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在山东(8)

对于孔有德来说,所谓虚实的问题根本就不用探。东江镇这边“虚”的厉害,复兴商社那边“实”的吓人。

当初大炮一响,孔有德就知道自家惹祸了。光是听动静看效果,孔有德就知道人家那个所谓的复兴商社,肯定就是东南沿海世家里的那种数一数二的势力。毕竟过去的时候,东江镇方面和江南那边的海商世家还是有过接触的。

后世有些历史研究者认为东江镇只会向朝廷要钱,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要挟和钳制朝廷。不过问题在于,如果仅仅是为了毛文龙麾下那两万多人的正规军要钱要饷的话,东江镇方面的所作所为确实是骄横跋扈的无赖行为。可是东江镇治下可不仅仅就是那两万多的正规军。东江镇在辽东南地区折腾了这么多年,治下可是正经的有十来万的辽东南的难民在的。

除了毛文龙的两万多正规军,单凭东江镇的那点耕地,在小冰河气候的影响下,根本就不足以养活十多万的难民。更大的问题在于,朝廷拨过来的银子确实不算少,可是光有银子没有物资,拿着成千上万的银子,不能吃不能穿的,除了进一步的造成东江镇势力范围内的白银贬值之外,对于民生问题并没有什么帮助。

而且就说这个银子吧,在封建社会这样的体制下,在地方军阀的这种性质下,东江镇的银子也不是毛文龙一个人说的算的。除了有百分之三十乃至四五十的朝廷拨款在拨到东江镇之前,就要被兵部和登莱巡抚的各级衙门“飘没”掉以外,拿到银子的毛文龙也不能直接对这些银子做主。他还得把这些银子分润给东江镇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员们。

这么一来,本来对于十几万人就非常捉襟见肘的资金,落实到具体的下面的普通士兵和难民的时候,基本上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很多时候,东江镇方面还是要靠垄断朝鲜方面的人参貂皮等各种特产的贸易的方式,才能赚点钱维持生活物资的供给。

在这种大环境下,东江镇的普通士兵破衣烂衫面黄肌瘦的犹如流民乞丐一般,就容易理解了。

话说回来了,东江镇这边倒不是没有银子,关键是这些银子一方面是掌握在以毛文龙为首的一群东江镇的军官手里,另一方面是,因为物资的贫乏,白银在东江镇这边严重的贬值。

在内地粮价因为湖广方面的复兴党采取的只进不出的政策的影响下,江南地区的粮价已经达到十二两银子一石。而在东江镇这边,三十两银子一石的粮食,一般人都买不到。就是真买到了,里面至少也有三分之一的沙子。

所以当武宏杰提出复兴商社是“仰慕”毛大人为国抗虏的高尚行为,所以为了表达敬意,愿意免费的向东江镇提供成衣(复兴党服装厂批量生产的明代样式棉甲)一千百件,长矛一千杆,钢弩一千架,板甲五百领,粮砖两千斤的时候。都督府内的东江镇大小官员就选择性的遗忘了复兴商社的商船将二十艘东江战船送进海底的事情,开始和复兴商社的“大掌柜”武宏杰和颜悦色起来了。

其实在明朝末年这个环境里,官和商是不分家的。在朝廷上层里,不管是所谓的晋党还是楚党,或者是一直吵吵着让皇帝不要与民争利的东林党,他们一方面是大地主的同时,也都是各地的大商人。

在明王朝的军队体系里,九边的各级军官们参与生意经营买卖的事情也都相当的普遍。就以范永斗王登库等山西商人为例吧。他们如果不是和边关的军官们勾结在一起的话,也不可能顺顺利利的就能和后金女真方面做起粮食、铁器、食盐、布匹、军事情报等等各种资敌卖国的买卖了。

毛文龙自己就是杭州人。对于做生意这样的事情,他是一点儿也都不抵触的。甚至可以说,在做生意方面他还相当的精通。

所以在听到武宏杰代表复兴商社免费的送给东江镇这么多好东西之后,毛文龙就明确的意识到,复兴商社这是在“下本”的过程。很明显,复兴商社看上了东江镇的什么东西,想要和东江镇建立起一个商业往来的关系。

毛文龙更加清楚的是,复兴商社对于做成这个生意的态度很坚决。他们是不惜使用武力的手段来保证这个生意的做成的。前不久那场让人惊掉下巴的海战就是证明。

作为一个杭州人,毛文龙知道江南那边的海商们一个个都是多么的无法无天的。他可是明确的知道,当年为了保证自己的海上贸易,东南世家可以不惜以发动倭寇肆虐江南的方式来保证自己的贸易权限的。

至于在海船上装大炮之类的事情,毛文龙也早就听说过。福建那边的海商私铸火枪火炮装备商队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做法。以至于朝廷都知道,用福建的闵铁铸枪铸炮的效果最好了。

所以说,毛文龙对于复兴商社的反应那么激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激烈的冲突之后,复兴商社又“大出血”拿出这么多的好东西。很明显,复兴商社和东江镇建立商业关系的态度也很坚决。

“既然贵上这么有诚意。本帅也就不客气了。东西我就收下了。不过既然你们复兴商社不远万里的到了东江,那么你们就是要和东江做生意的。武掌柜大可和本帅说说你们复兴商社做生意的规矩、章程。”

毛文龙当然也希望能和复兴商社这样的东南海商(他认为的)拉上关系,不管东江镇有没有什么东西可卖的。但是东江镇可以和复兴商社买东西啊。银子确实是个好东西,可是光放在那里的银子,既不能吃又不能穿,那才是一点儿用处都没有的废物呢。

武宏杰到都督府的时候,身边有专门负责贸易工作的干部随行。几个商务局的干部早就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产品的样品。

在武宏杰的示意下,几名商务局的干部立即就把这些商品摆放了出来,详细的向毛文龙等一干东江镇的官员们展示这些产品。

像棉甲、兵器这些东西还好说,虽然复兴党的产品都相当的精良和优质,对于大明朝的同类产品有着绝对的优势。但是这些东西好歹东江镇方面还都见过。虽然惊讶于复兴党的东西质量之好价格之低,可是那种惊喜还没有超出正常的水平。

但是,当复兴党方面开始展示粮砖、各种罐头,方便面,帆布帐篷,蜂窝煤炉子等等这些生活物资的时候,东江镇方面的各级武官可就绷不住架子了。他们一个个围住复兴党的商业干部,争先恐后的品尝着复兴党的商品,忙不迭的向复兴党的商业干部打听这些产品的数量和价格。

在听到复兴党方面提出的,武器和成衣方面的物资可以使用银子交易,但是生活物资必须使用人*易的时候,东江镇的各级军官们都安静了下来。他们都眼巴巴的看向毛文龙,希望毛文龙能够立即同意这个极度的合他们心意的交易条件。

第21章 起步(5)第9章 婚事(1)第488章 谁该为涨工资负责第14章 立足(2)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366章 在山东(1)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398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202章 连锁反应3第367章 在山东(2)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20章 起步(4)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253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1)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30章 日常(2)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80章 大练兵(4)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412章 后金内讧第122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3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77章 大练兵(1)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166章 松滋大开复兴花(2)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205章 连锁反应6第32章 日常(4)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385章 东改编4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5章 准备(1)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35章 理念(3)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1)第29章 日常(1)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267章 承天事变(1)第323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2)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34章 理念(2)第37章 妖僧(1)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2章 穿越(2)第157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1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109章 第一次反围剿2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452章 先死容易后死难第366章 在山东(1)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455章 南京是个大包袱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7章 准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