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仲秋时节,秋风将所剩无几的暑意吹拂而去,长安城内外再度车马如云,一派生机勃勃的热闹景象。这些日子里,最受人关注的大概便是明经科、进士科的府试了。雍州境内那些通过县试的文士们早早地便赶到了长安。在适应京都繁华气象的同时,他们或锲而不舍地四处投递文卷,或竖起耳朵收集竞争对手的消息,或紧赶慢赶多参加几次文会,或索性临时将自己关起来再读一读书。
也不知从何时起,崔渊与张五郎之约便传了出去,令众文士皆一片哗然。崔渊崔子竟那句“八月府试我必为解头,明年省试我必为状头”,更是引来无数议论,以及各种羡慕嫉妒恨。他的脑残粉们自是欢欣雀跃,滔滔不绝地为偶像辩护,恨不得时间赶紧过去,府试、省试的结果赶紧出来力证偶像的才华;他新增的一群黑则各种不忿、各种攻击,也恨不得府试、省试的结果出来便会让他颜面扫地。
至于崔渊,任外头如何风风雨雨,他自是巍然不动。仿佛这群人再如何激动兴奋都与他毫无干系,而他只需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该府试的时候考试,便足够了。原本李治、王方翼、崔泓、崔沛、钟瑀等人都有些替他担忧,但见他一直如此泰然自若,也便暗自放下心来。至于王玫与崔简,虽说也隐约听闻了此事,对他却抱着近乎盲目的信任,完全不见任何忧心之状。
今岁进士科之府试,正好设在八月十四、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两日,盖因中秋并非休沐之日的缘故。不过,考完府试,再与家人团圆宴饮,倒也算得上是一桩美事。
八月十四这一日,王玫照旧带着崔简、王旼送崔渊前去府试。府试考场设在雍州府衙之中,离胜业坊很近。一家人用过朝食之后,慢慢悠悠地坐着牛车,便正好赶在辰时之前到了雍州府衙前。
正在府衙前等着入内的一群士子瞧见那牛车上的博陵崔氏标记,立时便神色各异起来。有崔渊的脑残粉,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去看偶像,而后又是骄傲又是欣喜地反复强调此番解头绝不会落入他人之手;有崔渊的黑,便不免流露出各种不屑之状来,翻来覆去地给不明真相的人说崔渊生性狂妄、文会只论书画不谈诗赋、借机扬名等种种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黑料。还有寥寥几人,围在一起,作同仇敌忾状,怒目而视——正是张五郎并他的那几个友人。
“张五,听说这崔子竟近来都在忙那摹本之事,根本没有空闲准备府试。”
“不错。便是他才学再高,将近两个月不曾读书,也是不进则退。”
“你县试之时,不也得了夸赞么?必不会比他差什么。不过因他是博陵崔氏子,又是贵主与驸马的侄儿,才得了天时地利罢了。”
“正是如此!张五,你合该让那些世家子知道,咱们这般的寒门子弟,其实半点也不比他们差!”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渐渐说得气势高昂起来。个个激动得面红耳赤,仿佛下一刻府试便张了榜,上面列第一的赫然便是张五郎一般。张五郎嘴上虽然应得很干脆,心里却越发虚了。他不自禁地想起自家阿爷训斥的那些话——他们瞧不起的书画之道、摹本之事,正是圣人近来最为关心的事。谁家若是能沾上半点功劳,恐怕都喜得手舞足蹈了。偏他不单生生将此事推了出去,还得罪了博陵崔氏二房嫡脉,让他阿爷气得捶胸顿足,只恨不得踹他几脚再甩上几鞭才甘休。
他脑中还嗡嗡地响着那些斥责:“你以为博陵崔氏二房嫡脉是我们张家能得罪得起的?崔礼之(崔敦)是兵部尚书!崔守之(崔敛)是光禄寺少卿!还有一位深得圣眷的真定长公主!我不过是区区工部侍郎!他们家若是想整治我们,不费吹灰之力!”
“就凭你也想胜过崔子竟?!你也不出去打听打听崔子竟到底是什么人?书画诗赋三绝,他的书画诗赋你可曾一一品鉴过?!此子年少成名,一度拒绝圣人征辟,独自外出游览将近十载!你以为他会是那种寻常的世家子?!此次摹本之事,还是他的主意!不仅讨了圣人欢喜,取信了晋王,还与众世家都结了善缘,自己也得了偌大的好名声!一箭四雕之事,有多少人能轻易想得出来?!你若能有其三分才能,我便谢天谢地了!”
他的视野里,其余人等都仿佛渐渐模糊了去,只剩下崔家那辆牛车,无比清晰而又格外安宁。只见那牛车的车帘掀了起来,着一身秋香色窄袖圆领袍的崔渊优雅地下了车。他本便生得俊美,举手投足更带着世家子独有的慵懒风流雅致,平白便将旁边那些士子生生地比了下去。
车内似是有人与他说了什么,他浅浅一笑,应了几句。只片刻之间,车帘内便闪过一张雪白细嫩的芙蓉面,娴雅宁静、美目含情。仿佛似曾相识,又仿佛从未见过。
这一刹那,张五郎如遭重击一般,一时间头脑一片空白。
他与王玫和离之后,已经分别一年有余。在他日渐模糊的记忆中,她仿佛仍是那个死气沉沉坐在床榻上,形容枯槁憔悴的妇人。却不曾想,她如今竟是这般模样。似乎……似乎比当年他们大婚之时,还更灵动温柔一些。
他一直认为,王玫和离后的生活,大概只会像仍在长秋尼寺中那样,蹉跎岁月、日夜哀叹不已。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再嫁一个寻常的男子,庸庸碌碌过一生。他阿娘提起她的时候,也只有数落的,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没有一分一毫长处。先前偶在丹阳长公主宴饮上遇见,竟故作不识,完全不将长辈放在眼中。如此不孝又善妒,不知礼节,还红杏出墙的妇人,哪会有什么好下场?便是太原王氏嫡支嫡女,也不过如此而已。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妇人,却再嫁了博陵崔氏子弟、书画诗赋三绝的崔渊崔子竟?!而且,居然还似乎过得颇为不错,夫妇之间甚为相得?!
张五郎心里涌起了复杂而又奇特的情绪。像是嫉妒,像是忿然,又像是怅然与失落。他再娶,京兆韦氏的旁支嫡女也只愿意在他中进士之后定下亲事;她再嫁,却是回到了世家豪门里,夫婿又才华横溢,仿佛解头、状头都已经尽在掌握之中。
他所知的她,确实是真正的她么?崔渊所知的她,是他所知的她么?是崔渊品味特别,还是他不识璞玉?是他们没有缘分?还是他们性情不够投合?当年那些事的真相,果然是他所见所想所听说的那般么?
他满腹心事,脑中纷繁杂乱,竟望着那牛车出了神。
崔渊不紧不慢地穿过人群,经过张五郎身侧的时候,斜了他一眼。他早便感觉到了这两道有些奇异的视线,心中也觉得有些不舒服。虽则张五郎娶的九娘,尚不是庄公梦蝶之后的九娘,亦不是令他心动心悦的九娘,但也足以让他生出些许妒意了。只要想到此人曾给九娘带来了什么样的痛苦,他便有种出手教训他的冲动。不过,进士贡举的结果出来之后,光是履行承诺与随之而来的流言蜚语,大抵便足够让他吃苦头了。而且,他过分在意这些事,也只会让九娘觉得不舒服罢了。
张五郎有些浑浑噩噩,并未注意到这一眼。他的那些友人却将崔渊此举当成挑衅,立即跳将起来,什么话都嚷嚷了出来。果然,许多攻击崔渊的不实言论,便是他们放出去的。一时间,崔渊的脑残粉和黑们都群情涌动。
崔渊却只轻轻一笑,挑眉道:“诸位也都不必多说什么,且看张榜罢。”而后,他便自顾自地走向府衙前,验了身份入内了。
众人一时间鸦雀无声。便是再不屑崔渊的那些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性情着实有魏晋名士的风范,丝毫不在意旁人的言论。于是,他们回过神来之后,也都各自取了公验进入府衙准备考试。
崔家的牛车也并未停多久,便悄然离开了。因此处与东市离得很近,王玫便去东市看了看茶铺的情况,顺便带着崔简、王旼逛了逛。璃娘做事一向风风火火又妥帖,内外两进、面阔三间的茶铺已经很有些样子。远远看去,里头的工匠忙忙碌碌地,却忙中有序,丝毫不乱。
王玫并没有接近,而是命车夫转到了旁边的街道上,而后下车慢行。一路逢铺子便入,她自己倒是只买了些玉石,给小家伙们却买了上好的笔墨纸砚并一些玩意儿。
待到过了午时,想起崔渊上一回交卷交得早,她便命车夫将车赶回府衙前。索性便在府衙附近选了一家食肆,一边享用美食,一边等着去府衙前盯梢的仆从们传来消息。虽说她挑了个雅间,但也可听见两边的雅间里都有不少文士正议论着崔渊与张五郎之事。
既有百般维护崔渊的,也有替张五郎说话的。不过,说起两人为何立下这般约誓,却并没有多少人敢跟着指责崔渊的不是。尤其那些寒门士子,义愤填膺地说张五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余人也不敢反驳。于是,话题便又转到了摹本上来。众人按捺不住那一颗颗火热的心,纷纷期盼自己能第一批拿到摹本。而后,又有人说所有攻击过崔渊的人,都合该什么都拿不着,天下间没有享用别人辛苦临摹的摹本又指责人家狂妄无礼的道理。大多数人听了,也纷纷大声称是。
这些纷纷扰扰,王玫、崔简、王旼都听在耳中。两个小家伙都有些坐不住,想去为崔渊说话。王玫却拘着他们,不教他们出头:“连你们阿爷、姑父都不曾说过什么,你们又何必为他打抱不平,去蹚这些浑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有些事,只能越辩越明。有些事,却只能以结果论成败英雄。”
崔简歪着脑袋细细思考起来,王旼听得似懂非懂,噘着嘴,用点心将自己的小嘴塞得鼓鼓囊囊。
不多时,崔渊果然无视了张五郎等人意味不明的目光,泰然自若地交了考卷出了府衙。见到府衙前等候的仆从,他便也来到那家食肆。
看他踏进来,便有人唤起了他的名字。他并不理会,也不管一众人等再次压低声音私下争吵起来,只翩然去了雅间里。王玫早便让食肆备好了他喜欢的一些吃食,推过去让他略微用了些。
“你不是要去东市么?可需我陪你去一趟?”因出来得早,崔渊便问道。
王玫看着眼前这个一点也不像考生的家伙,抿唇笑道:“早便已经去过了。你怎么连这些小事都记着?府试尚未结束呢。”
“一场府试,也不过如此而已。”崔渊回道,“阿实、二郎可想去什么地方走一走?”
崔简、王旼均乖乖地摇首。他们早已经知道“府试”对于进士而言是一场极为重要的考试,心里比崔渊还紧张几分。哪里愿意因自己贪玩的缘故,浪费了他宝贵的时间?
崔渊便只能道:“那我们便家去罢。明日我再早些交卷,也好一起四处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