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六 西楼之真相

暮色渐沉,夜幕与晚风同步行来,西楼城中的灯火渐次亮起,街巷在氤氲的灯光中显得有些朦胧。

每一盏灯都是一个归处,灯有大小之别,归处对每个人而言却是一样的。

结束了一整日的忙碌,耶律敏拖着疲惫的身子从皇城归来,她在门屏旁立了会儿马,瞧着府门外的风灯出了会儿神,这才下马进门。

耶律敏前脚回府,姑且宽下衣裳,尚且来不及沐浴,后脚就有人跟来拜访。

“韩延徽?他来作甚么?”耶律敏微微皱眉,本欲回绝了韩延徽,转念想了想,还是重新穿好衣裳,让人将韩延徽带到设厅。

西征的耶律倍与黑车子室韦激战正酣,李从璟率领卢龙军也到了仪坤州,趁机起事的耶律德光一路西来,距离西楼也没两日路程,在这个节骨眼上,耶律敏不想出任何差错。

耶律敏在设厅见到韩延徽的时候,对方正一副好整以暇的姿态在品茶,见到耶律敏进门,韩延徽起身不紧不慢行礼,言语间显得极为从容,完全没有下官见到上官的敬意,亦或是冒夜来打扰的歉意。

对方这副把他自个儿当主人,而把自己当客人的姿态,让耶律敏心中很是不快,见礼之后落座,她淡淡道:“先生此时来见,定有要事,然先生举止从容,倒又不像有要紧的情况。恕我愚钝,还请先生告之来意。”

耶律敏舍了寒暄之词,直接询问韩延徽来意,已是心中不满的表现,然而韩延徽却仍旧没有赔礼道歉的觉悟,微笑道:“不久前,宰相大人在坊中遇刺,差些遭遇不测,此事震惊朝野,我辈也深为宰相大人担忧,如今多日过去,不知真凶可曾抓到了?”

“朝野皆知,刺客乃耶律德光所派,当日便已潜逃出城,收受贿赂放其出城之城门守卫,业已伏法。先生明知故问,是何用意?”耶律敏微微蹙眉,如若不是明知对方是耶律倍心腹,耶律敏怕是要轰他出门了。

“刺客果真是耶律德光所派吗?”韩延徽呵呵一笑,意味深长,“当其时也,西征在即,又因宰相大人之进言,皇上对耶律德光防备甚严,于此等境遇中,数名射雕手竟能潜入西楼不被察觉,而成功伏击北院宰相,事后又能全身而退,难道宰相大人就没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耶律敏冷眼看着韩延徽,不说话了。

韩延徽捻着胡须,继续老神在在道:“兹事体大,然此事发生之后,朝野不仅没有查到刺客为耶律德光所派之铁证,最为荒谬的是,连那数名射雕手也没能追捕回来,以至于最后的结果,不过是处置了几名城门守卫,和一些为刺客提供了藏匿之所的寻常百姓。”

韩延徽看着耶律敏,“身为受害者,宰相大人就没觉得奇怪过,就没对这个结果不满意过?”

耶律敏面露愠色,她冷眼盯了韩延徽半响,忽而放松了身子,嗤笑一声,“听先生的口气,倒好像是已经抓到了真凶?”

韩延徽今日进府之后的种种举动,堪称无礼、傲慢至极,若是他不能给耶律敏一个好的交代,耶律敏断然不会允许他如此消遣自己。

出乎耶律敏意料的是,韩延徽竟然认真的答道:“不瞒宰相大人,下官的确抓到了真凶。”他的神色怪异起来,“不仅抓到了真凶,还知道了真正幕后主使的身份!”

耶律敏忍着拍案而起的冲动,眉头一挑,“哦?”

韩延徽理了理衣襟,端正坐起,“实言相告,安排刺客行刺宰相之人,正是下官!”

耶律敏柳眉倒竖,重重一拍茶案,“放肆!”

面对耶律敏的怒火,韩延徽昂首挺胸,如若无事,显得有恃无恐。

耶律敏见韩延徽这般模样,心念急转,旋即冷笑一声,“先生莫非还要告诉我,令先生安排行刺之事的所谓真正主使,其实是皇上?”

韩延徽微微一怔,随即肃然颔首,“宰相大人果然聪慧,下官正是奉皇上之命。”

耶律敏笑出声,摇头道:“你真是疯了!”

“下官疯没疯,宰相大人岂非一眼便知?”韩延徽道。

耶律敏目露杀机,“今我坐镇西楼,有临事擅专之权,你可知,仅凭你方才这番话,我就能要了你的脑袋?”

“下官死而无憾,只是觉得有些冤枉。”韩延徽道。

“何冤之有?”耶律敏问。

“因为下官算不得真凶,下官也是身不由己。”韩延徽道。

“皇上才是真凶?”耶律敏问。

“千真万确。”韩延徽道。

“若皇上果真是真凶,而你是帮

凶,你身为皇上肱骨之臣,今日为何对我说这些?”耶律敏问。

“宰相前半句说的对,后半句却错了。”韩延徽道。

“错在何处?”耶律敏问。

“下官并非耶律倍的肱骨之臣。”韩延徽道。

“你竟敢直呼皇上名讳!你是谁的人?耶律德光?”耶律敏问。

“宰相明鉴!”韩延徽道。

“身受皇恩,蒙皇上器重,而你却叛国事贼?!”

“宰相此言差矣,下官从未叛国!”

“强词夺理!”

“明告宰相,自先皇仙逝,下官唯事一人,那便是二皇子殿下!”

“你......竟是耶律德光安排在皇上身旁的棋子?!”

“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当日殿下被放逐东境,势单力薄,困厄交加,为长远计,朝中必须有人呼应。”

“你简直不当人子,狼心狗肺!”

“大争之世,胜者王,败者亡,要心肺何用?”

“好......很好!”

“下官潜伏西楼,暗助殿下,计策虽好,但还不够好。耶律倍命下官行刺宰相,而将之嫁祸于殿下,使宰相与殿下成不共戴天之仇,逼的宰相不得不为他死守西楼,才是真正的好计策!”

“你既然是耶律德光的人,本相岂会听信你的胡言!借刺客之事,离间君臣,使本相怨恨皇上,转而相助耶律德光入主西楼?断无可能!”

“行刺之事,确实由皇上下令,下官有铁证!”

“......证据何在?!”

“皇上欲借行刺之事,使宰相与殿下成仇,而叫宰相日后能死守西楼,此固良策。然则当日行刺之事,有一处与皇上旨意不符。”

“何处不符?”

“皇上行刺宰相既然是假,自然不会真要宰相性命,而当日之刺客,却是奔着杀死宰相去的。彼时若非宰相防备严密,突然在车底与暗处皆加派了人手,宰相自己想想,自己有可能活过那日吗?”

“......是你擅自更该了皇上的指令?”

“彼时下官还未来得及收到殿下通知,不知宰相大人已因人相助,欲与殿下结盟,共谋西楼,故而欲将假行刺变为真行刺,为殿下进攻西楼除去一大阻碍!”

“擅改上令,将假行刺变为真行刺,你就不怕事后皇上治你的罪?”

“欲成大业,必先流血,比起让契丹毁在耶律倍手里,下官一死而已,何惧之有?”

“你对耶律德光倒真是忠如家犬!”

“因为只有殿下,才能真正使契丹强大,不负下官多年以来,为契丹所付出的心血!”

“自作高尚......然而此等‘证据’,却还不够!”

“下官还带了三个人来。”

“那三个射雕手?”

“正是!”

“......”

“宰相可要见上一见?”

“......”

“因行刺之事,宰相怨恨殿下久矣,之所以今日将此事告之宰相,乃因殿下大军不日即到西楼。如今西楼乃宰相之西楼,倘若宰相能与殿下‘冰释前嫌’,则皆大欢喜。耶律倍心狠手辣、冷酷无情,前日既然会遣刺客假行刺宰相,日后未必不会因为其它原因,令刺客真行刺宰相。话至此处,想必宰相心中已如明镜,无需下官多言。”

韩延徽说完这些话,便停了下来。

他稳如泰山般的坐着,不去看脸色惨白的耶律敏,端起茶碗慢悠悠品起茶来。

耶律敏此时心情如何,韩延徽能够略知一二,要对方接受眼前的残酷现实,无论如何都需要时间,所以他不着急。

不着急,是因为成竹在胸。

那三名射雕手韩延徽确实带来了,虽说耶律倍让他事成之后,将那些有关刺客一律杀之灭口,但韩延徽当然没有那样做。对耶律敏而言,便是她自个儿当日心神不定,或者没有瞧见那三名射雕手,但那些及时赶到的护卫中,总该是有人认得出这些射雕手的。

耶律敏不去查证,只怕也是因为她知道这个结果。

品完茶,韩延徽见耶律敏仍旧在怔怔出神,索性站起身来,负手在厅中观赏起摆放的字画器具来,其悠然自得、傲慢从容之态尽显无余。

韩延徽在西楼潜伏了四年,费尽心机取得耶律倍信任后,又是近乎朝夕侍奉,怎能不日日心惊胆战、处处小心翼翼?其中艰险之处,自是不需多言。如今多年凶险终于结束,一切付出换

来了回报,他又如何能不稍稍得意?

瞧了耶律敏一眼,见对方仍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韩延徽心中不禁大为畅快。耶律敏如此失态,可见今日之事对她打击多大,韩延徽身为棋局的布置者与参与者,耶律敏越是失态,他就越是得意。

还不止于此。

若只如此,韩延徽不至于敢在耶律敏面前如此拿捏姿态。

耶律倍西征之前,耶律德光就遣人与耶律敏接洽,希望耶律敏能相助于他,若是事情照此发展,便是日后耶律德光据有西楼,耶律敏因了主动投靠的关系,会有种种便利与布置,势力必然大,难免尾大不掉。

如此,即便耶律德光登基,也难尽握契丹权柄,国家大权会被耶律敏分出去一部分,耶律德光也难免受她一些制约,自然贻害无穷。

有了今日揭露行刺真相的事,则一切不同。

如此一来,耶律敏投靠耶律德光,将成为不得不为之的事。不得不为之,与主动为之,自然差些甚大。这就像大军征伐敌国,敌将在大军到来之前,就主动出降,与大军到来之后,因为打不过不得不投降,前者能得到的权力与待遇当然会大得多。

还有一个原因。

韩延徽方才也说了,耶律德光大军不日即到。

在今日之前,耶律敏是敌视耶律德光的,没打算投靠耶律德光,所以她没有为日后投靠耶律德光做多少准备,而因今日之事,耶律敏转而决定投靠耶律德光,在耶律德光到来之前,她能做准备的时间就很短了。

时间短,仓促之间,难以安排亲信,居于各处要职,把持各处权柄,这样的结果是势力必然小。势力小,就难以威胁到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入主西楼之后,耶律敏的分量也就小,且不说难以谋取更多利益,能保住现有利益就不错了。

韩延徽知道耶律敏日后势力小,份量不大,而他自身现在可是立下大功,日后必定被耶律德光重用,此消彼长,韩延徽的地位自然会高过耶律敏。

因此之故,韩延徽现在就不必对耶律敏客气。

所以他今日对耶律敏无礼。

虽然显得急迫了些。

但一个在刀尖上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了数年的人,如今终于谋得大事功成,便是再无礼一些,也不算什么。

韩延徽观赏了半响字画器玩,觉得时间已经过了很久,回身见耶律敏还是没有说话的意思,便有些不太耐烦,遂直言催促道:“宰相大人,时间紧迫,还是早些拿注意的好!”

耶律敏站起身来,对韩延徽道:“待耶律德光到了西楼,本相自会为他打开城门。”

得到耶律敏的肯定回答,韩延徽心花怒放,不禁哈哈大笑,“识时务者为俊杰,宰相大人果然聪慧,哈哈!”

“不过......”耶律敏忽然话锋一转,“先生今日进府来后,对本相诸般无礼,实在是不懂规矩得很,本相真是殊为不快......”

说到这,耶律敏一挥手,“来人,将此人拿下,抽二十鞭子!”

“你......宰相大人,你这是作甚?”韩延徽开始是不可置信,待门外家丁一拥而上,不由分说将他绑了,他才大惊失色,“宰相大人,某乃殿下肱骨重臣,你怎能如此对我!你......啊!”

不等韩延徽话说完,他已经被丢在了院子里,紧接着,马鞭狠狠落在他身上,一下接一下,抽得他皮开肉绽,血染衣袍!

韩延徽发出杀猪般的惨嚎,嘴里不住哀求道:“宰相大人,有话好好说......啊......某乃......啊......”

好不容易二十鞭子抽完了,韩延徽已是涕泗横流、衣衫褴褛,一条命只剩下半条,死狗一般趴在地上喘息、哀嚎不停。

耶律敏走到韩延徽面前,俯瞰着他,脸上没有半分感情色彩,那眼神跟看一块石头没有分别,“韩延徽,你当真以为你今日来告诉了本相所谓的真相,本相就得敬你三尺,还要因为你是耶律德光的一条狗,就要对你礼敬三分?”

轻笑一声,耶律敏提了裙角在韩延徽面前蹲下来,嘴角勾起一抹难以言状的弧度,“你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真可谓是步步心机,只是可惜,半分用处都没有。你知不知道,今日从你嘴中说出来的‘真相’,很久之前,就已有人告诉我了?”

在韩延徽不可置信的目光中,耶律敏站起身来,“不过我还是要谢你,因为你毕竟补充了一些细节。”

“来人。”耶律敏意兴阑珊,随意摆了摆手,“丢出去。”

Www★ttκá n★¢ ○

(本章完)

章四十三 给我砍死他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0)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们【第三更】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2)章三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3)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东西章七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下)章九十四 天下漕运正当通 中央集权何时强(1)章八十五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1)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8)章九 首殇阆州破 初捷剑门克(2)章一百三十九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下)章九 风月之地有深机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一百二十九 鞑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风情异江南(下)章三十一 主对仆拳脚相加 君与臣相得益彰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5)章九十七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6)章四七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1)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章十七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8)章四十九 彼如丧家犬【第三更】章三十八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6)章五十九 边军过长城章四十八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3)章五 神仙山(4)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风来 局势变幻激斗开章十一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4)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韬争权有方 战事未起死斥候(2)章八十四 大争之势周复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二十 天下章两百零九 阿保机庙算无遗 李从璟胸有不平(4)章一百四十四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中)章一百六十九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3)章九十八 论学堂里惊天下 十万王师围金陵(2)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战需得有力为(上)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2)章一百九十六 贼性难改当如何 恩威并重固后院章六一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8)章五十七 其势不可挡【第二更】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3)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九十七 论学堂里惊天下 十万王师围金陵(1)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4)章二二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3)章九十九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6)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台 欲我舰队出东海章一百零三 两计使军安然归 辽东半壁已入瓮(上)章四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章七十三 经营章九十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下)章八十 天下岂非无卫霍,怎奈人主不识君章六十八 郭威的压力章十四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5)章五十八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1)章六十三 阵斩章十二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5)章六 余心之所向章三十七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6)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2)章三 生我所恋 死我所恶章七十四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一百一十八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1)章六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2)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下)章六十七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3)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9)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1)章七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7)章三十一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0)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3)章六十八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6)章七十七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4)章五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5)章两百十八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下)章八十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6)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5)章七十五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3)章六十七 不惜贱命搏富贵 梁军营中夺功名章三十四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3)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6)章一百五十六 闻君欲行来相别 大势将成起异变(2)章七十二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10)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战需得有力为(下)章二十六 百战安义(5)章二十三 莫离献计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1)章四十三 相亲(中)【第二更】章十 淇门之变(2)章一百二十九 鞑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风情异江南(下)章五十四 帝国之两难【第二更】章三十九 两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二十七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5)章六十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1)章两百零四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中)章四 雄才大略为君王 盛世帝国新大唐(4)章三十一 宴会风波章十二 袭营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9)章二十二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6)章五十九 三军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请攻李章五十二 军入潞州(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