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九 走马观花过扬州 钱元瓘再会太子(下)

王师出征江淮时,起先只有四万侍卫亲军并及百战军,而后李从璟征调四镇八州的藩镇军围攻寿春,兵力便增加到八万,今岁朝廷又遣西方邺、房知温率三万新编禁军来援,加上一路来俘虏改编的刘信部、李德诚部、王会部、韩熙载部、刘仁赡等部兵马,即便是除去伤亡,眼下江淮的总兵力也已达到十五万之众。

如今江淮战事落下帷幕,四镇八州的兵马可以各归本镇,另外十二万兵马如何安置,就是摆在李从璟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编制,依照本宫与陛下商议的结果,收编的淮南俘虏兵择优裁弱,四万俘虏兵只保留两万人,余者解甲归田,在江淮择地安置,这两万兵马打散编入侍卫亲军序列,原本在江淮的四万侍卫亲军就可以扩充到六万,西方邺统率的三万新军则划入殿前军序列。”

李从璟在跟莫离、王朴、冯道、李从珂等人议事的时候如是说道,“眼下王师兵马分散于江淮十四州,但主力集中在东部扬州,尤其是侍卫亲军;殿前军主力大体集中在西部黄州一线。本宫之意,六万侍卫亲军半数驻扎于扬州、和州一线,建‘江北行营’以统之,威慑江南,护卫江淮,余者则回师洛阳。”

“殿前军并及百战军,共计四万之众,在黄州附近休整一两月,待天气稍微转凉,即开赴楚地战场。在这之前,殿前军的军粮医药布匹等物资,并及日后‘江北行营’侍卫亲军的一应物资,自江淮十四州征调,朝廷只统一供给兵甲器械与军饷。”

说到这,李从璟看向冯道,“江北行营的物资供应,需要江淮十四州的民政支持,以江淮的富裕与渔盐之利,想必不会有甚么难处?”

冯道回应道:“江淮虽然方经大战,但东部寿、濠、楚、滁、庐等州的民政,实则自去年就已日渐步入正轨,今岁虽然又经一场大战,但战场并未深入滁、庐等州太多,尤其是寿、濠、楚等州,民事更未受到影响。西部诸州虽是方定,但官吏都已赶过去,而这其中不乏主动献城投降者,加之战事又未持久,各地遭受的灾祸不大,供应数万王师粮秣之费,虽然有些仓促,但以朝廷遣来官员的才干,应该不会误事。”

大唐财赋,东南为重,江淮与江浙两湖之地,实为重中之重,以江淮暂时供养数万兵马,并不是甚么难事。

李从璟点点头,“有冯相主政,本宫并无不放心之处,此番要多辛劳冯相一些了。待诸事平顺下来,冯相便可回洛阳。”

冯道恭敬道:“臣必当尽心竭力,不辱职守。”

莫离这时候问李从璟,“楚地之战,朝廷具体是何打算?”

如今江淮战事已毕,他身上江淮招讨使、行营都统的担子,也就渐渐卸了下来,现在自然是关注楚地战况。

李从璟道:“楚地虽有殿前军四万,但淮南兵却超过十万,且彼部在去岁大胜之后,一面构筑益阳防线,森严壁垒,一面不停整顿各州县政事,将战果转化为军政资本,回过头来又反哺战事,已经颇为成势。”

“殿前军虽然不惧硬战,但澧、朗二州地域狭小,不足以供应军需,在不能迅速开疆扩土的情况下,殿前军的各种物资,还得从江陵、两川征调,路途损耗甚大,耗费太多。楚王马希声的兵马折损殆尽,只剩下不到万人,此人一面想要招兵买马,一面又困于钱粮不足,正向朝廷开口要钱要粮。”

“于此境遇下,王师无力大举东出益阳,楚地战局僵持。好在如今江淮战事已定,来日百战军与新编禁军南下,若能在楚地开辟第二处战场,则能与殿前军东西呼应,一举扫平湖南!”

莫离微微颔首,此间之事,他心中已然有了些谱。

原本朝廷对湖南战场的要求,底线就是即便不胜,也要保证相持之局,只不过眼下这个相持之局,有些名不副实了,好在江淮定的快,淮南还没有彻底稳固在湖南新得之地的统治,只待旬月后大举用兵南下,那便是湖南战场最后见分晓的时候。

这中间的一两个月,既是江淮王师的休整时间,同时也是李从璟宣慰十四州的时间,当然十四州他不可能都去跑一遍,这一路来走过了东部数州,意思也就差不多到了,一应事务在扬州处理即可。

宣慰江淮,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对吴越的处置。

江淮战罢,配合江淮之战的吴越西征自然也就结束,吴越的表现如何评价,吴越王的王位给不给钱元瓘,以及朝廷对吴越日后的要求,都需要李从璟现在拿定主意。

......

李从璟结束与莫离等人的议事,回到院子正是傍晚时分,白日里太阳若是稍大一些,这日子便没法出门晃荡,所以屋里的人都会选择在房里呆着。李从璟踏进月门,就看到院子里有两道矫健而不失曼妙的身子,正在刀光剑影中你来我往,间或有尘土轻扬,绿叶纷飞。

空地旁有石桌,桌上有凉的茶水,李从璟施然在石凳上坐了,翘起二郎腿,一边饮茶一边看第五姑娘和林安心切磋。不得不说,在个人武艺上,这两人都是出类拔萃的,还好眼下只是相互切磋而不是生死相搏,所以没有一招毙命招招致命,而是见招拆招,攻守不停变幻。

两人的动作都出奇的快,换作寻常人等只能看到道道虚影,听到阵阵刀剑相碰的声响,断然是看不清两人的出手的,李从璟既然是行家里手,自然也就懂得欣赏。

约莫是察觉到李从璟归来,两人没再斗多久就分开,皆是微微喘着粗气,额头上布满密集的汗珠,齐齐抱拳全了礼节。

“第五娘子真是好身手!”

“林娘子才是真的厉害呢!”

两人又不忘相互吹捧一番,这场面落在李从璟眼里,不知怎的就把他逗笑了。听到李从璟的笑声,两人都转身向他看过来,林安心面颊微红的低首,估摸着是觉得自己有些太“粗鲁‘了,第五姑娘则是嘟了嘟嘴巴,似乎想要吹出个气泡一般,忽而对林安心道:“要论武艺,殿下才是真的举世无敌,连桃姐姐都打不过他。”

大概在她心里,桃夭夭已经是她无法超越的顶峰了。

林安心不禁莞尔,瞧了李从璟一眼,“殿下自然是极厉害的。”

谁知第五姑娘听了这话,却突然又不买账了,她用一种颇有些挑衅的目光看向李从璟,“殿下,我和林娘子联手,你敢不敢应战?”

大抵是这几日吃肉比较多的原因,这话落在李从璟耳朵里,竟然让他产生了歧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副少儿不宜的画面,不过他好歹及时回过神来,起身来到第五姑娘面前,伸手就揉乱她方经比武本就有些散乱的头发,笑道:“是不是几天不打,就想上房揭瓦了?”

第五姑娘哎呀呀的叫了一通,抱着小脑袋逃离李从璟的魔掌,气哼哼的瞪了李从璟一眼,呼啦一下又跑出了院子,临了还不忘偷偷从月门里探出小脑袋,想要窥探院子里有甚么“大事”发生。

直到第五姑娘真的走远了,林安心见李从璟一直盯着她看,不禁又有些脸红,微微低头,正不知该说些甚么寻常话,忽然灵机一动,“说起来安心还没真正见识过殿下的武艺呢,若是殿下愿意,正好向殿下讨教一番。”

李从璟凑近到林安心面前,几乎要贴着她的胸脯,不怀好意的笑道:“要不要换个地方讨教?”

林安心顿时羞得面若桃花,无地自容。连日以来

,李从璟哪一晚不是跟她在榻上讨教那门学问?而且李从璟每带她解锁一个新姿势,都会一本正经模样的要她好生领会其中精义,争取早日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林安心偷偷看了一眼天色,见离天黑还有一段光阴,哪里抹得下脸面,低头盯着脚尖忸怩道:“殿下......”

她这番可人的模样,李从璟哪里会容她浪费光阴,当即二话不说,拦腰就把林安心扛起来,采花大盗强抢民女一般,大笑着把她扛进了屋子,反手两脚就勾上了房门。

......

钱元瓘到了扬州。

李从璟当然犯不着去迎接他,随随便便派个官员去安排他住进驿馆就行,不过李从璟也没有太过拿捏架子,翌日就在府中设了宴席,与众多官员一道,招待钱元瓘这位钱塘世子。

宴席上钱元瓘的心情并不轻松,也没有多少心思去欣赏厅中的歌舞,李从璟虽然很快就设宴召见了他,并没有将他晾在一边,但自打今日见到李从璟,钱元瓘还是敏锐的察觉到,对方态度有些不冷不热,即便是他向李从璟敬酒的时候,将唐军的威武吹捧的天下无双,将李从璟的功德歌颂的只应天上有,李从璟也只不过浅酌了一口杯里的酒。

要知道,钱元瓘一见到李从璟,可就将劳军之物的清单递了上去,那可是“白银万两,绢万匹,茶万斤,米麦万石”就送出去了,最终就换来个皮笑肉不笑的笑脸?

偏偏钱元瓘不敢有半分不满,只是更加忐忑,案桌上再好的美酒佳肴,落在钱元瓘嘴里都失去了滋味。这实在怪不得钱元瓘不稳重,谁让吴越兵马在常州并没有取得大捷,而大唐兵马一年就迅速攻占了江淮呢,钱元瓘心里的确没甚么底气。

面对这样的情况,钱元瓘委实没法提承袭王位的事,不过他到底也不是庸碌之人,既然李从璟那里不好亲近,就跟莫离、王朴等李从璟的心腹套近乎,旁敲侧击询问他们对吴越出战常州的看法。

“王师虽然没有渡江南下,但军情处的探子却有数十人在常州左右,钱公与淮南交战的情况,大到战略部署,小到每日战况,可是都呈现在太子面前。”莫离说这话的时候语气轻松,面上带着微笑,但言语落在钱元瓘耳朵里,则让他背后凉飕飕的,“太子到扬州已有多日了,也曾提到常州战事,不过不瞒钱公,离尚未听到褒奖之词。”

听罢莫离的话,钱元瓘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跟莫离诉苦,但转念想了想还是作罢,以莫离对常州战事的了解、以大唐对钱塘深浅的洞悉,他还是不要白费力气得好,若是弄巧成拙落得个面目可憎的下场,那就真的没处诉苦了。

心头苦叹一声,虽然钱元瓘万般无奈,却也不得不提前把此行底牌露了出来。

当然,钱元瓘说的还是很委婉,无外乎是舍妹仰慕太子久矣,此行死活跟着要来,不知是否有幸得太子召见,还请莫公帮忙这样的话。

莫离当然明白钱元瓘的意思,他摇着折扇微笑道:“此事离也不敢擅自做主,毕竟太子殿下事务繁忙,不一定能抽出空闲来......然,太子毕竟是仁义之人,想来不至于忍心断然拒绝。”又沉吟一番,“此事离或可帮钱公一帮,不过那却得要人先见过令妹才行。”

钱元瓘张了张嘴,心说这种事你也能把李从璟说得大义凛然,我真是佩服。不过转念一想,把钱小桔献给李从璟,原本就已是割肉的痛心之举,此时竟然还要被对方先“验货”,才能给予“面试”的机会,钱元瓘真是憋屈到了极点,却偏偏一点儿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

我这么懒的人,真的没有建书友群...

(本章完)

章四十二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3)章四十二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3)章九十九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6)章六十五 奴在灵州望西天 待君归来诉思念(3)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下)章三十二 楚地战事不如愿 拟调郭威往替之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3)章五十七 首战怀州城章一百四十一 游演武院有三望 说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五十五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5)章一百二十二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5)章七 一支凤钗引风波 不是斯人胜似是(上)章九 风月之地有深机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三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2)章一百九十七 山河破碎臣子逆 伐蜀功成何人忧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树 雄主不屑转顾之(上)章四十八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4)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3)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3)章八十二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1)章一百二十三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6)章两百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3)章九十四 天下漕运正当通 中央集权何时强(1)章二十二 百战安义(1)章九十八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3)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下)章二十五 百战安义(4)章两百三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1)章四十一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2)章四十四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5)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风高杀人夜章四十六 敢叫勇协谋 大争于天下(1)章九十五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2)章七十七 弹冠相庆何其急 悲剧未尽马小刀章五 神仙山(4)章六十六 郭威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将去尽 行远何处觅归程(下)章四七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1)章五十一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1)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3)章二十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4)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8)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来 出入俗世缘何在(2)章十八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二十二 百战安义(1)章七十三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4)章十一 平静湖面暗流动 一时英雄俊人物章二六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4)章三十一 君子章一百六十三 历经磨难终成凤 多年对弈收官始(3)章三 神仙山(2)章四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章一百四十六 同光二年将去尽 行远何处觅归程(上)章八十二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9)章七 神仙山(6)章三十七 嚣张李从璟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4)章五十二 何不来跪迎【第三更】章一百零四 繁华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处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肠裂 愿随军帅征四方章二十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4)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5)章十八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2)章七十四 谁惹秦王怒【第二更】章十八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9)章五十八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9)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应天府双杰(下)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章四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5)章两百一十 定国安邦波澜起 不平尽去平山河(上)章十四 有人西楼杀宰相(3)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1)章六十一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4)章八十八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上)章六十四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下)章十四 有人西楼杀宰相(3)章七十七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4)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0)章二十二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章三十二 大争之世章两百二二 渤海三月复三月 过三月再无三月章九十五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4)章四十三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4)章六十六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4)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6)章三十八 黑云催西楼章十三 首陈大军往边境 天涯里无限风情章二十五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9)章七十九 将士百战方为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九十五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2)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9)章一百零四 两计使军安然归 辽东半壁已入瓮(中)章九十一 怒抢佳人回军营 三军齐发至中都章八十七 轻罗幔帐红烛低 柔情蜜意两人识章四八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2)章两百十六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上)章八 一支凤钗引风波 不是斯人胜似是(下)章六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2)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