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作者有话要说:弱弱滴说句,我在写这些人物的时候,不自觉代入的就是以前上班时候遇到的各色人物。而且感觉我家女主就好像是一个小公司的高层跳槽到大公司里面做中层一样

看这里看这里,很重要很重要

李妈妈忙上前帮着婉潞用绣架撑起绸布:“奶奶,老奴在赵家几十年了,厚着脸皮求奶奶给个恩典,老奴的女儿度娘今年已经十五了,一直没有差事,奶奶房里既然有了空缺,就求奶奶收她进来,老奴母子也好有个照应。”

绸布已经撑好,婉潞找准地方,缓缓绣下第一针,轻轻吐出一个字好。李妈妈听到成功了一半,心里大喜,趴在地上给婉潞磕了个头,起来时候还不忘念叨一句,奶奶的绣活做的真好。

婉潞看着方才光洁的白绸上现在多了的那片红艳似火的牡丹花瓣,听着李妈妈退出房去的声音,手依旧没停,唇边露出一丝笑容。

婉潞次日起床刚梳洗好,正预备去给楚夫人问安,董妈妈就带着个丫鬟走进来。估计这就是李妈妈的女儿李度娘了,婉潞心里下了判断,手已经搭在春燕手上准备站起来。

董妈妈到婉潞跟前福一福,笑着回道:“奶奶,这是李嫂子的女儿,小名唤作度娘的,昨儿奶奶给了恩典让她进来当差。”婉潞嗯了一声,收回搭在春燕手上的手。

度娘已经上前跪下,恭敬行礼:“六奶奶安好。”声音如同黄莺出谷,娇嫩婉转。婉潞示意她站起身,方才她一直低着头,只能看出她身形苗条,着了水红背心,腰上系了浅绿汗巾,月白色绫裙。

此时她站起来时微一抬头,婉潞才看出她真是生的好,一张标致的瓜子脸,柳眉细长,特别是一双水杏眼,就像含着两汪水一样,看人一眼人就能被勾了魂去,双手白嫩如玉。

记得她祖父和父亲都做过这府里的总管,这样有头脸的管家家里的孩子,也都是从小金贵着长大的。特别是女儿,多有不愿进来当差,等到时候就求主人家的恩典放出去,好好外面聘去做好人家的媳妇。

像李妈妈这样想把女儿送进来当差继而被爷们看上收了房的还真的不多,董妈妈微微咳嗽一声。婉潞的手撑在椅子扶手上,瞧着度娘那玉一样的面庞,脸上的笑容十分甜美:“李妈妈的女儿自然是不差,瞧瞧这礼仪品性,和别的丫鬟比起来就是不一样。”

度娘微微福一福,依旧低着头:“奶奶谬赞了。”婉潞一笑:“董妈妈,都安排好了吗?”董妈妈上前一步:“回奶奶,度娘这丫头就补了十一的缺,屋子月钱都是十一的。”婉潞款款起身:“这就好,我要去给婆婆问安了,你们都下去吧。”

董妈妈低声应是后带着度娘下去,婉潞在春燕她们的簇拥下走出屋子,看着度娘那有些单薄的身影。婉潞的眉头微微皱起,李妈妈的丈夫李彦宏已经丢了差事十来年了,现在府里总管是楚夫人的陪房汪善当着。总不会李妈妈想着自己女儿被爷们收了房,李家就能重新得到侯府的信任吧?

婉潞唇边露出嘲讽的笑,这时已快走到楚夫人的上房,前面传来秦氏的声音:“六婶婶,往日你都是最早的一个,今儿怎么来的有些晚了?”婉潞快走两步笑道:“今儿有点事,耽搁了一会,这不就和三嫂一块到了?”

秦氏亲热地挽住婉潞的手,脸上的笑带有一点讽刺:“六婶婶,你明知道她心里打什么主意,你还让人进来,难道是嫌日子过的太好?”夏天的早上不那么闷热,婉潞还穿了件袍子,听了秦氏的话只是笑笑。

秦氏见她神情摇头叹道:“六婶婶,全家上下都在说你为人宽厚,可也不能太过宽厚了,特别是对那些坏心眼的下人们,就要趁现在给他们个下马威,让他们不敢欺上来。”秦氏说的有些义愤填膺,婉潞脸上的微笑还是没有改变。

看着秦氏的神色,婉潞一时无法判断,秦氏是真像她表现出的这样呢,还是内有玄机?两人此时已经走到上房,房里的帘子已经卷起,门口的丫鬟们等在那里,看情形楚夫人已经起来了。

领头的丫鬟微微行礼,伸手打起帘子,秦氏和婉潞走进去,楚夫人已梳妆好了,她的贴身丫鬟青瑶手里拿着镜子,潘氏手里拿着把小梳子在给她挽着最后的一丝头发,嘴里还在笑着说:“这支新做的珠钗,婆婆戴上显得年轻了几岁。”楚夫人房里的妾万姨娘听了潘氏这话,也上前凑趣。

秦氏和婉潞走上前双双行礼,秦氏也夸了楚夫人的那支珠钗楚夫人虽然十分满意,但面上还是十分镇静:“做祖母都快十年了,现在理哥儿都在论亲了,再过几年理哥儿媳妇入了门生了孩子,那时我就是曾祖母了,还什么年轻不年轻?”

秦氏已经笑了出来:“婆婆您这话说的,大嫂现在还是青春年少,您就在这说什么做曾祖母的话,那不是在说大嫂老了?”楚夫人撑不住笑了:“你这油嘴,也不晓得从哪学来的,偏生会哄人,连老太君都被你哄了。”

秦氏已十分亲热地上前挽起楚夫人:“婆婆,媳妇可没有四婶婶会说话,常被老太君嫌弃我太过直率,经常得罪人。”听了这话,婉潞的眼里闪过一丝光,楚夫人已慈爱地拍拍秦氏的手,在三个儿媳的簇拥下走出门……

刚走到门口,迎面就有个年轻少妇走了过来,面上神色有些慌张,身后也带着丫鬟。看见楚夫人已经出门,这少妇急忙行礼下去:“太太,妾身今儿偶然睡迷了,起晚了些,还望太太饶恕。”

侯爷有三个姨娘,长妾就是三姑娘的生母,原本是楚夫人的陪嫁丫鬟,生三姑娘的时候难产,身子一直不好,到现在还病病歪歪的,常年住在楚夫人上房的西小跨院里面,婉潞只见过一面,还是三姑娘那日归宁的时候她出来过。

万姨娘就是五姑娘的生母,本是别人孝敬的一个美婢,现在也三十多了,容色已经衰败,侯爷虽还歇在她屋里,但没有原先那么盛宠,她是个聪明人,一心只伺候楚夫人也没有别的想头。侯爷跟前最得宠的还是面前这位马姨娘,她今年不过二十出头,侯爷十晚总有四五晚歇在她房里。

楚夫人并没瞧她,那脚步也没停:“你帮着我服侍侯爷,辛苦了起晚了些也没什么,只是以后不能形成例了,这家里有这家的规矩。”虽只是侯爷的妾,当怎么说也是媳妇们的半个长辈,当着她们被训了几句,马姨娘心里顿时一阵酸楚,但也只得低头道:“是,妾身下次定警醒些,再不敢违了规矩。”

楚夫人眼还是没瞧她:“去吧,侯爷也该起来上朝了,你和万姨娘都去伺候他起吧。”马姨娘又行一礼这才应是退下。

婆婆教训着姨娘,做媳妇的自然不会说一个字,秦氏说笑着哄楚夫人开心,潘氏和婉潞在一边帮腔,说说笑笑到了月太君的上房。

门外的丫鬟婆子就更多些,一个个手里还端着东西,看见楚夫人被簇拥着走过来,一个领头的婆子急忙上前行礼,靠门边的丫鬟已经打起帘子:“大太太来了。”

屋里有些气闷,月太君上了年纪之后十分怕冷,就算是夏天那窗也关的紧紧的,虽有婆子在屋里拿着大蒲扇不停地扇着,婉潞一进去还是觉得有些闷热。

里面黑压压一屋子的人,除了月太君房里的丫鬟婆子,二太太和四太太带着各自的儿媳已经坐在那里,四太太的手搭在月太君椅子背上,不晓得说了什么让月太君乐个不停。

六姑娘思君弯着腰在月太君梳妆台上找着什么,七姑娘思慧历来都是六姑娘的小尾巴,跟着她在那里寻。八姑娘思聪一脸的睡意朦胧,靠在她奶娘怀里闭着眼还在打盹。楚夫人带着她们上前行礼过,月太君从叶氏手里接过碗粥在那里喝,抬眼示意她们起来。

各自见礼过,秦氏已走上前捏思聪的鼻子一下:“这懒丫头,昨儿定是又睡晚了,都这时候还在打瞌睡。”思聪的奶娘已经笑着道:“昨儿八姑娘本已睡了,又听见她们说今儿穿什么衣衫,八姑娘又爬起来寻了半天的新衣衫,好容易才哄睡着。”

思聪的鼻子皱了皱,月太君已经喝完粥,把碗递给四太太,接过楚夫人递上的帕子擦着嘴:“八姑娘这样,你们服侍的就该劝她早点睡,哪有样样由着她性子来的?”思聪的奶娘忙站起来连声应是。思聪这才把眼睛睁开,却只睁开一小条缝,张开双手就冲上去搂住月太君的脖子:“祖母,我要吃核桃粥。”

月太君搂住她的小身子,连声答应:“好好,我的心肝,你要什么都给你。”四太太不免有些得意地笑了:“婆婆就是头一个由着聪丫头性子来的,她们做下人的惯了,自然不敢再忤逆了聪丫头的意思。”说着四太太点一下思聪的额头,思聪在月太君怀里有些不依地蹭蹭。

眼看着自己的娘,声音软软地道:“娘,女儿下次不敢了。”说着又打一个哈欠,眼重新闭上在月太君怀里蹭蹭,一脸的乖巧和撒娇,月太君心疼地摸摸孙女的脸:“乖,发困就到祖母床上再躺躺去,小人儿爱困也是常事。”

这话一发出去,丫鬟忙上前帮着把思聪抱到里间再服侍到床上躺着。除了这几个孙女是自家的人月太君还给点好脸色外,这几个儿媳孙媳,月太君的脸色都差不多,就算公认最会说话的秦氏和水氏,还不是会被她来那么几下?

众人坐在那里陪着说笑,这样说笑本就无趣,除了秦氏和姑娘们敢高声说话,这些儿媳孙媳一个个都只是喁喁细语,偶尔听到什么好笑的赔笑两声,掺和几句。苏氏和婉潞坐的近些,见婉潞腰上系的一个荷包十分精致,讨过来瞧瞧,托在手里赞道:“六婶婶的手着实巧,我旁的还成,做针线就要差了些。”

婉潞是知道苏氏出身学士之家,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书卷,针线上只能算过的去,微笑着道:“二嫂是出了名的才女,你的诗当初我在闺中时候也见过的,谁知机缘巧合,竟和二嫂做了妯娌,二嫂还的配才子,真是一段佳话。”

听到提起往事,苏氏面上露出一丝得色,但还是微笑道:“天下姓苏的又不止我这一个,六婶婶只怕认错了人?”婉潞笑的更轻一些:“前日才知道二嫂闺名静初,当日那首别燕诗可谓绝唱。”

女子的闺名是少有人知的,当初苏氏虽有诗名,但别人大多只知道这是苏三姑娘的诗,谁知婉潞竟能知道自己的闺名,还能准确说出自己做的最好的那首,苏静初不由又惊又喜,嫁进这家来,虽说夫妻之间相得,和丈夫之间偶尔也有唱和之事,但妯娌们谈论这些时候甚少,谁知婉潞一个在离京城村庄之中长大的女子,竟一语道破当日她的诗作。

苏静初顿时有突遇知音之感,不由伸手握住婉潞的手:“那些都是往事,现时我已不写了,当初的琴棋书画,今日已变成柴米油盐了。”苏静初的话里透着一丝微微的失落。婉潞刚想答话,月太君已经叫婉潞了:“六奶奶,听说你要给五姑娘绣副牡丹图做嫁妆?”婉潞忙起身应道:“是,孙媳自知婆婆给五妹妹备的嫁妆什么都不缺,左思右想,才想出给五妹妹绣副自己做的东西,也算表了心意。”

月太君点一点头:“嗯,你有这份心甚好。”这真是破题头一遭,婉潞心里暗忖,月太君站起身来:“我瞧时候也差不多了,你们散了吧,君丫头,陪祖母去花园散散。”思君正在那里无聊地和思慧在解九连环玩,听到月太君的召唤,早蹦了上来搀扶月太君,一从人簇拥着月太君出门。

月太君见叶氏也跟了上来,吩咐她道:“你不用去了,你姨娘的丫鬟今儿一早来说她头晕有点微微的心疼,你去瞧瞧吧,要请医抓药的就和你大嫂说。”二老爷是老太爷身边的老姨奶奶崔氏所生,叶氏平日虽然孝敬嫡婆婆,对丈夫的生母也着实孝顺,听了这话忙带着丫鬟往后面去,老侯爷的几个年长的妾都住在后面的各小院里,水氏和周氏也忙跟上去伺候婆婆。

各人的丫鬟见主人们出来,上前跟在后面,刚走出不远就看见度娘过来,见到这群人过来忙避让一边。月太君本已走过又停了下来,看着度娘问道:“你是老李家的闺女吧?现在在哪里当差?”

度娘本是低眉垂目地侍立在那里,听了月太君的问话忙叉手行礼:“回老太君,奴婢确是李家的闺女,现在六奶奶处当差,董妈妈遣奴婢去后面寻东西。”声音不高不低,态度恭恭敬敬,果然是个好丫头,月太君嗯了一声:“你六奶奶是个宽厚人,你要好好当差。”

度娘已跪下应是,月太君这才又款款前行,秦氏本是跟在月太君后面的,听了这话转身小声对婉潞嘟囔一句:“没见过世面的傻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