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招了?那便暂时别折腾他们了,好生对待。我们只是为了办事,不是存心想折磨人。”郭绍在西华门营署内一本正经地对京娘说。

京娘又递上来一封信,“抓到的三个人,其中一个是家丁,另外两个都是名单上的人,一个指挥使、一个都头。这信是李二根按照我的意思写的,还要不要继续抓人?”

郭绍阅读这种书信仍旧有点吃力,前世二十几年的阅读习惯,不是现在几年时间随便看看书就能完全改变的;每次看到竖着写的字心里都有点犯嘀咕。但他还是拿过来逐字逐句亲自读了一遍。

这是李二根约一个同僚出来“商议要事”的亲笔信。按这种方式抓人,风险更低、做得更加不动声色。郭绍当即道:“抓吧,多一个人核对,能把名单做得更清楚完善,以免有疏漏。”

他发现酷刑通常都很好用,完全颠覆了在电视上看到的怎么用刑都不招的见识,或许后世道听途说的事要么是杜撰、要么是那些人受过专门的教育和反间谍训练。不过在这里,有些昏庸的州官县官断案,断不下去就屈打成招,犯人明知道承认了自己要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受不了酷刑仍要招供;何况被郭绍逮|捕的武将只是出|卖别人。

……开封府的黄炳廉已经把赵三案做成了铁案。上朝时,卷宗拿到朝里传视,无人能够反驳。这世道像黄炳廉这么专业的断案官员很稀缺,大部分朝臣对这等事都稀里糊涂。

文武百官束手无策,纷纷面向高高在上的人,等待上位者的态度。

高高的台阶上,宝座上坐着一个穿孝服的小孩子,他没什么话说,说什么也没用、谁会理会一个几岁的孩子说的话,只要没哭就好了。一旁半透明的帷幔里,还有个女子。

这时传来了威严又清幽的声音:“既然死者浑身有伤,那是谁隐瞒了她的死因,谁把她从枯井内打捞上来,谁称死者是病故、包庇凶犯?”

众臣听罢,纷纷弯下腰,满朝无人能奏对。黄炳廉跪伏道:“启禀太后,臣未能查实,不知。”

一桩命案捅出去后就没了下文,也没人追究责任,只是在东京被人说三道四。特别是那些市井间的姑、婆,对这等坏事特别有兴趣,少不得到处说;正因有了她们的无偿传播,才有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的常言。

……国丧一月终于结束,内外无大事。据各地边境奏报,辽国毫无动静、上京似乎又发生了内乱,北汉蠢蠢欲动但没有辽国支持、又被河东几路周朝地方军监视,也没敢轻举妄动;南唐国发生了政变,现在自顾不暇。

这阵子周朝发生变故,天下各国也不轻松。

宫中脱下丧服的当天,太后下诏,要校检在京的各禁军兵马。为了不惊扰京城,并不调集禁军全部主力,而是在各军的军营就地巡视;以三天为期,半月内对四大主力、诸班直一共五股禁军分别校检。枢密院进行了部署,以铁骑军是大周最精锐的部

队、最先安排。

铁骑军总兵力三万余,一半处于解散状态,值守人马一万五千人;但无论是否当值,都头以上武将被要求全部参与。内城东北部“左一防区”校场能布下一两万人,三日内铁骑军一万余众将调动至校场等候宫中校检。

铁骑军军都虞候以上武将到殿前司衙署议事,查验了枢密院的军令。

散伙后,军都指挥使杨光义觉得右眼不断在跳,心里隐隐发慌。正看到控鹤左厢厢都指挥使赵晁骑马要走,杨光义和赵晁私交不错,当下便带着随从策马上前一路。

“我觉得事儿有点不对劲哩。”杨光义上前小声道。

赵晁却冷笑道:“妇人就是小家子气,既然要校检大军,还瞻前顾后搞得那么麻烦。弄这种场面无非就是图个好大喜功,场面越大越威风,我就没见过皇帝检阅禁军要分成五次的。”

杨光义沉声道:“我又想起,昨日发现部下有个指挥使已经好几天没到军营值守了……总感觉这风头很怪,赵兄您得想想,那帮人究竟要干什么?”

“你没病吧?”赵晁皱眉道,“一个指挥使没来值守,你派人去他家问问干嘛去了,东猜西猜什么意思!”

“罢了罢了!”杨光义摇头道。他抬起头,只见空中大量的枯叶在长街上乱飘,路边的树光秃秃的,还剩一些阔叶挂在枝头说不出的萧杀、枯败之气。

……此时郭绍正从皇城走进枢密院衙署,王朴和魏仁溥一并到大堂迎见。郭绍抱拳作拜,相互见礼,说道:“我带了太后的手令,可否换个地方说话?”

“请。”王朴伸手道。

于是三人前后进了旁边的书房,又看茶。

郭绍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双手呈上去:“太后亲笔懿旨,不过没有用印玺,不知管用不管用?”

王朴看了一眼,只有两行字,不动声色又递给魏仁溥。魏仁溥看罢道:“太后真是写得一手好字。”郭绍与王朴面面相觑,气氛有些尴尬。

魏仁溥转头道:“王使君以为如何?”

王朴将纸条放在桌案上,拿镇纸压住,开口道:“老夫想起了汉朝的一段事儿,觉得挺有意思的,郭将军可有兴致一听?”

“王使君请讲。”郭绍淡定道。

王朴道:“汉武帝早年没有亲政,成年后朝政仍操太后之手。帝派人去军营成功调兵,没有兵符;于是汉太后终于准帝亲政,将大权让了出来。”

汉代有那事?郭绍搞不清楚,但他立刻想到一个月前,自己“奉懿旨”成功调动大军的事;完全没有枢密院的军令……那件事是不合法的,就算是皇帝调兵也会经过枢密院、各司衙署,何况那时候皇帝还没驾崩。

但成功后便没人提起那茬,王朴却堂而皇之地揶揄,郭绍顿时感到有点压力。他沉吟不能成句,无法接王朴的话,简直是无言以对。

“王使君意思……这手令还是管用的?”郭绍问。

王朴道:“太后懿旨就能调兵,枢密院不顺着台阶听从,处境岂不尴尬?”

这王朴说话还真不留情面的。

魏仁溥便开口道:“既然是太后的懿旨,稍后咱们下一道军令给郭将军便是了。”

“郭将军要作甚?咱们枢密院都一点不知情哩。”王朴那犀利的小眼睛在郭绍脸上瞧来瞧去。郭绍沉声道:“我本来进言太后先与枢密使、副使一并商议的,太后以为只是件小事,不必大张旗鼓了。”

王朴捋了一把下颔的胡须,点点头不再言语,当下便去书写军令,魏仁溥帮着拿印章等东西出来。

郭绍在边上说道:“下次有任何事,我愿与王使君共议。”

王朴听罢回头皮笑肉不笑道:“老夫十分期待。”

郭绍感觉到有点不自在……心里确实是敬重王朴之才的,但此人的脾气有点难捉摸,可能给人的感觉实在太聪明了。面目老迈,偏偏一双小眼睛十分明亮、犀利,好像能看穿一切事似的。

与聪明外露的人相与,确实会忍不住提着小心,没那么随意。相比之下,魏仁溥就经常看起来糊里糊涂的,还很装风度,与他在一起就有趣多了。

郭绍拿着军令走出枢密院时,有种松一口气的感觉。

他回到东部虎捷军左厢大营,这时军都虞候以上武将已经召集到了这里。大伙儿和平常一样,拜见郭绍后就吵吵闹闹,各自说各自的话。

郭绍没理会他们,拿出一张东京平面图犹自在上面再次琢磨。虎捷军左厢两万人已经全部动员起来了,分驻皇城东西两边,兵力比较集中;两股兵力分别靠近东华门、西华门。虎捷军右厢在皇城西南部,动员兵力一万人,同样是以密集部署。

他收起了图,回头道:“李将军,二弟,随我进来。”

二人领命跟着进了里面的一间房间。郭绍默默地掏出两道枢密院军令递了过去,说道:“不一定会出动,但要提前动员组织起兵力,三天后……记住时间,八月初五上午。东华门的钟声,三缓五急,反复三次,听到信号就立刻出动,直奔左一防区校场!”

二人脸色一凝,抱拳应答。

郭绍道:“东营离得近,直接以步军跑步前进;马匹都在西营,西营骑马过来。一早就要准备好兵马,以防万一。”

李处耘等抱拳道:“末将等领命。”

郭绍手里还有一份军令,是给韩通、高怀德的,作为能持续动员的兵力波次。

这时郭绍见李处耘和杨彪俩脸色凝重,当下抬起双手,走上前拍在他们的肩膀上,笑道:“这次是正式奉枢密院令、准备妥善,几乎是稳操胜券,你们不必过于紧张。”

他沉吟道:“我是帮太后部署好了,准备完全没问题,关键还是看她的做法和表现。”

……

……

(今晚还有一章……共欠10章了。)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九章 那化黯淡为绚烂的独舞第一百一十章 名闻全军第八百三十九章 王师归来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全感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结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战栗(5)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风景更好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五百九十三章 战争车轮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来就矫情第三百七十五章 金甲与佳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牺牲(1)第五十二章 喧哗军营第三十章 贵人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四百九十八章 从容与琐碎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八百七十二章 鱼我所欲也第五百三十八章 红莺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间乐土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无敌(1)第七百八十四章 博弈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争则亡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五百五十八章 龙城(2)第七百八十一章 豹将军第五百一十二章 端慈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高在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无家可归的小娘第七百四十章 宝鞘存利剑第一百四十章 最后的几步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二十二章 想当年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哭无泪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三百六十一章 鼻涕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晋阳(5)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里去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生的执念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伤离别第一百九十九章 报答第一百三十七章 味与声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第三百二十八章 青泥岭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七百八十二章 风起北方第二百八十一章 无奈的假戏第二百八十章 声色第六百七十八章 旭日东升第七百七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狭路相逢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五十六章 信任第一百五十三章 凶兽猛禽第六百章 风声渐起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动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止那一次第五百三十六章 躬亲第三百一十一章 战鼓雷鸣第二百四十四章 包袱拿好第八百零二章 上弦月第九百零五章 就怕坏事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欲念第一百二十四章 二妹第四百五十七章 惊喜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四百九十八章 从容与琐碎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九章 高平(3)第二百五十五章 枉然的真理第七百八十二章 风起北方第一百零三章 高下立判第二十六章 母仪天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牺牲(2)第七百零一章 决战不易第二百四十六章 带刺玫瑰第七百九十九章 樱花第二百零三章 势如破竹第五百零五章 叶子戏第五十七章 非等闲之辈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光掠影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晋阳(5)第六百三十八章 对弈第五百八十章 后羿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晋阳(3)第八百八十九章 兄弟之礼第八百零二章 上弦月第五章 卫国夫人、绍哥儿及玉莲(5)第四百零一章 感谢天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晋阳(3)第八百八十四章 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