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贵

“谁说出去的?”李太妃回顾下面的几个人。

她们都是那天听到小宫女说秘密的人,站在那里你看我、我看你,先没人吭声。终于一个宫妇道:“我肯定没说半句,这种事儿没有娘娘放话,我怎敢说半句?”

另一个马上道:“也不是我,要是我说出去的,不得好死!”

“咱们对娘娘忠心耿耿,绝不对胡乱说话,坏娘娘大计。咱们是娘娘的人,没事添乱有啥好处……”

“就是有的人管不住嘴,甭管好话歹话,不嚼几句嘴就难受。”

几个人七嘴八舌地一边骂,陆续都诅咒发誓起来。李氏完全不信她们诅咒发誓,她不是没有见识过,有时候逼上临头了,什么誓都可以乱发。

不过这事儿到处传,真有些麻烦了,李太妃有种失去控制的感觉。

下边的人说了一通,忽然有人说道:“一定是那个小蹄子!她能告诉咱们,就不能告诉别人?”

众人面面相觑,立刻异口同声地说是那个小宫女说出去的,语气十分肯定,好像是亲耳听见的一般,简直是一点意外都没有就是小宫女的错。

李太妃冷冷地看着她们,但并没有否认她们的“判断”。反正这事儿暂时是不好查出真相了,背地里胡说八道的人,一般都不敢出面来对质,罪魁祸首阴着不吭声、到哪儿查去?

李太妃紧皱着眉头,心道:这事儿没处置好。将来说不定不仅没法讨着什么便宜,反而惹祸上身!

因为流言本身还有一个被牵连的人,就是当今皇帝!若是被张氏倒打一巴掌,谗言是自己在背后作妖,得罪了皇帝,现在这处境还能和皇帝斗?

李太妃忽然想起一句话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自己想算计别人,不一定也会被别人算计了。

她站了起来,踱来踱去,回头道:“那小蹄子嘴不紧,你们给我小心点!”

“喏……是……”几个人急忙应答。

李太妃坐立不安,又寻思:皇帝不会在乎谁勾引

他;但皇帝身边已经得宠的女人恐怕最在乎……比如皇后,还有那个大将军的女儿李贵妃,以及传言里和皇帝同甘共苦的嫁过三次的村妇。

另外,皇帝登基后经常出征打仗,从不过问后宫的事;掌管后宫的人其实是皇后的姐姐,端慈皇后。

李太妃当即说道:“万福宫不是替皇子公主们裁缝过衣裳?把来往万福宫的宦官打点一下,以本宫的名义专程给她们送去。”

……

蓄恩殿,一个宦官弯着腰一个劲地说:“李太妃好不容易从织造局打听到董淑妃(玉莲)的小公主衣裳尺寸,挑了最好最软的料子做了身衣裳。李太妃说天气凉了,专门做得稍微厚点,怕冻着公主怎生了得?万福宫的人织好衣裳,洗干净晾过的,李太妃叮嘱说教蓄恩殿的奴婢再好好清洗一遍才给公主穿……”

玉莲穿着整齐,端正地坐在上面的椅子上,很用心地听着这陌生的宦官说话。她心里还是很受用的,因为那宦官一口一个公主,把她的小女孩说得精贵异常。

玉莲知道有人在背后说她坏话,反正就是出身不好、经历难堪之类的,尊贵身份大打折扣;不过时间稍长,她也计较不过来了……但不能忍别人说她的“女儿”。

那小丫头不是她生的,一开始玉莲只是觉得郭绍为她着想,知道她无法生养、把他和谁生的孩子抱给她;又不是亲生的,她也没什么感情。

可是养了几个月,玉莲就特别在意那孩子了。兴许是因为朝夕相处日久生情,或许是长时间的某种联系……别人觉得那孩子不好,玉莲会觉得自己也受到侮辱;要是别人夸孩子,她就觉得自己脸上也有光。

因为,郭绍管不过来,孩子主要是后宫的人在管……玉莲不管这孩子,就没人真正待她好,这又是郭绍给她的名分和责任,无法逃避;别人怎么看待那孩子,也是和她的娘|亲有关。

这种联系确实是一体的,难怪老话骂人“有爹生没娘教”是很重的骂言。

玉莲耐心地听宦官说完,这才问一句:“两个皇子也送了衣裳?”

宦官听罢一愣,急忙道

:“有,有!一人做了一身,都没落下哩!”

玉莲这才说道:“那便回去替我向李太妃道谢,衣裳收下了,欠了她的情。”

“哪里哪里。”宦官道,“李太妃也疼孙子辈的孩儿哩,她老人家可不是为了赚董淑妃一个人情。”

宦官见玉莲身边的一个小娘把东西收了,当下便知趣地弯腰告退。

那小娘便是董三妹,董三妹把衣服展开瞧,笑嘻嘻地说:“挺好看的。”

旁边一个宫女道:“无论皇子公主都要穿衣裳,两个皇子都有,官家的公主当然也该有。”

玉莲没吭声。

董三妹又道:“宫里的人都挺好的,专门做这么好的衣裳给送来。大家对我也很客气,一句重话都没说过。”

旁边的宫女又忍不住多嘴道:“淑妃娘娘(玉莲)把三妹当亲妹妹一样对待,三妹不是还有个哥哥,是陛下身边亲随的人,谁还敢在三妹面前说重话呀?”

玉莲听罢不禁说道:“她说得没错。就算是这样,也还有人在背地里说你。”

董三妹茫然道:“我有什么好说的?”

玉莲没好气道:“说你又土又傻!”

董三妹瞪着眼睛,站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玉莲看了她一眼:“人家觉得你没见过世面,瞧不起你,说什么你也听不出来,所以好相与,当然愿意和你说笑了。”

董三妹一脸委屈:“……”

她闷闷不乐道:“不是说这衣裳要洗过才能幺儿穿么,我去洗来晾着,先出去了。”

刚才那宫女见玉莲不高兴,急忙劝道:“娘娘不必往心里去,那些人就是羡慕嫉妒您,其实巴不得能像娘娘这样哩。”

玉莲道:“宫里人多,难免七嘴八舌的招人心烦。”

(本章完)

第六百六十六章 私奔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三百三十五章 郭铁匠第三十三章 你们都不是人第四十七章 朦胧的飞花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马灰不拉几第二百八十五章 梅花第五百七十三章 虎口(3)第八百九十五章 无声的挣扎第六十五章 不辞而别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图大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满载而归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聚晋阳(2)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稳一点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争则亡第七百四十五章 女红第五百一十七章 战争的痕迹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与纷乱第四十一章 纠葛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动第七百一十九章 谁之罪第二百七十三章 哀愁(5)第一百三十五章 万不如一第七百零五章 叫你戴狗皮帽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讯息第四百六十七章 劝降书第二百七十三章 哀愁(5)第四百七十三章 杀个痛快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二十二章 想当年第十四章 武讫镇(4)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八百九十八章 万胜王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卫者第一百七十二章 很野的千里马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问愿不愿意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八章 高平(2)第六百七十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四百五十七章 惊喜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征之地第十四章 武讫镇(4)第十八章 晋阳之役(3)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四百二十九章 八十万会猎于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石头第六十七章 唐仓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六百八十九章 无欲无求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火红颜第五百四十二章 如同晨曦的流光第一百九十三章 鲜血淋淋第八百三十一章 蝼蚁第五百八十八章 舞台第十六章 晋阳之役(1)第七百四十九章 时昏时不昏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五百一十七章 战争的痕迹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帽子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开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四百八十五章 宋州(3)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两全第七百七十六章 无定河之役(1)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个人的意志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运之手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阳光照射的椅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义第三百五十四章 无可阻挡第一百二十九章 庞大的橐驼第二百二十一章 从不让人失望第十五章 武讫镇(5)第五十八章 有多惨第八百三十八章 风暴雷雨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里谢恩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四百四十二章 声东击西第六百八十九章 无欲无求第七百七十六章 无定河之役(1)第三百四十三章 嘴和咽喉第八百五十八章 迷迭香第五百零五章 叶子戏第四百五十二章 牺牲(6)第二百八十四章 轻盈若仙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七百四十四章 栀子花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风雨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三百二十章 有力的心跳第七十六章 威武城(2)第六十九章 战争的艺术第九十四章 折阳寿第五百零八章 罪恶之夜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晋阳(3)第六百三十五章 难得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