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空头人情

处理完货轮事件,孙百里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国民和蒋介石从来没有指示如何处理被俘虏的日本人,也没有提到如何应付日本的调查!难道说已经决定对日本采取强硬政策了?孙百里不由自主开始联系国内形势推测政策是否真的发生改变。

南京利用追剿红军的机会,将其军事、政治势力伸进西南地方实力派控制的贵州、云南、四川等省,经过两年时间的经营,已经完全把上述地区控制在自己手中,相当于在西南建立战争的后方基地。而对于西北边陲的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由于地处遥远,鞭长莫及,国民及蒋介石则采用封官许愿、财政拨款等手段,使这些地区的地方实力派通电归附中央。这样一来,国民基本上达到了除沦陷区以外的全国的统一。

红军虽然成功地从中央军的围追堵截当中顺利脱身,但是到达陕北的时候已经锐减到两万余人,这里土地贫瘠,人烟稀少,很难再度积蓄力量。另外,东北军和西北军在国民的压力下,不断向红军发动攻势,使其疲于应付,没有机会创立新的根据地。

日本人通过*的手段取得华北地区的大部分主权后,忙于消化吸收,不断扩大其华北驻屯军的规模,并将过去每年的轮换制改为永驻制,同时在塘沽、滦县、山海关、秦皇岛等各战略要点分兵驻守。 随后,为了摸清楚华北驻军的部署情况,连续派出高级将校参谋人员,以所谓“旅行”、“视察”为名,深入到华北、华中等各重要城市进行战略性侦察,积极为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直接的军事行动反而减少了。

而蒋介石的中央军则利用这难得的和平时间,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大力参与下,利用德国制造的先进武器装备,整编军队,加紧修筑国防工事。为防止日军从长江口登陆,由张治中主持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修筑了吴江到福山、无锡到江阴、乍浦到嘉兴三道国防工事,同时还修建了鲁、豫、苏、浙等地的国防工事。为了改变落后的交通状况,提高战略物资的运输速度,国民在三五、三六年间先后修建了苏嘉铁路、粤汉铁路,浙赣铁路、沪杭甬铁路、同蒲铁路,把陇海铁路延伸至宝鸡,湘桂铁路也开始动工。

孙百里从大量的事实推断出:国民已经彻底改变对日妥协退让的作法,代之以强硬的姿态!因为日本已经威胁到蒋介石统治的心脏地带——长江中下游,国民已经无路可退了!这样一来,勾结日本的两广就变成插在背后的一根毒刺,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予以拔除!

想到这里,孙百里立刻拿起笔来,准备草拟电文,命令各部迅速向闽粤边境地带集结。可是他忽然想到,十九路军原本抒东的子弟兵,现在虽然粤籍士兵已经不占多数,但是绝大多数的指挥官都抒东人,他们会同意和自己的同乡开战吗?他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整整想了半个小时,才重新回到办公桌前,拿起笔,写下另外一道命令。

一九三六年五月初,十九路军的高级将领又一次聚集在鼓山,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孙百里首先详细地介绍了货轮事件的前因后果,接着又把国民在这件事情上惮度做了说明,然后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十九路军是从广东走出来的,可以说抒东的子弟兵,在座的也大半抒东人,我想在采取行动之前先听听大家的意见。”

钟武说道:“汉奸人人得而诛之,是老乡就更加不能姑息了,可不能让陈济棠把广东人的脸给抹黑了!”

李从文用教训的口气说道:“如果只是为了对付陈济棠的话,军长用得着把我们都叫过来吗!?他手下的兵可都抒东人,很多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呢,如果打起来,首先遭殃的就是他们,然后就抒东的父老乡亲了!”

孙百里点了点头,说道:“这就是我把大家召集起来的原因。像陈济棠这种人,为了自己的地位连日本人都敢勾结,肯定不会考虑老百姓的生死的,我们却不能不考虑呀!”

钟武愤懑地说道:“他们要勾结日本人造反,我们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不成?”

陈子坚说道:“如果能让他们投降就好了。”

孙百里说道:“分化瓦解对手是老蒋的强项,我想他的情报人员肯定在积极收买陈济棠的手下,争取不战而胜。我们要做的是最坏的打算,和粤军兵戎相见。中央军已经向湘粤边界集结兵力,准备武力解决了,即使我们不参战,也有能力轻松解决两广。”

廖启荣说道:“既然这样,还是全力以赴比较好,我们动手还会顾及家乡父老的性命、财产,要是中央军打过去,可就要遭殃了!”说罢长叹一声。

谢鼎新用力拍着桌子骂道:“陈济棠这个民族败类,想扳倒老蒋就扳好了,我们只要保持中立就好了,非要自甘堕落,去找日本人帮忙,实在可恶!”他的家小都在广州,所以格外气愤。

孙百里感觉到他的想法有问题,说道:“鼎新兄,他要扳倒蒋介石就已经不对了!国内虽然还是有很多地方势力,但是至少大家在名义上都接受南京的指挥,一旦和日本爆发全面战争,就能够利用全国的资源与敌周旋。如果蒋介石被扳倒了,党内根本就没有人可以取代他,势必又陷入新一轮的混乱,给日本可趁之机。更严重的是,作为军队主力的中央军是为蒋介石马首是瞻的,到时候还能发挥几成力量就不得而知了!”

谢鼎新连忙说道:“军长,鼎新虽然鲁钝,这些道理还是懂的!刚才说的都是气话。”

陈子坚问道:“据我所知,陈济棠的军队至少有十几万,还有数量差不多的民兵,军工体系也非常完备,再加上雄厚的经济实力,即使我们愿意和中央军一起动手,也未必能轻易解决掉。”

廖启荣符合道:“是啊,陈济棠的空军有好几十架战斗机,比中央军的和还要多!海军的实力也不弱。不好对付的!”

孙百里看没有人反对出兵,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心情也立刻舒畅起来,对众人说道:“陈济棠的军队虽然人数多,装备好,可是战斗力却肯定高不到哪里去!我们十九路军离开广东后,经历了北伐、中原大战、一二八抗战、第四次围剿、福建事变这么多次战斗,和不同的对手交过手,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陈济棠手中的军队从成立到现在打过几次像样的仗?最多不过和土匪打交道,如何能够和我们的百战雄师相比。”

李从文反驳道:“可是他们也参加过几次围剿呀,怎么会没有经验呢?”

孙百里笑着说道:“两广和红军是有互不侵犯的协议的,参加围剿是给蒋介石看的!要不然,红军突围的时候为什么不从相对较弱的两广下手,反而去啃湖南这块硬骨头!”

看到众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孙百里说道:“既然大家都明白了,现在开始商议具体的作战方案!”

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二)第96章 鏖兵吴福(五)第77章 坐失良机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七)第349章 决死南宁(上)第302章 空军优先第108章 浴血南京(三)第78章 血气之勇第278章 暗渡陈仓第10章 平定叛乱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166章 舍生忘死第49章 视察军工(下)第183章 勇者无惧第148章 一个交易第192章 台湾来客第88章 退守吴福第206章 冬季攻势第85章 义正词严第151章 广州陷落第150章 武汉会战(六)第44章 财政状况第157章 另起炉灶第182章 岭南烽火第270章 陈诚示警第139章 深入敌后(一)第123章 将星陨落第235章 胆大妄为第357章 力克岳阳第276章 内忧外患(中)第198章 怒海争锋(上)第142章 竹林晚话第61章 西安事变第377章 擒贼擒王第184章 源源不绝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125章 分道扬镳第160章 弯弓射日第25章 还乡地主第264章 盾坚矛利(下)第286章 南京密谋第121章 我死国存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344章 致命诱惑第359章 暴起发难第202章 沙坪伏击第155章 暗战龙岩(上)第186章 正面交锋(上)第255章 群起而攻第194章 千载难逢第370章 祖国之歉第24章 占领清流第42章 罢工事件第243章 零式战机第105章 轻松夺权第209章 旁观者清第212章 黄雀在后第14章 临危受命第272章 幕后黑手第27章 心事泄露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115章 浴血南京(十)第170章 说客造访第124章 魂兮归来第150章 武汉会战(九)第376章 南京起义(下)第162章 河源问计(上)第308章 洛阳定策第224章 突发奇想第19章 厦门攻防第78章 血气之勇第32章 生死一线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191章 乱战经济第282章 引而不发第39章 议政准备第249章 千里湘川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278章 暗渡陈仓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139章 深入敌后(二)第131章 大梦初醒第172章 奇袭机场第248章 长沙市民第389章 登陆九州第167章 决死反击第66章 国难当头第361章 轰炸日本(下)第360章 高瞻远瞩第367章 失败边缘第39章 议政准备第379章 神风初起第137章 浮动炮台第281章 绝处逢生第88章 退守吴福第370章 祖国之歉第131章 大梦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