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 臣面君当跪【第一更】

耶律敌烈想要撤军,是因为他知道这场仗再打下去,饶州军必败无疑。身为三军主将,他必须要能认清战场形势,同样,身为三军主将,有这样的觉悟也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

“想要撤军只怕不易。这四周地势空旷,卢龙军又占据高处,况且他们的游骑到处都是,饶州军根本无法遁走,而一旦卢龙军发现我军撤退意图,必然不会听之任之,而若是届时卢龙军大举出动,于我军而言便是灭顶之灾。”

韩仲锡的这番话,字字锥心,耶律敌烈却也知道那是事实。

“不如遣精锐断后,拖住唐军,掩护主力后撤。”

这个建议没有得到耶律敌烈认可。若是没有昨夜一战,耶律敌烈或可遣嫡系精锐掩护大军撤走,但昨夜苦战精锐伤亡不小,却是再无战力完成这等任务了。嫡系精锐都不行,其它各部士气更是低迷,就更经不住唐军冲杀。

“莫如大军佯装撤走,实于半道设伏,待唐军追赶而至,则杀唐军一个回马枪?”

说这话的人,换来的是耶律敌烈恼怒且鄙夷的目光。

这种伎俩对付庸将或许可行,但对付李从璟,根本就是自寻死路。卢龙军中不缺精锐游骑,草原地势又辽阔,若是这样李从璟都能中伏,那他也不至于能让饶州军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多种意见被否定之后,许久都没有意见再被提出来。

因为已经没有意见可提。

于是众人悲哀的发现,这仗继续打下去,饶州军必败无疑,若是不打要走,饶州军却又走不掉。

这可如何是好?

韩仲锡自诩多智,这下也没了主意。

倒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韩仲锡最后的进言是:“事到如今,大王只能先在耶律倍与耶律德光中选择一人效忠,而后求其分兵来援,掩护我大军后撤。”

这个办法倒是可行。

饶州军之所以无法相互掩护后撤,不是兵力不够,而是因为全军已无士气,经不起唐军几度冲杀。而若是有耶律倍或者是耶律德光的部曲来援,一方面可以让饶州军重拾斗志,另一方面,生力军也是一股重要战力。

而一旦饶州军脱困,无论是加入耶律倍还是耶律德光,都足以让他们兵强马壮起来,对另一方形成绝对优势——也就是说,只要耶律敌烈效忠、求援,耶律倍和耶律德光是极有可能答应耶律敌烈的请求的。

不得不说,这是最后的办法,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但耶律敌烈在经过一番思虑之后,却是没有采取这个意见。

时间不多,耶律敌烈最后做出了决定——去找李从璟谈判。

众人当然不同意耶律敌烈以身犯险,他们并不是不同意这个方案,平心而论这也是一种方法,而且是能最直接解决眼前问题的方法,打不过就谈,这也是两军对垒常有之事,但众人不同意耶律敌烈去唐军营地,说什么也要李从璟出来,两人在各自阵前谈话。

“我军境遇如何,诸位心知肚明,那李从璟岂能不知?最多再战三五日,我军必败无疑,届时卢龙军兵锋所向,你我皆无幸免之理。李从璟手握大势,怎会多此一举来阵前与本王谈判?只有本王前去唐营,才能彰显诚意。那李从璟说什么也是

唐朝亲王,声名在外,一言一行都要顾及天下人的评判,此番纵然谈判不成,料他也不至于对本王如何。诸位勿忧。”

耶律敌烈如是说道。不得不承认,他对李从璟可谓是颇为了解。

众人几番劝阻不得,韩仲锡自告奋勇,要替耶律敌烈走一趟卢龙军营,最终耶律敌烈还是没同意,韩仲锡始终坚持,耶律敌烈拗不过,便答应带他一同前去。

就这样,耶律敌烈持节出营,只带韩仲锡一人,就去了卢龙军营前。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人物,耶律敌烈的这份胆量还是让人钦佩。

李从璟正在吃饭,听说耶律敌烈只身前来谈判,手中的筷子停了停,感到有些意外,不过旋即他就想到了耶律敌烈的用意,一笑之后继续夹菜。

耶律敌烈来谈判,或者说来求和,李从璟自然没有不答应见面的道理。

李彦超问要不要摆一个陌刀阵,给耶律敌烈一个下马威,李从璟摇头否定了,他的器量还没这样小,要靠这种粗俗伎俩震慑、为难耶律敌烈。

在等耶律敌烈的时候,杜千书好奇的问:“虽说饶州军败局已定,耶律敌烈却也还没到走投无路的时候,起码他还有最后一个选择:向耶律倍或是耶律德光求援。这老匹夫为何不作如此选择,反而甘愿冒险来跟我军谈判?”

“冒险倒是谈不上,他算准了孤王不会对他动手,所以走一趟我军营地也没甚么,说不得还能看看我军虚实,印证一番我军是否如表现的那般强悍,有没有后劲不足的迹象。”

李从璟擦了擦嘴,让人将饭菜收拾下去,“至于耶律敌烈为何不向耶律倍、耶律德光求援,其中根由倒也不难推测。”

“还请殿下明示。”

“耶律倍与耶律德光已经在西楼对上,两人现在到了真刀真-枪分胜负的时候,这些姑且不言。就说饶州军加入到其中任何一方,固然会使那一方声势大振,但却无法收获压倒性的优势。因为饶州军加入其中一方,卢龙军大可相助另外一方,这样一来谁胜谁负还不好说。”

李从璟语气不急不缓,“要知道,饶州军不过就是几万将士的战力,而我卢龙军一旦相助其中任何一方,代表的可是大唐帝国,分量不可同日而语,对人心向背和士气增减的影响也不是饶州军能够比拟。这也就是说,饶州军回援,最多能自保,并不能左右西楼战场的局势——长远来看,甚至连自保都谈不上。如此一来,耶律敌烈回援还有什么意义,他便是回援了又能得到什么?”

“这......便是姑且自保,难道还嫌不够么,耶律敌烈莫非还有其它奢望?”杜千书不解。

“这是自然。”李从璟喝了口茶漱口,“人们总是想要更多啊!”

放下茶碗,李从璟起身,来到大帐门口,山坡下,耶律敌烈已经被人领着进营,他继续道:“耶律倍、耶律德光两虎相争,耶律敌烈从一开始就在待价而沽,打的是损公肥私的主意。眼下回援西楼既然没有必要,不如不回西楼,求我一求,让我放他回饶州去。”

“啊?”杜千书愕然不已。

“回饶州,从此不再插手西楼风云,坐等西楼局势明朗,而后效忠胜利的一方。只要他手中还有数万大军,日后就还是契丹军界中的大人物,权势地位都不会衰减——无论怎么说,如今耶律

倍、耶律德光势均力敌,日后西楼的胜者必是我大唐支持的一方,正是因为看准了这一点,他耶律敌烈此时不与卢龙军死磕,是为不与大唐结仇过甚,对谁都说的过去,而且他在卢龙军面前保存了相当多的契丹军力,怎么都够他向契丹皇帝交代了。”

说到这,李从璟不禁哂笑一声,问杜千书:“比起现在回西楼,最后极有可能落得一个惨败而一无所有的下场,这岂非是再好不过的结局?”

杜千书怔怔无言。

“真是个老狐狸老匹夫!”良久,杜千书愤愤而骂,随即拱手,“还是殿下看得透彻。”

李从璟摆摆手,“这是最有可能的情况。当然,也不排除耶律敌烈此行前来,不过是借谈判的幌子来拖延时间,好为他向耶律倍、耶律德光求援亦或其它打算赢得时机——如果他一心为国、想要战胜卢龙军的话。”

这个可能性倒是也有那么一丝可能,不过杜千书明显不相信,他在意的是李从璟的打算,“若是耶律敌烈真来求殿下放他一条生路,让他回饶州呆着,殿下是否会同意?”

李从璟不置可否,“那就要看他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了。”

须臾,耶律敌烈到了帐外,李从璟这时早已回了帐中,李彦超将对方带进帐来,李从璟高坐主位动也不动,完全没有起身的意思,淡淡看着耶律敌烈向他行礼。

“契丹南院大王耶律敌烈,见过唐朝秦王殿下!”耶律敌烈姿态拿捏得很好,行礼也是规规矩矩,表现出了相当大的诚意。

但是李从璟却不满意,这从他没有丝毫回礼动作的表现中就能看得出来。

耶律敌烈躬身等了半响,也没听到李从璟的任何反应,无奈,他只得再行礼一回,大声道:“契丹南院大王耶律敌烈,见过唐朝秦王殿下!”

这回耶律敌烈得到了李从璟的回应,不过回应他的并不是他想象中的热情客套,而是一声冷笑。而后,又没了声响......

耶律敌烈知道李从璟这是在给他威慑,作为谈判一方,此时此刻,他当然不能一直软下去,否则气势被压住,待会儿的谈判就没法进行了。

“秦王殿下这是何意?难道唐朝的皇子,都是以这样的‘礼数’回应使臣的吗?”耶律敌烈抬起头。

李从璟发出一声嗤笑,“你耶律敌烈也知‘礼数’二字?孤王还以为面前站着的,是未受教化的野人呢。”

耶律敌烈脸上有了愠怒之色,“秦王无端如此侮辱在下,实在是让天下人耻笑!”

“无端?”李从璟笑容冷冽,“看来你还不知道你错在何处,那好,孤王不妨教教你,免得你待会儿被轰出营外,都还不知道为何。”说着,李从璟身子稍稍前倾,神色严肃,语气加重,字字掷地有声,“孤王告诉你,大唐是君,契丹是臣!臣子见君,当自称臣下,行跪拜之礼,而不是口口声声什么南院大王,还把腰杆给我挺得这样直!你官职再高,头衔再多,也都是君王所赐!在君王面前,你只是臣子,与百官诸臣并无不同!天下礼数众多,君臣之礼位在第一,你身为臣子,岂不知恪守臣子本分?!”

一席话,如惊雷落地,斥得耶律敌烈也不由得一愣。

“耶律敌烈!”李从璟神色睥睨,眉宇间的威严不容触犯,“还不给孤王跪下!”

(本章完)

章九十 小麻雀与小妖精 少女心与英雄梦章一百四十一 游演武院有三望 说耶律敏待一言(中)章四十二 相亲(上)【第一更】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3)章二 雄才大略为君王 盛世帝国新大唐(2)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1)章十四 云波诡谲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两百二七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4)章一百五十五 闻君欲行来相别 大势将成起异变(1)章七十八 祖祖辈辈是汉人 生生世世不为奴章六十八 杀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时夜未央章八十五 君能以国士待我 我必以国士报之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4)章五十三 两线(第二更)章九十四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4)章八十二 终是宿命祸萧墙 夜雨杀戮停不住章三十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8)章六十七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5)章十四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1)章七十三 阴谋算计为哪般 分合友敌无非利章八十六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2)章五十八 总攻章二十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4)章六十六 郭威章十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章六十七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3)章四十九 谁也别想过去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云多壮志 敢叫旧貌换新颜(1)章四十 势运章七十九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5)章三十九 女豪镇契丹章八十九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5)章一百九十五 锄强扶弱问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5)章六十六 人算尽不如天算 奔离新乡向西战章五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5)章五十 李继韬的怒火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4)章六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2)章一百七十五 庙算正紧揣敌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五十二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3)章两百十五 君问归期未有期 风雪漫过中州城(下)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1)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风高杀人夜章八十八 郭崇韬一言定策 先锋相遇一战胜章四七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1)章九十七 论学堂里惊天下 十万王师围金陵(1)章四十八 劫道章二十五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3)章八十八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上)章十六 淇门之变(8)章五十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6)章九十 小麻雀与小妖精 少女心与英雄梦章一百一十九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2)章七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下)章十一 一载相识十载别(5)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3)章五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5)章两百三三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0)章八 空城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3)章四十四 相亲(下)【第三更】章一百零二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9)章六十 伐谋伐交可得地 唯独伐兵令人惧(上)章五十 李继韬的怒火章六十八 郭威的压力章八 奋起于乱势之中章七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下)章两百零四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中)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5)章六十四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下)章十五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2)章六十一 火攻章十七 可敢一战章三二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1)章二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2)章三 雄才大略为君王 盛世帝国新大唐(3)章九十七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6)章四十 昨日烟云留不住 明朝双手织凤霞(2)章六十八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2)章三十九 白雪盖黄土,红血覆白雪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中)章七 神仙山(6)章三十一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0)章四十八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3)章二十 天下章二十一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8)章七十九 少女的烦恼章一百二十六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9)章八十二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8)章七十八 为君说新政【第三更】章四十八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3)章六二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9)章三二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1)章两百四七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2)章两百三七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2)章六十七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