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后金内讧

对于后金女真高层来说,黄台吉的死远没有将近七千个女真八旗精兵的死给大家带来的震动大。

1630年的后金女真说是个国家,也立了个后金的旗号出来,但是本质上说,无论是野猪皮还是黄台吉,他们都是那种部落联盟推选出来的名义上的共同首脑。黄台吉之所以费尽心力的和自己的兄弟亲戚们争斗的原因,就是他能够看出这种松散的部落联盟的不稳定性。

以黄台吉本人为例吧,他能当上后金女真的大汗,根本就不是单纯的因为他是野猪皮的儿子有野猪皮的血统。爱新觉罗这个家族对于后金女真政权领导权的合法性本身其实都不怎么太高,只不过野猪皮通过战争手段消灭和压服了后金女真各部落中的反对力量。所以这样一来,他指定的黄台吉的合法性也就不怎么高。

野猪皮的儿子不少,每个人手底下也都有自己的兵马和势力。别人都知道野猪皮是靠杀伐争斗得来的地位,他的儿子们就更清楚这个所谓的女真人的大汗是怎么来的了。

所以黄台吉上台,野猪皮的指定只是起了很小的一部分作用,主要还是黄台吉本人在一群野蛮人里矬子里拔大个有点权谋手段,加上他本人比较会利用汉奸的智力,才使得他在自己的兄弟里忽悠找到了不少支持者,最终让他登上了这个女真大汗的位置的。

黄台吉上台之后,很明显的意识到,凭借着女真人身上那点没有褪尽的野蛮人的血气和地大物博人口和财富都丰富无比的大明王朝比拼实力是个不能长久的事情。正是因为有这样,黄台吉才一改野猪皮屠杀汉人供养女真的做法,一方面制定相对温和的制度让汉人更好的为女真人承担起农业生产的任务,一方面借助汉奸智力对后金女真政权进行封建化改革。

像大明朝学习的同时,为了转移内部矛盾消耗反对者的势力同时也是扩大自己在女真人内部的影响力,黄台吉才在东征朝鲜,西征蒙古补充人口和物资的同时,学习蒙古人的土办法,对日益虚弱的明王朝进行侵略和掠夺。

黄台吉的思路解释起来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对后金女真政权进行封建化改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伤害到八旗各部,女真各部的利益。那么他就通过不断的征战的过程,一方面消耗那些实力强大的激进派反对派力量的同时,用大量的战争所得补偿那些在封建化改造中利益受损的温和派反对力量。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黄台吉一方面以作战需要的借口不断的把八旗旗下的兵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一方面不断的通过劫掠所得的收买获得那些在政治上比较痴呆的八旗各部的支持。

历史证明黄台吉成功了。后金女真就是在五次征明的过程中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力量最终不仅消耗了大明王朝的主要力量使之亡于农民造反军之手,更实现了后金女真这个部落联盟转化为封建集权的满清王朝。

如果不是黄台吉一手使得野蛮的后金女真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建立起一个正规化的封建国家的话,汉族地主和官僚们也不可能大批量的投靠满清王朝。没有黄台吉建立起来的让汉奸们可以获得生存空间的满清制度,洪承畴、孔有德、吴三桂等汉奸也不可能在满清取得中国统治权的过程中发挥出那么大的作用。

毕竟,靠着六七万真正的女真人想要统治一个一亿五六千万人口的国家,那纯属是痴线妄想。当年一心想着把中原变成牧场的元蒙可是不到百年的时间就被赶回草原去了。

王书辉就是想要把黄台吉的死和将近三万人的后金女真武装全军覆没的消息准确的传回后金方面,所以才让豪格用马驮着黄台吉的尸体回到沈阳的。

黄台吉现在还没有两征朝鲜,三征蒙古,五征大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明功绩。对于女真人来说,他们也还没狂妄到认为自己就是不可战胜的。所以八旗勇士们的失败他们可以理解,黄台吉的落败他们也能接受。

不过黄台吉的死,确实还是给女真高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更主要的是还没等女真上层做出什么反应呢。八旗各部得知七千旗人命丧辽南,各旗自己内部就先闹起来了。

前面已经说过了,目前阶段整个后金女真的总人口也才不到二十万人,能够拉出来打仗的男性青壮满打满算也才六七万人。七千女真精壮战死辽南,整个八旗内部可真是家家戴孝的。

后金女真的制度,每次出战都是从八旗旗下的各个牛录抽调旗丁的。爱新觉罗家确实在高层掌握着八旗旗主等高端位置不假,可是八旗的旗丁可不是都性爱新觉罗,八旗兵丁可是各族各姓的都有的。

总数六七万的八旗青壮一下子死了十分之一,各族各姓名下的蒙古人和汉人又没了将近两万,这样的损失女真人都是无法承受的。这样的损失也是后金成立之后所前所未有的。过去女真各部跟着野猪皮和黄台吉打仗,那是因为跟着他们能够打胜仗捞好处。现在一下子大家遭受了这样的损失,各家各姓自然是要闹起来的。

所以后金女真上层根本就没工夫讨论黄台吉的身后事和后金大汗的继承问题以及复兴军到底怎么回事儿,他们得先集中精力镇压自己麾下的各族各姓的闹事儿。毕竟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后金女真的大汗由谁来当了,就是爱新觉罗这个家族对后金女真政权统治的合法性都开始动摇了。

就这样,从五月到八月,那边复兴党辽南根据地农场的土豆都收获完了,后金女真方面才把八旗旗下的各家各姓都安抚笼络镇压住了。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后金女真上层也出现了分化。在谁来继承后金大汗的位置的问题上,出现了两个人选。

一个是目前硕果仅存的四大贝勒之首,在野猪皮的一众子女中排名最高的代善。一个是年纪虽轻,但是在征蒙和征明中表现突出的正白旗旗主,目前实力最强的多尔衮。

这两个人里,代善因为辈分高资历老,所以在一众老一代的女真首领里面威望很大。

多尔衮的优势则在于,黄台吉死后上三旗内的大部分原本都效忠于黄台吉的家族都选择向多尔衮效忠。

围绕着这个后金女真的大汗之位,后金女真高层分成两派,陷入到一场惨烈的争斗之中。

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110章 第一次反围剿3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33章 理念(1)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80章 大练兵(4)第385章 东改编4第5章 准备(1)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488章 谁该为涨工资负责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380章 鲁东土地革命5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143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1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106章 反对本本主义2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496章 长子王青柏第244章 肖文龙的觉醒(4)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345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6)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452章 先死容易后死难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80章 大练兵(4)第403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6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304章 终结者(1)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483章 中倭新关系3第3章 穿越(3)第385章 东改编4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97章 王书辉下乡记1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249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3)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321章 混乱与平静(2)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134章 入学风波3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19章 起步(3)第339章 制度这个事儿(4)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93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8)第31章 日常(3)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130章 工业化的浪第366章 在山东(1)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343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4)第403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6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143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1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151章 红旗漫卷出枝1第187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3)第296章 朱舜水访武昌(1)第117章 第一次反围剿10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155章 红旗漫卷出枝5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202章 连锁反应3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93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