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来 出入俗世缘何在(3)

PS:本章中某些内容对佛门不友好,请不要紧张,因为那不是真相,真相在下一章中。)

时维开春,草木始露新芽,然大地仍属天干物燥,莲花寺又处山中,稍有不慎引起火灾,按理并不显得异常,相反,该是很能理解。

火灾并不大,在势头压下去之前,也没能映红半边天,勿用多加细想,李从璟便知这场火灾,烧掉的房屋不过三四间。

站在旁观者角度,李从璟认为火势并不大,身在其中的人则不如此看,能烧掉三四间屋子的大火,要烧死几人实在轻而易举,是以劫后余生的那些人,惶恐者有之,后怕者有之,哭泣者有之。

齐己也已赶来,满头大汗指挥救灾。李从璟早已知晓,老和尚在寺中并无显职,然不知是否资历甚老之缘故,使他得以在自个儿身前抛头露面。

“能否查出火灾起因?”桃夭夭双手环臂依在门前,眼神玩味得很,这山寺的气味很诡异,她应该也已嗅到一二,李从璟这便问她。

桃夭夭伸出一根手指,“以秦王府名义调查,只需一个时辰。”

李从璟微微点头,他的身份并无隐藏必要,恐怕莲花寺也未替他掩盖,既然火灾发生在眼前,他遣人调查因果再正常不过。

桃夭夭迈开懒散的步子,向黑暗处随意招招手,便有军情处锐士现身,跟她前往那座院子。

她前脚方走,老和尚齐己后脚便至,这老狐狸模样颇为狼狈,指挥救火也能让大伙烧掉眉毛,此种本事倒不是人人都有,他向李从璟合十行礼,“事发突然,以至惊扰秦王,贫僧这厢赔罪了。”

李从璟自然不会与他计较这等细节,虽说觉没睡安稳,他的确心情有差,但他更能揣摩到齐己此时过来的真正用意——绝非赔罪那般简单。

果然,齐己老和尚接着道:“林家人颇受惊吓,又多女眷,正惴惴不安,夜里风寒,颇多不利之处,贫僧冒昧询问,可否借秦王小院一用,暂为安置?”

李从璟没有意见,大度应允。老和尚很是感激,连忙回去带人过来。

莲花寺可供香客借宿之处不少,然其毕竟非是寻常大府宅,能容纳十数人的单独院子寥寥无几,除却主寺外,建筑颇为分散,放眼山腰附近各处,确实只有李从璟下榻之地,最合适安置这十数人。

世间美人不少,美也非只一种,但要说最让男人痴迷的,却是风情万种的成熟女子。

出现在李从璟眼前的这位女子,便是这种人。论肌如凝脂吹弹可破,身材丰腴凹凸有致,这等审美标准实在是玷污此等美人,她浑身散发出来的迷人风韵,一分一毫不在引诱男人某种原始冲动,双眸晶亮似是妲己再生,巧笑焉兮犹如西施展颜。

李从璟也算阅历不浅,桃夭夭、李永宁、阿狸、耶律敏都堪称绝色,然此等似乎专为男人某种需要而生的美人,却是真真是头次相见,当下就不禁多看了两眼。

或许是才经火灾惊吓的缘故,林氏余悸犹在,撑衣欲破的双峰起伏不停,神态楚楚可怜,却又有种强作的镇定,露出天鹅般伸长的脖颈,火灾中的惊险经历让她衣衫略微不整,却更为她平添许多魅

惑之感。

更妙的是,夜色朦胧,更是使得林氏多了几分神秘,让人禁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李从璟先前就觉得这莲花寺颇多怪异,早有心理准备,如此眼前美人仍是让他失态,可见林氏魅力之强。英雄难过美人关,不是没有道理的,能过美人关的英雄,有大半原因还是美人美得不够。

然则难过不代表不能过,不能过便称不得英雄。

李从璟等林氏等人向自己见完礼,简单吩咐两句,让孟松柏好生照看,这便离开院中进了屋子。林氏的声音软糯甜美又不失端庄,最是让人不能承受,看人的时候,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秋水静美,简直就是在勾人犯罪,此等祸害还是少看为妙,李从璟决定眼不见为净。

此情此景,已不再适合睡眠,李从璟让孟松柏取来携带的书籍,挑灯夜读。屋外的闹腾声还未停歇,今夜平白无故受了火灾,估计林氏那些人也不打算再安睡,以免被烧死在屋里。

读书未久,敲门声响起,齐己那老和尚又来寻晦气,李从璟不太想理会这老头,却还是没有将其晾在门外。

齐己脸上的狼狈之色未去,神色却已轻松下来,看来这场大火没造成太大损失,至少没人死没人伤得不可救药,老和尚向秦王表达了自己的庆幸之情。

“大师不必庆幸过早,此时未死人,可不一定往后也不会死人。”李从璟当头给齐己泼下一盆冷水,将老和尚震得目瞪口呆。火烧能在二十步之外,也有可能烧在二十步之内,是以军情处对林氏众人,甚至是寺院僧人的盘查,绝不会慈眉善目。

齐己很委屈,甚至开始唉声叹气,他知道这事他无法阻止,只能闷闷不乐,先前世外高僧的风范顿时消失殆尽,成了为俗事烦心的老头。

人的耐心有限,李从璟也不例外,他决定不再跟齐己绕圈子,直言道:“孤确有仰慕佛学高深之心,亦有感念高僧救难之意,佛门在当世便纵有许多不堪,孤也未曾以一视之,世有纯良,则必有凶恶,同样,世有凶恶,亦必存纯良。正因如此,大师邀孤至此,孤实并无拒绝之心,说来大师或许不信,孤杀人无数,手染鲜血多了,也想借清净之地消减一些罪孽。”

站起身来,李从璟打开窗户,负手站在窗前,继续道:“世间生灵无数,大奸大恶之辈不多,存在即害人者更少,然则孤一趟濮州之行,便杀人数万,此为国事,不如此天下不治,以数万人性命换千万人好活,为重塑大唐盛世铺路,孤虽问心无愧,亦不免宿夜常惊。”

有些话积蓄久了便需要诉说,有些痛苦挣扎沉淀得多了也需要释放,否则生命早晚不能承受这份重量,在佛门吐露心声到底算个不错的选择。

李从璟话音一转,显得有些愤怒,“可惜,莲花寺委实太让孤失望。尔等高僧,口口声声我佛慈悲,说佛爱众生,不离众生,然则实际如何?大师能作得出那样的诗,可见心里并非没有黎民苍生,但为何到了孤面前,处处就只想着一座寺院?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在吃一碗难吃的饭。孤这个饭碗虽然金贵,可并不比尔等高僧的好端!”

转过身,李从璟眼神凌厉看向齐己,“孤倒想问问大师,在大师眼中,是佛门子弟重,还是天下子

民重?大师安排山人晚上诵诗这样的戏码,念着天下人的诗,却只想着给佛门多留几分田产,大师不觉有愧?”

齐己脸色苍白,怔在那半响无言,良久惨然笑道:“若是秦王意指今夜之事,贫僧的确无话可说。”

李从璟怒意难消,挥了挥手,下了逐客令,“莲花寺留多少田产,朝廷自有章程,这章程是孤亲自参与定下来的,断无自毁之理,此事大师就不必再费心了。”

齐己黯然起身,消瘦的身影显得格外落寞,走到门口,老和尚停下脚步,转身合十问李从璟,“居庙堂之高,则心忧天下,处江湖之远,则心系一隅,容身之所有养育之恩,可冷眼相弃乎?”

说完这句话,老和尚很识趣的退了下去,他若非走得迅速,李从璟定会将他轰走。世间人都有自己所处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形成自己的立场,又因立场形成相应的思想和看问题的角度,既然老和尚执意维护寺院利益,不能免俗,李从璟也没有理由不维护大唐江山的利益。

桃夭夭进屋后见李从璟怒意难平,撇撇嘴道:“是人便要吃饭,你要动人家饭碗,又岂能奢望人家不反抗?僧人也是人,如何免俗。”

李从璟叹息一声,“情操重要还是吃饭重要,这个问题的答案倒的确不言而喻。我只是奇怪,若果真如此,世间为何还有高僧,不辞辛劳为世人谋福祉。”

“这有何奇怪。”桃夭夭不以为意,“这世间就两种人,一种是蛊惑别人的,一种是被人蛊惑的。有些人总将志向看得重于一切,那些僧人若非是被佛法洗了脑袋,便是有大志向——成佛、证道,亦或弘扬佛法。至于行善、施教,从来不是目的,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成佛证道、弘扬佛法的手段。”

李从璟觉得很有理,然而这等结论终究让他不甚愉快,所以他不想再谈论此事,“火灾之事,查得如何?”

“手法隐蔽,模棱两可之间。”桃夭夭颇有些苦恼,揉了揉长发,顿时叫柔顺没两日的青丝重成乱糟糟一团。

李从璟有些意外,“能叫你都认为模棱两可,要么火灾确属意外,因此不着痕迹,要么纵火之人的确高明,手段精细,与你可算棋逢对手。”

桃夭夭没好气横了李从璟一眼,“你说这话,跟没说有何区别?”

李从璟有些讪讪,随即恢复正色道:“无论如何,莲花寺是不必待下去了,待到明日,我等还是早些启程。这回南行,目的地在江陵,路途能不横生枝节,还是不要横生枝节得好。”

“敌明我暗,若麻烦定要缠上来,恐怕避不了。”桃夭夭很负责任的警告李从璟。

李从璟哂然一笑,“厉鬼若要强行上身,也不能不着痕迹,狐狸尾巴露出来了,正好张网捕之。”

今夜李从璟的访客格外多,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绵延不绝之势,齐己、桃夭夭先后离去后,敲门声又响起,这回不等李从璟发问,门外就传来孟松柏的声音,“殿下,林家娘子端了羹汤过来,说是答谢殿下今夜照顾之情。”

“老子还没来得及照顾你这小娘们儿呢,你若进了屋来,老子就真要照顾你了!”李从璟恶狠狠的想,吩咐孟松柏道:“让她进来吧。”

(本章完)

章九十五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2)五代大乱与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三十一 宴会风波章八十九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5)章八十一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下)章三十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4)章二十九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7)章八十八 走马观花过扬州 钱元瓘再会太子(上)章九十六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4)品书章八十三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10)章九十一 王朴坐论天下谋 何人雄关退千军(上)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8)章十九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3)章四十八 劫道章七十七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两百三七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2)章三十二 大争之世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9)章十 家国天下无事平 算计谋划谁人清章两百十二 定国安邦波澜起 不平尽去平山河(下)章八十六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2)章七十二 换一副书画【第二更】章七十九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5)章七十三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2)章四十九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4)章三十六 西楼之真相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杀人 梁军谋深初接战(下)章六 水寨(4)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2)章二十五 百战安义(4)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云多壮志 敢叫旧貌换新颜(1)章十九 练兵之法章四十六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1)章一百零七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2)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贼 有人出城去止杀章十四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1)章七十一 我比你强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9)章二七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5)章十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1)章十 他的将士(第一更)章八十九 走马观花过扬州 钱元瓘再会太子(下)章六十三 我在灵州望西天 待君归来诉思念(1)章十一 他的战斗(第二更)章七十五 一片肝胆谁人知 既入檀州势如何?章一百五十九 万事俱备东风起 终是离人盼归人(2)章八十六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2)章六十九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1)章七十七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4)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树 雄主不屑转顾之(下)章四十七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8)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华在梦中章三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3)章六十八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2)章六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6)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1)章七十二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4)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6)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来 及战日落惨遭败章三十三 从天而降章三十三 从天而降章四十七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3)章八十九 大浪来袭群鱼跃 风雨一路洗鲜血(2)章一百六十 万事俱备东风起 终是离人盼归人(3)章五十四 莫离(第三更)章四十八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4)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来 出入俗世缘何在(2)章七十四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八十八 郭崇韬一言定策 先锋相遇一战胜章十六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3)章七十 龙争虎斗章一百三十八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中)章八十五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1)章九十七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6)章十 三军之事莫密于间章十五 谁是刀,谁握刀?掌七十六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4)章四十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1)章两百三八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3)章六三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1)章三十一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5)章六十一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4)章十六 决心章五十二 婉如清扬小娘子 人生最恨离别时(上)章八十一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8)章二十 当年明月仍皎洁(中)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贼 有人出城去止杀章八十六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2)章八十六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2)章五十四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4)章五十八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9)章十七 打铁匠,使刀人章两百三九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4)章两百五一 一代雄主终落幕 兴亡从来因人事(下)章两百十二 定国安邦波澜起 不平尽去平山河(下)章九十八 论学堂里惊天下 十万王师围金陵(2)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韬争权有方 战事未起死斥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