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一群坑爹货

这时节闹独立,不是寻死还能是什么?

楚丰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儿子要潜逃回雍州去谋反。说是要割据雍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要抢皇帝的地盘儿,不是谋反,又是什么?

类似的事情他在几十年前搞过一回,那时候的朝廷虽然兵强马壮,但是穷得要当裤子、门阀也不肯出力,打不起来。现在的朝廷可不一样,旧族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朝廷暂时周转有点困难,可是握着盐铁之利。更重要的是,整个国家的权利结构都在发生变化——权利在集中,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高效地调集人力物力财力,没等战争把财政拖垮,朝廷已经重拳出击打赢了。

抛开这个原因不谈,颜肃之对楚家是相当优待的了。公平地说,楚攸不得封爵,只做国公世子,是他自己作的。除此而外,楚源封侯,又做刺史。家中几代联姻帝室。连分庄园,都分了挺大的一份儿——亲戚里,比姜家得的都多。

在这种情况下,楚攸还要叛逃,真是鬼迷心窍!

所以楚丰不肯相信,他的儿子怎么会这么蠢?!

亲爹都想不明白的事儿,齐凭就更不明白了:“这个我就真不知道的,想来大公子不是这么糊涂的人,可是我真的亲眼见到了密信呐!”他是真的确认了之后才逃过来告密的。

想要响应起事,总要有提前朝廷联络的。齐凭因为是楚家旧人,虽然现在在养老,还是被找上了门儿。来人拿着楚攸的书信,险些将齐凭吓得心脏骤停!他是个有成算的人,当时装成没事儿人一般,说一句拜祭一下父母,脚底抹油,飞奔过来跟楚丰告密了。

楚丰才是他的老板呀!肯过来通风报个信儿,已经是他对楚家感情深了。否则,他就该跟颜肃之告密去了。

齐凭也不是没城府的人,与楚丰这只老狐狸凑一块儿,死活没参透楚攸这是为什么。楚丰确认了书信是真的,问齐凭:“我这便命人去追他回来!若是追不回来,当如何是好?”

齐凭苦笑一声:“明公难道不是心里已经有主意了么?”

唯有大义灭亲而已。

楚丰道:“我只盼是一场误会。”一面说,一面命人赶紧去追楚攸,顺便叫楚攸的儿子过来。不多会儿,便有管家带着楚攸两个小儿子来了,三个正在壮年的……失踪了!

楚丰神色变幻不定,看着两个小孙子,一声长叹:“冤孽!”命将这两个小的带到夫人那里抚养。再问齐凭:“这里面,真不会有什么误会么?”

齐凭反问道:“方才公主亲临,可说了什么不曾?”

楚丰脸色大变:“难道?!”

齐凭道:“我也说不好,不过,这个公主从小就机敏,千万不要是她察觉了什么不对,过来试探的。明公,还是做最坏的打算吧。说不定……公主此时已经在大明宫了。”

楚丰:……

太乙真人是个狠得下心的人,虽然没有搞明白大儿子为什么抽风,但是既然已经抽了,就要把危害降到最低。楚丰果断地道:“你随我入宫,面圣!”

齐凭慨然道:“责无旁贷。还请夫人入宫,求见太后。”

楚丰绷着脸道:“好。”

楚丰夫人自颜神佑走后便有些心慌,她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多年的经历告诉她,在她不知道的地方,已经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也许,与她的长子有关。

等楚丰与她说了事情,催她去求见楚氏的时候,夫人慌道:“大郎……还有救么?”

楚丰道:“能问出这个话,你说呢?”

夫人的眼泪不要钱地往下流:“一点儿救也没有了么?我不求不问罪,能不能保他一条命下来啊?哪怕要流放,哪怕要倾家荡产……”

楚丰焦躁道:“我的命还不知道保不保得住呢!去见娘娘,万不可说什么求情的话,只管请罪。”

夫人哭了一阵儿,情绪稳定了下来,一抹眼泪,叹道:“也是他自己找死。好在……还留了两个孩子下来。”

楚丰道:“这些一个字也不要提!”

夫人道:“知道了。”

夫妇二人也不严妆,布衣芒鞋,入宫请罪。

————————————————————————————————

宫里面,颜肃之没有通知政事堂,召长子、长女、哥哥、弟弟,一块儿来讨论这个事儿。

颜孝之与颜渊之都吓了老大一跳:“消息确切么?”

颜肃之对颜神佑挑挑下巴,颜神佑道:“阿爹收到霍白的消息,雍州兵颇不安份,有人串连生事。舆部的消息,一个形似楚攸的人,持太尉的令牌出京往雍州去了。我与山郎亲自去了一趟太尉府,山璞没能见着楚攸,不但楚攸,连他的几个年长的儿子都不曾见着。我是说见八郎娘子去的,纵然楚攸病了不好见,八郎岳父也应该露个面才是。”

颜渊之怒道:“他是得了失心疯了么?!”

颜孝之道:“现在怎么办?阿娘那里要怎么说?还不知道要多么伤心呢?”

六郎道:“雍州既已知悉阴谋,此事就不会闹大。只要事情不闹大,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颜孝之比六郎他爹还欣慰,觉得侄子可真是长大了。颜孝之却愁苦着脸,苦逼兮兮地问:“兵马都调动了,事儿还能压得住么?”

颜肃之道:“压得住压不住,只要阿舅面上不要太难看就好。”

颜神佑突然起身道:“我再去一趟太尉府。”

颜肃之吃惊地看着女儿:“你还要去做什么?”

颜神佑道:“太尉要是首告亲子,阿爹还能留他几分颜面。否则……”谋反是个夷三族的事情,楚攸所作所为,你就说他不是谋反,也没人会信了。最主要的是,政事堂不会相信的,没有一个大臣会给楚攸求情的。为了表明立场,不建议穷治楚丰就算体贴的了。

颜渊之道:“你一个妇道人家,不要做那么危险的事情,我去!”

争执间,已正经做了校尉的何大进来禀告:“圣人,太尉求见。”

颜肃之弟兄仨一副劫后余生的样子:“可算是来了。”

何大一脸奇异地道:“太尉没着朝服,一身布衣,还穿个草鞋。夫人往后面求见娘娘去了。”

颜肃之喜道:“你不懂,你不懂,快他过来。哎,你们都甭在这里了,六郎留下来。神佑去见你娘。阿兄四郎,都散了吧,只当不知道这件事儿。”

————————————————————————————————

颜肃之与楚丰见面,双方都是感慨万千。楚丰老泪纵横,颜肃之也陪着他哭。

一个说:“臣无颜见陛下。”

另一个说:“阿舅对我,恩重如山。”

两个男人哭了好一阵儿,楚丰心中庆幸不已。听颜肃之这话音,楚丰心里透亮——颜肃之已经知道了。他要再犹豫着不过来,等着他的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他知道,只要颜肃之是楚氏亲生的儿子,就会要他的老命,也不会让他家绝后。但是,会有什么样的处罚,那就真的不好说了。楚氏又不止他一个兄弟,虽然他弟弟不在了,但是侄子还在。他儿子谋反,抬举他侄子承了他爹的嗣再正常不过了。

幸亏他来了!

楚丰擦擦眼泪:“是我对不起陛下呀!大郎这个目无君父的东西,他居然叛逃回雍州了!”说到最后,真是咬牙切齿,你跑了,儿子带走了,爹扔下了,你真是坑爹啊!

颜肃之道:“别是有什么误会了。”

楚丰道:“陛下别为他说什么好话啦,这个畜牲,小时候看着做事还算妥当,我回旧京,命他掌雍州,也是可圈可点。谁知道却把他的心给养大了!”

颜肃之哭完了,擦一把脸,点评道:“是雍州把他的眼界困得小了,哪怕到了京城,也没给他拓宽了眼界。阿舅,我命人去追他,只盼他尚未铸成大错。”

楚丰道:“公主往臣家去,臣唤犬子待客,不想人却不见了踪影。公主离开后,臣命人搜寻,他已经去了数日了。恐怕,此时要到雍州了,来不及了,”说完又麻溜地跪下了,“臣惭愧,不敢求陛下宽恕,只求陛下给他个体面的死法儿。臣,在家里听候处置。”

颜肃之也没办法说不杀楚攸,只说:“阿舅何出此言?此事与阿舅何干?”

楚丰道:“是我教子无方,怎么会没有干系呢?陛下万不可循私,当示天下以公。”

甥舅二人皆表现出色。

另一厢,楚丰夫人的表现也毫不逊色。颜神佑负责督造宫殿,颜肃之见她取名水平不错,长安二字颇合胃口,命她把一应名目都给取了。颜神佑东拼西凑,不欲用什么慈宁育圣的名目,挪了个兴庆宫的名字给了楚氏用。

楚丰夫人就在兴庆宫这里请罪。

楚氏可比颜肃之难糊弄多了,颜肃之总归是有一些浪漫主义的色彩,楚氏却不同。黑暗的经历磨练出了她的心性,并不是一点眼泪就能打动得了她的。蠢人掉再多的眼泪,到她面前也是个被拍死的命。

亏得楚丰夫妇应对得宜,楚攸之事落了楚氏的面子,但是楚丰脑筋清楚,楚氏的态度就好了不少。脸是冷的,话却没有太绝情:“跟我这儿哭有什么用?你们对不起的不是我,是圣人!”

楚丰夫人试泪道:“已经去了。都是我们没有教好孩子,谁知道小时候好好儿的,长大了就翻脸不听话了呢?”

楚氏道:“行了,有个糟心的儿子,谁都受不了!”突然就想起颜肃之的中二期来了。楚氏又额外指点了楚丰夫人,让她给楚丰带话,请了罪,就辞职!什么都别要了!

楚丰夫人道:“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不知道政事堂那里……”

楚氏叹道:“争一争罢,二娘也在政事堂,我与她说一说。”

楚丰夫人往日看颜神佑干政颇为不满,现在却恨不得她说话管用一点、再管用一点。别看李彦等人在昂州时也算是旧识,可是这些人与楚丰并不是一路人。楚攸又做下这等事来,不被发现了,事情败露只在早晚,政事堂不杀鸡儆猴才怪!

带着忐忑的心,还有一点“有娘娘关照,我大郎是不是就不用死了”的期盼,楚丰夫人回家了。

夫妻俩打一照面,互相通了个气。楚丰道:“我原本想撑到二郎能返京入中枢的,现在看来,撑不下去了。我这便上表,辞了太尉之职。”

“那——既然娘娘关照了公主,咱们大郎是不是还有救?”

“快别想那么多的好事了!唉!”

————————————————————————————————

楚攸叛逃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京城,霍白除了快马向颜肃之提前通报之外,还通过正规渠道,向政事堂发了正式的公文。按照规定,他这么密奏,已经是不合规矩了——应该通过政事堂向皇帝上奏的。谁叫他老婆是皇帝侄女儿呢,人家一家人,有的是遮掩的办法。假装是老婆给亲伯父写信,你有意见?

因为是急件,没过两天,政事堂就都知道了,也知道霍白已经采取行动了。

当天,朝会上就被提了出来。颜肃之得给他舅面子:“此事我已知之,太尉大义灭亲,已亲自向朕揭发了。”

朝上议论纷纷,都说,怪不得太尉称病辞职了呢!

有他的话打底,又有史官的记录为证,楚丰就不算合谋,还要算是揭发有功,楚丰一脉,就是保全了。只是楚攸的命,就保不下来了。谋反,夷三族。他爹他弟弟事先不知情,事后有揭发、补救,摘出来了。与他同行的三个儿子,就是死罪。他的两个还在京城的儿子,比着年龄,长者年过十六,绞。幼者未过十六,免死,流。

李彦、丁号等有些遗憾,楚丰辞职了,楚源还在呢。真正生气的是霍亥,他亲孙女儿说给楚攸的幼子了呀!楚攸谋反了……这不坑爹呢吗?!

霍亥一跳三尺高,要求把楚源的冀州刺史也给除了,理由是:“以雍州事为鉴,请毋以楚源任疆臣。”反贼的弟弟,让他做封疆大吏,你们脑子没病吧?!

没人给楚源求情,连颜孝之都说不出话来,他也觉得楚源有点危险的。本来没这个心的,一看他哥被定罪了,搞不好也有这个心了,到时候,你是杀呢?还是不杀?不如召回来,让他没机会为恶,也就不用死了,好歹给舅舅留个儿子吧。

颜孝之出列:“臣附议。”

李彦等本来就觉得楚丰是个老狐狸,算不得一心为国,楚攸更有私心,想压一压楚家的。也趁势出列附议。

颜神佑最后出列:“楚攸何以忽尔叛逃?必有人唆使,请治其党羽。”

颜肃之道:“传旨霍白,翦其党羽。解递楚攸父子入京。迁雍州豪强入京。雍州军士从逆者,诛校尉以上。”还真是要谢谢楚攸,送来了一个清洗雍州的好理由。

颜神佑复请示,为楚攸家女孩子求情。此事不同于寻常犯法,寻常犯法,罪不及出嫁女。这是谋反,谁家还傻不愣怔地跟楚攸继续做亲家呢?你继续好吃好喝供着楚攸的闺女,还当楚攸儿子是女婿,这是跟朝廷唱对台戏?就算不离婚,也得跟楚攸划清界线。

即使楚丰不倒,你这样是不给他面子,太后那里也不好看,那也不行。太尉与皇帝,你选一个吧。

可颜神佑得照顾着楚氏的面子,楚家还得做人。好歹是亲戚,也不能打击得太狠了。再者,楚攸的孙女儿,还是八郎的媳妇儿呢,这是要啊,还是不要?

颜肃之道:“楚攸幼子,交与燕国公管教。赵王妃交付娘娘教导。”又催着政事堂赶紧下令,把雍州的事儿给平了,看看到底是谁敢附和着楚攸谋反,还特么不给朝廷通风报信!

————————————————————————————————

霍白的效率很高,他压着没动,不代表没有准备。一直盯着雍州旧族与楚氏旧部呢,再兼他媳妇儿在雍州开局不利,雍州上层的贵妇们对于颜家女人的作派十分鄙薄。颜静娴真是闲得发慌,偏她又是个有些能耐的人,就把一腔热情,用来帮丈夫的忙。颜神佑派给她的几条明线,她玩得顺溜,楚攸入境,还是她先发现的。

霍白也不客气,等楚攸进了他岳父的家,算定他们会召集人来开会。等了半天,看着车水马龙的聚了好些人,下令早就准备好的士兵先围后抓,一锅就将这些人给端了。人赃并获,还缴了一些往来书信。

痛快!

蛇无头不行,领头的都被抓了,事儿也就兴不起来了。霍白派人拿着大喇叭去宣布:只诛首恶,不杀协从。稳了军心,再慢慢甄别。

那一厢,霍白挨个儿点了人头,才发现这里面除了本地旧族,还有一个半生不熟的熟人——解昂!

霍白恍然大悟:“原来是你啊!”

解昂一脸的晦气,他刚刚还在跟楚攸建议:“霍白颇有城府,心狠手辣,头一个要除的就是他。请置请,伏刀斧手,擒而斩之。”当年就是他跟霍白密谋坑人家张太府的,彼此都知道对方是什么人。霍白知道解昂不够安份,解昂也知道霍白没节操。不同的是,世易时移,霍白蜕去了青涩中二的狠戾,解昂却越发钻起了牛角尖儿来了。

解昂原本便是助张太府掌益州的,如果说当时的张太府是益州的土皇帝的话,他大小也算个三公级别的。费了老大的劲儿,卖了老大,大周也没把益州给他,也没让他入中枢参与决策,就给了他一个郡,让他做郡守去了。

郡守就郡守吧,做出业绩来,又对大周有功,难道不应该前途无量的吗?当时地盘小,刺史都有数儿的,现在地盘大了,还多拆出了好几个州,他业绩又做得不错,总该轮到他做刺史了吧?

他却不知道,霍白因为跟他合谋,都险些被颜家看不上,要撺掇着离婚。就是因为人品不够好!觉得这个老板不好,想跳槽,ok。但是帮着别人坑老板,又是另一回事了。被你帮忙的人,也会瞧不上你。哪里再敢扶植你呢?

霍白聪明,改了,解昂却越发怨念了。直到迁都长安,颜肃之召天下地方官来面见,考试、选拔。霍白自以做得不错,靠实力也能拼上了。结果还是没有!

真是要气死了啊啊啊啊啊!

正好,楚攸也很生气。甘铭那个死老头子!举止透着寒酸,面上透着短夭,偏偏不去死,还压在他的头上!论出身,比资历,甘铭哪一条比他强?更别说这个老不要脸的还走裙带关系,先跟着公主混,然后才做了尚书!

旁人也许会觉得甘铭不好惹,楚攸却是不怕他的。顶撞了甘老头两回,还被甘老头点名给批准了!

正遇上解昂不得志,左右分析,觉得混不出头了,要另谋他途。解昂纵横捭阖又比楚攸高明些,前来游说楚攸,说以前朝旧事,撺掇着楚攸回去做土皇帝。而且越快越好——

楚家在雍州的势力受到了一定的打击,连雍州这块地方,边界都被切得跟狗啃的似的。霍白率军入境,还在改编雍州兵。楚家在雍州的势力受到了蚕食,再不动手,以后就再没有机会了。

解昂还打消了楚攸的另一个顾虑:“只消有太后在,陛下也不能将楚家如何的。”

楚攸一想也是,两人一拍即合,这便有了接下来的事情。

霍白一咧嘴,懒得去嘲笑这些人,只吩咐一句:“看紧了,不要让他们自杀了。”将人都捆了,连鞋袜都脱了搜,头发也打散了,让这些人身上一点铁片也不留。自己却去翻拣书信——楚攸昔年的李长史,他居然没有出现!难道没有参与?

李长史果然是没有参与的,但是霍白却在楚攸与雍州的往来书信中找到了他的名字。连夜提审了知情者,道是给李长史送过三封信,也劝过数次,信是泥牛入海,见面后李长史就是掩耳。

霍白笑了:“请他过来吧。”妈蛋!老子对你够客气了,留着你继续当长史,你特么知情不报!

李长史在家里正等着呢,来人也客气,他也配合。见了霍白,他依旧是一言不发。霍白问道:“我知道你夹在中间为难,不好出卖旧主。不过,以君之智,何不禀于太尉。”

李长史苦笑道:“禀告太尉与向朝廷首告,有什么区别?我听说朝廷的消息很灵通……”

霍白道:“那我也只好请先生一同上京去了。连家眷。”

李长史道:“我儿与陈氏定婚,尚未迎娶。知晓此事后,已退婚书,还望毋行诛连。”

霍白笑道:“你道有情有意——陛下连楚攸的三族都诛不全,首恶尚且如此,何况尔等?此间事罢,我亲自护送诸位上京。”路上有个闪失,人死了,麻烦就大了。

————————————————————————————————

霍白一路小心,没惹什么麻烦,顶多将这些人饿上两顿饭。

颜神佑却遇上了一个大麻烦!

那位被退婚的陈家小娘子,千里迢迢,跑到京城来了。拿着她当初给的一双玉环,到公主府来求见:“我有殿下所赐信物,求见殿下。”守卫不敢怠慢,拿了玉环进去鉴定,确实是太府造的进上之物,能有这东西的,没几个人。禀于颜神佑。

颜神佑出于好奇,接见了陈氏,见她布衣素服、不着脂粉,就奇怪了,问道:“你有何事?”

陈氏跪言:“昔年妾与李氏定婚,是殿下为媒证,今李氏无奈陷于尴尬,不欲误妾青春,要与妾退婚。妾虽粗陋,亦读诗书,岂是那等趋利避害的凉薄之辈?听闻李氏押解至京,求殿下再为妾做一回媒,天涯海角,妾随他去。”

她来求与未婚夫共患难来了!

颜神佑倒是知道,李长史已经查明了不算同谋,知情不报也有一个“不陷旧恩主”的理由。李长史既不能辜负朝廷,与楚攸共谋,也不好出卖旧日恩主,告发他,就只能自己扛了。连李彦都称赞他“难得”。

只不过毕竟是对朝廷不忠,还是要问罪的,全家都要发配的。主动退婚,不拖亲家下水,也是有情有义。

世人只能说李长史厚道,陈氏家教好,风气正——没瞧见那些“附逆”的,已经离了好几桩婚了么?朝廷没有拿李长史出气,也是公正。现在陈氏找来了,如果两家继续做亲家,那又是一桩美谈。颜神佑如果顺着大团圆剧本儿走,为她说和一下,那也是个正面人物——她也只能这么做,不然就成反面人物了。

大周哪怕覆灭了,后代修史,陈氏都能在《列女传》里占个几十字。

这都不是个事儿。

颜神佑顺口也就答应了,还特意去找了颜肃之说明了情况。颜肃之叹一回:“这世上有良心的人还是多的。李氏……算了,不与他们计较了。你去一趟吧。陈家能教出这样的女儿来……他家儿子我记得也曾录名的?”

颜神佑道:“那您得问老甘,我去给他们做个媒去了。您要抬举他们家?”

颜肃之嘲笑道:“你当你爹傻呀?谋反,知情不报,什么好事么?以观后效,看看是真君子,还是别有所图罢了。”

事情到此时还是挺顺利的。

真正的麻烦事儿是——霍亥本来都当堂与楚家退婚了,他孙女儿不知道哪根筋给搭错了,听说了孙氏的事情之后,她心理压力太大,死活要嫁楚攸那个已经削成了白板,发给楚丰管教的儿子。

霍亥险些没气出毛病了,必须是不答应的。可这丫头邪性了,一根绳子把自己吊房梁上了,亏得发现得早,不然霍白正好不用错过参加堂妹的葬礼。鬼门关前转了一圈儿,霍小娘子反而来了劲儿了,又开始闹绝食。

她爹不但不制止,还得她这样,也算是有情有义的。霍亥这回是真的被气病了——真坑爹呀!

作者有话要说:霍氏和陈氏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个下一章会细说滴~

下面霍小白会发威哒!

然后神兽的糟心事就要来了

感谢投霸王票的亲们=3=

多多扔了一个地雷投掷时间:2014-11-20 21:44:11

16459579扔了一个地雷投掷时间:2014-11-20 23:14:16

感谢浇花的亲们=3=

读者“mei”,灌溉营养液+12014-11-20 22:25:08

读者“mei”,灌溉营养液+12014-11-20 22:25:07

读者“mei”,灌溉营养液+12014-11-20 22:12:07

读者“mei”,灌溉营养液+12014-11-20 22:11:58

读者“yiyu”,灌溉营养液+12014-11-20 20:13:16

读者“拖延症患者”,灌溉营养液+12014-11-20 16:41:01

第277章 粉丝的执着第160章 老天的厚爱第28章 颜启心里苦第112章 颜肃之支招第一次分红第96章 有来必有往第113章 新君新烦恼第二次会师第243章 神兽的野望第30章 学到新技能第155章 女王的来信第258章 新年新奇葩第155章 女王的来信第235章 姐夫小舅子第221章 昂州新刺史第245章 又一朵奇葩第87章 小变态当家第131章 变态真可怕第271章 夫妻档会师第276章 天下一统了第237章 虞堃的不甘第310章 拉快进度条第30章 学到新技能第263章 水上与水下第110章 有令没有城第312章 战斗的友谊第37章 舅公要回来第317章 写完了第114章 提前的道歉第307章 命也太好了第21章 楚夫人出手第38章 靠山进京了第231章 岳茂被完虐第283章 狡猾的太子第71章 泼八盆狗血第124章 崩溃的修士第10章 中二好病友第183章 又一份盒饭第80章 小变态下乡第85章 一个美少年第142章 白挨一顿打第237章 虞堃的不甘第53章 又被教育了第30章 学到新技能第145章 苦逼的虞喆第207章 相争没人性第116章 着急的岳父第262章 遇到一个宝第61章 万事开头难第118章 苦逼的皇帝第94章 根据地建设第19章 新年回娘家第312章 战斗的友谊第208章 结两姓之好第165章 女王的检阅第116章 着急的岳父第一□□会第1章 坑爹的处境第233章 坑爹的阮梅第168章 抢先分蛋糕第28章 颜启心里苦第239章 无巧不成书第106章 颜肃之返京第297章 群殴与无间第188章 躺着也中枪第22章 结两姓之好第236章 对比太伤人第264章 万事皆有始第227章 好事又将近第240章 重回旧京城第40章 中二病痊愈第302章 挖坑埋自己第139章 变态成年啦第84章 盐盐盐盐盐第189章 大幕拉开了第217章 烫手的山芋第259章 狡猾的姐姐第292章 老神仙悟道第一次分红第122章 丁号的建议第250章 小变态出关第30章 学到新技能第98章 父母的妙招第298章 助拳的来了第218章 不能让他来第220章 将军下扬州第291章 遭遇猪队友第150章 麻烦变大了第205章 神兽犯错了第52章 祖母教孙女第295章 摊牌与反击第178章 河间王求婚第62章 小魔头当家第300章 秃头与狗头第187章 猪队友再现第92章 晴天一道雷第30章 学到新技能第280章 开明的亲戚第80章 小变态下乡第52章 祖母教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