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虚与委蛇

孙百里对杜周南带回的情报非常重视,当即召集白崇禧、何应钦、陈诚、胡适在总统府举行会议,商讨对日谈判已经如何应对汪精卫政府的问题

会议开始之后,杜周南先是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日本政府的停战条件,而后补充道:“昨天我故意告诉圆谷英二,说美国政府正在以非常优厚的条件拉拢我们,他受到很大的刺激,估计现在正在向东京汇报呢,不出意外的话,日本政府将会提出加优厚的条件”

等他说完之后,孙百里脸上浮现出难以掩饰的欣慰之情,激动地说道:“日军南进之后,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英美等国殖民地驻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泰国全境、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部分地区,从而掌握了丰富的战略资源,日本政府在胜利的刺激下,决定加快进军的步伐,扩大战争的规模,势必从中国战场抽调多兵力,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在谈判桌上处于主导地位”

陈诚马上说道:“刚刚接到第四战区的报告:日军第一坦克师团已经从景德镇撤退,乘船向长江下游进发,具体的去向不是很明了”

白崇禧笑着说道:“这下看来要弄假成真了本来,和日本人谈判只是想拖延时间,没想到他们居然会做出这么大的让步,如果继续谈下去的话,不知道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来”

何应钦面容严肃地望着孙百里,沉声问道:“孙总统,难道你真的准备和日本停战?”

孙百里反问道:“何部长认为不妥吗?”

何应钦解释道:“日本毕竟是个岛国,与美国的实力差距太大,突然袭击的手段只能保证日本在开战之初占据优势,一旦美国转入战时轨道,日本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陈诚想了想,问道:“何部长,假如日本能够成功登陆美国本土,你认为谁的胜面较大些?”

何应钦面露难色,回答道:“这就不好说了,因为我还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胡适环顾四周,看到其他人都陷入沉思之中,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难度肯定非常高,于是轻声说道:“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比较合适,毕竟我留美多年,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加深刻一点”

包括孙百里在内的军事专家们都感到非常惊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汇集在博士身上

胡适自我解嘲地笑了笑,解释道:“虽然我不懂军事,但是却可以从其他方面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日美之间的战争,说到底就是两国之间实力的比较,如果单纯从表面分析的话,很多人以为双方的差距很小,甚至可能感觉日本占据优势地位,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从工业方面来看,美国的钢产量是日本的五倍,钢材的质量也远远过日本;从农业方面来说,美国由于拥有广袤无垠的土地,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粮食出口国,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狭窄,粮食自给都有困难,如果不是有朝鲜和台湾两块殖民地支撑的话,早就维持不下去了;欧洲战争爆发之后,世界的金融中心从英国伦敦转移到美国纽约,金融业迅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使其能够利用全世界的资源来进行战争,日本金融几乎与世界完全脱轨,在战争的拖累下处于惨淡经营的状态因此,我认为,美国必将是日美战争的胜利者”

白崇禧摇了摇头,说道:“胡博士,你的看法有些片面了——在战争当中,实力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最终结果的唯一因素南宋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经济实力过蒙古不知多少倍,可是却无法阻止对方的凌厉攻势;明帝国和只有几百万人口的满清根本不是同一个档次的对手,最终却被对方灭亡;阿提拉大帝率领着生活在蒙昧状态中的游牧民族,把占据文明高峰的古罗马帝国扫地出门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说明,一些落后、野蛮的国家通过穷兵黩武的办法,也有机会战胜实力远胜于己的对手”

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在军事上的造诣很深,古今中外的战例了然于胸,随便举出几个例子就把胡适驳倒了

孙百里见胡适没有出声,于是笑着对白崇禧说道:“白总长,我认为你举的几个例子并不适合日美之间的情况——美国虽然实力雄厚,但是民风也非常彪悍,并不是软弱可欺之辈,如若不然,也不可能从‘日不落’帝国手中获得独立”

白崇禧说道:“这倒也是,当年美军光着脚在雪地里面行军,两三个士兵合用一枝步枪,最终还是坚持到胜利到来,也算是坚韧顽强了,确实和日军有一拼的机会”

何应钦见白崇禧已经被孙百里说服,就主动问孙百里:“这么说你认为美国人将获得战争的胜利喽?”

孙百里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战争单单在这两个国家之间进行的话,笑到最后的肯定是美国人”

胡适吃惊地问道:“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和日本谈判呢?难道就不怕美国人翻脸吗?”

孙百里笑着解释道:“这场战争已经和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的态度将在其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中国支持日本,美国必败,因为中国有日本急需的人力资源和矿产资源中国支持美国,日本必败,因为中国能够拖住日本陆军的主力日美两国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极力拉拢我们”

胡适追问道:“那究竟要我们加入哪一个阵营?”

孙百里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当然是同盟国了日本对中国始终抱有领土野心,是个心腹大患,必须剪除,与之相反的是,美国在太平洋彼岸,远隔重洋,自然不用特别担心因此,我们最终将有条件加入盟国方面作战”

胡适追问道:“如果日本政府提出的条件远远过美国,你会不会改变主意?”

孙百里坚定地点了点头,回答道:“绝对不会日本是不可能放弃对中国的野心的,我们的同胞也不可能真正原谅它”

何应钦好奇地问道:“总统先生,你刚才所说的有条件加入盟国是什么意思?”

孙百里解释道:“苏联虽然加入了盟国,但是既没有对日本宣战,也没有与日本断绝外交关系,从而给抗战事业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我们要以牙还牙——要求美国公开承认中国对外蒙古拥有主权,苏联归还在历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土地”

白崇禧关切地问道:“美国人会接受吗?”

孙百里冷笑着回答道:“肯定会接受,因为美国人不能容忍中国倒向日本,再者说,已经接受了苏联的奇怪立场,为什么不能接受中国的呢?”

胡适这才恍然大悟,他笑着说道:“这么说和日本政府谈判的目的就是为了向美国政府施加压力了?”

孙百里回答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通过谈判使前线停止战争,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杜周南苦笑着说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价码太高的话,美国人就有可能翻脸;日本人一旦答应了全部条件的话,我们该如何收场”

孙百里急忙说道:“无论日本人开出什么样的条件,都不能接受,这是谈判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一定要和美国站在一起”

杜周南问道:“日本人恼羞成怒的话,战争还会接着打下去,不就前功尽弃了吗?”

孙百里解释道:“只要能够争取到半年到一年左右的和平时间,咱们就不怕日本人”

白崇禧看了看孙百里,轻声问道:“半年的时间怎么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效果?”

孙百里的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低声说道:“我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汪精卫政府准备与中央合作”

“什么?”除了杜周起,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极度震惊

孙百里连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介绍一遍,为了保护卫子虚的安全,他特意说明这份情报是打入汪伪政府要害送出来的

听完之后,白崇禧露出不以为然地神色:“伪军的战斗力连咱们的保安团都比不上,即使汪精卫真的有00万军队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孙百里微笑着说道:“如果我们派上两三个师进驻南京,再挑选大批军官充实到伪军当中,对其进行严格训练的话,问题应该不是很大”

白崇禧问道:“日本人能答应吗?”

孙百里故作神秘地回答道:“山人自有妙计”

这时候,杜周南担心地问道:“民众能够接受汪精卫吗?”

孙百里回答道:“如果他能够把日本占领的半个中国完整地交回来,谁还会怪罪他?”

胡适说道:“当年我也主张对日和谈的,与汪精卫、周佛海、高宗武等人都是‘低调俱乐部’的成员,他们叛逃之后,也有不少人骂我是汉奸,不过,最终还是原谅我了”

紧接着,大家开始商量具体的谈判策略,如何在争取最大利益的同时争取足够的时间

第389章 登陆九州第25章 还乡地主第393章 关东精锐第360章 高瞻远瞩第39章 议政准备第82章 日军登陆第194章 千载难逢第271章 危机四伏第162章 河源问计(上)第124章 魂兮归来第352章 新年攻势第1章 阴云密布第65章 七七事变第330章 山城论战(上)第342章 核武计划(下)第287章 山本变计第324章 死战黄河(上)第315章 国军归来第49章 视察军工(下)第294章 急转直下第292章 军统暗杀第44章 财政状况第138章 覆巢之下(上)第43章 劳动法规第50章 开办银行第222章 碧血长空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263章 兵临马当第78章 血气之勇第62章 中国国籍第167章 决死反击第253章 恩来先生第181章 不击坚城第270章 陈诚示警第337章 四国峰会(上)第209章 旁观者清第24章 占领清流第233章 沪西魔王第376章 南京起义(上)第288章 唇枪舌战第302章 空军优先第41章 一九三五第379章 神风初起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五)第93章 鏖兵吴福(二)第221章 鹰隼试翼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393章 关东精锐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八)第275章 总统殉国第137章 浮动炮台第359章 暴起发难第235章 胆大妄为第59章 一兵难求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3章 初战惨胜第379章 神风初起第2章 准备战斗第276章 内忧外患(下)第199章 为渊驱鱼第342章 核武计划(下)第314章 横渡黄泛第249章 千里湘川第71章 血肉磨坊(二)第215章 知耻后勇(下)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99章 鏖兵吴福(八)第89章 留德学生第328章 转折之季第15章 牛刀小试第334章 传奇人物(下)第201章 燃情狙击第135章 百里出院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175章 前进坦克(下)第185章 敌进我退第180章 弃城而去第342章 核武计划(上)第90章 犹太军团第75章 攻敌不备第162章 河源问计(下)第186章 正面交锋(中)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第49章 视察军工(下)第129章 功亏一篑第139章 深入敌后(一)第22章 福建易帜第310章 佯攻缅甸第126章 以牙还牙(上)第31章 长汀劝降第393章 关东精锐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180章 弃城而去第51章 神秘货轮第81章 再歼日寇第376章 南京起义(下)第41章 一九三五第353章 反戈一击第91章 固守南京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