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谷贱伤农

孙百里风尘仆仆地赶回福州,屁股还没有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坐稳,杜周南就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说道:“百里,现在你是越来越会算计了,连老蒋都被摆了一道,真是不简单!还是我慧眼识英才呀,早就看出来你有生意人的头脑。”

孙百里笑嘻嘻地说道:“这可是黄光锐自己送上门来让我敲的,不敲白不敲!谁叫他偏偏要到韶关去加油呢?”

杜周南调侃地说道:“百里,我发现你这个人越来越不厚道了!当时粤北、赣南全部在我们的控制下,他落到哪里都跑不出你的手心。”然后严肃地问道:“我听说你最后还是扣留了几架飞机,是不是真的?”

孙百里回答道:“哪有这回事,我只是把黄光锐不要的几架破飞机运回来而已。”

杜周南说道:“我想你也不会做这种没头脑的事,不值得为区区几架飞机得罪中央。福建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几架飞机还是买得起吗!”

孙百里连忙追问道:“杜先生,听你话里的意思,似乎财政状况还不错呀,是不是?”

杜周南回答:“我们欠德国『政府』的贷款已经在两个月前全部还清了,钨砂矿的收入就回到自己的手里,仅仅这一块,每个月就多出将近百万元的收入,足够应付你整编军队的开支!南京『政府』前后两次又拨款两百万,再加上你从广东搜刮回来的物资也价值不菲,财政自然就宽裕许多了。”

孙百里问道:“那你打算把这笔钱用到哪里?”

杜周南回答:“还没有想好,所以过来和你商量一下。现在,福建的经济已经步入正轨,进入高速增长的时期,不需要过多的干预,故而『政府』的投资一定要放在比较长远的项目上。《搜索哈十八看最快的免费小说》”

孙百里说道:“福建的经济虽然不错,但是在其他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这次出兵两广,有三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黄光锐的机群出现在韶关上空的时候,民众异常恐慌,四散奔逃,但是有没有防空洞藏身,只好往兵营跑。第二,中央军大兵压境的时候,广西能够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动员十几万人的部队参战。第三,陈济棠苦心经营广东十余年,却败亡的这么快!虽然勾结岛国,不得人心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他极为信任的余汉谋、黄光锐等人早就被蒋委员收买也是中央的原因。南京对地方势力的渗透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不能不防啊!”

杜周南问道:“你的意思是要把钱花在修建防空洞,建立动员体制和反渗透机关上面吗?”

孙百里回答道:“是的,你认为可以吗?”

杜周南回答:“当然可以!福建的城市大部分都是在山区,肯定有很多山洞,稍微加固、扩大就可以了,不会花很多钱。我们很早就仿照广西建立了民团制度,利用已有的人员和组织就可以建立完善的动员体制了。我虽然对与情报工作不是很清楚,但是感觉也花不了多少钱的。所以这笔钱应该能够实现你的计划。”

孙百里看到自己在广东就开始筹划的几件事可以顺利实施,非常高兴,立刻迫不及待地和杜周南商量具体的计划。然而,几天后的一件事情却迫使他不得不暂时中止了这几项计划,把钱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这天上午,二十多名从全省各地赶来的农民、地主议政代表一起到省『政府』拜会孙百里,要求他处理一项紧急事件。孙百里在人群中意外地发现了蔡大力,连忙问道:“蔡先生,你怎么也来了?”

蔡大力愁眉苦脸地说道:“快要破产了,是来请『政府』帮忙的!”其他代表立刻七嘴八舌地说道:“是啊,『政府』要是不帮忙,我们真的活不下去了!”

孙百里不解地问道:“今年风调雨顺,收成应该不错的,怎么会这样呢?”

蔡大力苦笑着说:“坏就坏在风调雨顺,收成不错上面!”接着详细解释道:“今年长江以南的稻米产区普遍风调雨顺,产量达幅度增加,而稻米的主要产区湖南和广东的增加幅度更是特别大。可是谁也没想到,粮食的价格却大幅度下滑,湖南的米价居然跌到了五块钱一石,如果按照这个价钱来算的话,连本钱都保不住!”

一个代表补充道:“这几年,工业发展迅速,土地也就越来越集中,每户农民至少都有几十亩田,多的甚至有数千亩,这样一来,损失也格外大!”

孙百里非常着急,连忙问道:“米价为什么跌得这么厉害?”

蔡大力回答道:“还不都是被洋米压的!洋鬼子把他们的粮食用轮船送到神州来,卖的比我们的便宜多了,米价自然就跌下去了!”

孙百里立刻意识到问题非常严重,而自己的经济知识又极为有限,一时之间难以解决,只好让代表们先回去,等『政府』想出妥善的处理办法。好不容易把代表们劝走后,他急忙把杜周南叫了过来。

杜周南弄清楚原委后,对孙百里解释道:“米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几个国家地广人稀,每个农场的面积动辄几十万亩,又广泛采用机器,所以生产成本很低。倾销到神州来之后,自然对国内的农业造成致命的威胁。”

孙百里问道:“我们不进口粮食不就行了!”

杜周南说道:“根据国民『政府』与这些国家签订的条约,是不能限制进口的。”

孙百里说道:“难道就没有办法了?”

杜周南说道:“办法倒是有,但是风险太大了!”

孙百里问道:“什么办法?先说出来听听。”

杜周南说道:“就是由『政府』出钱,用高于市场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避免粮农破产。但是这样不但要占用大笔资金,而且只能暂时解决问题,如果以后年年如此怎么办?”

孙百里问道:“岛国有没有这种事,他们又是怎么处理的?”

杜周南说道:“当然也有。岛国『政府』在对进口粮食征收高额关锐的同时,给国内的农民提供补贴,使进口粮食和其国内的农产品处在同一个价格水平上,所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孙百里说道:“我们控制不了海关,所以不可能采用岛国的办法,只好由『政府』出资购买了。如果明年还有这样的情况,就禁止进口粮食,同时严禁其他地方的粮食流入福建,我们自给自足总可以了吧!”

杜周南说道:“你这样做会惹出很多麻烦的,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农民逐步采用机械来代替人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政府』再适当给与补贴,使其具有和进口粮食竞争的实力。”

孙百里叹服地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可以先在『政府』开办的农场里面试点,然后再向全省推广,『政府』同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肯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杜周南说道:“购买粮食要一大笔钱的,这样一来,你的几个计划必须后延几个月了!”

孙百里说道:“晚点没关系,现在不是还没有打仗吗!”

省『政府』的及时干预,使福建农民逃脱了破产的命运,而其他省份的农民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很多人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极大地挫伤了种粮的积极『性』,留下极大的隐患。(下载本书请进入或者搜索“书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十九路军战记 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第37章 福州印象第342章 核武计划(上)第114章 浴血南京(九)第231章 重庆危机第255章 群起而攻第313章 面授机宜第330章 山城论战(下)第126章 以牙还牙(上)第337章 四国峰会(中)第268章 统一立场第102章 兵分两路第274章 釜底抽薪第337章 四国峰会(下)第42章 罢工事件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六)第150章 武汉会战(六)第224章 突发奇想第25章 还乡地主第124章 魂兮归来第223章 四年之约第149章 会战序幕第24章 占领清流第62章 中国国籍第82章 日军登陆第288章 唇枪舌战第337章 四国峰会(下)第128章 以牙还牙(下)第77章 坐失良机第393章 关东精锐第11章 事变前夜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166章 舍生忘死第341章 领袖归来第330章 山城论战(下)第361章 轰炸日本(上)第83章 兵败如山第174章 疯狂反扑第272章 幕后黑手第262章 铩羽而归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279章 悬崖勒马第35章 政策对比第139章 深入敌后(三)第322章 黔驴之技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七)第35章 政策对比第181章 不击坚城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277章 暗流涌动第213章 勇克坚城(下)第94章 鏖兵吴福(三)第15章 牛刀小试第330章 山城论战(下)第54章 两广事变(上)第129章 功亏一篑第189章 假钞出笼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322章 黔驴之技第298章 亚洲第一第177章 虎门要塞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二)第65章 七七事变第261章 金门之战(中)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155章 暗战龙岩(下)第288章 唇枪舌战第135章 百里出院第381章 埋骨何处第276章 内忧外患(上)第138章 覆巢之下(上)第105章 轻松夺权第345章 跨岛攻击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143章 国计民生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50章 开办银行第103章 最后尝试第233章 沪西魔王第29章 百业俱兴第324章 死战黄河(中)第19章 厦门攻防第184章 源源不绝第123章 将星陨落第278章 暗渡陈仓第23章 扩军裁军第150章 武汉会战(二十四)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156章 经济作战(上)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37章 福州印象第59章 一兵难求第88章 退守吴福第150章 武汉会战(一)第29章 百业俱兴第172章 奇袭机场第177章 虎门要塞第112章 浴血南京(七)第223章 四年之约第109章 浴血南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