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

工艺研究局实验中心里,三十多名研究人员正围着二十几门大炮摆弄着。在广阔的厂房内,除了这些完整的大炮以外,也有不少被拆解后的大炮部件,分成一堆一堆的摆放在旁边。

王书辉对于目前工艺研究局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他没有要求目前复兴会的工业部门能够进行原创,各个工厂只要能够做到按照实物进行山寨就行了。

他已经和现代社会里的几家比较“特殊”的小机械加工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工厂对王书辉的各种匪夷所思的要求有求必应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几家工厂都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常见的那种,面临着倒闭危险的企业。而王书辉在给钱方面,特别的大方。

所以,通过这些比较特殊的机械加工厂,他通过时空门,从现代社会拉过来了大量的“模型”大炮。

从南北战争时期的m1857型12磅野战炮(大拿破仑炮)(前装滑膛)、m1841型6磅野战炮(小拿破仑炮)(前装滑膛)、3寸来福炮(前装线膛)、帕罗特来福炮(前装线膛)、韦特沃斯后膛来福炮(后装线膛),到普法战争中普鲁士使用的60毫米克虏伯钢炮。

再到清末时期汉阳兵工厂生产的德国3。7生的克虏伯陆路快炮和5。7生的过山快炮(可能就是格鲁森式37毫米线膛后装架退炮和格鲁森式57毫米线膛后装架退钢炮。两者实际上都是克虏伯的产品)。

最后再到清末民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生产的最多的火炮,克虏伯75毫米山炮。(江南制造局1905年仿制成功)

通过几家现代小机械加工厂定制生产这些火炮的时候,王书辉心里也是忐忑的很。反正那几个小厂子的工人和老板,看他的目光都怪怪的。

不过,实际上在王书辉心里,除了最后的克虏伯75毫米山炮算是正经八百的大炮以外,他认为其他的那些前装滑膛炮、线膛炮和那些使用铸铁包铅炮弹的近代大炮,都算不上是正经的火炮。

这些火炮对于王书辉是落后的古董,但是对于工艺研究局的这些半文盲手工匠人来说,却是外星科技一样先进的东西。要不是王书辉已经牢牢的控制住了整个枝江地区,有三千多人的军队和组织严密的近代政党复兴会作为他的后盾,他也不会随随便便的就把这些超越时代的黑科技拿出来。

王书辉对于目前复兴会的工业部门的实际水平是很了解的。他就把现在的工艺研究局的这些人,当成是刚解放的时候,那些还没有脱盲的老工人一样对待。这个水平的技术工人们,最多具有山寨仿制的能力。所以,王书辉就像让复兴会的工业系统生产其他的那些工业品时候一样,把相关数据,图纸,模型和实物,全都交给研究人员。让他们根据数据,模型和实物,进行仿制。

不过,和生产步枪之类的工业品不同。即使有了汉阳铁厂水平的钢铁企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生产材料。那些前装滑膛和线膛炮的仿制工作倒是很顺利。相应的实弹、榴弹和葡萄弹,包括各种开花弹,虽然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加工的精度也不怎么好,但是好歹他们还能够造出来。从实弹检验的情况上看,产品的质量甚至还可以说是不错。

可是,到了生产克虏伯后装线膛钢炮这一块的时候。虽然,根据王书辉从现代搞到的数据,钢铁厂生产出了专用的钢铁,机械加工厂也用勉强掌握的钻床镗床等专业车床,把钢材加工成了炮管。但是,在勉强的仿制出一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使用的60毫米克虏伯钢炮后,炮弹的问题把研究人员难住了。

近代火炮的炮弹,一般都是钢制炮弹。这些炮弹使用的是触发式引信,使用梯恩梯或者黑索金炸药填装。其中,触发式引信和梯恩梯黑索金炸药,都是目前复兴会工业系统所不能够提供的。引信还好些,碳钢弹簧目前江北钢铁厂也能够勉强生产。但是,梯恩梯和黑索金的生产,是需要近代化工企业来支撑的。这一点,现在复兴会工业系统还不能够满足。

而且,从现实上讲,让复兴会工业系统,以一个现代社会乡镇企业水平和规模的工业基础,勉强的生产出单独的这样一门火炮来,倒是不太难。可是想要批量化的制造,先让钢铁厂把专用钢材的生产工艺水平,和机械加工厂对专用车床的使用操作水平,一起稳定下来之后再说吧。

王书辉为了能够让钢铁厂用那几个小转炉生产出一炉可以用的炮钢,先要从明代采集矿石标本到现代,让现代社会的专家帮忙分析。之后,再按照复兴会钢铁厂的生产条件,让专家拿出相应的数据标准。再之后,根据这些数据标准,组织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一炉一炉的实验。最后耗费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整个钢铁厂别的都不干了,完全围绕着这一个工作,每天每夜的奋斗,才弄出一炉合格的来。

机械加工厂更是加班加点的努力,弄废了百分之九十的钢材,才加工出两根合格的炮管来。

由此可见,即使是炮弹的问题解决了,目前复兴会的工业系统,也还是不具备稳定的批量的生产近代大炮的能力。

从另一方面讲,王书辉的事情又特别的多。复兴会的党务工作,政务厅的日常工作,复兴军的训练工作,复兴学校的教育工作,种种件件,各方各面的事情都需要他操心。他也实在没有太多的精神头放在工艺研究局那里。

所以,王书辉一方面抽调人手,在工艺研究局组建专门的火炮研究小组。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可能的替代产品。迫击炮就是他目前想到的一个思路。

除了在工艺研究局设置了火炮研究小组之外,王书辉还针对另一个近代陆军的大杀器,机枪,组建了专门的研究小组。当然了,以目前复兴会的工业水平,他主要把注意力还是集中在早期手动机枪的制造方面。

现在工艺研究局机枪研究小组,正在研究和仿制的分别是19世纪后期英国海军采用的诺登菲尔德机枪、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阿吉尔机枪(即咖啡磨机枪)、普法战争中法国使用的reffye机枪(满清曾经引进过)以及在中国曾经广为使用的加特林机枪。

在机枪的仿制方面,工艺研究局的遇到的问题没有火炮那么大。按照目前复兴会的工业水平,制造和生产加特林机枪的问题不大。虽然还是不能上铜壳弹药,但是加特林机枪的早期款本身使用的就是纸壳弹药。目前复兴会使用的复兴二式步枪,用的也是纸壳弹药。

按照王书辉的估计,差不多得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复兴会的加特林机枪才能勉强的进入投产阶段。想要大规模的列装到部队,怎么也得到1623年中左右。

不过,按照目前复兴军的武器水平和面临的外部环境上看,一时半会儿的倒是也不着急列装机枪。复兴会现在的复兴二式步枪、黑尔火箭、手榴弹的基本配置,在三五年之内还是可以应对一切问题的。机枪这种武器,更多的是针对骑兵的。而复兴军现在还遇不到骑兵。

也就是说,目前工业研究局的几个重点项目,化学工业(化肥厂、阿司匹林和抗生素)、火炮制造、机枪制造,除了机枪制造在技术方面不存在任何的困难,化学工业和火炮的制造,都存在严重的困难。

其实,说起来这也是王书辉为了在明朝末年搞工业化导致的麻烦,要是想要大规模使用某种产品的话,直接通过时空门从现代拉过来是最方便的。可是,王书辉可不是为了一些个人的利益费这么大劲的。不能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总是依靠时空门,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就得等三四百年以后了。

不过,工艺研究局也不是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从钢铁厂、机械加工厂和工业处下属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蒸汽机研究小组,在一年多来的时间里,不断的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王书辉一直认为,工业化的本质,就是机器生产机器。所以,他对蒸汽机的生产制造问题非常的关心。

同样是根据王书辉提供的数据、模型和实物。蒸汽机研究小组,已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不断的仿制出了各种时期的各种型号的蒸汽机。

从纽可门蒸汽机,到瓦特蒸汽机,从兰开夏锅炉到水/火管锅炉,不同时期的各种型号各种类型的锅炉,蒸汽机小组都进行了全面的仿制。

现在,工艺研究局蒸汽机小组,已经定型了四种不同类型锅炉的生产工艺,并成功的复制了锅驼机,正在全面整理和完善锅驼机的生产工艺和流程。

不过,王书辉已经给蒸汽小组下了新的命令。他命令工艺研究局,开始启动蒸汽机车的研究工作。蒸汽火车,这才是王书辉研究蒸汽机的真正目的。

这次需要的模型和实物,在前几天就已经准备好了。不过,“0式机车”的样子给王书辉的感觉很不严肃。他怎么也没把法把这个儿童乐园里的玩具模样的蒸汽机车放在眼里。

实在是对于现代人来说,高铁和早期蒸汽机车之间的差距,那是超级巨大的。

不过,王书辉并没有泄气。他虽然觉得这样的蒸汽机车像是一种落后的玩具,看起来像个笑话一样。但是,他也知道,正是这种玩具,把世界带入了工业文明的时代。

第23章 起步(7)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202章 连锁反应3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307章 终结者4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191章 武昌起义(1)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173章 审判(1)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134章 入学风波3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90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5)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267章 承天事变(1)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11章 婚事(3)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56章 马县丞的末日(8)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34章 理念(2)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23章 起步(7)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191章 武昌起义(1)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351章 炮击金州卫(4)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104章 王书辉下乡记8第22章 起步(6)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132章 入学风波1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117章 第一次反围剿10第420章 小摊老板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369章 在山东(4)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150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2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250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4)第468章 邮政局里的两个人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427章 这次的整风不一样第191章 武昌起义(1)第360章 建设新湖北(3)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401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4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90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5)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278章 魏忠贤的疑惑(4)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309章 终结者6第249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3)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第157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1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10章 婚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