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二 百战安义(1)

巳时,百战军马军已经在校场集结完毕。

这些日子以来,随着兵员补充,马军也得以扩充,原本的五百人发展到七百人。而按照李从璟的构想,三千百战军,怎么都要一千马军的。此事倒不用他太费心思,因为晋王李存勖也是这样一个想法,毕竟淇门是重镇。

赵象爻就在这七百马军之中。

此去梁子山,有可能有战事,亦有可能没有,因而是最好的拉练机会,所以李从璟将七百马军都给搬了出来。

骑兵是高级兵种,按相关标准在军中择精锐充之,自然不会有纯粹的新卒,里面每个人都必然是弓马娴熟的,新卒老卒的差别主要在于战阵水平。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

“梁子山号称三十六英雄,七十二豪杰,一百零八条好汉,上至各位当家,下至巡山喽啰,都以侠义自居,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专行劫富济贫之事。其山势陡峭,易守难攻,比之神仙山有过之而无不及,是数百里内都有名的山寨。”

行军途中,李从璟让桃夭夭为他详细介绍梁子山的情况。

“如此说来,梁子山岂非都是百里挑一的骁勇之辈?不像是山贼,倒像是义军了。”张小午有些意外。

李从璟笑道:“若真都是百人之勇,他们也就不会在安义军面前惶惶终日,主动请求招安了。至于侠义之行,若是天下都让这些绿林好汉去劫富济贫,世道还不乱了套,还要你我作甚?”

“原来如此。”张小午抽抽鼻子。

桃夭夭道:“听说梁子山之南十里外,有一去处,名为君子林。那里有一群隐士,相传这些隐士才高八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若是有人能收之以为己用,必得非凡功业。”

“这么厉害?”张小午听得兴趣大起。

“厉害什么,都是胡扯。”李从璟呵呵一笑,“用你的脑子好生想想,买书不用花钱?请名师不要花钱?这些隐士哪来那么多银子。还要饱读诗书,悟道成材,就更难了。真正出人才的,是士族之家,因为只有他们才有培养人才的资本。就说孔明,也不是真在山里种田的,他父兄也皆是为官之人。”

桃夭夭不咸不淡道:“将军倒是看得很清楚。”

李从璟却是轻轻一叹,“乱世求存,征伐天下,人才最为重要,但是人才难觅啊。我为一镇主将,常常为此忧心,却也没有太好办法。”

桃夭夭淡淡瞥了他一眼,不说话了。

几人身后的军列之中,赵象爻一直望着桃夭夭。

“二爷,自打今日出营,你这表情就甚为呆傻,还是收敛一些吧,莫让别人看了笑话。”赵象爻身旁,一个出自神仙山的骑士忍不住出声提醒。

“二爷有吗?”赵象爻一愣,随即恼怒起来,“你这是什么话,二爷何等英武之人,怎会有如此神情,给我闭嘴!”

离梁子山还有二十来里的时候,先前一步去联络的李荣,回来告诉李从璟:“梁子山下,潞州的安义军已经先到一步了,他们把道路围得水泄不通,阵势摆得很大。”

李从璟眉头微微皱起,“安义军来了多少人?”

“人不多,也就一个指挥。马军两都,步军三都。”李荣道。

“一个指挥。”李从璟冷笑一声,“招安需要来这么多人?威胁之意很明显。”

桃夭夭不禁翻了个白眼,心道你带的人比人家多好吧?

“走,去会一会安义军!”李从璟策马扬鞭,将速度带起来。

先前潞州昭义军跟随李嗣昭出征镇州,多有死伤,现如今李嗣昭战陨,昭义军也改变为安义军,可谓物是人非。李继韬出任潞州留后,心里本就不踏实,这才急着扩编安义军,但安义军军貌到底如何,李从璟却是不知。

前一年,李从璟跟随李存勖南征北战,各节度使的军队见了不少,战力或强或弱,不一而足。自在淇门组建百战军之后,李从璟没少拿百战军与各军对比,但就目下而言,刚有雏形的百战军,远远称不上善战之军。

但即便如此,军中仍旧不乏精锐之士,此番带来的七百马军,可以说是百战军目下战力核心。若是连这七百之士,都不能威慑五百境遇差不多的安义军,李从璟的心里恐怕不会好受。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境,李从璟这才加快步伐。

梁子山下,安义军已扎营。不少马军和斥候在外游弋,而营内正是一片打造器械的景象。

百战军到来的消息,早已有安义军斥候禀报给他们的指挥使。

李从璟让百战军在原地列阵,自己带着几个亲兵,迎向赶来的安义军指挥使。

“阁下便是淇门镇将,百战军都指挥使李从璟李将军了?幸会!”来人很年轻,因而也很傲气,只不过比起还未加冠的李从璟来,到底还是大了不少,“在下安义军指挥使李环。”

“李将军,久违了。”李从璟微笑而已,不见抱拳回礼,他身为都指挥使,比李环高了几级,自然无需向他行礼。

李环扫了一眼李从璟身后的百战军,脸上傲气不减,好像生怕别人看不出来他不惧李从璟一般,“李将军今日引军到此,所为何事?”

看李环的样子,倒是对李从璟为何带兵来此,已经了然。

李从璟呵呵一笑,意味不明,眼神不清。

“都指挥使执行军务,也是你一个小小指挥使可以过问的?”张小午阴沉着眸子质问道,那声音格外大,喊得方圆百步之内的人都能听见。

张小午的呵斥无疑让李环下不来台,他脸青白交替,半响才看向仿佛没事人一般的李从璟,沉声道:“将军就是这么治军的吗?”

李环自持和李从璟不在一个系统,安义军和百战军更无瓜葛,况且李继韬已有所图,李环也不求巴结李从璟什么,加之他自信有身后五百安义军在场,李从璟也不能奈他何,是以并没有打算在这位名义上的上级面前收敛什么。

李从璟不开口,但主辱臣死,张小午却忍不住了,厉声道:“李指挥使,注意你的身份!都指挥使要如何治军,哪里有你过问的余地?”

“你等级就比李某高吗?”李环反骂道,随即看向李从璟,咬着牙,“李将军要执行军务,在下自然没有过问的权力,只不过安义军到此,是为招安梁子山,还请李将军不要妨碍才好!百战军做什么,安义军无权干涉,但安义军执行军务,百战军也没有干涉的余地!”

说罢,李环转身就走。

“站住!”张小午是知道李从璟脾气的,所以他一声大喝之后,横刀骤然出鞘,上前两步,“以下犯上,目无尊卑,行无军法,你以为我不敢斩你吗?!”

李环停住脚步,顿了两息,转过身,压低着脑袋,毒蛇一般的眼睛盯在张小午身上,“有种,你就来试试!”

李环这话一说,李从璟身边的亲卫全

都拔刀出鞘,这些人都出自从马直,作风向来彪悍,这一拔刀的动作都分外整齐,气势凛凛。

这边一拔刀,李绍城虽然隔得稍远,并不十分清楚他们的对话,但他拔刀的动作,几乎跟李从璟身边其他亲卫同时。李绍城刀出鞘,军令便传出:“锋矢阵!”

令旗动,七百马军迅速变阵。

显然李环带来的人也不是吃素的,李绍城这边一动,他身后一人,摸出腰边的号角,扬天就是一阵猛吹。低沉的号音响起,安义军军营立即躁动起来,五百安义军军士,在各自都头队正的喝令下,开始往营外集结。

这梁子山下,火药味瞬间燃起,凝重的肃杀之气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冲击着这片天地。

两边的人刚一照面,便如同有深仇大恨,拔刀相向。战斗,一触即发。

这种事要放在治世,简直就是耸人听闻,但放在乱世,尤其是这个藩镇林立,节度使各自为政的时代,便再也正常不过。

梁子山上,山寨大门临道而建,大门边有望楼,视野开阔,楼上有人。

为首一人扶栏而立,四十岁上下,面硬如铁,着皮甲,披大貂,这便是梁子山大当家陈致远。在陈致远身后,站着一个身材较为矮小的汉子,两撇八字胡,环保双臂,此人名孙百工,梁子山二当家。

“大当家,他们这是要打起来的架势啊!”孙百工显得有些焦急,“你就不管管?”

陈致远指着自己脑袋,一本正经的问孙百工,“我脑子像是被驴踢了吗?”

“这,大当家开什么玩笑!”孙百工讪笑。

陈致远的目光重新投向山下,“既然我的脑子没有被驴踢,我为何要去管他们?”

“可,他们是来招安的啊!”孙百工着急道。

“老二,回头你让人给你看看,我看你的脑袋倒像是被驴踢了。”陈致远道。

“……”孙百工。

陈致远指着山下对峙的双方,对孙百工道:“你看清楚了,他们是官军。我们是什么?在他们眼中,你我都是山贼。要山贼去劝官军的架,你怎么想出来的?”

孙百工满脸羞愧,沉默了好大一会儿,又道:“那大当家,我们怎么办?”

“等。”陈致远道。

“等?”孙百工不解。

陈致远问道:“知道小娘子待嫁的时候,唯一要做的事是何事吗?”

孙百工道:“何事?”

陈致远道:“等。”

孙百工不解道:“等?可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陈致远道:“你还没弄明白吗,现在你我就像是待嫁的小娘子。而外面是两个打算强抢民女的土匪。我们能做的,就是等。等他们中间有一个赢了,我们就跟他走。”

孙百工不乐意道:“这也太窝囊了!”

陈致远看了他一眼道:“你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孙百工仔细想了想,“唯一还有的选择,就是帮着其中一方打赢,然后我们跟他走。”

看到陈致远的眼神,孙百工立即补充道:“当然,这是脑袋被驴踢了的家伙,才会做出的选择。”

陈致远叹道:“所以说,我们根本就没有选择。既然如此,你还烦恼什么?”

说罢,陈致远也不再站在望楼上,转身漫步下楼。孙百工又望了山下几眼,似乎有些念念不舍,但还是跟着走了下去。

(本章完)

章两百二七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4)章两百四一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6)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4)章两百二十 烽烟席卷鸭渌府 百骑漫行过冲鹿章八十二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1)章一百九十七 山河破碎臣子逆 伐蜀功成何人忧章二十六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4)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9)章两百二一 生逢乱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两百四七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2)章一百零六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1)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8)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五 深夜遇袭逃百里 三人说契丹国事章三十三 军情处章六十七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8)章二十一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5)章两百四九 一代雄主终落幕 兴亡从来因人事(上)章六十六 郭威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章三十五 心思章八十九 大浪来袭群鱼跃 风雨一路洗鲜血(2)章三十六 西楼之真相章七十三 阴谋算计为哪般 分合友敌无非利章一百零六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1)章七十一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9)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3)章四十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章一百六十九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3)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们【第三更】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9)章三十四 虎子与犬子章九 一载相识十载别(3)章一百一十 一年去尽一岁除 天成长兴成昨日(上)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9)章两百四五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0)章八十二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8)章七十二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7)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章四十八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4)章八十五 缘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为必成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军万马 要护你一生平安章三 千里之远有枭雄(下)章四十七 序幕章四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章九十五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2)章八十二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9)章八十二 帝室正统如云烟 能饮三碗鲜血否章三十八 踏营章七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下)章六十五 奴在灵州望西天 待君归来诉思念(3)章七十三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1)章一百零五 两计使军安然归 辽东半壁已入瓮(下)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阳 衣冠南渡自此终章九十六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3)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9)章三十八 狡诈恶毒章六十四 相救章六十五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3)章一百二十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3)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来风满楼章两百二八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5)章一百九十六 贼性难改当如何 恩威并重固后院章二三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1)章两百三七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2)章八十七 是非成败由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下)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当从相助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1)章一百三十九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下)章四十九 彼如丧家犬【第三更】章一百二十五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8)章四十七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3)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8)章三十二 军神章六十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3)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来风满楼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2)章八十二 帝室正统如云烟 能饮三碗鲜血否章二十二 百战安义(1)章三十二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6)章三五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4)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灵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七十八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4)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东西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7)章七十三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2)章二十九 百战安义(8)章二十三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7)章六三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1)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4)章三十四 亘古之真理章八十七 谁为读书人立心 谁向宣武军告密章五六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3)章九十四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2)章五十七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8)章二十二 战必求利章八十四 今朝又成乱离人 无人怜顾影自怜章七十四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