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促膝长谈

汽车在省『政府』站停了下来,孙百里和杨英杰一先一后,走了下来,杨英杰说道:“据你所说,所有的经济政策和『政府』的法令法规几乎都是出自杜周南一人之手,看来这位杜先生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实践经验也异常丰富,真想马上就能见到他!”

孙百里指着省『政府』的大门说道:“如果运气好的话,几分钟后,你就能见到他。”然后带着杨英杰走进省『政府』的大门,直奔杜周南的办公室而去。来到杜周南办公室的门前后,孙百里示意杨英杰不要出声,自己伸手轻轻地把门推开一条缝,刚好看见杜周南埋头在一堆公文当中,不停地批阅着。本来想吓唬他一下的孙百里感到一阵愧疚:自己这个绥靖主任经常是做甩手掌柜,把『政府』的全部重担都压在杜周南的身上,使他总是在忙碌之中!

“杜先生!”听到孙百里熟悉的声音,杜周南抬起头,立刻惊喜地说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提前通知我?”

孙百里回答道:“我也是刚刚到,因为知道你太忙,就没有通知你!”然后指着杨英杰介绍道:“杜先生,这位就是我在信里跟你提起过的杨英杰先生。”

杜周南连忙握住杨英杰的手说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哪!我本来以为孙百里极为推崇的人,应该是沉稳的中年人,没想到这么年轻!”

杨英杰谦虚地说道:“杜先生过奖了!我听孙将军说,福建的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都是出自你的手笔,确实令人佩服!”

然后两个人互相打量起对方来,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孙百里从旁观者的角度发现,这两个人虽然此前所属的阵营不同,但是身上却有很多的共同点:学识渊博、精于政务、乐观务实,并且勇于接受新事物。

寒暄已毕,孙百里问道:“我和杨先生坐了趟公共汽车,听了两个商人的对话,感觉民众对我们十九路军非常有信心。同时也发现,我离开的这两个月里,福州的变化特别大,你是怎么做到的?”

杜周南回答:“这些都是你自己的功劳呀!”

孙百里『迷』『惑』不解地说:“怎么是我的功劳?”

杜周南详细解释说:“清流的钨砂矿是你发现的吧?和德国的谈判也是你谈的吧?连购买公共汽车的钱都是从钨砂款里面出的!”

孙百里不解地问:“你把卖钨砂的钱用来买汽车,那扩充军队的钱怎么办?我们在赣南可是面对着中央军的巨大压力的!”

杜周南说道:“这批钨砂总共卖了差不多两百万元,我只用了一半来更新汽车和建设自来水厂,剩下的一半应该够购买一个整师的装备吧。”

孙百里说道:“可是我们后方空虚,增加一个师远远不够,我是想把剩下的三个没满员的师全部补充上,再把钨砂部队装备起来。我在信里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

杜周南说道:“看完信后,我也同意你的想法,但是仔细一想,发觉还是不能这么做!近期到福建来经商和投资的人越来越多,贸然大规模扩军的话,很容易被人误解我们十九路军又要打仗,会把这来之不易的局面破坏掉。再者,把钱都用来扩军,哪还有钱来给那些投资人贷款呢!”

孙百里无奈地说道:“不知道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太阳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杨英杰听着两个之间的对话,感到非常好奇,忍不住问道:“无论是中央军还是我们红军,都是优先满足军队的需要,可是你们好像反过来了,为什么呢?”

孙百里回答道:“这是我和杜先生之间达成的协议:以民众的需求为第一!”

杨英杰说道:“可是这样要冒很大的风险的!无论是南面的两广还是北面的中央军都有能力把你们的几万军队一口吃掉!”

孙百里说道:“你说的很对,但是如果反过来想想呢?十九路军只保留几万军队,间接向周边的各种势力表明我们没有野心,不会威胁到他们,这样就不会有人来找麻烦了。”

杨英杰点头表示同意,然后又郑重其事地问道:“你们采取这种中间路线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也准备成立自己的政党?”

孙百里和杜周南相视一笑,说道:“你的这两个问题都很尖锐,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其实,我们并没有刻意的执行中间路线,只是感觉神州积弱已久,又有强敌窥伺,如果还不团结的话,只有灭亡!

国共两党的政策都有很多优点,而国内的精英也几乎都集中在这两个主要的政党里面,但是现在却偏偏无法求同存异,实在是可惜!从蒋委员在上海开始清党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了,内战一天都没有平息过,民众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财富也大半消耗在战争中。有感于此,我和杜先生希望在十九路军的控制区内尽量采取比较温和的政策,使不同理念的人能够和平共处,求同存异,汇集各方的力量,全力发展地方经济。最终,随着福建经济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想法,从而启示他们对待不同立场的国人更加宽容一点。这样一来,就有机会把四万万同胞的力量凝聚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接着又说道:“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其实已经用不着回答了!”

杜周南补充道:“我们如果再成立一个政党,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了!”

杨英杰沉思良久才问道:“如果中央军来镇压十九路军,你们会怎么做?”

孙百里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当然是和红军所做的一样,坚决抵抗了!如果任人宰割就不是包容,而是迂腐!”

杜周南问道:“杨先生,你个人认为我们的路能够走的通吗?”

杨英杰深深地吸了口气,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回答道:“我个人认为很值得期待,但是这并不表示我改变政治立场!”

孙百里说道:“这不要紧,我们的方针就是求同存异嘛!”

杜周南问道:“如果你真的觉得值得一试的话,能不能帮助我们制定比较全面的经济政策?孙百里在信中把苏区的各项政策大略介绍了一下,我感觉受到很大的启发,所以想知道的更加详细些,也希望可以借重杨先生这方面的经验。”

杨英杰回答道:“这个忙我倒是可以帮,但是要事先声明的是:我绝对不会同意任何损害到劳苦大众利益的政策!”

杜周南连忙说道:“我们的政策也是要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合法利益,不是要针对任何人的,这一点,你绝对可以放心!”

杨英杰说道:“既然这样,我就暂且试试吧!老实说,我真的希望看到你们成功的那一天!”(下载本书请进入或者搜索“书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十九路军战记 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第291章 贼心不死第82章 日军登陆第269章 游说薛岳第364章 日落大洋(下)第150章 武汉会战(二十三)第271章 危机四伏第228章 后退决战第307章 杀一儆百(下)第23章 扩军裁军第264章 盾坚矛利(下)第306章 南阳灾情第393章 关东精锐第220章 炮台悲歌第85章 义正词严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第248章 长沙市民第386章 末日攻特第352章 新年攻势第169章 欺世盗名第125章 分道扬镳第256章 民主宪政第322章 黔驴之技第150章 武汉会战(二十一)第340章 大国之魂第197章 声东击西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247章 初识薛岳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212章 黄雀在后第350章 特种部队第92章 鏖兵吴福(一)第163章 余汉无谋第139章 深入敌后(四)第277章 暗流涌动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150章 武汉会战(二十三)第209章 旁观者清第131章 大梦初醒第202章 沙坪伏击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178章 还我家园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132章 抱病议事(上)第334章 传奇人物(上)第362章 空中堡垒第180章 弃城而去第296章 军备计划第335章 咸宁劝降第289章 火锅外交第85章 义正词严第124章 魂兮归来第212章 黄雀在后第395章 最后疯狂第324章 死战黄河(中)第260章 近海防御第352章 新年攻势第283章 高层会议第264章 盾坚矛利(下)第179章 战机旋转第47章 蔡氏父子第186章 正面交锋(上)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六)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187章 穷追不舍第97章 鏖兵吴福(六)第245章 国民参政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268章 统一立场第86章 拔刀相助第259章 军政统一第15章 牛刀小试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150章 武汉会战(二十五)第115章 浴血南京(十)第267章 绝密情报第293章 左右逢源第296章 军备计划第349章 决死南宁(下)第135章 百里出院第275章 总统殉国第399章 对德宣战第123章 将星陨落第25章 还乡地主第381章 埋骨何处第201章 燃情狙击第224章 突发奇想第126章 以牙还牙(上)第259章 军政统一第177章 虎门要塞第150章 武汉会战(二十二)第148章 一个交易第342章 核武计划(下)第173章 第五纵队第150章 武汉会战(二十五)第383章 还都南京第125章 分道扬镳第340章 大国之魂第1章 阴云密布第383章 还都南京第121章 我死国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