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虚情假意

台阶上,北汉主站在那里踱来踱去。杨业跪伏在地上,说道:“臣丧师辱国,罪该万死!”

他的脸几乎贴着地面,面前这块破砖,正好是出征前面圣时站的地方,还是原来那副样子,砖石上歪歪斜斜裂了一道口子。他把头埋得那么低,确实是羞愧,对于武将来说最不愿意的就是战败。

不过除了这种感觉,杨业的脑子感觉有点空,并没有感到害怕。因为以他对刘钧的了解,以及这场战役的过程,觉得自己虽然战败有罪,却不会被治重罪。

果然刘钧看完了奏疏,便转头问跪在边上的冯进珂:“为何会败得如此快?”

冯进珂谨慎地答道:“回陛下,周军作战勇猛,士气很高、奋不顾命……罪臣等着实尽力了。”

刘钧当众叹了一气,说道:“加紧经营晋阳城城防,只好死守城池。再派人去上京,催促辽国派援兵来增援。”

以北汉国的实力,为今之计除了求援辽国,确实也没办法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也是北汉国君臣几乎没一个对辽人有好感,仍然与契丹结盟、自称的原因。

……杨业果然没有被惩罚,还被继续授以重任,担任最重要的南城部署。但他当天已没有心力,径直回家去了。他身心俱倦,忽然很颓丧。

发生柏谷团的大战震惊北汉国,事关无数人身家性命的事,晋阳早已传遍。杨家家眷早已知道,人们见杨业回来脸色不虞,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在他心情不好时,倒霉撞上了。

杨业坐在一间厅堂里,周围都安静下来,至少今晚终于可以暂且放下了……但内心无法宁静,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但他的眼前仿佛还浮现着金戈铁马纵横的沙场,那些呐喊和叫声仿佛还在耳际回响。

那遥远的狂热的万岁之声,至今让杨业心里颤栗。大周禁军的勇武疯狂,让他挥之不去,这仗真的还能打?

“啪!”杨业一掌拍在椅子扶手上,猛地站了起来,又背着手,在门口来回踱来踱去。凌乱的脚步,仿若他苦闷徘徊的内心。

就在这时,一

个五十来岁的布袍走到了门口,弯腰道:“郎君,老奴收到了这个,请观之。”

杨业顺手接了过来,是一个信封,上没有没有字。他便撕开口子,从里面掏出一张纸来,一看字迹就是一愣,低落的情绪也顿时有了精神,是一种被刺激出来的情绪。字迹是他的弟弟杨重勋的!他又浏览了一遍内容,大致是劝他弃暗投明,趁机投降大周。

杨业赶紧把信纸一折,遮掩住上面的内容。他觉得有点奇怪……稍微一想,首先奇怪的是弟弟怎会突然写这种信,杨重勋不会轻易写信了,特别是杨重勋受周朝招降、率麟州改投大周旗下之后;当然他打什么旗帜很少没人管,麟州太偏僻了,也没多少人,各国顾不上、多半就是找人去劝劝拉拢一下。

这封信多半杨重勋按照周国朝廷的意思写的!杨业倒是微微有点诧异,因为他名声在北汉虽然很响,却着实没料到连东京也大费周折专门来拉拢自己。

就在这时,那老奴忽然主动开口道:“有几句话,老奴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业好言道:“你是跟我从麟州过来的人,有什么话不当讲的?”

老奴这才说道:“送信的那人,我没见过……麟州杨府这些年肯定也收了别的人,倒也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人一来就能找到我;而且我都不认得他,他又如何认得我,还知道我是郎君信得过的人……所以才敢把这种似乎很秘密的信交到我手上。”

老头儿顿了顿,又道:“我回想起来,当时赶车的是两个月前才进杨府的马夫……那人是郎君妾室红莺作保的人。”

“送信的人哩?”杨业问。

老头儿道:“当时在一条巷子口,老奴身边没人,没留住他,走了。”

“我知道了。”杨业挥了挥袖子。

老头儿弯腰一拜,默默离开了门口。

杨业细想了老奴的话,又想起之前红莺几次揶揄北汉国不顾大义,与契丹为盟的事。此前他没在意,但加上现在这件事……着实叫他觉得有点可疑。

当下忍不住便径直去了红莺房里。

红莺又是高兴,又是抹泪,还像以前那么温顺可人。妇人就是婆婆妈妈,情感太多,但杨业倒并不反感,只是觉得自己没那么多情绪。

杨业不动声色问道:“红莺,你觉得我对你何如?”

红莺忙一脸感动道:“郎君对妾身恩重如山,疼爱有加。”

杨业点点头,沉吟片刻,正色问道:“那个马夫,真是你的表哥?”

红莺目光从杨业脸上扫过,抿了抿嘴唇道:“郎君怎么忽然问起这个来?”

杨业道:“今天忽然听他说,在东京呆过……你不是以前在扬州?”

“表哥又不是一直和我在一个地方,听说他确实在东京呆过一阵子,不过妾身也不太清楚……入沈家后就很少和亲戚往来了,也很少与表哥见面。”红莺的脸上闪过一丝慌乱。

杨业听到这里,心里突然有点难过。这个女子确实就是个奴婢一样的小妾,不算什么,但他这几个月与她朝夕相处,却是实心实意待她……今天才发觉,这娘们满口谎言!

杨业觉得当初自己被利用同情心,这种感受让他猛然很恼怒!现在已经猜测红莺可能是东京派遣来的细作,只要把她和她所谓的表哥都拿下,分开审问,定然就能坐实他们的来历。

但杨业却生生把这股子火、和对真相的好奇忍耐下去了。

一开始他自己也没搞清楚为何会对一个虚情假意骗他的人客气,渐渐终于明白了内心的直觉……因为大周的军队的战力给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他隐约已经判断出这场战争的胜负。

北汉国败亡的可能太大,杨业下意识想给自己留后路。他自己也是汉儿,对中原王朝毫无抵触感;现在还为北汉卖命,只是心里挂念着北汉先帝的知遇之恩,和个人的忠诚名声……却毫无必要为此杀身成仁。

(本章完)

第六百三十九章 叹落花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六百三十二章 识大体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鲜第五百九十三章 战争车轮第二百二十三章 紫微星弱第五百零九章 兵曹司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高在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卧薪尝胆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晋阳(3)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色第七百六十章 饥荒论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四百九十六章 怯场第五百五十八章 龙城(2)第八百九十七章 紫丁香第一百五十六章 踏青第八百零七章 宁静微风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国焉有名将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动兵戈第六十三章 无法停止难受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君无戏言第六百八十三章 红痕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八十八章 轻言细语如在耳际第一百六十四章 赵府的惊变第二百三十章 杂家无处可去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来风急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战栗(4)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国分财第一百零八章 寿州(4)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讯息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六十二章 胜不在文采第七百七十章 草木疯长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义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会有尽头第九百零九章 尚可争取第四百七十六章 仁者无敌(2)第八百零二章 上弦月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医治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九章 高平(3)第三百七十一章 来点酒罢第六百零五章 简单的情意第七百四十章 宝鞘存利剑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六百一十四章 激战第八百三十一章 蝼蚁第四章 卫国夫人、绍哥儿及玉莲(4)第二十七章 发酵第五百一十章 不变的宫廷第八百三十一章 蝼蚁第一百章 走夜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翻山越岭来相见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礼物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马蜂窝第六百七十八章 旭日东升第一百章 走夜路第二百一十章 风雨飘摇第七百二十一章 举头望明月第八百五十九章 痛快点第八百五十一章 宣德门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叹第一百八十章 较劲第六百三十三章 徘徊第一百六十四章 赵府的惊变第二百零二章 李处耘的预言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六百八十三章 红痕第五百二十五章 去去就来第五百八十一章 劝降与对峙第五百五十五章 虚情假意第七百三十九章 请了尊佛第五百二十二章 寝食难安第二十四章 猛将牵马第五百五十八章 龙城(2)第二百二十三章 紫微星弱第一百四十五章 桃花林第六百零七章 宫帐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马蜂窝第五百三十六章 躬亲第二十九章 黄莲第八百零二章 上弦月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宝第九百零三章 月光第五百零四章 皇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说过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各有志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