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五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3)

士子风流除却诗词歌赋曲水流觞之外,游玩或者说游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琴棋书画百戏文娱哪怕是花前月下,都是向来被大书特书的东西,当然士子风流并非都是仁者乐山君子乐水,登高而望临遗迹而吊古,寒窗十载而后游学四海同样是士子风流的一种,中原风气醇厚,即便是进入五代乱世,敢于蔑视礼法的士子也少,淮南则与中原的醇厚不同,少了几分刻板厚重,多了几分灵动洒脱,中原士子哪怕是隐居,也是规规矩矩耕读,一灯如豆,满纸辛酸,江南的士子若是隐居,则要放浪形骸得多,牵牛纵酒,指点山水,醉卧山岗,依红偎绿都是寻常事,虽然没了魏晋时阮籍之哭与士子争相服食寒食散这样的风气,然士子以不羁放-荡之态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都不曾少了半分。

吴国没有贡举,士子进身无门,虽说仍有上书言事一途,但到底道路太过狭窄,有才学之士若要锦衣玉食,就得投靠达官显贵成为幕僚,虽然某些幸运儿仗着自身精绝的才学,也能披上国家官袍,但实际多跟被豢养的家犬无异,更遑论那些无法兀一登场便惊艳四座的寻常才子了,这对很多才学不能被公辅看重,而又心高气傲的士子而言,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进身无望带来的现实泥泞昏暗,往往使得士子委身市井,本身才学也绽放于市井,故而吴国尤其是金陵扬州的文学风气,比之洛阳要浓厚不止一个层次,若说中原士子的才学多是经世致用,江南士子的才学则多是诗词歌赋。

正因如此,秦淮河上的灯火比之盛唐时更加多彩,金陵城中的康福坊更是繁华热闹到了极致。

青楼是风雅之地,因为这里的小娘子琴棋书画歌舞词赋总有一门精通,青楼又是鱼龙混杂之所,因为只要有钱就能进得了那座大门,青楼还是风花雪月之处,只要才学风流入了莺莺燕燕环肥燕瘦之眼,不愁不能春风一夜。

能在寸土寸金的康福坊开一座青楼的,无不是资财雄厚左右逢源的人物。

锦绣阁,金陵三大青楼之一。

苏红袖,锦绣阁花魁,也是康福坊四大花旦之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善歌舞,史虚白曾言“见红袖长舞,如见江山锦绣,闻红袖轻歌,知铅华尽洗”,其人备受金陵士子倾慕与推崇,寻常士子想见一面都难如登天,且不言需得用非凡诗作为敲门砖,更要本身风姿出尘,除此之外,还得有一掷千金的底气。

燕子楼,锦绣阁寥寥数座单独院落之一,即便是在以装饰雅致脱俗著称于康福坊的锦绣阁中,其布置的格调也是数一数二。

此时,燕子楼中灯火辉煌,略施粉黛长袖如云的苏红袖,正恭恭敬敬束手站着,不敢用正眼去看小案后的人。

若是苏红袖这番模样让外面那些不惜为其争风吃醋的士子们瞧见了,一定会大跌眼镜,金陵人都知道苏红袖不仅歌舞双绝,性子更是高傲得很,平日里就算见着王公贵族,都从未有过曲意逢迎的时候,更别说眼前这等大气不敢喘一口的神色。

如不羁公子哥般坐在小案后的,并不是金陵城的哪一位大人物,而是一个身材娇小玲珑的姑娘,第五姑娘。

房中除了对苏红袖

略带审视目光的第五姑娘,还有一位年过四十的妇人坐在另一侧,身材丰腴,风韵犹存,正是人人熟知的锦绣阁主事,人称葛三娘。

“金陵城中达官显贵千百,但真正能窥知淮南朝堂秘辛的,也不过就那么一小撮而已,这其中尤其以大丞相府的幕僚们最为紧要,近日来倒是真有一位‘贵人’与红袖往来密切,这其中的曲折,不妨由红袖说给统领听。”葛三娘说话的时候始终面带笑容,却不让人觉得谄媚只会觉得亲切,这也是年长人物的风采。

第五姑娘知道葛三娘是想多给苏红袖一些表现的机会,也不多言,等着苏红袖开口。

唯一站着的苏红袖声若山涧溪流,清脆动听,“三娘说的是大丞相的长公子徐景通......”

故事并不复杂,如今十五六岁的徐景通,正是年少轻狂的时候,加之其人生得风流倜谠,更难得的是精通诗赋,最喜欢士子风流那一套,故而很容易就博得了苏红袖的好感,趁着徐知诰西征楚地无人对其约束管教的时候,没少以诗词与金银开道,来锦绣阁与苏红袖厮混,苏红袖有心顺水推舟,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便可称“知己”了。

锦绣阁作为军情处布置在金陵城的产业,与一品楼一暗一明,不知耗费了军情处多少心思,第五姑娘亲自到金陵来打探吴国对江淮的反应,当然会到锦绣阁来。

听罢苏红袖的叙述,第五姑娘饶有趣味打量着她,问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你可曾把身子交给他了?”

此言一出苏红袖和葛三娘都有些措手不及,前者更是脸色涨红,这是个正值破-瓜之龄的小娘子,虽然声名在金陵如日中天,但面对这样的问题还是不免既羞又恼,只是不敢有所表示罢了。

葛三娘到底是过来人,为苏红袖掩饰尴尬道:“第五统领勿忧,红袖只以技艺示人,并无把身子交出去的意思。”

第五姑娘轻轻笑了笑,意味莫名。

“既是如此,这几日便寻个缘由,与那徐景通好生见上几面,总能得到些有用的消息。”第五姑娘摆摆手,示意苏红袖可以退下。

苏红袖走了之后,房中便只剩下第五姑娘与葛三娘两人,后者对前者表态道:“红袖这孩子是卑职一手带大,她的性子本事卑职了解得很,有她尽心竭力,要办成此事并不难。我等皆是承蒙大当家恩赐才能活到今日,此番断然不会辱没使命。”

第五姑娘淡淡道:“三娘的为人,我自然信得过。”

青楼出身的葛三娘,早年在兵荒马乱之时失了安身立命之所,被一伙强盗劫掠,若非被桃夭夭顺手救下,早就死于非命,桃夭夭在金陵布置军情处棋子时,既然会让葛三娘来主事,自然信得过她。

只不过葛三娘信得过,并不代表苏红袖就也信得过,对方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碰到徐景通这样身家才学品性样貌皆出彩的对象,难保她不动心不思春,一旦她动了心,事情就要麻烦得多,即便她无心背叛只怕也会出些纰漏。

深入敌境打探消息,步步皆是险境,何况金陵又是青衣衙门总舵所在,第五姑娘不得不小心谨慎。

这世上

的人只有两种,男人和女人,这世上的事也只有两种,公事和私事,达官显贵与士子书生们除却办差与读书外,私下有时间总会光临青楼,与有共同语言的才女相会,互诉衷肠也好自吹自擂也罢,总有道不尽的许多缠绵,美酒美色是个好东西,总能让人的嘴巴不那么严实。

接下来两日,凭借苏红袖与徐景通的“勾搭”,以及锦绣阁其她艺伎们的打探,第五姑娘收获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虽然还不能得知吴国对江北战局的布置,却也拿到了一些颇为关键的消息。

“史虚白、韩熙载?”咀嚼着这两个陌生的人名,第五姑娘若有所思。

“大丞相府最近的异样动静之一,便是徐知诰任用了这两人,前者之前就颇有才名,与宋齐丘斗才的事迹传得金陵人尽皆知,后者没甚么轶事,只是听说曾在大唐做过官。”葛三娘如是对第五姑娘说道,顺带提了一嘴史虚白的往事。

“非常时期,非常之人。”第五姑娘嘴角动了动,黑曜石般的眸子里闪着亮光,“查查这两人,详细的查。”

史虚白与韩熙载对徐知诰的作用,开始于两人对江淮用兵策略的进言,而这些思想结晶并非一蹴而就,往往来自于跟同伴的切磋商讨,毕竟以他俩之前的身份地位,还无人向其及时汇报江北战局,正因为他两人先前并没有被重用,与人言谈没甚么顾忌,所谓江北用兵策略更算不上秘辛,是以两人对江淮兵事的见解,虽然知道的人不多,却也不少,很快,这些言论就经由其它士子之口,传入锦绣阁的艺伎耳中,再经由这些艺伎传到第五姑娘面前。

在李从璟身边多年的耳濡目染,第五姑娘虽然不参与兵事,但绝非对兵事一无所知,所以她在得知史虚白、韩熙载对江淮兵事的谋划后,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将这事报给了李从璟。

消息送去江北没多久,第五姑娘得到李从璟回信,后者让她尽快查实此事,该有的细节越详尽越好。

第五姑娘不敢怠慢,不日,军情处全面行动令从康福坊锦绣阁中发出,在当日就传达到了每一个军情处细作手中。

金陵城外临近军营的一座庄园中,护院统领叫来几名心腹,将军情处的全面行动令展示出来,于是自当夜起,轮休的护院就会悄无声息翻越院墙,跑到吴军军营外隐蔽下来,死死盯着军营动静。

金陵城某位大官的府邸,一名送菜的菜农在送菜时,悄悄将一枚令牌放到接收蔬菜的某个仆役手中,那位勾搭了府邸主人某位小妾的仆役,就会在夜里与那小妾经过一番苦战之后,让她去套府邸主人的话。

某位大将府中的丫鬟在去西市购买绸缎时,收到绸缎铺东家塞给他的小巧令牌,回去后经过一番布置,原先某个伺候将军起居的丫鬟,忽然间染上重疾躺在榻上下不来,于是这名丫鬟顺利补位,得以近距离与那位将军朝夕相处。

某位大丞相府官吏,最近频频被在金陵经商的家乡好友宴请,但凡赴宴必然好酒好肉,鲜有不喝醉的时候......

军情处在金陵经营多年的大网,正缓缓张开,将整座金陵城笼罩其中。

(本章完)

章两百二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章八十八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上)章五 深夜遇袭逃百里 三人说契丹国事章七十一 强一地也强一国 最是谍斗能惊心章二十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1)章十七 棋至中盘局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八十五 缘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为必成章十 家国天下无事平 算计谋划谁人清章四十三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4)章二 神仙山(1)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3)章九十六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3)章一百四十三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上)章十二 大丈夫谋身谋国 杀人何须有理由章二十五 阵战(上)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3)章三十二 楚地战事不如愿 拟调郭威往替之章五十二 军入潞州(第一更)章七十八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4)章七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四十二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3)章十八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2)章十八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2)章九十六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5)章两百二二 渤海三月复三月 过三月再无三月章二十九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8)章五十六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7)章八十八 大浪来袭群鱼跃 风雨一路洗鲜血(1)章一百三十八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中)章八十九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中)章六十三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6)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6)章六十七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1)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二 最是真诚少年心 边军功过凭谁说章八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1)章六十八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6)章十五 有人西楼杀宰相(4)章五十四 帝国之两难【第二更】章九十六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5)章六十二 八千将士章十五 心血灌帝国 不负为男儿(上)章四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5)章一百五十六 闻君欲行来相别 大势将成起异变(2)章十五 接城章十一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2)章三十九 两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四十八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9)章二十七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6)章二十七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4)章三十六 西楼之真相章四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章二十九 百战安义(8)章六三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1)章四十六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1)章八十二 一朝功业归尘土 空留佳人无归处章七十六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2)章六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6)章七十八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4)章十七 棋至中盘局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下)章两百四七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2)章七十三 经营章三九 昨日烟云留不住 明朝双手织凤霞(1)章四 神仙山(3)章三二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1)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6)章一百二十七 鞑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风情异江南(上)章七十四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1)章八十一 灯火处是归处【第三更】章二十四 国家大政须慎谋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一 北地秋意来时早 国仇家恨苦奈何章四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6)章两百十八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下)章两百三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1)章四十五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1)章一百二十九 鞑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风情异江南(下)章十一 一载相识十载别(5)章三十六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10)章四 水寨(2)章七十一 抬头问苍天【第一更】章三六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5)章十八 淇门之变(10)章九十 小麻雀与小妖精 少女心与英雄梦章两百四五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0)章一百七十一 军堡军堡何安在 边境边境局若何(中)章十九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0)章四十九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5)章六十一 火攻章一百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5)章一百三十八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中)章四十五 先声夺军心(2)【第二更】章七十七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4)品书章两百二八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5)章两百二一 生逢乱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六十 李从璟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