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末,唐王朝已病入膏肓;不第儒生黄巢在长安落榜时写下了这首诗,也表达了他的野望。不久之后,公元874年,黄巢率众随王仙芝起兵,已经深陷军阀割据的唐王朝在这场战争中耗尽了最后的国运。

黄巢最终失败身死。唐王朝在摇摇欲坠中又熬了二十余年,在公元907年被朱温篡夺了政权;曾经无比辉煌过的世界文明中心唐帝国正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梁”,史称后梁,成为持续53年的五代时期的第一个中原政权。

朱温本是黄巢的部将,投降唐廷后反过来进剿起义军,然后篡唐立梁。他有个死敌,在唐末曾一起对付起义军的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后梁建立后双方战争不止;等朱温和李克用都死了,儿子们继续争战。终于在公元923年,李克用的儿子晋王李存勖称帝,国号“大唐”,史称后唐,然后灭掉了后梁。历史进入五代第二个时期:后唐。

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是开国功臣,并受朝廷器重,皇帝李嗣源甚至将女儿嫁给他。但李从珂登基后,因统兵大将客观存在的威胁,君臣相互猜忌倾轧。石敬瑭决定起兵反唐,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对辽国称儿称臣,求辽太宗帮忙;于是联合辽军南下攻灭后唐。公元936年,石敬瑭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

石敬瑭认爹的做法让国内很多人感到屈辱,叛乱始终没消停过,他的两个皇子都因叛乱被杀。石敬瑭临死时把皇位传给了养子石重贵,石重贵决定逐步脱离对辽国的依附。但这种做法立刻引来了和辽国的战争,辽国大举进攻一共三次,石重贵在最后一次战争中输光了,全家被俘、妻妾被玩,后晋灭亡。

但契丹人因长期烧杀劫

掠的恶迹不受河北河南等地汉人的欢迎,契丹主在开封登基后发现没法统治,留在中原感觉很危险,决定退走。中原无主,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率军南下接收了洛阳开封等地,又陆续收复河南河北诸州,公元947年建立“汉”,史称后汉。

郭威是后汉的开国功臣,同样很受皇帝器重。汉高祖刘知远死后,郭威还帮助后汉皇帝多次平定叛乱;其中后汉大将河中节度使李守贞称帝反叛,对朝廷威胁很大,有赖郭威镇压。但汉隐帝惧怕郭威学习前人,互不信任,在内部倾轧之中杀了郭威全家,但没能除掉郭威。于是郭威军队开回开封杀掉汉隐帝,后汉灭亡,公元951年郭威称帝,国号“周”。

郭威称帝建国时,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也在太原称帝,史称北汉,成为除中原王朝外割据地方的“十国”之一。刘崇想借契丹兵南下,依样画瓢灭掉后周、自己做中原之主,但没能成功;后周也终其一朝没能灭掉北汉,双方战争不断。除北汉之外,南方的四川、湖广、江南等地还有众多地方割据政权,称为十国。

后周历经郭威和其养子柴荣两代皇帝,国力渐强,并开始逐步推行统一中国的战略。但第三代皇帝柴宗训登基时只有几岁,于是本为后周禁军将领的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公元960年称帝建立宋朝,后周灭亡。五代十国也因此结束,中国历史由此步入北宋时期。

……

符氏。

符彦卿是主要活动于五代十国后期的人物,出身武将世家。祖父是吴王符楚,父亲秦王符存审是李克用养子。到符彦卿这一代,他被封过淮阳王、魏王、卫王,其兄弟九人都是握有兵权的镇守大将。

但符彦卿家最有名的是他的女儿,三个女儿为后母仪天下。这三个皇后中,长女符氏是周世宗柴荣的皇后。

公元947年,刘知远建立后汉,即是五代十国第四个朝代。这一年符氏16岁,因父亲改镇兖州,随父迁移;在兖州她碰见了一个饥寒交迫快死了的少年郎,符氏同情心起遂央求父亲救下了这位名叫郭绍的少年郎。

不久后符氏出嫁后汉大将李守贞之子,到河中府。郭绍作为一名卫兵随行。

公元950年,一个云游道士见了符氏,说她有皇后之相,这更刺激了李守贞的野心:儿媳有皇后之相,儿子不就是皇帝?李守贞遂下定了决心,在河中起兵。

后汉朝廷派郭威率军平叛。李守贞战败,乱军杀进府中,其全家被戮;他的儿媳符氏并不想殉葬,匆匆向内府逃走躲避,身边侍卫和家奴都跑了,只碰见郭绍愿意为她阻挡追兵。

郭绍感念符氏的救命之恩、以及其它的一些原因,欲以死报恩……他在乱军之中被钝器击中头部,然后和无数的尸首一起被丢弃在城外的乱葬岗。这时时空发生了一些意外,五代的少年郎刚死,却因机缘巧合被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附身,艰难醒来。

而符氏也没死,她反而凭借了家父符彦卿和郭威的交情,被郭威认作义女。不久后郭威便与符彦卿一拍即合联姻,收这位义女做儿媳,让符氏改嫁郭威的养子柴荣。

周太祖郭威的家眷在后汉内部倾轧中被杀了个干净,儿子也没了,他只好让养子柴荣作为继承人,最终在三年后把皇位传给了柴荣。符氏是柴荣的妻子,因此成为了出身符家的第一位皇后。

不过历史的长河中似乎出现了一只蝴蝶。河中府的李守贞叛乱时,一个本该死去的卫兵又活了过来,就好像多了一只来历不明的蝴蝶,它扇动翅膀,渐渐影响着历史的面目……

(大周禁军前期六级:火长、十将、都头、指挥使、军都指挥使、厢都指挥使。然后是高级武将行列)

(本章完)

第十一章 武讫镇(1)第八章 高平(2)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七百七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四百五十三章 牺牲(7)第五十九章 盛情难却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九百一十一章 风景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八百章 商人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三百三十五章 郭铁匠第八百六十章 东拉西扯第四百一十二章 甲板上的鱼腥味第四百三十七章 采石之役(6)第六百九四章 可记得醉红楼第一百四十五章 桃花林第八百五十一章 宣德门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劝降书第六十五章 不辞而别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诗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来风急第八百章 商人第七百四十章 宝鞘存利剑第三百一十五章 长得很像第八百零六章 动刀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一百九十八章 很大的奖赏与惊喜第四百二十三章 劝进第三百三十五章 郭铁匠第八百二十二章 凋零之樱第三百一十七章 还有什么能给予第三百六十三章 职业武夫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五百六十四章 再聚晋阳(4)第二百三十章 杂家无处可去第二百五十七章 剪不断理还乱第三百四十一章 沧桑第十四章 武讫镇(4)第一百零七章 寿州(3)第三百九十九章 狂奔的金盏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一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七百九十章 哭穷第四百六十章 京口之役(3)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九百一十一章 风景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军第五百零九章 兵曹司第八十五章 唯快不破第四百三十七章 采石之役(6)第五百七十三章 虎口(3)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讯息第五百七十章 还不迟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三百四十一章 沧桑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存的面具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皇太贵妃第四百七十六章 仁者无敌(2)第四百九十二章 想要更多第七百零四章 王师巡狩第二百八十章 声色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两全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六十七章 唐仓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七百九十九章 樱花第三百三十五章 郭铁匠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袭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六百三十二章 识大体第五百一十四章 暗香滋德殿(2)第二百二十三章 紫微星弱第一百六十九章 勿失朕望第三百七十三章 心有战意第九百零五章 就怕坏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儿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马灰不拉几第二百零二章 李处耘的预言第一百零五章 寿州(1)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母的信第五十四章 不嫌难受么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来是真的第五百七十章 还不迟第九十四章 折阳寿第一百二十三章 刽子手第七百八十二章 风起北方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击(3)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华与失落第三百六十一章 鼻涕第七百七十一章 与子同袍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忠办事朕放心第四章 卫国夫人、绍哥儿及玉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