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占卜

河东潞州,一个武将急匆匆地走进军府内,在门口说道:“禀主公,使者已过泽州,明天可能就到了!”

使者便是说东京派来传圣旨的官员,圣旨什么内容,李筠已提前知道……那诏书在皇城里当着数千人念,又颁发到各衙门,李筠想不知道都不行。此时他正蹲在上方的位置,便头也不抬地说:“我知道了,你下去罢。”

“喏。”武将抱拳时,伸了一下脑袋往这边看。可能是好奇上面两个人在作甚。

李筠蹲着,对面还有个穿袍服的老头也蹲着,是他的幕僚。中间放着一只铜盆,里面很多木灰,老头儿拿起一把刷子,在里面仔细扫了一会儿,便看到了一块被烧裂的乌龟壳。

“这玩意管用?”李筠皱眉问道。

幕僚道:“古之殷商就是用龟甲占卜,数百年都是如此,必定有可信之处。”

李筠一脸质疑地盯着龟壳上的裂纹,问道:“那你给看看,是凶是吉。”

幕僚在那里瞧了半天,又是琢磨又是查书,许久后说道:“凶。主公不宜妄动,否则凶险无比。”

李筠摇头道:“你这东西,我还是觉得很荒谬。”

幕僚捋了一把花白的胡须,淡然道:“荒不荒谬,主公心里应有有数了。”

“哦?”李筠饶有兴致地看着幕僚的脸,“你倒是说出个不荒谬的道理,这龟壳和我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幕僚道,“选壳、放炭、点火都是主公亲自动手的吧?”

“那又怎样?”李筠摇头道。

幕僚道:“此前拿了很多龟壳,主公选哪一块、放多少炭、从何处点燃炭火,任何一处不同,都会让裂纹成不同的纹理。可龟壳最后就这个样子,那便是注定的宿命。”

李筠还是摇头:“我非有意与仲先生过不去,可你这玄虚之说,实在说服不了我……你并未告诉我,这龟壳和我的事,怎么能有干系?”

幕僚也不生气,淡定问道

:“水为何往下流?”

李筠愕然。

幕僚又问:“日月星辰为何轮换升起?”

李筠:“……”

幕僚捋了一把胡须:“天地鸿蒙,有一样东西无所不在。”他转头,用手推了一条凳子,“哐”地一声倒了,说道,“凳子倒了是果,因是我推了它。佛家更将这种因果报应说得更玄,今生的苦,因前世造了孽……这些都不对,老夫夜观星象,多日冥思,认为这世间万物,有一种并非因果的干系。大到日月星辰,小到这副龟壳,冥冥中都息息相关;所以老夫饱读圣贤之书,仍愿用龟壳来占卜。”

李筠听得迷迷糊糊,觉得好像有点道理,但好像是打胡乱说,随口问:“就算你说得对,确实有个什么干系……但你怎么知道是什么样的干系?”

“忘我。”幕僚淡然道,“心诚则灵。”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男子走到门口,拜道:“儿子拜见父亲大人。”

李筠转头问道:“何事?”但见李守节不答,他便伸手招了一下。幕僚见状,起身作揖:“在下先行告退。”

李守节走上前来,在李筠耳边悄悄说道:“韩重赟求见。”

“带他到内室。”李筠站起身,再也不管地上的盆和龟壳了,径直从墙边的门走了进去。不多时,韩重赟便进来拜见。

寒暄罢,韩重赟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郭铁匠已明目张胆地篡位称帝,李公此时不起兵更待何时?”

李筠沉吟不已。

韩重赟急道:“在下刚闻知,郭铁匠欲让李公前去河北,这是调虎离山计,何况那地方东面是海,三面重镇环绕;李公真去了,施展不开,近处又没援兵,郭铁匠那时再对付李公,如何是好?赵兄送信来,给您出了个主意,一等东京来人,李公便摆出太祖的灵位,哭拜诉说当年太祖之恩,天下都赞李公忠义!”

李筠道:“可郭绍认的也是太祖先帝,我这么哭,是不是有点牵强了?”

“不牵强!”韩重赟正色道,“太祖在病榻前制定的是先帝(柴荣),先帝传位其子,郭铁匠算是什么人?”

李筠一脸愁苦道:“方才我请了一个高人用龟背占了一卦……是凶卦。高人进言,我现在不能轻举妄动。”

韩重赟听罢脸上一阵抽搐:“李公英雄一世,那玩意也信?我知您惧于禁军实力,心有犹豫……”

“你莫要激我。”李筠不动声色道。

韩重赟道:“李公勿忧,您这边一起兵,北汉大军便以盟友的名义,堂而皇之南下增援李公;不仅如此,辽国也答应出兵攻河北策应李公。大事可举!”

“辽国现在能出兵?”李筠冷笑道。

韩重赟道:“传言辽国主昏庸,但幽州南院大王手握熊兵,愿意就近南下助一臂之力。李公若不信,立刻派人去河北那边察探,此时辽军应已出动!”

……河北易州城西北二十里,真的有无数的辽骑出现在了拒马河岸。

河面上搭建了很多浮桥,骑兵直接跑马过河南下,辽军如洪水一般蔓延过河。北岸的平原上,不仅有辽骑,还有不少步兵列阵,那些是辽军的仆从军,主要是奚族人,也有一些女真奴隶做杂兵。

辽军长驱渡河,完全没有遇到抵抗。

一员披着斗篷带着毛皮帽子的大将在前呼后拥中策马来到河边,他看着河岸的无数人马,又望向东边,用契丹语问道:“易州城还没动静?”

部将道:“刚才探马回报了一次,易州城的人马龟缩在城里,正在加固城防,不敢出来迎战。”

大将伸出手指,笑着捻平鼻子下面的“美”胡须,大声道:“就算他出来,英勇的契丹勇士也能把他打败!”

部将附和道:“契丹人是狼,蛰居在雪林里许久未出,也是兄猛的野狼;汉儿是羊,只能躲在羊圈里,簌簌地发抖。”

“哈哈……”一众辽军将士听罢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

(本章完)

第十一章 武讫镇(1)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哭无泪第六百一十五章 凉意(1)第六百六十八章 荒岭之狼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三十八章 挑拨离间第八百六十章 东拉西扯第六百三十二章 识大体引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作了猴儿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四百五十二章 牺牲(6)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颜色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龙椅第二百五十一章 卧薪尝胆第一百五十九章 黑路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乡随俗第三百六十一章 鼻涕第一百四十五章 桃花林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二百六十五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兴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七百四十一章 叫声爹第二百二十六章 殿前风雨声第七百一十八章 十八层地狱第二百五十三章 圆满第十九章 晋阳之役(4)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二百一十三章 七级浮屠第五百六十七章 再聚晋阳(7)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户两命第六百七十二章 箭下留人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八十二章 扶摇子第九百零五章 就怕坏事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经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八章 高平(2)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七百一十章 磨损痕迹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火都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晋阳(3)第三百三十一章 尴尬境地第一百四十七章 积蓄重逢之力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第二百六十九章 哀愁(1)第九十七章 很厉害的样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皇城的战栗(2)第四百八十五章 宋州(3)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四百一十七章 满意为止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四百零五章 残留的气味第八百七十三章 会猎于雁门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饰第四百六十六章 所图之物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与纷乱第二百九十一章 兴亡盛衰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宁(3)第五百二十六章 讲理的魏仁溥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杨衮第五百五十五章 虚情假意第三百九十五章 湿脚印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晋阳(3)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八十二章 扶摇子第一百零九章 寿州(5)第八百五十章 三思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三百八十六章 来时艰难去时易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图第五百三十六章 躬亲第三百五十八章 旧城暗香第六十六章 军用图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战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国焉有名将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离未远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诞的啼哭第十一章 武讫镇(1)第五百四十八章 翻山越岭来相见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颇老矣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八百五十九章 痛快点第三百八十五章 精贵的马桶第七百九十九章 樱花第六百一十二章 变化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八百六十章 东拉西扯第五百五十三章 伏击(5)第三百九十章 贞节牌坊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