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丰收什么的

姜氏在喝药,归义这地方呢,哪怕是冬天,也没得几场雪,自然也没多少冰。可夏天两季偏偏很热,秋老虎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甘令又穷,县衙里一块冰也没有!蒋氏为女儿一家什么都想到了,连拉车的牛都后续要送来了,偏偏这冰,是没有办法了的。

难道要颜肃之四处往冰?

姜氏就有点不舒服,反观颜神佑与六郎,两个小东西身体却棒棒的。颜神佑就不用说了,上天入地,摔打得好筋骨,屋子里放几盆井水就好了。六郎年幼,十分健康,也是几盆井水,放冰太多,还怕他冷着呢。

见颜肃之进来,姜氏放下碗,擦了擦嘴角:“郎君怎么这个时候到后宅来了?”大白天的,有正经事的男人,谁往后院里跑呢?

颜肃之笑道:“是有正事。”

姜氏因问何事。

颜肃之将那金帛放在姜氏面前的矮案上,阿圆忙将药碗给收了。颜肃之抱来的也不是全部,至少绸缎不是全部。却是色彩鲜艳的提花绸,又有一盘子金银。颜肃之一面放,一面说:“朝廷旌表,又赐金帛。”且说匾已造好了,等着往门上装呢。

姜氏便知,这便是旌表门闾之意了。翻看一回,笑道:“这下可好啦,他们姐弟两个,都在长个儿的时候,我还愁先时的料子不时兴了呢。”

颜肃之看看姜氏的面色不错,伸手试一试她的额头:“今日像是好些了。”

姜氏笑道:“好多了,这些日子都不敢见神佑和六郎。”姜氏怕自己还有别的病症,六郎又小,颜神佑虽然一向健康,也不是没有大病过一场,便阻止两个孩子接近。每日一早一晚,颜神佑就带着弟弟,在门外给姜氏问安。顺手,也接管了六郎的功课。

她唯恐自己教得不好,便专门请教了姜氏进度,而尔自己做了个教学大纲,回来一点一点给六郎来讲。她的耐心固不如姜氏,却胜在有趣,姐弟两个一个教、一个学,倒也其乐融融。不但教学,颜神佑还要应付六郎的问题,比如:“阿娘什么时候能好?”

每当此时,颜神佑就要哄骗小朋友:“六郎将功课学好了,阿娘就好了。”

颜肃之夫妇听了阿圆与阿方学语,又是欣慰又是好笑。姜氏也盼着自己的病赶紧好。这几日,早晚已有些凉爽了,姜氏感觉好了很多,再忍不住了,开始念叨儿女,连朝廷的旌表都看淡了很多。

颜肃之道:“他们两个,好着呢。再服两剂药,明天叫他们来见你,包管都要乐坏了。”

姜氏道:“这些日子,你看神佑还行?”

姜氏病了,颜肃之便想接手一些家务。简单的事务阿方、阿圆这样的心腹侍婢就能应付得了,但是有些事情还须主人作主。偏颜肃之近来事务颇剧,盖因秋收将至,不特县中之租赋要收缴,还要安排一下县里徭役之征发,好修一修水渠。又有秋收过后,分给他的一千部曲都要迁到归义来,他更要上心作好规划安排。

入秋后,荒地不好再开垦种植了,但是先犁一遍,上些肥料来肥一下田,等明春再种也是十分划算的。

这样内外一把抓,颜肃之也有些吃不消。颜神佑便主动接过了任务,不但每天抽空给六郎上课,然后安排他练点书法。自己就趁着六郎写作业的功夫,来处理家务事。这些事务在她眼里并不困难,一是学过,二也是因为人、事都不复杂,倒也安排得井井有条。

听闻姜氏生病,登门拜访探病的不是没有,颜神佑也只亲自接待了卢、牛、马、羊四家的主母,且说:“家母不适,恐过了病气,不敢请诸位相见。待痊愈后,再与诸外欢宴。”尔后便出了个通告,说姜氏要养病,没事少来烦她老人家。等到秋收结束,大家一起吃酒。

归义的秋天,有一个类似丰收节的节日,大约是先民的习俗与山民的节日相融合的产物。每到此时,全县上下总要热闹上小半月。作为一县之令长,颜肃之也要携全家,与大家一起庆祝的。

等颜肃之从坞堡那里回来,发现女儿已经处理妥当了,心里便十分庆幸。早年他中二,幸亏没有把孩子给带坏,真是要谢天谢地。这心里,对老天爷的感激又涨了几分。

反是颜神佑,很有点郁闷。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就觉得六郎似乎有点老成的样子。明明开始还是个很正常的逗人正太,怎么越来越闷了呢?集中表现在,这货平常一句废话也不会说。问问题的时候,简明扼要,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只拣要点来说。颜神佑的想法里,这个年纪的小朋友闲得没事儿,跟小猫小狗小蚂蚁都能讲两个钟头的故事,怎么到了六郎这里,就一副:鱼唇的凡人。这样的嘴脸了呢?!

小朋友,你这样不好的,boss即视感你造吗?

第三天上,姐弟俩得到允许可以见姜氏的时候。颜神佑注意观察,六郎开始是迈着欢快的小短腿儿,扑到姜氏怀里没错啦。然后卖完萌,叫完娘,他就……坐得跟个雕像似的。

颜神佑不由报怨:“跟个小老头儿似的。”

岂料颜肃之与姜氏异口同声道:“他就是要沉稳些。”姜氏还要再添一句:“你就是个猴儿,我可不要再养另一只了。”

颜神佑:“……呵呵,我是大湿兄,他就是二湿兄了嘛,呵呵,未必好哦。”

姜氏没听懂,嗔道:“你又说什么呢?”

颜神佑翻了个白眼:“我胡说八道的。”

这样理直气壮的耍无赖,把颜肃之都噎着了,姜氏跟这个小变态的斗争经验比颜肃之要丰富一点,她回神很快,手里的扇子直指颜神佑:“你再胡说试试!”

颜神佑缩脖,却忽地听到一声极细的“嗤”,一扭脸儿。她发誓看到那个刚才她说的“小老头儿一样的小胖子”正在捂着嘴巴偷笑。

收回前言,这个小东西还是斯文一点的好!有一个颜神佑去闹腾别人就好了,她一点也不想再来个小胖子闹腾自己!要不是怕给小朋友留下心理阴影,她打算给六郎起个小名叫胖胖或者球球什么的。

姜氏与颜肃之相视一笑,道:“不要淘气了,六郎也坐好!不许嘲笑你阿姊。”

擦!小东西你还真嘲笑我啊?!颜神佑斜了六郎一眼,六郎……正襟危坐,跟什么都没发生似的:“看到阿娘好了,我开心才笑的。”

小王八蛋!颜神佑气鼓鼓的。

姜氏道:“好啦,京里来了些新纹样的料子,你们来看看,喜欢什么颜色的,好做新衣。丰年节上好穿。”

颜神佑奇道:“丰年节?”原谅这个土包子并不怎么知道本地风俗吧,她自从到了这里来,是够忙的,没注意这个。

颜肃之解释了一回,且说:“本地风俗,于男女大妨颇有些松驰,你们年纪又小,偶尔玩耍一下也是不错的。”

姜氏皱眉道:“这个……”

颜肃之笑道:“并不妨的。”要在这里扎根,总得染上一点这里的风俗。若如卢家那般,守得太死,才是对自家不利呢。

颜神佑道:“可是与山民有关?”这也算是常识了,一般这种丰收节之类的,形态越原始的地方,保留得越多呢。

颜肃之笑道:“正是,你是怎么知道的?”

颜神佑一摆头:“猜的。”

颜肃之道:“我不管你了,你与你阿娘商量做衣裳的事罢。记得做身儿窗袖的,说不得,你们也要随我四乡里走一遭了。免得日后说起,你在归义住了这许久,还不知道归义是什么样子呢。”

————————————————————————————————

颜神佑喜欢大红、鹅黄两色,颇为亮眼,还怕姜氏说俗气。姜氏却说:“小小年纪,就该穿鲜亮一点儿好,咱们又不是穿不得。”

颜神佑嘴角一抽,还真是的。这个她读过书的,有种种禁色,譬如奴婢,只好穿些灰黑藏蓝之类的。平民呢,颜色也就是那么灰褐几样,当然,如果你家有点钱什么的,不怕衣服脏,可穿白。白衣秀士听着很美,其实是因为……没资格穿彩的。插一句,这会儿女士衣服上,凤凰可以随便绣,不能随便绣的是翟鸟纹。

裁缝做着衣服,颜神佑继续操练她的兵马。客女们都很开心,盖因父母亲人行将赶赴归义,到时候便是一家团聚了。虽然还要在小娘子身边听命,可偶尔得个假,也能去看看父母家人。是以训练起来也很有积极性。

颜神佑这里,可能真的是颜启的基因不错,哪怕训练的时间不如客女们多,她的体育课居然没比客女们差。此情此景,连她自己都得承认,有时候,还真得看先天条件的。

不止是客女,就是城外的部曲,干起活儿来也很卖力。不但房子建好了,连收割谷物也相当地快。新打的谷子晾晒着,干得差不多了,再开始脱粒。然后将一些稻草堆起来作冬日的部分燃料,又在山民势力范围的边缘彼此默许的地方打了足够的柴来备用。再犁一遍地,以草木灰肥田。

等丰年节后,再插一茬儿冬麦,到明年还能收一茬儿呢,也是增产的好办法。虽然眼下地薄,但是多垦几年,也就养起来了。又有上面支援的耕牛也到了,朝廷拨的、姜氏娘家给闺女的,齐总总得了上百头。

真一派兴旺热闹的景象!

然而在此之中,方章却有些忧心,常对颜肃之道:“郎君括隐括出这许多,只怕底下人心不平。”

颜肃之道:“无妨,闹不起来。”他是明白的,只要不触到底线,少有人敢去反朝廷。颜肃之在这里,就代表着朝廷。更何况,他还拿出一些诚意来,允许大家垦荒呢。不给这些土豪来个下马威,他要怎么在这里立足呢?

方章十分担忧,甘令当年是吃过不少苦头的,虽然倚着朝廷,强硬顶了十几年,当地土豪却不合作,不肯共同建议新天地,归义这地方依旧有些穷山恶水的意思。

可他怎么劝,颜肃之都不给正面回应,丰年节却又到了。

——————————————————————————————

到得丰年节时,颜肃之与姜氏先在县城里宣布这一盛大节日开始。

姜氏原本因病,收了许多拜帖,就是打牌与土豪娘子们见个面,或许还吃个饭什么的。如今丰年节到了,正好,不用单独相邀了,就合到一处办了。县衙里吃个酒,然后一起到外面看狂欢。

受山民的影响,县里民众的歌舞水平还是很高的。比起颜神佑跟着姜氏学的一点宴会上的舞步要精彩多了,而且这城里还有一些不知何故下山来的山民,用古老的语言唱着长长的调子。到得夜里,这一天是不宵禁的,满城的灯笼火把,将县城有限的几条大街用橘色的火光给勾勒了出来。

颜神佑被勒令绝不许离开阿竹等人,这才被允许跟当地白富美们一起玩耍。卢家两个小娘子不肯下场,只肯远远看着,颜神佑便与其他几家小姑娘一起,带着侍婢们,组团从街道这一头晃到街道那一头。

第二日上,土豪们告辞,颜肃之却令套车,带着一家大小,往四里八乡的转一圈儿去了。众土豪也得往自己的地盘上去庆祝丰年。即使被括了隐,土豪们也得承认,有颜肃之在,本地的杂捐之类减了不少,自家也能放开了种植桑麻之类,整个归义的大环境都觉得好了很多呢。

且颜肃之自得了朝廷之表彰,又申请了减负,虽然目前更进一步的还没有批下来,但是总体来说,欣欣向荣。哪怕得不到多少实惠(……),至少在这一刻,土豪们看着这一片欢腾的场景,心情是振奋的。

颜神佑坐在马车里,心情也是振奋的。虽然蒋氏命姜戎给姜氏送了牛了,姜氏依旧没有,却改为双马拉车,感觉差别也不算特别大呢。

这一回走得就远了,四里八乡都串了一回,颜神佑戴着帷帽,也四处蹓跶了一回。这一回,开始还用步障,到最后,姜氏见乡民热情,连步障都收了一半,展作个半弧,队伍的后半截依旧裹着,前半截已露了出来。先往西行,经过比较富庶一点的,也就是各大土豪的地盘,南面是大山和荒地,且不去了。从西经北再到东边,最后视察一下自家坞堡,然后回县衙。

县令一家在西部和北部受到了热情的招待,除了卢家,其他人家是有些担忧的。伪世家在姜氏面前是不敢拿大的,真个变成了土豪。所有人都担心:县令下面要做什么。

颜肃之不饮酒,却于宴上像喝醉了一样地向大家保证:“总不会揩油揩得叫各位吃不上饭不是?”

大大地安抚了土豪慌乱的内心。方章作为随行人员,暗道:难道这就是郎君说的心里有数吗?这个问题,颜肃之是不会回答他的,颜县令吃完了酒席,又带着家人往东面去了。

经过先前去过的那个村子的时候,颜神佑犹记得当初偷食鱼饵的小姑娘。小声问:“那个阿花呢?”

里正便问:“哪个阿花?”原来,山民下山的时候,都没个接地气的姓氏,也没个正经的名字。登户籍的时候就随便乱叫。你们这一村的,是一大家族,当时穿着蓝布衣服,就姓蓝。他们那一村子,登记的时候书吏看到了砚台,就姓黑。以此类推。

这个村子当初却是书吏看到一个山民坎肩儿上绣着朵花儿,就都姓了花。全村人一多半儿都能叫个阿花的。

问了一回,居然找出了这个小姑娘,小姑娘倒比先前显得干净整齐了一些。上来便叩头。姜氏忙命扶起:“这可使不得!”她心里有数,平常奴婢感恩磕头就罢了,阿花是良民,这头就不能随便让颜神佑给受了。上下一打量:“比先前齐整了。”

里正便说:“多亏了郎君,咱们才算开始好过啦。先前甘令也是好人,大家在他那里不过拖口气儿,如今是喘过气儿来,好过日子哩。”

颜神佑从旁听了,不由叹道,老百姓自我复原能力真的很强,只要你别折腾他们,他们就不会过得太差。听姜氏与颜肃之说着场面话,颜神佑又让人装了一匣子的糕点,给阿花拿着了:“给你。”

阿花红着脸接了,道:“今年,家里有余粮了,不大缺吃的了。只是小娘子这个好吃,我,我就收下啦。我们家种了桑树了,过二年长成了,摘桑椹来与小娘子吃。”

颜神佑笑道:“好啊。你到衙里,就说找阿竹,让阿竹带你来见我。”

阿竹在一旁听了,默默地上前,将阿花的样子给记下了。阿花也看着阿竹,将她的样子也给记了下来。

颜肃之默默给闺女点了个赞,再看儿子。六郎端正坐着,表情努力做严肃状,好像一只方正的猫首领,颜肃之看了差点笑场。颜神佑顺着颜肃之的眼神儿去看她弟弟,心道,你就装吧,一路上你也没少问问题啊。

————————————————————————————————

沿途的村子都走过了,皆一片丰收景象。今年新垦的荒地也有不少,颜肃之又主张县里出耕牛租与村民承包了垦田。老天爷也帮忙,这一年不说风调雨顺,至少没什么灾害。

再往东行不到百里,已到海边。风似乎都带着粘乎乎的湿气与腥味儿。颜肃之一家人这辈子还没见过海听,是以颜肃之提议巡乡的时候顺便看海,姜氏是一点也不反对的。只是有些担心:“听说海上有些个海贼什么的。”

这个方章知道,上前道:“娘子勿忧,归义太穷,海贼也是不来的。”

姜氏:“……”这穷地方好像是她丈夫的辖区?

颜神佑捂着嘴巴笑了。六郎听不大懂,心道,这个穷,似乎是不好的,为什么阿姊还要笑?难道因为……她蠢吗?

小朋友,内心吐槽千万不要说出来啊!

颜神佑不知道自己被个刚脱离开裆裤的奶娃给嘲笑了,只是眯着个眼,仿佛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不懂就问是个好习惯,所以颜神佑手指一指,问道:“阿爹,那是甚么?”

颜肃之看了半天,方道:“好像是卤池?”

“啥?”

这个姜氏却是知道的,她手里有制盐的生意,对颜神佑道:“里面是卤水,取来煮,可产盐。”

卢慎一直随侍在侧,却是一直目不斜视。虽则将姜氏母子三人的相貌看在眼内,却是禀承着大家风范,不去盯着人家老婆闺女的脸看。这让颜肃之十分满意,又有那么一点不爽。满意于他守礼,又不爽于——我老婆闺女不好看么?你都不再多看一眼的。

看吧,中二病又犯了。

卢慎此时心里想的是,不愧是名门之女啊,懂得就是多。对世家女的评价,倒是又高了那么一点。他平常接触最多的世家女,就是殷氏了,所以对耳闻的淑女们的贤良淑德,还真不怎么敢深信。及姜氏深明大义,将驾车之牛捐出,又持家有方,卢慎才真正扳回了印象分。

心道,有妻如此,颜令是不会坏事的。又想,有母如此,这小郎君和小娘子,将来也不会错的。

咦?

那位未来的淑女,你肿么了?

颜肃之也正好问:“阿寿,你怎么了?可是风大吹着头疼了?”

颜神佑摇摇欲坠,扶额抬眼,对颜肃之道:“阿爹,我好像又有点想做梦了。”

【煮盐,煮盐,煮盐啊!我是有多迟钝?!煮什么煮啊?费柴费炭的,干嘛不啊?这里又是一片荒地的,种粮食也种不出多少来,不如开盐田啊!】

作者有话要说:依旧是英俊的存稿箱君,祝大家看文愉快~~~

灭哈哈哈哈,就要胜利会师了!

第69章 小变态病了第78章 蠢不分贵贱第313章 一代脑补帝第292章 老神仙悟道第9章 名字的后续第241章 做戏做全套第111章 痛苦的蜕变第115章 干翻御史台第156章 忙碌的结巴第97章 不听老人言第298章 助拳的来了第84章 盐盐盐盐盐第236章 对比太伤人第218章 不能让他来第6章 陈年旧事二第75章 初到归义县第307章 命也太好了第163章 腹黑的中二第209章 又出鬼主意第288章 又一熊孩子第61章 万事开头难第236章 对比太伤人第284章 又遇奇葩事第107章 中二在行动第229章 美在于发现第二次会师第251章 女王的训诫第246章 不安份的人第83章 丰收什么的第75章 初到归义县第171章 中二的报复第13章 两姐妹抓周第209章 又出鬼主意第210章 又一个能人第177章 又一个中二第127章 今天爆字数第86章 近乡情更怯第133章 忙碌的变态第32章 真是高手呢第21章 楚夫人出手第134章 皇帝耍贱招第36章 都是钱闹的第126章 挨揍的外甥第180章 盒饭发下来第60章 玩具制造商第297章 群殴与无间第100章 变态入京来第215章 小鬼来当家第173章 突来的刺杀第239章 无巧不成书第312章 战斗的友谊第186章 都需要反省第133章 忙碌的变态第42章 继续发盒饭第98章 父母的妙招第25章 萝莉不愁嫁第197章 忙碌的冬季第221章 昂州新刺史第162章 人口多起来第239章 无巧不成书第18章 窝里放横炮第123章 好处到手了第19章 新年回娘家第167章 终于造反了第178章 河间王求婚第215章 小鬼来当家第301章 思想的隔阂第一□□会第108章 拐到小腼腆第31章 女人不能惹第80章 小变态下乡第285章 粗暴的处理第302章 挖坑埋自己第283章 狡猾的太子第103章 驻京办活动第二次分红第57章 小弟弟来啦第75章 初到归义县第238章 山璞的计划第258章 新年新奇葩第209章 又出鬼主意第290章 一群坑爹货第55章 小萝莉练兵第51章 小萝莉挑兵第174章 厉害的女人第293章 唐仪的哲学第169章 不满的世家第一次较量第11章 喜事变闹剧第103章 驻京办活动第287章 又要坑人了第187章 猪队友再现第249章 你快登基吧第108章 拐到小腼腆第315章 皇帝的决心第22章 结两姓之好第216章 新仇与旧恨第67章 准备回家咯第216章 新仇与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