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福地

.:今天是除夕了,亲爱的们,祝大家春节快乐!马上有福!马上有快乐!马上有健康!

书杰从宫里回来,带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因为幕僚说玉林镇是福王的福地,福王征用了包括西塘街在内的一大片地盖福王府。

福王是皇上的亲叔叔,当年太皇太后给先皇下毒却误害了福王,也算无意中救了先皇一命,福王当年虽然得了及时解毒救治,没有死,却是体弱多病。一直以来,先皇和皇上都很照顾病弱的福王。

福王倒是有分寸,从来没有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这次听了幕僚和一位“世外高人”的建议,提出在玉林镇西塘街一带划地建福王府,也承诺了会给予相应价格的补偿,还宽限了三个月的时间让住户另找居所,也不算太过分,皇上自然不好反对。

其实,如果只是福王征地也不算什么,那几条街上的住户虽然不能多赚钱,但也能得到差不多的价格,麻烦点,搬到别处去就是。自古被皇亲国戚强占了地的老百姓多了去,在大周,在当今皇上治下,已经很不错了。

遭就遭在,书杰这个文武双状元一出,加上书瑶的“福星”传言,夏宅三兄妹的白虎红狐、米雪豆腐……如今连福王都慕名而来建福王府,玉林镇地灵人杰的“福地”名声一夜鹊起。

不少提前得到消息的人也跟风,纷纷到玉林镇上买宅子,玉林镇的地价一日三跳,步步高。

书瑶大惊,前世,福王不是在四年后才征地的吗?今年怎么整整提前了四年?还好她们进京前就已经购买了不少小院子,后来巧味居生意火爆,书瑶又让大哥请王喜帮忙买了几个院子和铺面,当然,书瑶指定了区域(避开了西塘街那片)。

书杰只认为妹妹觉得京城房子贵所以喜欢在玉林置业,也没有意见,这个妹妹人小鬼大,总是有她的道理。

因为玉林镇的特殊位置,宅院和铺面很容易租赁出去,买下后只会升值不容易贬值,王喜倒是没有怀疑什么,毕竟玉林镇是夏家三兄妹的根不是?至于指定了片区,王喜也只归因于个人喜欢。

柳妈妈听到书杰带回来的消息乐得合不拢嘴,她家姑娘就是福星啊,之前在玉林镇上买的那些院子、铺面这下都要数倍升值了!

书瑶“突然想起”什么,拉着书杰的手:“大哥,那李叔、李婶、还有阿娟嫂他们怎么办?房子都变贵了,他们不是都买不起了?那他们是不是就没有房子住了?”

书杰回来的路上就在想这个问题,那些街坊家里的情况他差不多都清楚,阿娟嫂、孙大媳妇这几年在米雪豆腐坊做,家里收入已经好很多了,但他们两家的负担都重,要攒下一大笔银子来承担现在玉林镇的房价是很困难的。还有九斤嫂,听说开春的时候许木匠大病了一场,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当时梅姨还代书杰三兄妹给九斤嫂送了五十两银子、半根人参过去……

这会儿妹妹问起,书杰正好把自己的想法跟弟妹商量:“瑶儿、文儿,西塘街上的街坊们帮了我们三兄妹很多,如果不是他们,爹娘的后事、还有最初夏府、甄府的那些事,我们都不知道能不能……

瑶儿、文儿,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所以,大哥想把那些院子以当初买来的原价格卖给有需要的街坊们,或者便宜点租给他们,那些街坊都是十年的老交情了,都是信得过的人。”

“瑶儿没有意见,都听大哥的,瑶儿希望那些叔伯婶子们都有地方住。”书瑶很高兴,大哥的想法与她不谋而合,这本就是她当初买房的初衷。他们不缺那点钱,何况她还买了几个铺面,现在是卖是租都赚翻了。

书瑶庆幸的是,她本着“先买先安心”,“时间长好挑选”的原则早早下手了,若是一心想着四年后才需要,拖到现在就来不及了,就得多花一大笔冤枉钱。

书文一向就不是个小气的,自然没有意见:“我也听大哥的,如果爹娘在,肯定也会这么做。”

柳妈妈很是欣慰,现在身份变了,环境变了,这三个孩子善良的本性却丝毫没有改变!并不是他们因为有钱而不在乎,相反,这三兄妹都不是奢侈的主,衣食住行依然保持着“舒适就好、够用就行、浪费不好”的思想。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一个铜板都不会浪费。

书杰三兄妹心意一致,都开心地笑了,也就不再愁这事。反正再过十几日他们就回玉林镇了,正好顺便处理那些院子。

待书瑶一个人回到屋里,站在窗边看着窗外月影婆娑,柳叶轻舞,心情像月光一样清澈:爹,娘,瑶儿做到了,我们兄妹姐弟三人总算有机会报答街坊们两世的恩情!

两世的恩怨情仇让书瑶深知,看人,不能只用眼睛看耳朵听,要用心去体会,

如今,书瑶是真正的官家小姐,还是动辄进出皇宫的“小贵人”,想巴着他们三兄妹、讨好金喜达和书杰的人大把。可是,在书瑶心里,像西塘街街坊那样珍贵的“人情”却不易再有,那是经过两世考验的人性。

是,那些街坊都是些简单、贫穷、甚至粗俗的“市井小民”,但是,他们三兄妹本也是市井出身,这没有什么不好,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甚至,市井里的珍贵情分是他们最值得珍惜的东西,也是他们的骄傲。

所谓门第高贵的富贵人家,恐怕一辈子都体会不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没有企图、没有算计的真情。

福王征地的消息很快公开传达了下去,补偿金额、搬迁时间都正式下达到西塘街片区的每家每户。

玉林县“炸锅”了,老百姓们到这会儿才突然发现自己住了几辈人的这个小县城,地价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上涨了数倍,宅院、店铺的价格都快赶上京城了。

有房、又正好不在那个“最旺最有福气”的西塘街片区的人家,个个拍胸脯长长吁出一口气:“还好还好!幸好幸好!”

正好手上有一两套闲宅、铺面的人则哈哈大笑:“福地啊!真是福地啊!老子窝囊了一辈子,总算发了!”

西塘街上的街坊们愁死了,个个眉头可以夹死苍蝇。福王补偿的价格本也算公道,可是现在玉林突然成了福地,地价不输京城,他们这样的人家怎么买得起?拿这补偿金去租房,也撑不了两年啊!

背井离乡、迁到附近县、镇去?又舍不得生活了这么长时间的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他们多是靠做点小买卖、手工活、或者打短工营生的人,熟悉的关系网很重要,都靠口碑相传、口口介绍不是?

还有在夏家的米雪豆腐坊做事的人更舍不得这么好的差事,夏宅给的工钱已经很好,甚至可以让他们保障一家人的温饱问题。

街坊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商讨,是迁居?咬牙租房?还是……有的从外地迁来的人就在想要不要再回原籍去?愁啊……愁!

夏若雪也愁,兄弟高价把这个院子卖给她,她忍了!

一开始听到这片区成了福地,她高兴,觉得这下赚了!

转耳又听说这片区要被福王征去盖福王府,又气得咬咬牙,她高价买、平价卖,自然是亏了!

急急去买其他宅院,才知道现在价格已经直逼京城的房价,连郊区的宅院都不便宜了,店面更是贵得离谱。她后悔啊,之前怎么就挑挑拣拣、拖着没快些买定呢?

还好夏若雪手上有银子,也是个决断快的,没有再犹豫,即刻买下一个小院子、一个小庄子、还有一个小铺面。既然以后只能在玉林镇生活了,总是要有产业的,只是先前没买,现在只能缩减计划了,亏是亏了很多,可是再等下去,能买的产业就更“缩水”了。

夏若雪暗自感慨,她今年的运气实在背!难不成真的是因为开罪了书瑶那个福星?

夏霖宇倒是高兴,幸亏他聪明手快,赶紧着将那院子卖给夏若雪了,还小赚了一笔,可惜没有马上用那银子买个其它宅子、铺面什么的,凑些银子也好啊。

周氏撇嘴,日常开销都不够用,他还能想到去买什么宅子、铺面投资?除非事先得到消息。夏霖宇两兄弟又没有夏霖轩的“旺家”命!

夏府里最沮丧的就数夏霖昂,他和俞氏倒是“有头脑”,一拿到一千两的聘礼,就买了五十亩良田和一个旺铺铺面。可惜选错了地方,铺面正好在福王府征用的片区。捶头顿足啊!现在再想换已经来不及了,怎么他们就这么点背呢?明明手上有资本,却浪费了大好机会!还亏损了不少!(福王府的补偿只按面积计算,可不管你旺铺不旺铺。)早知道都用来买良田了。

夏家族人都不在征用片区,没有受到什么影响,除了夏府,其他夏家人现在的心思都在修祠堂和迎接书杰三兄妹回乡祭拜的“大事”上。时间越来越近了,还好荣叔是个能干的,有了他帮助统筹,修祠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RS

第437章 初次交锋第250章 到京第221章 忠在孝前第14章 日子第178章 当众查第420章 疑第450章 芙蓉宴第231章 执念第481章 面子第386章 叙旧第211章 回乡准备第296章 突然上门第15章 再次被惦记上第287章 离去第304章 因为爱重第355章 灰溜溜第139章 重逢第118章 志在必得第141章 怎么回事第232章 闲谈第280章 裴雨泽第322章 面子第41章 不稀罕第143章 提点第217章 不亏第38章 分享皇恩第319章 遇刺第89章 飞燕踏莲第412章 当年第367章 写诗凑趣第120章 肥皂泡第202章 郁家第390章 下毒?第440章 消息第254章 圆房(下)第242章 陌娘(下)第477章 小宝贝第175章 攀亲事第128章 飞第182章 相识是缘第348章 不安第328章 警惕第28章 昂贵的套装第272章 惊吓第455章 告状第321章 琦郡主第284章 亲情第19章 不告都不行了第370章 猜第290章 窝藏?第50章 相助第238章 书晴的痛第455章 告状第277章 利剑第369章 云家姐妹的亲事第340章 市井了第24章 撑腰第459章 好俗的抱负第91章 如意坊第355章 灰溜溜第272章 惊吓第426章 触痛第130章 太有心了第322章 面子第324章 初次交锋第85章 破茧成蝶第452章 闹事第166章 滚出去第440章 消息第470章 踢醒第480章 诛心第216章 做不了主第495章 深情巧思第84章 天人交战第453章 柯家第134章 威远侯府第74章 南宫淼第188章 我是谁第19章 不告都不行了第39章 杂乱心思第189章 越发疑惑第143章 提点第23章 委托追债第268章 相信第42章 要商量第50章 相助第247章 救赎第75章 谈论第140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171章 不喜欢第313章 贵女各不同第151章 只能是意外第143章 提点第496章 醒悟第153章 远客第449章 定下第38章 分享皇恩第43章 商讨第32章 置产(上)第270章 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