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岁

在李嗣源走后,桃夭夭在屋中翻看了半响书,忽然将贴身丫鬟叫了进来。屋外秋雨未停,雨打青槐,声音清脆,桃夭夭已经站起身,吩咐丫鬟道:“备车,我要出远门。”

丫鬟晶亮的眸子里满是诧异,“如此雨天,大当家要到哪里去?”

桃夭夭看向屋外,“吴国。”

两年前,吴王杨溥称帝,如今的吴国已经不能称之为吴国,而应该称之为吴朝或者是大吴了。

桃夭夭抵达淮泗的时候,秋雨已停,一向雷厉风行的她却并没有将马车舍弃转而骑马,反而让马车放缓了速度,不紧不慢进入吴国境内。

入江北,渡长江,轻车简从的桃夭夭很快到了金陵。

金陵,乃是吴国心脏所在,也是如今吴朝的京都。

金陵风貌,与中原不同,或者说,南国风情从来都是跟北国不一样的。南国小桥流水,北国车马纵横,南国风花雪月,北国金戈铁马,南国繁花似锦,北国朔风烈烈。若说南国是文弱书生,北国便是彪形大汉。

当然,这种区别,并非简单拿金陵与洛阳对比就能看得出来的,到了金陵城的桃夭夭,虽也感觉到了南北差异,却还不至于如此明显。

金陵城中有两处地方,最是容易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一者是皇城中的青衣衙门,二者是康福坊中的一品楼。

前者知道的人不多,故而能将其中轶事拿出来炫耀的,多是王公贵族、达官显贵,后者却是金陵城中文人雅士趋之若鹜的所在,每日里聚集了不知凡几的富商才子。

桃夭夭也到了康福坊,但却没有去一品楼,而是在一品楼附近寻了处客栈住下。一品楼来者不拒,笑迎天下宾客,却唯独拒绝一类人:女人。

原因无他,因为一品楼乃是一座青楼。

青楼虽不是妓院——窑子才是妓院,青楼女子虽不是妓-女——而是清倌人,但其间的“主人”毕竟都是艺伎,自然不会欢迎别的女人进来争风吃醋。

桃夭夭没有进一品楼,但若是李从璟微服到了此处,必是定要进去看看的。青楼作为传统文化的另一类精华所在之地,艺伎们才色双绝,才子们风流多情,留下过数不清的佳话与佳作,对此李从璟实在是心向往之已久——这是后世的寻常人无法理解的

他们当然无法理解,因为那种文风早已不复存在,

推开窗,桃夭夭看向不远处的一品楼,时近黄昏,一品楼前已经车马喧嚣,游人如织,听身后的此地军情处负责人向她介绍与一品楼有关的风物人情,她慵懒眉眼微微挑了挑。

“金陵城只知道青衣衙门神秘莫测、一品楼的清倌人才色冠绝天下,却鲜有人知晓,一品楼实际是青衣衙门的产业。”那名军情处的一方大员说到有趣处,露出一丝玩味笑意。

“论及刺探天下消息,暗地里搅-弄朝堂风云,的确没有比青楼更适合的地方了。”桃夭夭闲散的说了一句,忽然想到一个人,揶揄的问道:“难不成林安心自身也是一品楼的清倌人?”

“大当家说得对,林安心的确是一品楼最当红的清倌人。”军情处负责人笑道,“不过要见到她可不容易。能得到她接见的,无论是才子还是显贵,多半都是徐知诰想要拉拢的对象。”

桃夭夭嗤笑一声,眉眼间露出一丝不屑,“若是我想见她,也见不着?”

“至少今日见不着。”军情处负责人道。

“为何?”桃夭夭问。

“因为今日徐知诰‘请了’林安心去府上。”

“哦?”

“据说今日徐知诰在府中宴请徐知询。”

“这倒是有趣。”

不能不有趣。

杨溥称帝后,以徐知诰为左仆射,参政事,吴国人谓之“政事仆射”,地位尊崇至极。

——徐温、徐知诰毕竟是由臣及权臣、国君,有一个擅权、夺权的过程。或许是出于避人耳目的需要,在擅权、夺权过程中,由徐温开始,采取了一个策略:自身出镇重镇润州,掌握军权,遥控国政,由子嗣坐镇朝廷,代行政权。

此时徐温安排在朝中的人,便是徐知诰。

史书说这一时期,“(徐知诰)勤俭宽简......上下悦服......(徐)温虽遥执国政,而人情颇已归属于帝(徐知诰)”,徐温由是对徐知诰分外忌惮,有人劝徐温道:“居中辅政,岂宜假之它姓,请更用嫡子知询”,徐知诰在“刺知”这件事后,立即上表,自请出镇江西,但结果却是“表未上而温疾亟,遂止。”而后不久,徐温病卒。

此时,吴国朝野能与徐知诰争权的,只有一人,便是那位“嫡子知询”徐知询。

徐知询这一时期为金陵节度使、诸道副都统,平日里跟在徐温身边。徐温死后,“知询......数与帝(徐知诰)争权。”

正因为知道徐知诰与徐知询正争斗的不可开交,所以桃夭夭在听闻徐知诰宴请徐知询后,才觉得分外有趣,她道:“徐知询不好生呆在润州,跑到金陵来作甚?他此行岂非羊入

虎口?”

军情处负责人道:“徐知询与徐知诰相争,一个握有军权而少政权,一个握有政权而少军权,双方都对对方手中的权力垂涎三尺。徐知询既然要从徐知诰手里夺取政权,又如何能不来金陵?况且,徐知诰挟天子令诸侯,诏令既下,徐知询若不愿举兵攻伐,焉能不来?”

“徐知询到金陵来已有多久?”桃夭夭问。

“已有月余。”

“月余......时日倒是不短了,徐知诰如何对付徐知询的?”桃夭夭又问。

“假杨溥之手,留徐知询在金陵充任左统军。”

“留为左统军?”桃夭夭冷笑,“这算是釜底抽薪,夺了徐知询的兵权?”

“八九不离十。”

“想必不久之后,徐知诰便会兼领金陵节度使了。”

“应该如此。”

“这般说来,今日徐知询去徐知诰那里赴的宴,本就是一场鸿门宴?”

“虽明知是鸿门宴,徐知询却不能不去。”

“不错。身在金陵,徐知询已跟鱼肉无异,没有选择权。”

“徐知询大抵没想到他会败得这般快。”

“若是如此,徐知询会否临死反扑?”

“这......”

wωw⊕ тTk an⊕ c o

不仅桃夭夭在思考徐知询会否临死反扑,徐知诰也在担心这件事。所以虽然堂中莺莺燕燕歌舞不休,面前食案上美酒佳肴,他口中却没什么滋味,不过他面上还是和善依旧,对徐知询劝酒不休。

徐知询虽说也是强颜欢笑,但心头却比徐知诰更加不是滋味。任谁被夺了一国军权,被强留在京都做一个不痛不痒的左统军,心头都不会很有滋味。若说有滋味,那也是苦涩、愤怒的滋味。

满金陵城的达官显贵都知道,徐知诰、徐知询两人是势同水火,不将对方抽筋扒皮不会好受,不将对方打落深渊都不会睡一个安稳觉,但两个当事人却好似对此一无所知。任谁见了他们这番和睦相处、对饮欢笑的模样,都会这样怀疑。

林安心却没有这样怀疑,在座相陪的宋齐丘、严可求、骆知详、周宗等人,也没有这样的怀疑。

徐知诰举起酒杯,笑着对徐知询道:“虽说询弟先前在金陵长大,但这些年却少来金陵,不知对金陵城中近年来兴起的风物人情,知道多少?”

“不知兄长指代何事?”徐知询也是面带微笑,随即像是意识到什么,故作恍然道:“愚弟可是听说,近年来金陵出了个一品楼,乃是士子权贵们趋之若鹜之所,据说此间的清倌人,无论才艺还是样貌,都堪称举世无双,尤其是其中的翘首安心娘子,更是人间绝色,莫非兄长说的是这件事?”

“询弟果然甚解风情!”徐知诰畅怀大笑,指向在堂中安坐的林安心,“询弟可识得此人?”

堂中的美人体态丰盈,肌如凝脂、眉如远山,明明浑身都散发着诱人的成熟风韵,却又偏偏一副不可侵犯的神色,最是叫食髓知味者不能自抑,徐知询不禁两眼放光,失声道:“莫非这便是安心娘子?”

“安心娘子可是从未出过一品楼侍客的,今日询弟好福气!”徐知诰露出颇为自得之色,看向林安心道:“安心娘子可听见我询弟方才的话了?”

林安心款款起身行礼,“听见了。”

徐知诰接着道:“向来听说你才艺双绝,尤其弹得一手好琵琶,令满金陵城交口称赞,不知今日可否一见?”

“奴家献丑了。”林安心清清淡淡的回答。

徐知诰立即挥手撤去堂中歌舞,只留了当中一张蒲团,林安心施然就座,也不多言,颔首低眉、纤手浅弄,清幽的乐声袅袅升起。

徐知询看着林安心,如同孩童见了五分缤纷的蝴蝶,年轻人见了梦寐已久的佳人,文人骚客见了山川秀美,竟然痴了。

徐知诰将徐知询的神态收在眼底,微不可查的偏过头,对身后的一名侍从轻轻点了点头。

那名侍从会意,转身悄无声息走进内间。须臾,侍从手持托盘转了回来。

这一幕,恰好落进了堂中一人眼中。

这人是个伶人,名为申渐高,善奏三孔笛,颇有名气。昔日曾受权贵欺压,蒙徐知诰解围,一直对徐知诰怀有感恩之心,今日也是由徐知诰请来助兴的,方才已经有过表演。

侍从手中的托盘上有一上品金钟,徐知诰站起身,自金钟里倒了一杯琥珀色的美酒,一看就知绝非凡品,他来到盯着林安心目不转睛的徐知询身前,笑着对他道:“询弟果然是性情中人,不过乐声虽好,却也莫忘了饮酒。这是愚兄新得的好酒,一直未舍得拿出来,今日难得与询弟相聚,自当美酒配英雄。”

徐知询慌忙起身,面露惭愧之色,接过酒杯。

徐知诰示意徐知询尝尝味道如何,满脸和煦笑意,“愿询弟长寿千岁。”

“兄长赐,不敢辞,多谢兄长。”徐知询十分感动,闻了一下酒香,赞一口好酒,举杯就往嘴里送去。

徐知诰仍是笑意浓郁,只不过眼底闪过一丝

狠辣之色。

酒杯到了嘴边,徐知询忽然停下动作,杯中美酒没有倒进嘴中。

徐知诰怔了怔,随即很好的掩饰过去,故作好奇道:“美酒在前,询弟何不即饮,莫非嫌酒不好?”

徐知询笑了笑,忽然从案桌上拿起自己的酒杯,往里面分了一半,又将金杯递还给徐知诰,自己手持半杯酒,笑意不减,“兄长厚爱,愚弟感念万分,如此美酒,愚弟怎好独饮,愿与兄长分而饮之,各享五百岁。”

满堂陪酒诸人,正饶有兴致看着他俩人,堂中抚弄琵琶的林安心,神情专注,琵琶声清脆曼妙,有如珍珠落玉盘。

可是琵琶声未必一直都如珍珠落玉盘,在某些时候,它也如惊雷落地,让人心惊胆颤。

徐知诰脸色变了,在烛火下忽明忽暗。

只是瞬息之间,徐知诰恢复了脸上的笑容,不过这笑意怎么看都不如先前那般自然了,他眼神闪烁如同左顾右盼,“询弟此言差矣,此酒乃是愚兄诚心祝愿询弟的,怎可分而饮之,愚兄一番心意,哪能少去一半?”

徐知询脸上仍旧是方才那般真诚到无知的笑容,在这样的笑脸下,谁也不会注意到他的背心已给冷汗湿透,他坚持道:“愚弟知晓兄长关切,然则兄长岂不知,愚弟同样关切兄长?请兄长勿要推脱。”

徐知诰看着徐知询,没有要接酒的意思,徐知询也看着徐知诰,没有要退却放弃的意思。

秋风卷动帷幄,凉意竟似在刹那间如同寒冬料峭,刺人骨髓。

无论是宋齐丘、周宗等人,还是弹奏琵琶的林安心,便是再如何迟钝,也看出酒中隐藏的杀意了。

众人无不色变,却又不好轻举妄动,一时间堂中的氛围极为严峻,又极为尴尬。

然而任谁都知道,这种严峻、尴尬的氛围,就如同张紧的弓弦,必然不会持久下去,一定会在片刻后爆发。只是爆发之后会如何?利箭离弦之时,杀意将无法再掩盖半分,届时水落石出,鱼死网破。

徐知诰与徐知询相对而立,眼神碰撞,比刀剑相交还要危险万分。

偏偏在这个时候,一阵不该有的笑声在堂中响起。它就像一阵溪流,打破了山川的宁静,又像是情人轻抚的纤手,抚平了那颗躁动的心灵。

众人循声望去,伶人申渐高已经起身离座。他来到徐知诰与徐知询面前,笑嘻嘻的说道:“两位大人兄弟情深,便是仆这等小人见了,也不禁感动万分,然则这美酒却如美人,在杯中犹如在榻上,早已除却罗衾,可如何忍受得了这份冷落?两位大人不体谅美酒心意,仆可是怜惜得紧!”

说罢,申渐高竟然不惜以下犯上,拿了徐知询手中的两杯酒,又全都倒在了金杯里,不由分说,仰脖一饮而尽。

饮罢,申渐高打了个酒嗝,大赞一声:“好酒,果然好酒”!

这才向徐知诰行礼,睁着醉意朦胧的双眼认真的说道:“如此美酒,饮一杯怎么够?还请大人将其尽数赐给仆,也好让仆多多享受一番。”

徐知诰大笑道:“你这老酒鬼,就你会饮酒!好,便都赐给你!”

“多谢大人!”说罢,申渐高毫不客气抓了金钟,抱在怀里,如同怀抱一个美人一般,向徐知诰谢罪道:“仆已醉了,不敢再在此间放肆,请大人准仆去歇息。”

“好,你且退下。”徐知诰很有风度道。

申渐高走了,徐知诰脸上的笑容终于不再有异色,他对徐知询道:“询弟安坐,你我继续畅饮!”

“如此正合我意。”徐知询明显松了口气,安稳的坐了下来。

回去案桌后时,徐知诰向拿酒出来的侍从使了个眼色,那侍从会意,连忙从侧间离去。

这一场饮宴,终于在林安心奏完几首曲子后结束,徐知询像是已经醉得站不稳,由人扶着向徐知诰告辞,徐知诰只是嘱咐他回去好生安歇,并说来日再行宴饮,并没有挽留。

送走徐知询,徐知诰马不停蹄回到后院,见到那名侍从,立即问:“如何?”

侍从摇摇头,“救不活了。”

酒,当然是毒酒,很毒的酒,喝下就得死,任谁都一样,哪怕有解药,稍晚一步也没用。

徐知诰面色凄然,竟似要落下泪来,他沉默了良久,叹息道:“给申渐高的家人送去抚恤。”说完他又加重语气补充道:“厚加抚恤!”

侍从领命而去。

林安心跟在徐知诰身后,轻轻出声道:“是否要动用青衣衙门,秘密将其除之?”

徐知诰抬头望月,怅然道:“罢了,就此罢手。”

林安心诧异不解,忍不住劝道:“斩草需得除根,否则后患无穷......”

徐知诰摆摆手,示意林安心不用说下去,“天意如此,询弟该得长寿,我等又何必强求?况且,我要的本就是他的权,而不是他的人,留他一命又何妨?”

“可是......”

“就这样定了,休得多言!”

“是......”

(本章完)

章七十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4)章十六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7)章三三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2)章两百二七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4)章十九 练兵之法章二十七 百战军之困章十六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3)章七十八 为君说新政【第三更】章三十六 青袍与黑氅章六十一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4)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来 及战日落惨遭败章七 虎狼环饲亦前行章两百三三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0)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2)章二四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2)章八十八 郭崇韬一言定策 先锋相遇一战胜章八 首殇阆州破 初捷剑门裂(1)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3)章八十六 是非成败问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中)章九 他的屠刀章五十二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3)章五十四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0)章两百零一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4)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上)章两百一十 定国安邦波澜起 不平尽去平山河(上)章六十七 搜刮章九十七 论学堂里惊天下 十万王师围金陵(1)章七十三 人间忠义有谁识 强国有道莫自毁(2)章五十三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3)章九 首殇阆州破 初捷剑门克(2)章九十八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5)章七十二 非是英雄留不住 厚积薄发正道行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战需得有力为(下)章六 神仙山(5)章十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3)章六十四 相救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1)章六十七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2)章五十四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0)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万民颂 十年奔波何时休章九十五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4)章一百九十五 锄强扶弱问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五十八 总攻章五九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6)章十一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2)章两百三六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章二十三 百战安义(2)章三十二 军神章四 水寨(2)章六十二 倾军投大唐【第一更】章九十九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6)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2)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树 雄主不屑转顾之(下)章六十五 谋主智算敌军行 三千锐士擒段凝章四十五 先声夺军心(2)【第二更】章六十一 火攻章三十四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8)章一百六十七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1)章七十六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2)章二十一 当年明月仍皎洁(下)章十八 蒹葭苍苍,血染一方章六十五 李继韬之死章十八 攻克章六十六 人算尽不如天算 奔离新乡向西战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7)章三三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2)章四十九 彼如丧家犬【第三更】章两百五二 战死边疆裹尸还 天下再无契丹贼章两百二三 万人布局成天网 横死三个臭皮匠章九十三 江淮王师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一百零八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3)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灵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七十八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4)章一百零二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1)章九十四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章二十八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6)章两百二二 渤海三月复三月 过三月再无三月章七十五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2)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中)章十 一载相识十载别(4)章两百三二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9)章十七 打铁匠,使刀人章三十四 亘古之真理章七十五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章两百三七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2)章八十四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0)章十八 蒹葭苍苍,血染一方章七十一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9)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应天府双杰(下)章八十七 谁为读书人立心 谁向宣武军告密章二十七 百战军之困章八十一 良禽择木离暗主 坚心赴死慨而慷章四十五 世间有美味 胃大可尽尝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4)章二十五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9)章三十七 秋意日迟迟 谁解君王心章一 百战军都指挥使章三十七 嚣张李从璟章五十三 两线(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