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十四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3)

论对河西形势之了解,在河西各方势力中左右逢源,契丹中不乏能人,然则耶律倍再有手段,也不可能对西川了若指掌,换言之,契丹能在河西招募杀手,能用重金雇佣军队叩关,却不能制造二十一名官吏被杀案,以及制造之后一系列事端。

故,若是契丹的的确确参与到了搅乱西川的事情中来,他必定还有盟友。

其实不止契丹,按理说鞑靼部也有达到以上条件的可能,但就目前来看,鞑靼部并没有与大唐为敌的意思,况且要支付的雇佣兵钱财,鞑靼部不是拿不出来,但肯定会颇为吃力,在隔壁有契丹这个强邻的情况下,鞑靼部也不可能如此作为。

不过此事要最终下结论,还是要等在那支雇佣兵中找到更有力的证据,或是等剑子与张金秤在河西查出端倪。

“论对西川之了解,有能力在战争前后渗透到西川的,以吴国的可能最大。”莫离道,“以徐知诰的脾性,无论如何,扰乱西川,吴国都该有一份才是。吴国向来与契丹来往甚密,想必此番二者定有密谋。”

李从璟同意莫离的推断。

但他也并非没有疑惑,在他看来,这件事还有疑点。

大唐已经占领两川,禁军尚未归朝,二十一名官吏被杀案以及之后一系列事端,的确会让蜀中混乱一阵子,给朝廷推行天成新政造成一些麻烦,但不可能真正动摇帝国对西川的统治。

若说旁人不能看透这一点李从璟不觉得奇怪,但徐知诰不可能看不明白。

既然明白,为何要花费这样大的代价来做这件事?

因为吴国要攻打楚地?

这个理由根本不够。

吴国既要攻楚,就该在战前收敛心思,安稳准备,聚集一切力量为战争所用,而不是到处惹是生非,分散人力物力。

最为紧要的一点,难道徐知诰认为,西川不稳,大唐要稳定西川,便抽不出太多军力,他攻楚时大唐就拿他没办法,只能干看着他出兵,而不能有所作为?

这个想法未免太过天真。徐知诰不会这般目光短浅。

吴国(帝国,君主称帝)的确比楚国(王国,君主称王)强很多,但楚国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就算如今楚王病卒,楚国国政有些不稳,但退一步说,战争开始后,李从璟根本不需要抽调太多禁军兵力,他只需要带领一万禁军精锐入楚,就足以让吴国吃不了兜着走。

即便西川有许多事端,但只要没有大军来犯,一两万禁军,再怎么都能从西川抽调出去的。

这样一来,吴国的所作所为,就都成了一个笑话。

李从璟不会小觑徐知诰,他相信徐知诰也不敢小看他,那么他此番这些作为,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有些说不通。

“会不会还有些隐秘情况,是你我所不知晓的?”莫离听罢李从璟的分析,也陷入沉思之中,沉吟半响,双眼忽然明亮几分,“问题会不会出在孟延意身上?利用孟延意做出

更大的文章,并非没有可能。”

李从璟想了想,摇摇头,“孟延意能有多大用?说到底,她不过是一个反贼的女儿罢了,又非亡国公主,没那么大能耐。不过......”李从璟顿了顿,“孟延意应该是个突破口,她身上隐藏了何种秘密,对手准备拿她来作什么文章,还有待你我去发现。我总有种预感,她不会是关键点,但会是引出关键点的引子......”

“孟延意可有消息了?”

“按理说早该有消息传回了。”

......

自从四年前离开卢龙,这些年刘细细跟随李从璟辗转奔波各地,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饮过许多种类的酒,秀美的山川多姿的风景,有过太多让她深深迷恋的时候,但她从未忘记过回家的路,也从未有过不回家的念头。

家是一方小院,两坛花草,几扇门窗,简单的陈设,摇曳的青灯,还有窗外高过屋顶的榆树。这些东西虽无特异之处,但相处的日子久了,便会熟悉,然后让人感到亲切。

但世间所有的东西,都没有那个早已不是书生的书生让她觉着暖心,哪怕她通常都只能在人群外远远看上他一眼。

这一眼,不会被人注意到,也不会被他留意到,但就是这恍若置身事外的一瞥,让她在往后无数命悬一线的生死较量中始终惦念着,惦念着一定要回去。

她早已分不清,那是她回去的原因,还是活着的理由。

就如当下一样。

但刘细细知道,这一回,她恐怕回不去了。

她恐怕再也不能看到那个熟悉而疏远的身影。

长剑早已折断,不知丢在了何处,被鲜血染红的双手只能紧握那支一直陪伴她的梆笛,让她更有勇气去面对眼前似乎无穷无尽的杀手。

黑衣杀手。

青衣衙门的黑衣杀手。

一路且战且逃,已经让刘细细遍体鳞伤,流失的鲜血持续带走她周身的力量,这不仅让她动作更慢,也让她的眼线模糊、思维迟钝。

此时此刻她脑中能记住的东西已经不多,除却那个遥远的消瘦身影,便只有保护身旁那名女子的使命。

被追杀是从何时开始的?刘细细已经记不大清。作为此番孟延意外出的护卫,她们早先的行程一直平淡无奇,虽然孟延意一直在顺江探查、走访,摆明了是要寻找她那早已不知所踪的父亲,刘细细也不觉得有什么值得重视的地方。

直到今日,当刘细细察觉到路边的危险时,已经来不及挽救什么,只能护着孟延意逃亡。

附近的军情处据点刘细细早已记在脑海里,但她不知道还能不能赶过去,因为对手着重封锁了通向那些方向的道路,她们早已换了几次方向。

终于,连孟延意在内,身旁已经只剩下四个人,当伤势最重的军情处锐士提出要留下断后时,刘细细拉住了她,摇头时脸上满是悲戚之色,“走不

掉了。”

的确,身处田垄阡陌中的她们,已能透过茶树看到前方赶来堵截的黑衣影子。前有拦截,后有追兵,他们这几个人太渺小了些,已是插翅难逃。

鲜血顺着手臂淌上梆笛,沿着笛孔侵满笛身,又从笛身滴落到地上,刘细细来到孟延意面前,她发现面前这个应该说是很苦命的女子,细汗如织的脸上并没有太惊慌神色,她歉然道:“此番护不了你了,别怪我们。”

尘土早已布满原本秀丽的衣衫,夹杂着触目惊心的血迹,狼狈不堪的孟延意笑容凄婉,“不怪你们,你们已经尽力了,无论如何,我都该感谢你们。”说罢这话,孟延意竟然真的弯身行礼。

刘细细没托大受孟延意这礼,她扶起孟延意颤抖的臂膀,脸上忽然涌现出决绝之色,招呼身旁的同伴道:“脱下她的外衣,给我换上!”

“都头......”同伴哪里不知刘细细的用意,不禁色变。

孟延意慢了一拍,却也及时反应过来,连忙抱着身子后退,“这不行,绝对不行......”

“还愣着作甚,这是军令!”刘细细已经开始除去自己的衣衫。

任凭孟延意如何挣扎,也摆不脱两名锐士有力的手,她双目含泪,哀求的朝刘细细道:“刘都头,你不能这样做,不能......”

三下五除二将衣衫调换,刘细细不由分说,将不住摇头的孟延意塞进一丛茂密的茶树里,“你躲在这里,待他们追我们过去之后再出来,你顺着田边道路一直往西走,三四十里之外会有一座小镇,彼此有我们的据点,到了那里你便安全了。”

被塞进树堆里的孟延意楚楚可怜的蹲着,挣扎的动作使得树梢划破了她的脸庞,血珠不时涌现出来,如墨水一样染在她脸上。

刘细细重新握紧梆笛,忽然笑了,“你没有想过逃走,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好好活着。”说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刘细细等人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原地。

脚步声渐渐远去,周围有刹那间的安静,日暮拥抱了大地,黑暗中孟延意用双手拼命捂着嘴,不让自己发出声音来。

眼泪从指缝间掠下,如溪水流淌,她举目四望,忽然觉得分外无助。这个世界是那样广阔浩大,而她是那样娇弱渺小,哪怕下一刻被黑暗吞噬,都惊不起丝毫波澜。

......

孟延意拨开枝梢,小心翼翼探出头来四处张望,在确定周围无人之后挪出身子,在月光下迈开双腿跌跌撞撞的奔跑,犹如一只受伤的野兔。

但应该没有这样的野兔,野兔不会在奔跑中接二连三的摔跟头。

当孟延意最后一次摔倒之后又立马爬起来,倔强的还想再往前跑时,她看到了站在她面前的一个长发身影,那个曼妙的身姿,在此刻竟然如同山岳一般难以跨越。

“哟,这不是孟小娘子么,这般着急是要去哪儿?月下出逃,莫不是要去会情郎,咯咯......”

(本章完)

章八十七 谁为读书人立心 谁向宣武军告密章三十八 黑云催西楼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一百六十三 历经磨难终成凤 多年对弈收官始(3)章十六 心血灌帝国 不负为男儿(下)章七 神仙山(6)章五十四 帝国之两难【第二更】章九十七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5)章六十九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3)章八十六 过尽千帆皆不是 李从璟饿狼扑食章两百三一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8)章八十九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中)章九十二 王朴坐论天下谋 何人雄关退千军(中)章九十五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4)章三十七 袭城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敌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八十四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0)章七十四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2)章八十二 终是宿命祸萧墙 夜雨杀戮停不住章七十七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4)章二十五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3)章三十三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7)章五十九 破城章两百十六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上)章五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2)章一百二十一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4)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章十三 淇门之变(5)章十四 有人西楼杀宰相(3)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上)章五十四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4)章十二 他的决心(第三更)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2)章四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章五 谋国数载弹指间(中)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应天府双杰(上)章二 奋我躯兮章三十五 心思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3)章三十四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3)章三十三 从天而降章四八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2)章七十五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章十三 胜章二十一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5)章三十七 秋意日迟迟 谁解君王心章两百三三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0)章一百六十八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2)章十一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2)章一百零三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0)章九十四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章十七 打铁匠,使刀人章七十四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2)章七十五 一片肝胆谁人知 既入檀州势如何?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来 及战日落惨遭败章八十七 是非成败由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下)章二十四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8)章二四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2)章八十六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2)章九十五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4)章四十二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3)章七十九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上)章九十六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4)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2)章一 雄才大略为君王 盛世帝国新大唐(1)章五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5)章十六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3)章八十六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2)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争【第三更】章九十七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2)章九 一载相识十载别(3)章二十六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4)章二 最是真诚少年心 边军功过凭谁说掌七十六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4)章五十五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1)章八 空城章七十二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1)章六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十九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0)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9)章七十六 如何不认罪【第一更】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2)章五十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6)章三十一 君子章七 虎狼环饲亦前行章十七 故布疑阵引人乱(中)章一百三十三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上)章六十八 郭威的压力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万民颂 十年奔波何时休章三十六 君子都章六十五 奴在灵州望西天 待君归来诉思念(3)章七十六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3)章五十二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3)章九十七 论学堂里惊天下 十万王师围金陵(1)章一百一十六 既复故土不忍弃 亡羊补牢候乳虎(中)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中)章九 风月之地有深机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五十九 破城章一百零五 两计使军安然归 辽东半壁已入瓮(下)章十七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