翻身做主就在明日,下官在这先行恭贺大人了。”

“你说话能不如此难听么!”孔循笑骂一句,忽然意识到什么,脸色顿时一冷,盯着桑维翰:“你怎知本官已忍耐数月?你早就知道本官的谋划?!”

桑维翰洒然一笑,对孔循的逼视毫不在意,“下官虽自恃才高,自命巧舌如簧,可不会自大到以为,凭借前日那番话就能说动大人与安公反目。大人这些时日在安公面前愈发显得恭敬,跌份跌到了让人不忍直视的地步,若非蓄谋即将得逞,恐怕不能如此吧?”

孔循脸色变了变。

桑维翰说的不错。

他孔循身为枢密使,论官位,难道就比安重诲差了多少?这些时日以来,他在安重诲面前卑躬屈膝,时时以下官自称,处处以下属自处,难道真是心甘情愿,有受虐倾向?当然不是。

当狐狸对你一脸谄笑、摇尾乞怜时,这说明它的利爪已经到了你喉前,它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让你麻痹大意,好趁机要你性命。

早在朱温称帝时,他孔循便已是枢密使,论地位资历,彼时安重诲还在何处!如今安重诲横行霸道,目空一切,孔循岂会甘居人后,没有与其争权夺利之心?

孔循自忖,他两人谁也不比谁高明多少,谁也不比谁无能多少,凭什么就你能手握大权,我就要跟在你后面吃残羹冷炙?天下间没有这样的道理!

孔循冷冰冰的双眼盯着桑维翰,仿佛要将他吃掉一般,“你不觉得,人有时候太过聪明,未见得是一件好事?”

桑维翰无所畏惧,笑道:“人聪明并不是坏事,喜于隐藏自己的聪明才罪大恶极。孔大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孔循怔了怔,不由得哂笑一声,“国侨啊国侨,你可真是个极品!”

桑维翰侧头看向窗外,街面上人来人往,他轻声呢喃道:“谁说不是呢!”

......

午后,天空阴沉沉的,日头不知藏身何处,乌云也未显真身,漫

天色彩混若一张巨大帘幕,笼罩在大地上,又恰似一张大锅盖,盖住了山川大地。

桑维翰坐在一间茶馆里,左手转动桌上茶杯,出神望着街道对面的孔府。

他非是孔循幕僚,他有官身,当年亦是进士及第。他与孔循为伍,为其出谋划策,在孔循看来,他是趋炎附势,要靠着他孔循这颗大树乘凉。

然而他既能说出那番“树倒人灭”“树能杀人”言论,又怎会去攀附孔循这颗并不粗壮的老树?

茶馆生意清淡,满堂也没几个人,小二趴在一张桌上睡着了,口水顺着嘴角流到桌上,积了一大滩,晶莹透亮。掌柜的一直在柜台后算账,很是入神,他已然算了一个多时辰,也不知这家生意寡淡的小店,哪来那么多账需要他算。

桑维翰不在意这些,生民百态他见得多了,没什么值得奇怪,他自个儿不也是其中一景么?

孔府的门打开了,孔循身着官袍走出来,在门前上了马车。

今日是孔循休沐之日,无需当值,他这番打扮,却分明是要进宫。

桑维翰当然知晓孔循进宫所为何事。

茶馆门口传来脚步声,桑维翰侧身望过去,看到了两个人。

一男一女,男着素袍,女着红裳,男子很年轻,女子更加年轻。

在那两人身后,街面上有一架马车正驶过,那架马车的车轱辘很老旧,碾在街面上吱吱作响,声音刺耳。马车旁,有一个挑夫挑着两担快殃了的蔬菜,一闪一闪前行。还有些其他行人,神色匆匆。

无力的阳光不知从哪里照射出来,越过门窗,越过门前一男一女,打在桑维翰脸上。

桑维翰眼神恍惚了一下。

......

一男一女径直向桑维翰行来,他站起身,那女子径直在桌前坐了,男子向桑维翰微笑示意,也在桌前坐下。

“孔循这是要进宫吧?”红裳女子双手搁在桌上,撑着下巴,望向窗外。

桑维翰知道该他接话,颔首道:“前日安重诲进宫辞谢了婚事,让王氏一片好心落空,王氏面上挂不住,心生芥蒂在所难免,她与安重诲的情分算是尽了。孔循已请托了一位宦官,向王氏表示愿嫁女给赵王为妻,他如此凑趣,王氏自然乐得李代桃僵,今日孔循入宫,便是因为此事。”

“孔循倒真是一副好算盘!”女子咯咯笑起来,眼如月芽,露出一副皓齿,“不知安重诲听闻此事,会是何种反应?”

“安重诲知道被孔循戏耍,自然恼羞成怒,少不得要奏请将孔循外调。”桑维翰笑道,“如此一来,安重诲与孔循反目成仇,可算是自毁一臂,往后只能自保了!”

红裳女子扭头看向桑维翰,趋身向他靠过来,看着他的眼睛问:“出卖故主,就让你如此开心?”

“孔循并非我主......”桑维翰立即辩解。

然而他话未说完,身子忽然僵住,双眸睁大,尽是不可置信之色。

女子刺进桑维翰腹部的匕首正反扭动几圈,在他耳边低声道:“今日卖主,来日必定同样卖主,这样的人我们怎敢与之为伍?”

桑维翰缓缓倒在桌下,眼睁睁看着这一男一女走出去,两双脚愈行愈远,他一手捂着腹部,一只手伸出去,想抓住什么,却什么都抓不到。

他看到小二和掌柜的不知何时站在一起,都用鄙视嘲讽的眼神俯瞰着他。

桑维翰感到眼前五彩纷呈,像是蝴蝶在飞舞,他想说些什么,却已没有丝毫力气。

真冷。他想。

......

(本章完)

章八十四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0)章八 一支凤钗引风波 不是斯人胜似是(下)章五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二十四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3)章十二 有人西楼杀宰相(1)章两百三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1)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章五十六 精骑破敌甲【第一更】章一百二十八 鞑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风情异江南(中)章十一 淇门之变(3)章一百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7)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4)章六十八 太原小娇娘【第一更】章两百三一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8)章九十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6)章一 雄才大略为君王 盛世帝国新大唐(1)章六十七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8)章七十四 谁惹秦王怒【第二更】章四十九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5)章三十六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10)章二十一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5)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6)章三十五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3)章两百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3)章三 生我所恋 死我所恶章两百五十 一代雄主终落幕 兴亡从来因人事(中)章九十八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7)章五十三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9)章四十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章十一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4)章二十六 崔玲珑寺庙设伏 赵象爻挑选坟墓章二十七 百战军之困章五十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5)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5)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5)章八十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7)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章七十九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上)章十三 淇门之变(5)章八十四 今朝又成乱离人 无人怜顾影自怜章八十七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3)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2)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应天府双杰(上)章五十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6)章五十五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5)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8)章九十一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九十七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6)章二十一 教育章八十一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8)章三十三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1)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灵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两百十四 君问归期未有期 风雪漫过中州城(中)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2)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4)章五十八 折势断其角【第三更】章二七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5)章一百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7)章一百三十七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上)章九十三 江淮王师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三十五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4)章两百十八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下)章四十六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2)章五十 契丹势盛何以制 将军白头待后人章四十三 洛阳秋雨日绵绵 北归之人入东宫(1)章五十三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3)章一百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7)章一百二十五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8)章一百四十二 游演武院有三望 说耶律敏待一言(下)章七十七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5)章一百七十五 庙算正紧揣敌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九十一 怒抢佳人回军营 三军齐发至中都章八十一 灯火处是归处【第三更】章五 神仙山(4)章一 北地秋意来时早 国仇家恨苦奈何章四十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章五十五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1)章五十七 其势不可挡【第二更】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2)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三十六 青袍与黑氅章六十八 太原小娇娘【第一更】章六十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1)章九十八 论学堂里惊天下 十万王师围金陵(2)章一百零三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0)章十二 大丈夫谋身谋国 杀人何须有理由章十五 有人西楼杀宰相(4)章六十八 太原小娇娘【第一更】章三十一 君子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六十三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6)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2)章五十七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3)章一 雄才大略为君王 盛世帝国新大唐(1)章二十一 当年明月仍皎洁(下)章三一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9)章三十一 宴会风波章八十一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7)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应天府双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