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

两年前丁石青刚被分配到复兴会铁路生产建设兵团的时候,当时他的教导长和他谈话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他说:“石青同志啊,一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你是原来有文化基础的人。以前肯定是个读圣贤书的人。你知道,你这种人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吗?你们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更主要的是,你们不做事情不劳动也就罢了,可是你们想的事情以及想事情的办法也不对头。”

当时,用了两年的时间,刚刚完成了复兴会的脱盲教育和小学文化教育的丁石青,对此深有同感。他对于自己的这种状态也有点担心。

最主要的问题是,他在复兴会重新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复兴会的人不是不交给大家世间的道理,可是在他看来,脱盲教育和小学教育里的思想政治课教给大家的东西,根本就是不需要思考的,最最普通的道理。

他的教导长,当时就给了丁石青两本书。他明确的告诉丁石青:“世间的道理,可以说有这两本书就能够说尽了。我读这两本书超过五年了。可是呢,我每次重新再读一遍这两本书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心得和体会。你年纪比我们大家都大,见过的事情,经历过的事情应该都比我们多,所以我觉得这两本书对你的帮助会很大。”

从这一天开始,丁石青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可以解释一切,说通一切,让自己永远也不会感到迷茫和迷惑的了。

他只佩服一个人,那就是孔夫子。读了二十年的四书五经,丁石青早就发现,孔夫子之所以了不起,倒不是说他说的道理多深刻多高明,而是因为孔夫子能用他那一套理论生硬的套住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

孔夫子的理论给他这样感觉。步先要确定孔夫子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第二步则是,一切和孔夫子说的不符合的事情,那都是这个事情本身出了问题。

对于丁石青这种底层读书人来说,孔夫子的道理,大部分时候都是不灵光的。那么用四书五经和科举考试这种形式保证孔夫子道理的正确性,就真的非常的了。

对他这样在底层社会里,天生的就会产生一定的实事求是意识的读书人来说,孔夫子的圣贤地位和孔夫子的道理的正确性之间的关系好像有点问题。他发现,世间居然有这样一个非常荒诞的道理:孔夫子的话有道理,是因为孔夫子是圣人。而不是因为孔夫子的话有道理,所以孔夫子才成了圣人。

虽然没有学过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可是丁石青还是在现实中发现了这种违背逻辑的道理的荒诞性。这也正是经历了残酷的饥荒的打击下的丁石青,义无反顾的就成了背叛四书五经里道理的匪徒的一个基本的原因。

丁石青看了王书辉的两本书之后才发现,天底下居然有真正的,能够把世间的一切道理都说通的理论。无论是他一读即通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还是让他头疼的同时又爱不释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丁石青发现,王书辉的道理是从无数的事实中总结出来的。而王书辉总结出来的道理,又可以解释着世间无数的事实。

读了几遍《万物一统律》和《万世归一律》之后,丁石青才知道王书辉为什么要用最粗鄙最简单最直白的老百姓的话来写这两本书了。

他发现,王书辉自己不认为自己是圣人,可是王书辉却有圣人一般的胸怀,他真的想要把天道至理详详细细的说给老百姓来听。他要把这天道至理,真真正正的教给每一个老百姓。

丁石青以前佩服的人只有孔圣人,那是因为孔夫子是大家公认的圣人,是无数的读书人和无数的书籍所共同认证的圣人。丁石青佩服他不是因为孔夫子的道理真的了不起,而是因为孔夫子靠着他那套道理,成了大家推崇备至的圣人了。

这就像大家都认可的是一样的。不是因为当皇帝的那个人至高无上,而是因为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孔夫子不是因为他本人了不起,而是因为他的圣人身份了不起。

对于丁石青来说,他佩服的既不是孔夫子这个人,也不是孔夫子的道理,而是孔夫子的圣人身份。

进了复兴会,看到了复兴会的一切,读了王书辉的书以后,丁石青才真真正正的开始佩服起一个人来。这个人就是写了《万物一统律》和《万世归一律》的王书辉。

用他传统读书人的角度看来,谁要是像王书辉一样琢磨明白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样的天道至理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会敝扫自珍的。就是想通过这些天道至理扬名立万,那么即使不像那些大家名家那样开馆授徒,也需要用最最故弄玄虚的语言来包装这套理论,然后四处宣扬以求扬名立万。

可是呢,王书辉也好,学明白了王书辉的道理的复兴党的党员也好,他们每一个人都没有产生这样的想法,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反而是他们都用最最现实最最简单最最直白的语言,不断的把这一套理论随随便便轻轻易易的教给每一个人。

好像他们紧怕别人不想从复兴会的道理中悟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以此来谋得利益似的。

对于他的这个疑问,他的教导长是这么和他说的:“石青同志啊。你产生这样的疑问,说明你这个人确实基本的读明白了这两本书是什么意思了。可是呢,你产生这样的疑问,也刚好说明你没有把唯物主义这个理论当成你自己的信仰。”

看到丁石青疑惑的表情,教导长用一种真心实意的语气对他说道:“石青同志啊。我们复兴党人信仰唯物主义,那是因为我们认为唯物主义的道理,真真正正的能够指导我们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套理论本身就告诉我们,我们想要实现一切的目标,做成一切的事情,都必须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劳动来做到。”

“王老师在《万世归一律》里面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你还没有搞清楚。这本书实际上告诉了我们,人类就是在劳动中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的。没有劳动,我们今天肯定也还像我们的老祖宗那样茹毛饮血呢。所以说,无论是《万物一统律》还是《万世归一律》都向我们强调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想’必须要在‘干’之后。只有‘干’完之后,你才能‘想’明白事情啊!”

-------------

-------------

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第249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3)第245章 肖文龙的觉醒5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73章 骨干的产生(1)第455章 南京是个大包袱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68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2)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126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7第109章 第一次反围剿2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398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第370章 在山东(5)第120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1第97章 王书辉下乡记1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04章 终结者(1)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412章 后金内讧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304章 终结者(1)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56章 马县丞的末日(8)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470章 万事有理黄锦康第345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6)第1章 穿越(1)第307章 终结者4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367章 在山东(2)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60章 工业的獠牙(4)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415章 汉川农场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79章 大练兵(3)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406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9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33章 理念(1)第401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4第321章 混乱与平静(2)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21章 起步(5)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37章 妖僧(1)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103章 王书辉下乡记7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307章 终结者4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18章 起步(2)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21章 起步(5)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323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2)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