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六 数年新政养俊才 一楼宴评州县官

(今天只有两更。)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之后,洛阳已能明显感觉到暖日到来,暮春日迟迟,总有雨声似蝉声。刚升为刑部比部郎中的苏禹珪,双手拢袖站在刑部官署的大门前,望着雨落屋檐,心头涌起点点愁绪,轻声呢喃:“一候萍始生,二候呜鸩拂其羽,三候戴任降于桑。”

他轻轻叹息,如今三候已过,家乡的桑蚕想必正是繁盛的时候,只可惜他这个身在异乡的人,注定是瞧不见了。

在他身旁,不时有官员快步出来,与这位向来与人为善的刑部新贵打招呼,间或有相熟的,也闲聊一阵,他们在门前撑起伞,一个接一个走进雨帘中。苏禹珪既没有持伞,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一位眉目愁绪比他更浓的官员,步履沉重站到屋檐下,抬头忘了一眼阴沉沉的天空,眉宇间的愁色更浓了些。此人手中握着的伞虽说不曾镶金戴玉,但也品味高雅,一看就价值不凡。

苏禹珪面朝此人行礼,“孙侍郎。”

“苏郎中。”刑部侍郎孙兴如梦初醒,忙还了礼,却不曾多言一个字,撑开那柄珍贵油纸伞,走进了雨帘中。雨势很大,压得雨中人行路艰难。

苏禹珪望着孙兴略显急促的背影,眼中隐隐有一丝了然之色。一名撑着纸伞的年青官员从雨幕中跑过来,与孙兴擦肩而过,他明明撑着伞,却像在淋雨似的,迫不及待冲到了苏禹珪身旁。

苏禹珪看到此人,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那人在屋檐下收了雨伞,拍了拍双袖上零散的雨水,“又没带伞?”

苏禹珪笑意醇厚,“借给同僚了。”

苏逢吉瞪了苏禹珪一眼,“你倒是大方。若是我不来寻你,你岂不是要淋着雨回去?”

苏禹珪笑意不减,“苏兄方从两川归来,稍后宫中又有大宴,苏兄既不着急回去,必然是会来的。”

苏逢吉没好气的嘲讽,“少跟我扮姜太公,你还能神机妙算了?”

苏禹珪指了指对方收起来的伞,“苏兄本不需收了伞......”

苏逢吉翻白眼,“我走累了,歇息一阵再走不行?”

苏禹珪道:“此言甚合情理。”

苏逢吉哼了一声,凑近苏禹珪,一脸神秘道:“方才离去的那位是刑部侍郎孙兴?听说他要倒霉了,可是确有此事?”

说起这事,苏逢吉打开雨伞,与苏禹珪走进雨中,苏禹珪还没回答,他又接着道:“今日一回来就听到了风声,说太原那边已经闹翻了天,原太原府尹孙芳传私结党羽,把持州县大权,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以各种手段每年敛财巨万不说,还对朝廷新政阴奉阳违。听说朝中许多重臣都与他来往密切,故而每年去太原府巡视新政的官员,都不能奈何他分毫,明

知他没着力推行新政,也都不敢言语。而且据说他每年送往洛阳与重臣往来的钱财,都是以车论计。前些时日,新任河东节度使夏鲁奇到任后,孙芳传才东窗事发。孙芳传之案涉及到的朝廷重臣,不乏六部尚书与三省大人物,其中户部尚书张春来、刑部侍郎孙兴,便是已经露出尾巴的头面人物。”

苏禹珪没有说话,苏逢吉自顾自道:“户部尚书张春来、刑部侍郎孙兴,此案最终会牵扯出来的官员,怕是不止这些吧?真说起来,张尚书平日口碑甚好,将户部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说,身上就没什么长物,乃是朝中力行节俭的标杆人物。至于你们刑部的孙侍郎,那就差得多了,平日里穿金戴银,生怕旁人不知他家财万贯一般,是彻头彻尾的虚荣鬼。这回出了事,怕是要栽到底,说不定再无翻身的可能。”

苏逢吉拿手肘捅了捅苏禹珪,“你身在刑部,如今又是刑部尚书跟前的红人,知道的总该比我道听途说来的多才对,你给透个底,朝廷对这事是什么态度?准备大事化小,以新政大局为重,还是准备大折腾一番,彻底肃清洛阳吏治?”

苏禹珪并不直言,他目不斜视道:“在苏兄看来,洛阳吏治需要肃清?”

苏逢吉撇撇嘴,“小苏你不厚道啊,这种话你问旁人也就算了,跟我需要这样藏着掖着?洛阳吏治需不需要肃清,这问题哪里需要回答,明眼人都心知肚明。”

听到小苏这个称呼,苏禹珪嘴角抽了抽,不过他仍是望着前方道:“既然苏兄都这般说,英明如陛下,怎会没有打算?”

苏逢吉凑过脑袋来,低声道:“小苏啊,孙芳传的案子,你到底参与没有?这件事要挖到何种程度?”

苏禹珪双手笼袖,眼神悠远,半响才道:“不瞒苏兄,陛下今日钦点秦王、安公、李公牵头,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协同,并在三省六部抽调官员二十名,专门办理此案,我也是其中之一。”

饶是苏逢吉有所预期,也惊得一呆,“一个太原府尹,便纵是三品大员,涉及朝堂重臣,也不必闹出这样大的动静吧?”

苏禹珪看了苏逢吉一眼,“区区太原,一个洛阳,还不在陛下眼中。”

苏逢吉怔了怔,他当然知道这句话的分量。

苏禹珪伸出手,接住伞外的雨水,“春雨贵如油,岂容随意糟蹋?”

苏逢吉正打算说什么,苏禹珪已经看向他,“若是苏兄曾有类似收受贿络、徇私舞弊、履职不公的事,还是主动向我交代的好。”

“苏禹珪,你这田舍汉、挑粪郎,真是岂有此理!”苏逢吉大叫起来。

今日宫里大宴,是为李嗣源招待推行新政得力的官员。其中许多官吏都是从州县被接到洛阳,接受皇帝召见与赐宴,他们注定

要在今日之后名传天下,受到朝廷重用,其中受到皇帝看重的,一步登天也并非不可能。

苏逢吉在两川履职得力,归朝受赏,现已是官拜从五品的兵部郎中,苏禹珪数年磨一剑,因修缮包括《名例》《卫禁》《职制》《斗讼》《诈伪》《断狱》在内的“律法十二章”有功,名动一时,由七品芝麻官直接被拜为从五品的刑部比部郎中。

大宴后期,殿中官员相互走动的就多了起来,不再局限于各省各部各寺,歌舞之外,一些官员也起身来到殿中,面红耳赤而又精神亢奋的跳起了乱七八糟的舞,一些个武将出身的官员,则是相互打令饮酒,气氛很是热烈。

苏逢吉拉着苏禹珪找到张一楼,三人共用一案。

张一楼在吏部任职,对这些官员都熟悉,遂为刚回洛阳的苏逢吉介绍今日宴会的名人,“那位刚站起来又倒下去的大胡子中年官员,乃是颍州刺史朱长志,此人不仅卖相粗狂,平日作风也很刚劲,他在颍州推行新政的时候,因为喜欢跑到田里跟农夫一起劳作,被嘲笑为和泥刺史,你们猜他怎么回应?”

苏逢吉:“如何说?”

张一楼微笑道:“此人说,老子拉在地里的,都进了你们嘴里,你们平日吃饭的时候,怎么不觉得有问题?”

苏逢吉击节大笑,“妙语,真是妙语!”

张一楼又看向另外一人,“那位安坐不语的长须官吏,乃是许州刺史赵钟鸣。刺史早年间曾受殿下提拔,在平州任职,与我也有过数面之缘。他推行新政最有章法,尤其是解决麻烦的手段堪称雷厉,许州栽在他手里的大户、官吏不计其数,人送诨号阎王刺史。”

苏逢吉惊道:“这诨号有点吓人。”

张一楼笑道:“非止吓人,也吓自己。他得罪了不少官吏、大户,有一回他出城巡视,半路遭遇劫杀,差些将命丢掉,在野外跑了两日两夜才回城。而后却放言,正愁找不到彻底整治那些官吏、大户的把柄,对方就送上门来了。”

苏逢吉张大了嘴,“厉害,厉害啊!”

张一楼又看向另一位年轻小眼官员,“此人是徐州沛县县令何晨光,他推行新政讲究一个‘理’字,梳理官民矛盾,梳理大户贫民矛盾,甚至梳理水渠,梳理耕作之法,都是好手,堪称尽得新政温和手段之精髓。上至刺史,下到百姓,都对他称赞有加,甚至连地方豪强,对他也都没有恶言恶语,可见其人之能。”

苏逢吉感慨道:“都是俊才啊!”

张一楼笑道:“世间本不缺英才,新政推行数年,大浪淘沙,各方官吏怎能不‘原形毕露’?此番除却这些新政干才,亦有一些推行新政不力的,如今却是吃到了苦头,被罢官治罪的,也有一大批。”

(本章完)

章二十九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7)章六十五 奴在灵州望西天 待君归来诉思念(3)章五十五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1)章八十五 缘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为必成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为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七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7)章一百二十一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4)章七十三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2)章两百零五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下)章四十九 谁也别想过去章八十六 是非成败问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中)章十九 练兵之法章十一 投靠章七十三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1)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2)章七十九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6)章八十二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1)章三三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2)章二 鬼斧十手章九十四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3)章二四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2)章七 一支凤钗引风波 不是斯人胜似是(上)章九十四 风云际会枭雄起 国难当头人心诡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6)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3)章七十二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1)章七十九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上)章一百二十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3)章二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2)章两百二五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2)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来 出入俗世缘何在(2)章一百三十七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上)章七十二 换一副书画【第二更】章四十九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0)章六十一 火攻章两百十六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上)章五十八 总攻章五十三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9)章五十九 破城章九十五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2)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战需得有力为(中)章四十八 帝国之军威【第二更】章九十五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2)章六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2)章八十八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4)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4)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九十三 王朴坐论天下谋 何人雄关退千军(下)章一百五十二 来日取城馈送别 他乡何曾遇故知(1)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4)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1)章四十一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2)章一百零二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7)章四 雄才大略为君王 盛世帝国新大唐(4)章二十二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章九十二 顺势破势天下势 一老一少分生死章三十三 从天而降章两百零四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中)章三十五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3)章六十七 不惜贱命搏富贵 梁军营中夺功名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9)章十四 云波诡谲章二十八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2)章五十六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1)章六一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8)章二 奋我躯兮章六十一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4)章一百二十三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6)章五十五 生搏死斗欲突围 临死不忘顾大义章五十七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7)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楼 细细路遇杜千书章九十六 天下漕运正当通 中央集权何时强(3)章三十一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5)章九十三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2)章十三 有人西楼杀宰相(2)章五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5)章十三 战士之仇章二十一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8)章两百三六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4)章两百二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章十七 故布疑阵引人乱(中)章七十七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4)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9)章九十二 两人阁楼闻雨声 两年之内平淮南章四十八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4)章五十 李继韬的怒火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4)章十九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3)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1)章五十七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7)章五十九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2)章三十二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1)章九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2)章三十六 君子都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1)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为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五十八 总攻章三十一 宴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