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5)

“建州、长乐、汀州、泉州、漳州,闽地五州十余县,山灵水秀的好地方,西靠武夷山东临大海,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纵横,多荒无人烟之地,农商却是没甚么值得称道之处。”

闽地舆图在案桌上铺成开,李从璟端详一阵,“闽地的兵马未必强盛,但地势条件却极度复杂。因其南连岭南,进军路线并不多,武夷山虽说不至于难于逾越,却也不是好走的地方。”

莫离接话道:“闽地民风古怪,莫说一州之内,便是一县之内口音都不同,彼此面对面都不知道对方在说甚么,由此可见山川隔绝、地理封闭的程度,如此地域,穷山恶水多刁民。”

李从璟冷漠道:“长兴三年,王延钧上书朝廷:楚王马殷、吴越王钱谬,都曾被朝廷加封尚书令,而今两者皆已老去,请封臣为尚书令。朝廷不许,王延钧便断绝贡奉,转而向杨吴称臣,此獠之习性如此,中书令的话不差。”

昔年南唐攻闽,虽然灭了其国,最终却被吴越占据了长乐府,而泉州也没守住,让泉州兵将独立自建了清源节度使,堪堪夺得建州、汀州地区。

闽地封王的是王审知,如今王审知已死,其子王延钧杀兄篡位,长兴四年大唐灭吴之后,王延钧称帝,国号大闽,圆了自家皇帝美梦。

“闽地可称富庶之地的,不过长乐、泉州而已。王延钧虽然都长乐,但实际上泉州才是有名的地方,本朝先前有四大港,泉州是为其一。”李从璟丢下笔,“拿下闽地,重建泉州港!”

淮东布政使朱长志虽然不涉军务,但水师从扬州出征的当日,他和一众扬州官吏却是来到港口,参加水师的出征仪式。

直到三千余艘水师楼船、战舰,在礼炮声、礼乐声和人潮欢呼声中扬帆大江,朱长志等人才准备打道回府。

眼见如楼如城的水师在浩瀚江面上驰远,最终在大江烟波中越来越模糊,官袍被江风吹得飒飒作响的江文蔚,扯了扯衣领,一屁股坐在了码头上。

“酒!”一个比鞠球稍大的酒坛飞来,江文蔚将其揽在怀里,启了封泥就仰头大灌。

“数年造船,日日不休,如今总算能够松一口气。”张易抱着酒坛与酒碗,在江文蔚身旁坐下,目送渐行渐远的水上城池,神色说不出的畅快。

“痛快!”朱元坐在木架子上,把喝空的酒坛一把摔在地上,一抹嘴,他一手指向大江,豪气干云道:“闽地、广州的小儿们,擦亮你们的双眼,好生见识一番我扬州舰船的威风吧!尔等马上就要睡不着觉了,哈哈!”

浩浩荡荡的水师驰离扬州港,东进入海,而后沿岸南下,直到明州港。

明州港外同样有七八百艘舰船,只不过比之群山大城一般从海上出现的扬州水师,却是显得小巫见大巫。码头上带领钱塘官员出迎的吴越王钱元瓘,望着无边无际的水师从大海上驰来,赶到了比黑云压城城欲摧更大的压力。

钱塘江大潮,也不具备此等威势。

高过十丈的楼船在码头靠岸,履长梯而下的南征统帅郭威,在众将校的跟随下,到码头与钱元瓘相见。

“见过吴越王。”

“见过郭将军。”

“钱塘随王师出征的兵马,可已准备就绪了?”

“楼船八百艘,水师将士万人,皆在此处。另有马步军五千人,已经奉命进抵处州,并及十万石粮秣,都已囤积在处州粮仓。只待王师到来,着即可以出征。”

“如此,有劳吴越王了。”

“不敢。奉命行事,臣子本分。”

王师舰队在明州停留两日,分出一万马步军上岸,

在吴越王所遣官员的领路下,赶赴处州,寻机南下闽地。扬州水师汇合明州水师,两相共计各种楼船、战舰四千艘,再度扬帆出海,一路南下。

闽国都长乐府,长乐府即是后世福州。

王延钧喜好奢华,性残嗜杀,其在闽地的统治,简单来说就是荒淫无道四个字。

趁着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日子,王延钧带羽林军到长乐府郊外游猎,几日下来乐不思归,游猎的范围也渐渐超出他大肆圈占的山林。

“陛下好箭!”

“陛下好箭法!”

“陛下真乃神人也!”

听着身后一群羽林军将校的阿谀奉承,身着金甲的王延钧得意的收了弓,“去将朕的猎物捡回来!”

方才他射中了一只豹猫。

甲士们立即驱马而上,然而分开眼前的丛林后,眼前的景象却让人一怔。只见方才被王延钧射中的豹猫,此时却被另一只体型奇大的豹猫叼在嘴里,那豹猫在草木间回头一望,发亮的眸子里竟然有着如人一般的哀绝与愤怒,悲凉的让人无法直视。

甲士们微微发怔,王延钧却是眼前一亮,“好大的豹猫,快,抓住它!”

将校门闻言,立即张弓搭箭,纷纷向叼着同伴尸体的豹猫射去,只是等箭矢射入草木中,豹猫早已叼着同伴的尸体逃离。

“追!休得让它跑了!围上去!”王延钧大声叫起来,甲士们立即纷纷策动战马,四面奔驰。

“寻常豹猫与家猫的体型相差无几,这只豹猫却大近小犬,实在闻所未闻!”王延钧身旁,薛文杰啧啧赞叹,继而福至心灵,陡然拔高了嗓音,“陛下,这是吉兆,是祥瑞啊!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这是大闽将兴之兆!”

王延钧闻言大悦,顿时对那只豹猫志在必得。

须臾,羽林军甲士闻知,皇帝陛下有令,得豹猫者,赏金百两,不得豹猫,人皆处死!

羽林军将士得令,无不争先恐后去“围剿”那只豹猫。然而那支豹猫很快就展现出与体型相匹配的力量,嘴里叼着同伴流血不止、渐渐冰冷的尸体,竟然没有马上就被鲜衣怒马的御林军围住。而且不管这些甲士如何箭矢如雨,这只豹猫都不曾丢下同伴的尸体。

到底慌不择路,豹猫闯出山林,奔到了山前一大片平整的农田中。

农田里种满庄稼,如今正是收获的季节,不少农夫都在田里收割,不远处的村舍炊烟袅袅,还有光屁股的孩童追着鸡犬奔跑,闹得鸡飞狗跳。

羽林军见豹猫跑进了麦田里,瞬间踪迹模糊,无不大急,哪里顾得上许多,纷纷策马追入田中,没多久就将田里的庄稼踩踏的不成模样。

农夫们望见这幅景象,又惊又怒,纷纷跑到甲士面前挥手大声劝阻。一名小校正好被一名老农挡住去路,眼见瘦得皮包骨头的老农对他大喊大叫,怒急交加,长弓狠狠抽在老农脸上,“滚开!”

老农顿时满脸鲜血倒在地上,一时怎么也爬不起来。后面的羽林军避闪不及,直接从他身上碾了过去,老农顿时血肉模糊,没了气息。旁边的农夫们又气又怕,望着大肆在田中冲撞的甲士,只能无助的嚎哭。

“祥瑞呢?朕的祥瑞何在?”王延钧策马缓缓行到村前,瞧见甲士们两手空空,却没看见豹猫的踪影,顿时怒不可遏。

甲士们都垂着头,悻悻不再言。

“混账!一群饭桶,连只猫都抓不住,朕养你们何用!”王延钧怒急,马鞭子狠狠抽打在羽林军都虞候脸上。

薛文杰见事发不可收拾,正左右观望,忽然眼前一亮,连忙对王延钧道:“陛下,快看

那里!”

“怎么,看到祥瑞了?在何处?”

“不是祥瑞,是难得一见的美人!”

一名麻衣村妇,正拽着自家的三岁孩童准备回屋,就给王延钧看见,顿时双眼都直了,“如此美人,莫不是祥瑞所化?快,给朕带过来!”

甲士们杀气腾腾的冲过去,将那村妇三两下提过来,吓得孩童坐在地上大哭,那妇人慌了神,下意识的叫喊:“夫君,夫君......”

不时一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从屋里奔出来,看见这阵仗,连忙跑过来,要抢回那妇人,“娘子!”

王延钧愈发看得清楚,这妇人果真是貌美得很,而且与平素里那些娇生惯养的宫女不同,胸大臀圆,别有一股风味,禁不住食指大动,“带回去!”

“放开她,这是某家娘子,放开他!你们是何人,还有没有王法!”书生被甲士打到在地,鼻血直流,仍是不管不顾朝这边扑过来。

“夫君......救我!”妇人哭的泪眼模糊,然而她被甲士拽得死死的,无论她怎样拼命挣扎,都是无用。

“聒噪!”王延钧不满的冷哼一声,露出厌恶之意,“朕愿临幸你妻,那是你祖上修来的福气,还不跪下来谢恩?!”

“皇......陛下?”书生呆了,旋即见哭喊的妻子被带走,又往前扑,“陛下怎能如此?强抢民女,这岂是陛下该有的作为?”

“天下都是朕的,所以天下女人也都是朕的,你再敢不识好歹,朕要你狗命!”王延钧沉着脸。

“陛下......陛下......”书生又被甲士踹翻在地,口中吐出血来,然而也不知他哪里来的胆气,陡然大呼道:“为君者,当安黎庶、爱子民,怎能巧取豪夺如强盗!你这般作为,何以称君?陛下难道不知,大唐皇帝励精图治,大军所过之地,与民秋毫无犯,你这等作为,何以抵挡大唐精甲来攻?”

“混账!”王延钧顿时怒急。

薛文杰好似认出了这名在长乐府略有薄名的书生,对王延钧耳语道:“此人曾去洛阳应试李唐的贡举,落榜了,刚归来不久。”

“杀了!”王延钧怒气不可收拾,咬牙切齿,“身为我大闽子民,竟敢去他国应试,实乃背家叛国之辈,诛他九族!”

甲士听到诛九族之令,立即将书生乱刀砍死,而后又一拥而上,将还在地上茫然嚎哭的孩童杀了,最后冲进村里,大开杀戒。

“不杀你们,不知朕之威严!朕看日后还有谁敢北奔他国,去应试他国贡举!”王延钧冷哼一声,带着已经哭晕过去的妇人离开,留下化为地狱的村庄。

当日夜,王延钧就临幸了那名妇人。

次日王延钧得报,妇人自杀,留下一行血书:暴君来日必将亡国!

王延钧大怒,下令将妇人的尸体剁碎,丢到山中喂食野兽。

然而他的命令刚传下,就有急报传来。

“陛下,建州军报,十万火急!唐军日前攻占蒲城、建阳等地,正大举向建州城奔进!”

“甚么?!”王延钧呆住。

“快!回长乐!”王延钧慌得来不及穿鞋,连忙叫人牵来战马。

“陛下,妇人的尸体还要不要剁碎扔到山里?”一名羽林军问。

“剁你娘的直娘贼,蠢货!”王延钧见甲士如此不分主次,这等时候竟然还问这等问题,气得在马上拔刀将他砍了。

——————

羽林军:“以羽林统军使黄绍为泉州刺史”,“文献中能见到的只有左右羽林军,如朱文进杀其主王延羲后,自立为主”。

(本章完)

章九十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两百四八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3)章八十四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0)章一百零四 繁华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处章八十八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上)章十二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3)章两百零三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上)章二七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5)章两百四六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1)章八十五 君能以国士待我 我必以国士报之章三十五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9)章五十四 帝国之两难【第二更】章九十八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5)章十七 淇门之变(9)章五十六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1)章一百一十九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2)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章四十五 宿命章三八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7)章二十六 阵战(下)章四十八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4)章三十四 亘古之真理章三十四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2)章九十六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3)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师 半路巧遇李从璟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1)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阳 衣冠南渡自此终(2)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4)章七十三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1)章七十八 祖祖辈辈是汉人 生生世世不为奴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尽一岁除 天成长兴成昨日(下)章一百七十四 庙算正紧揣敌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七十五 一片肝胆谁人知 既入檀州势如何?章五十一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1)章八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章七十六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2)章三十一 主对仆拳脚相加 君与臣相得益彰章一百零八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3)章四十 要杀了这个人哦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3)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3)章八十八 郭崇韬一言定策 先锋相遇一战胜章一百四十四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中)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7)章两百二七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4)章七十九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上)章九十二 王朴坐论天下谋 何人雄关退千军(中)章九十三 江淮王师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八 奋起于乱势之中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2)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5)章二 奋我躯兮章三十七 袭城章七十一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5)章七十四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2)章两百二三 万人布局成天网 横死三个臭皮匠章七十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8)章四十三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4)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灵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五十 臣面君当跪【第一更】章三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八十一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7)章两百零七 阿保机妙算无遗 李从璟胸有不平(2)章二十七 百战军之困章一百九十七 山河破碎臣子逆 伐蜀功成何人忧章两百十五 君问归期未有期 风雪漫过中州城(下)章九十六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3)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将去尽 行远何处觅归程(下)章五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6)章十八 蒹葭苍苍,血染一方章十八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9)章八十三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10)章三十七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6)章一百零五 两计使军安然归 辽东半壁已入瓮(下)章九十七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6)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军万马 要护你一生平安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3)章一百六十一 历经磨难终成凤 多年对弈收官始(1)章五十一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7)章四 谋国数载弹指间(上)章九十八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5)章五 谋国数载弹指间(中)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1)章六十五 李继韬之死章二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2)章七十八 为君说新政【第三更】章四十二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3)章十七 可敢一战章十八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三十五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3)章五十 契丹势盛何以制 将军白头待后人封推感言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8)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8)章两百三一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8)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尽一岁除 天成长兴成昨日(下)章二十三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7)章一百六十七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1)章十五 有人西楼杀宰相(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