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十五 谁在谤新政【第三更】

太原府尹孙芳传会客的地方,既不是设厅也不是东书房,两人所处的房间颇像一间密室,四面虽说不至于密不透风,却也是门窗紧闭,房中茶汽袅袅,却没有给这间沉闷的屋子带来多少清香之意。

“夏鲁奇到太原来已有了些时日,府尹的日子可还好过?”说话的是坐在孙芳传面前的人,他国字脸,五官如刀刻,面容略显呆板,眉目颇见阴沉。

孙芳传身上颇有杀伐之气,闻言冷笑一声,“夏鲁奇虽有些薄名,但到了太原这一亩三分地,是虎他得给我趴着,是蛇他得给我盘着。某的太原之地,还容不得他来撒野。”

面前那人笑了一声,他眉间的阴色太重了些,以至于连笑声都显得阴沉,“夏鲁奇可不是易与之辈,陛下既然会让他出镇河东,就不会对他没有期许。太原府虽然份量不小,说到底还是河东辖境,他这个节度使眼里可不会揉沙子。”

“河东是河东,太原是太原!”孙芳传底气十足,“节使只管放心,有某在太原,节使的大事误不了!”

那人沉默下来,像是在思考什么。

孙芳传压低了声音,“难道节使果真担心,某对付不了那夏鲁奇?”

那人阴沉的笑了笑,“这回本帅借清明祭祖之机回太原,就是想看看河东局势,看看你是否能对付得了夏鲁奇,不过你总算没有让本帅失望,诸番准备都做的不错。”

孙传芳神色微松,“节使放心,昔年某受节使提拔,如今相助节使谋河东节度使之职,正是报恩之时,怎敢不尽心尽力?”

那人点点头,“本帅也不瞒你,河东乃基业之地,本帅志在必得。这番你若做得好了,他日少不了你的好处。”

孙芳传闻言露出喜色,“多谢节使。”随即他话锋一转,“节使在两川立下不小功劳,归朝理应受到重用,不知陛下先前缘何不让节使出镇河东?”

那人脸色变了变。

孙芳传又道:“节使与那位的恩怨,某多少知晓一些。只不过彼时那位并不在朝中,应该不会是他从中作梗吧?”

那人双目一沉,孙芳传这番话的用意,他如何不知,自个儿要对方帮自己做事,对方自然会对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有所评判,眼下不过是在试探自己是否还有其它力量相助,否则当日没有谋成的事,来日即便扳倒了夏鲁奇,也轮不到自己。

他冷哼一声,“也好叫你知晓,朝中本帅自有赵王相助!”

“......原来是赵王殿下!”孙芳传恍然大悟,随即露出如那人一般的阴沉笑意,“眼下那位在契丹又立大功,锋芒太甚,除却一个东宫之位,陛下对他已是封无可封,如此说来,陛下对赵王殿下必是多有扶持之意。有赵王殿下相助,节使大事可成!”

那人摆摆手,“眼下还是说说,你打算如何对付夏鲁奇。本帅听说此人颇擅吏术,一般手段可是对付不了他。”

孙芳传信心十足,他道:“夏鲁奇的确难以对付,但他再难对付,也有命门在,他有个女儿,正值豆蔻年华,却已生得祸国殃民。对自家这个女儿,夏鲁奇极为宠溺,视为掌上明珠,连等闲之辈看上一眼都不许。我等要对付夏鲁奇,可从她这个女儿入手。”

那人听孙芳传提起夏鲁奇之女,不由得想起在洛阳听到的些许风声,顿时眼神就有些怪异,他借着饮茶的动作,赶紧掩饰过去,放下茶碗的时候,嘴角已有一抹莫名的快意。

这抹快意来的是那般猛烈,以至于他颇为迫切的追问:“如何入手?”

孙芳传嘿嘿笑出声,“某的长子虽然不成器,模样却是端正,某已叫他设法接近夏鲁奇的女儿,若是能俘获对方芳心最好不过,到时少不得利用她一番,为某

的人入节度使府搜罗夏鲁奇的不法罪证提供方便,若是不能,也可利用此女以挟夏鲁奇,在关键时候为我所用。”

那人听了大为意动,“具体如何施为?”

孙芳传继续道:“夏鲁奇是那位的人,此事人尽皆知,他到河东来,少不得要大力推行新政。新政是什么,不就是抢钱抢田抢粮抢人饭碗吗?到时候某只需要买通一些被裁汰的军士,让他们闹事,夏鲁奇少不得遣人镇压。”

“他只要一出兵镇压,此事就能闹大。在敌我对峙的时候,将夏鲁奇的女儿交到那些桀骜的军士手里,不就可以让夏鲁奇束手束脚?若是那些军士不小心把他女儿杀了,夏鲁奇焉能不大开杀戒?到得那时,某再令州县心腹官吏闹起来,揭发夏鲁奇的‘种种罪状’,事情便会一发不可收拾,说不得就要地方大乱。”

“届时弹劾夏鲁奇,甚至都不需要太多铁证,加之有赵王在朝中声援,即便不能让夏鲁奇脑袋搬家,也能叫他丢了官帽,最不济,这河东他也呆不下去!”孙芳传满眼都是凶光。

那人抚掌而赞,“好计策,好计策!”

过了片刻,孙芳传道:“此事要成,必须要赵王出大力气,因为届时那位必会力保夏鲁奇,赵王会出大力气吗?”

“这个你不必担心。”那人道,“赵王必会鼎力相助。”

孙芳传欲言又止。

那人冷笑道:“本帅知道你在担心甚么。本帅且问你,今日之赵王,为何会突然势力大涨,受到百官拥护?”

“这......恕下官愚钝。”

那人道:“那是因为赵王已经私下答应我等,待得日后他成了事,便会废除新政,让节度使重掌地方大权!你说说,如此赵王,焉能不得人心,节度使们焉能不争相归附?”

他站起身,“赵王与那位之争,说到底还是新政与旧政之争,更深一步说,乃是节度使与朝廷之争。你是本帅的人,便也是赵王的人,你我对付夏鲁奇,便是对付新政。”

他看向孙芳传,“朝堂有风声,新政马上又要有大策推行,以求彻底剥夺节度使之兵。这个时候,节度使们与赵王不反击,还要等到何时?”

“原来如此!”孙芳传心中大定。

那人又道:“不止是河东,还有许多地方,也会有大动静。今日之节度使,的确不比同光年间了,公然举兵反抗朝廷有些难。但节度使仍旧是节度使,要在地方掀起一些腥风血雨,还是轻而易举!”

孙芳传听了这等秘事,心头巨震,半响方拜服道:“赵王英明,节使英明!”

两人相对而笑,姿态快意。

他两人在这弹冠相庆,仿佛大事已经成功了一般,孙芳传还没来得及摆酒设宴以相招待,府上的家奴已经慌慌张张跑过来,在门外急切大喊:“府君,大事不好!”

“乱叫甚么!”孙芳传正与那人商议大事,听到这话,难免觉得晦气,他打开房门,朝门外的家奴喝斥。

“府君,大事不好,大公子他......他回来了!”家奴满面焦急之色。

“胡言乱语!”孙芳传一脚将面前的家奴踹翻在地,“大公子回来了便回来了,这叫甚么大事不好?!”

家奴哭丧着脸趴在地上,“不是......大公子他不是自己回来的,是被人带回来的!”

孙芳传他上前一把揪起家奴,“说清楚,何为大公子被人带回来了?”

家奴满头汗水道:“府君,大公子被人打的浑身是血给拖回来了,府君还是自己去看看吧!”

“混账!”孙芳传一把丢开家奴,怒不可遏,“何人敢伤孙某之子?!”

“孙传芳,你好大的威风!”随着一道

冰冷的声音传来,数名家奴倒飞进院中,一人布衣青衫,大步踏进月门,“孤王伤了令郎,且又如何?”

“你混......秦,秦王?”孙芳传看清进来的人,顿时惊讶的瞪大双眼,满脸都是不可置信,他愕然转头看了身旁的人一眼,却见对方一副见鬼的神情,明显是比自己还要震惊。

他俩方才口口声声那位那位,如今那位来了,他俩却再也说不出话来......他怎么说来就来,难道他是曹操不成?

李从璟跨进院门,将不成人样的孙钱礼丢在地上,冷眼看向孙芳传,“你纵子在外嚣张跋扈的时候,便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会被人揍成猪头?嗯?”他微微一怔,双眼眯起,“石敬瑭?”

那站在孙芳传身旁的人,不是石敬瑭又是谁?

石敬瑭看到李从璟大步而来,第一个反应便是转身就跑,好歹稳住了脚步没有如此不堪,这时眼见秦王近卫已经围住了院子、逼到了身前,个个虎视眈眈,他勉力稳住了因做贼而发虚的内心,规规矩矩行礼道:“见过秦王殿下。”

李从璟驱赶苍蝇一般挥了挥手,“站一边去,这没你事。”

石敬瑭:“......”

然后识相的站到一边。

孙芳传看了石敬瑭一眼,心说老兄你这一走可就留下我一个在场中了,你好歹为我说句话啊,你方才不是信誓旦旦要对付他的吗,现在他来了你也不用怕成这样吧,你我好歹是一个阵线上的,你这样让我情何以堪?

石敬瑭眼观鼻鼻观心,无视了孙芳传的眼神求救,心说老兄我在秦王面前正处于蛰伏期,你让我在私下算计他还行,让我当面忤逆他,不好意思,老兄实在做不到......

孙芳传眼见依靠石敬瑭无望,只得硬得头皮上前行礼,赔上笑脸:“不知秦王殿下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他瞧了一眼死鱼般躺在地上的孙钱礼,对方的凄惨模样让他心疼又愤怒,此时却不得不喝斥道:“逆子!躺在地上作甚,你这没眼的东西,在外面做了甚么下作事让秦王生气,还不滚过来赔罪?!”

孙钱礼先前吃了一顿饱揍,而后自己扇自己耳光差些给自己扇晕过去,方才跟着李从璟跑了一路,早已气力全无,连呼吸都费劲,此时他虽然有心提醒孙芳传些甚么,却是有心无力,听了孙芳传的喝斥,只得滚过来趴在地上......他的确是在地上打了个滚翻身过来的,因为他实在没力气了。

“府尹不必斥责令郎,孤王倒是想问问府尹,这百两黄金从何而来?”李从璟冷笑一声,将那百两黄金丢到孙芳传脚下,“令郎真是大方得很,随便出手就是黄金百两。这等手笔就是孤王,寻常时候也都拿不出来。府尹作何解释?”

孙芳传大骇,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慌忙在李从璟脚下跪下,“秦王恕罪!这......这......”

李从璟面若寒冬,俯视着孙芳传道:“府尹该不会是想说,令郎胆大妄为,私自盗窃了府库钱财?还是想说,令子在太原城一言九鼎,这些黄金乃是商贾所献,借以寻求保护的?”

孙芳传惊讶抬头,从他的表现上看,他方才的确是在思考如何给孙钱礼找个借口开脱,说不得还给李从璟说中了心事,此时不禁额上汗如雨下,“秦王殿下,下官,下官......”

李从璟最恨就是这种贪官污吏,而且还是纵子仗势欺人的贪官污吏,他蔑视道:“府尹不说话,可见孤王方才说的都不对,如此说来这笔资财,便只有一个来处。”

他陡然一声大喝,“孙钱礼!你身为府尹,当知新政律令,收受贿赂达到百两黄金,你长了几颗脑袋,够孤王来砍吗?!”

(本章完)

章七十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5)章十六 故布疑阵引人乱(上)章六十四 谁在喊威武【第三更】章十六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3)章六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中)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1)章九十四 风云际会枭雄起 国难当头人心诡章四十二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3)章一百五十六 闻君欲行来相别 大势将成起异变(2)章六十三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6)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3)章四八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2)章六十三 阵斩章三十四 都试章三七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6)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灵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七十八 为君说新政【第三更】章四十五 洛阳秋雨日绵绵 北归之人入东宫(3)章八十二 终是宿命祸萧墙 夜雨杀戮停不住章九十一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7)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来 出入俗世缘何在(1)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九 他的屠刀章三十五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4)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8)章四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章六十 伐谋伐交可得地 唯独伐兵令人惧(上)章一百四十五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下)章六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五十三 两线(第二更)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4)章一百二十七 鞑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风情异江南(上)章五 深夜遇袭逃百里 三人说契丹国事上架感言章二十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五十九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0)章六十九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7)章五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5)章二十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1)章十九 何冲章三十一 君子章五十五 李从璟的布局章二十七 百战军之困章六十六 郭威章五十二 何不来跪迎【第三更】品书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云多壮志 敢叫旧貌换新颜(2)章二十七 百战安义(6)章一百零三 两计使军安然归 辽东半壁已入瓮(上)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1)章三十七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5)章八十一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8)章十八 故布疑阵引人乱(下)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7)章四三 昨日烟云留不住 明朝双手织凤霞(5)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章一百六十七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1)章两百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3)章九 淇门之变(1)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2)章六二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9)章三十八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7)章八十六 过尽千帆皆不是 李从璟饿狼扑食章八十五 君能以国士待我 我必以国士报之章四十九 谁也别想过去章六十八 杀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时夜未央章三十四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3)章五十六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1)章二十六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4)章十五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2)章八十八 大浪来袭群鱼跃 风雨一路洗鲜血(1)章九十六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3)章八十二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1)章十七 打铁匠,使刀人章二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2)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六十四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7)章四十五 洛阳秋雨日绵绵 北归之人入东宫(3)章五十四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0)章七十四 谁惹秦王怒【第二更】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上)章九十 千万人拦亦可杀 君不见妾妾见君章一 为国征战不惜身 欲为忠臣不可得(上)章一百二十六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9)章四十八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4)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六一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8)章四十六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2)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2)章十三 淇门之变(5)章一百零三 一朝风云变天下 群雄侧目紧绸缪章八十四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0)章五八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5)章六十七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8)章七十七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5)章六十四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下)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1)章十一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