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双管齐下

连续参观了马尾船厂、龙岩兵工厂、三明炼油厂,又观看了装甲部队和空军战斗机中队的演练之后,余汉谋对十九路军、对福建的信心高涨,坚定了同舟共济的决心,在返回广东之前,孙百里特意设宴给他送行

临别之际,孙百里语重心长地说道:“余司令,我军不久就要强攻南昌,为了配合这次行动,希望第2集团军能够把广东和广西的日军拖住,使其既不能支援南昌”

余汉谋郑重其事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孙长官,请你放心,第2集团军有信心有能力把日军阻挡在韶关以南地区,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都在所不惜”

孙百里连忙说道:“余司令,你误会了我的意思了,此次作战最主要的目的是歼灭日军深入江西的野战部队,改变江南的态势,为福建拓展战略空间,并不是要和敌人争夺一城一地,如果牺牲太大的话,即使打下南昌也没有什么意义”然后他关切地说道:“二师和第53师将继续留在广东,在你的直接指挥下战斗,战区司令部会在物资和装备上面全力支援你们的,有什么需要的话尽管提”

余汉谋感激地说道:“孙长官,你考虑得太周到了第2集团的七个师都已经换装完毕,再加上二师和第53师,兵力过十五万人,如果还挡不住日军几个师团的攻势,怎么对得起装备的这些先进武器”

为了消除孙百里的担心,他又补充道:“你别忘了,广东还有第五纵队这些强悍的地方部队,日军怎么可能占到便宜呢?”

孙百里知道余汉谋在广州沦陷的打击之下,痛改前非,以非常严格的纪律来约束部下,第2集团的战斗力和作战的意志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应该足以应付第2军的攻势,于是就用轻松的语气说道:“那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

送走余汉谋之后,孙百里立即命令江北军团相机夺取江阴要塞,暂时切断日军的长江交通线,掀开了南昌战役的序幕

长江边上的江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由于此处江面是长江下游地区最狭窄处(500米),地理位置非常特殊,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早在春秋时期吴国就在这里修筑过烽火台,春秋之后的数千年里,历朝历代都在江阴要塞上驻屯过水师和战舰,算得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在‘.28’事变后,吴淞要塞按照《淞沪停战协订》中的要求被撤除,中国军队撤出上海市区,国军沿海防务在长江口被划出了一个大缺口,江阴要塞骤然成为长江江防的第一线,成为国军首都卫戍布防的重点参谋本部城市要塞组专门成立江阴要塞工程处,彻底整修要塞工事,并修筑从江阴到巫山等地的四条军用公路,形成非常完善的防御体系

日军占领江阴以后,派驻了一个大队的兵力驻扎在江阴县城,因为长江水道已经完全在其海军舰队的控制之下,要塞的位置就显得不是很重要,所以只在黄山主阵地上面部署了一个步兵中队,其他几个阵地则完全放弃,防备极为松懈

此时的江北军团自从恢复与总部的联络之后,大批的人员、物资源源不断地从上海转运过来,再加上日军根本无意经营江北,队伍迅发展壮大起来,并控制了西起滁州、明光,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起长江,北至洪泽湖的广大地区,与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四军控制的苏中、苏北根据地交相呼应尽管根据地的人口已经接近两百万,但是江北军团司令田纪明并没有盲目扩大部队的规模,而是按照十九路军一贯主张的精兵原则,在原来第三团的基础上组建了六个支队组成的军团野战部队,每个支队的兵力与十九路军的团级编制相当,但是具有直属的炮兵营和通讯连,可以独立进行小规模的战斗,当遇到比较大的战役的时候再集结起来,由军团统一指挥为了保障部队的后备兵源,军团在每村都设有训练班,对适龄男子进行军事训练,并选拔佼佼者

接到总部的命令之后,军团司令田纪明立即命令主力部队向六合集中,然后召集几个指挥官开会,商议如何完成上头交待下来的任务

田纪明首先把军部的要求简单地介绍一遍,接着用非常严肃的语气说道:“自从我们在江北开辟根据地以来,总部一直不遗余力地给与支持,如果没有这个坚强的后盾,咱们很难支撑下去现在,总部把控制长江的任务交给了我们,是对江北军团的信任,大家要主动负担起这个责任,献计献策,想方设法打好这一仗,免得辜负了总部对我们的信任”

话音刚落,第三支队长的刘大彪立刻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团长,你放心,这一仗弟兄们肯定会卯足了劲打,要不然,以后碰上其他部队,还能抬得起头吗?咱们毕竟是集团军绝对主力——独立师的老底子,怎么也不能让他们看扁了,以为咱们和地方上的游击队一样,打不了硬仗”虽然总部把江北军团的编制和级别提高了,但是在这些独立师出身的军官们心目中,自己仍然是主力部队的一分子,习惯于用旧日的称呼

“讲得好”田纪明首先鼓起掌来,指挥员们立即齐声欢呼,给刘大彪打气

田纪明等大家的情绪稍微平复一点之后,缓缓说道:“其实以我军的兵力,夺取江阴要塞绝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全歼江阴县城的日军也不是很困难,不过,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满足这样一个前提条件——部队能够悄无声息地运动到江阴要塞,却能不被日军察觉”指挥官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空旷的会议室里只有田纪明的声音在回荡着:“江阴要塞在长江南岸,距离六合有一百多公里,而必经之地扬州却在日本人的手里,给部队的穿插造成很大的困难长江水道已经全部被日本海军控制了,坐船的话风险大”

第一支队长朱大刚补充道:“过了扬州就是四军和韩德勤的江苏保安部队在打游击的地方,目前双方摩擦不断,会不会放我军通过也是个问题”

王浩随即提议:“团长,其实军部的目的是要我们控制长江水道,切断日军增援南昌的道路,其实打下镇江也可以达到目的,没有必要舍近求远,长途奔袭去打江阴”

田纪明问道:“你的意思是请求总部改变命令?”然后他摇摇头说道:“镇江要塞附近的长江江面宽度都在四公里左右,只有射程最远的50毫米步兵炮能够勉强达到,而这样的大炮整个军团也不过十门,如何能够封锁江面?军部之所以选择江阴,应该是出于这个考虑”

刘大彪对王浩的提议很不以为然,他说:“如果我们向军部提议改攻击目标的话,肯定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在那帮参谋眼中,咱们江北军团肯定就会和地方部队处于同一个层次了,所以,我认为,无论如何也要完成这个任务”

田纪明点了点头,说道:“大彪讲得很对,任务不但要完成,还要完成的漂亮,让军长和师长(钟武)看看,咱们江北军团还是具有主力部队的战斗力”

这时候,原本是天长县保安团长的四支队长程嘉兴说道:“军部不但要求我们夺取要塞,还要求坚持一段时间,如果想完成任务的话,我认为必须双管齐下”

刘大彪急忙问道:“老程,把你的双管齐下给大家解释一下”

程嘉兴回答道:“我的意思是不但要把江阴要塞夺下来,还要把镇江要塞也夺下来,这样一来,日军必须先肃清两个要塞才能够继续前进,只要咱们在长江的主航道里面布上几十颗水雷,就是不用大炮也能够把敌人拖上几天,从而顺利完成任务”

田纪明想了想,说道:“办法倒是不错,只是镇江距离南京太近,很难坚持住的另外,这两个要塞全部在长江南岸,到时候部队的撤退也是个问题”

王浩眯缝着眼睛想了一会,提议道:“干脆这样办,打下要塞之后,用最快的度把上面的大炮摧毁,然后在阵地上埋设地雷,同时用渔船在江面上布雷,迫使日军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清除水雷地雷,部队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从容撤退到江北”

也许是受到了他的启发,朱大刚说道:“咱们可以分兵在江北的孤山构筑工事,这样一来,即使黄山要塞被日军夺回去,仍然能够威胁航道,小口径火炮虽然不能威胁到战列舰和驱逐舰,但是打运输舰的话就不同了”

田纪明总结道:“咱们兵分三路:一路攻击镇江,一路攻击江阴,一路在江北的孤山地区构筑工事计划好是好,可是该如何通过日军、四军和韩德勤控制的地区呢?”

刘大彪笑着说道:“团长,你实在是多虑了咱们只要横越高邮湖,就能够避开日本人的耳目;韩德勤那里只要总部以第四战区司令部的名义出面协调就可以了;四军那里就容易了——当年,咱们军长送了那么多的武器装备,还保护了他们好几年,怎么可能这点忙都不帮?”

田纪明把自己脑袋一拍,懊悔地说道:“瞧我这记性——那个叫鲁大虎就在四军的一个支队里面当队长,以前还派人送过几次情报,应该还是会讲这个交情的”

大方向定下来之后,其余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经过简单的磋商之后,江北军团留下两个支队保护根据地和后方机关,其余四个支队兵分三路东下:第一、二两支队在六合渡江,直奔镇江要塞;第三支队和第四支队横渡高邮湖,经四军游击区南下,第三支队在江北转而向东,经过韩德勤游击区至孤山布防,第四支队则在泰兴附近渡江南下,直插江阴要塞

第157章 另起炉灶第255章 群起而攻第69章 驻防吴村第180章 弃城而去第225章 轰炸航母第226章 用人不疑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第329章 决战大洋第325章 内山毒计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220章 炮台悲歌第214章 借刀杀人第164章 钢铁雄师第282章 引而不发第19章 厦门攻防第172章 奇袭机场第68章 驰援上海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八)第8章 登陆漳州第38章 促膝长谈第336章 美苏困顿第55章 两广事变(中)第331章 野战军团第83章 兵败如山第35章 政策对比第150章 武汉会战(七)第377章 擒贼擒王第162章 河源问计(下)第236章 后院起火第309章 反攻战略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292章 军统暗杀第47章 蔡氏父子第82章 日军登陆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28章 合作谈判第312章 大版天炉第71章 血肉磨坊(二)第303章 布局西北第295章 千夫所指第172章 奇袭机场第125章 分道扬镳第172章 奇袭机场第332章 天皇问计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241章 皇军之耻第336章 美苏困顿第1章 阴云密布第377章 擒贼擒王第83章 兵败如山第22章 福建易帜第161章 兵不厌诈(下)第367章 失败边缘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四)第121章 我死国存第259章 军政统一第121章 我死国存第69章 驻防吴村第149章 会战序幕第359章 暴起发难第337章 四国峰会(下)第6章 停战协定第156章 经济作战(上)第379章 神风初起第297章 轰炸美国第393章 关东精锐第84章 整军备战第77章 坐失良机第358章 惊天逆转(上)第191章 乱战经济第198章 怒海争锋(下)第388章 苟延残喘第267章 绝密情报第82章 日军登陆第291章 贼心不死第378章 美军西下第256章 民主宪政第33章 正式收编第146章 捷报飞来第104章 统一立场第334章 传奇人物(上)第339章 股掌之间第161章 兵不厌诈(下)第221章 鹰隼试翼第7章 故人来访第253章 恩来先生第312章 大版天炉第345章 跨岛攻击第203章 折戟竹山第150章 武汉会战(二十三)第334章 传奇人物(下)第225章 轰炸航母第8章 登陆漳州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296章 军备计划第156章 经济作战(下)第4章 形势恶化第169章 欺世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