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

马松华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过得和其他平常的日子差不多。如果人死后真的有灵魂的话,马松华的灵魂肯定是充满了悔恨的,他会悔恨自己最后的日子过得太平常,会悔恨自己的灭亡毫无征兆,让他甚至来不及为自己的家族和后人预备好后路。

当然了,如果人死后有灵魂的话,已经和他一起死去的,他的家族后人们会告诉他。完全没有必要为他们安排后路。因为,王书辉根本就没有放过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像每个平常的早晨一样,在丫鬟们伺候下起床更衣后的马松华,用青盐刷了牙,之后吃了早点。吃早点的时候,马家的好朋友,在枝江县地面上很有名气的名医肖文龙,前来拜访他。

对马松华来说,这正是不平常的现象。

枝江名医肖文龙,是嘉靖朝名医李时珍的徒孙。肖文龙是传说般稀少的,良善乡绅的家庭出身。他的祖父是一名举人。他终身没有做官,但是依靠着乡人的托产投靠,一举成为当地的富庶家庭。

肖文龙的父亲善于经营家业,依靠着他父亲打下的基础,经营桑麻,几十年间,攒下巨大了的产业。肖文龙是肖家唯一的继承人。

在富贵乡中生长的肖文龙,从小就聪灵敏锐。他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能熟读诗书。当地百姓无人不知,肖善人家的小子,是个星宿转世般的神童。

可是,肖文龙千好万好,却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他从十二岁开始,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极端好色来。只有十二岁的肖文龙,在家中,除了读书之外,只有与丫鬟女史嬉笑打闹,这一个唯一的爱好。

肖文龙的父母亲当然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可是还没等他们开始矫正他的脾性的时候。肖文龙被当时在当地行医的李时珍发现。肖文龙过目不忘的本事,以及他对于医道医理天然的灵性,都让李时珍对他喜爱至极。

当时,肖文龙的父亲刚好在一场大病中,被李时珍治好。听到李时珍要收自己的儿子为徒孙,准备大力培养他的时候,肖文龙的父母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之后,李时珍让自己的大弟子收了肖文龙为徒。在之后的二十年时间里,他除了全力编著书稿,其余的时间,全都被他用来培养肖文龙。

就这样,肖文龙风流好色的本性,在二十年的艰苦学习中被压抑。直到李时珍去世,肖文龙学成医术出徒的时候,他的这一本性才爆发了出来。

他不仅在家中妻妾成群,在外面眠花宿柳。而且他在行医的过程中,不断的依靠自己的医术,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被动收纳和主动求取各种美人。直到有一天,色胆包天的他居然将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妾勾搭走。自然而然的,他被这个大户家追究。

肖文龙因为曾经为马家老太爷治过病,救过马老老爷一命。所以,他一直被马松华感激。在马松华的帮助下,肖文龙的丑闻和麻烦才被彻底解决。因为马松华的仗义出手,使得肖文龙度过大劫。这让肖文龙一直对马松华十分感激,一心想要报答他对自己的帮助。

肖文龙凭借着自己在江北地区的人脉,得知马松华得罪了即将恢复爵位的枝江王府。知道了这个消息,肖文龙一早上,早早的登门马家,想要向马松华打听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听着肖文龙的话,马松华自得的笑了笑对肖文龙说,“肖先生,府里早就得到了户部张大人的消息,知道了朱由梓即将恢复枝江郡王爵位的事情。而且张大人还明说了,枝江王朱由梓,深得天子和太子太孙的喜爱。而且,我还知道,就连司礼监的几位大珰,和这个新任藩王,也有些不清不楚的交情。”

肖文龙听了这话,心情更是焦急,他不理解马松华为什么一副高枕无忧的样子。他焦急的说道,“马兄既然已经知道了消息,为何还这般悠然。你可是得罪了一位深为两代帝王宠爱的本地藩王。马兄还不赶快备足了礼物,在朝廷圣旨来临之前,与朱由梓赔罪交好。你这般悠然模样,难道就是准备干等着大难临头不成。

马松华看到这位名镇江北的神医,能够这样的紧张自家,还是觉得相当欣慰的。他笑着对肖文龙说道,“我们马家可不仅仅是得罪了枝江王这么轻描淡写。我可是派了好多人,专门去找朱由梓的为难的。”

肖文龙一听这话,气得直跳脚。他气急败坏的说道,“马兄一向行事谨慎,这次怎么这般莽撞。这种情况,如今却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马松华扶住站在地上乱跳的肖文龙,笑着对他说道,“肖先生可能有所不知。枝江王朱由梓之女,枝江县主的仪宾,是个叫王书辉的毛头小子。这可是个性情暴虐的家伙。他最近可是派遣了不少人,把我在本县的产业祸害了个干净。现如今,枝江王府正在气头上,我总要等尊贵的郡王老爷,发泄干净心中的火气之后,才好下手恢复与王府的关系么。”

看到肖文龙还要啰嗦,他赶紧说道,“肖先生好意,在下心领了。肖先生也不必着急。户部尚书张问达大人,已经说好了,要为我家与枝江王府说和。等到过一段时间,枝江王府的脑袋冷静下来了,此事自然有张问达大人做主。即使枝江王是个赤手可热的郡王爷。可是他们王府,总还要卖中枢大员的面子。我早就备了厚礼,等到张大人开始调停两府之间的关系,我大不了多破费些钱财,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肖文龙虽然对枝江马家对他的帮助庇护心存感激。可是他觉得,枝江马家这几年来,越发的放纵狂妄起来了。

现在听了马松华的话,他觉得,这还真不是个错觉。马松华居然自大到,认为枝江马家和天子远亲的枝江王府郡王府邸,是平等的关系。他甚至认为,马松华一定是疯了,才会觉得一个郡王,会对过去冒犯过他的人不予追究。

发现马松华对自己的关心不以为意,肖文龙一言不发的离开马府。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这是两个人的永远绝别,

第二天一早,肖文龙就得到消息。枝江县县丞马松华,因为勾结匪类,不幸被匪类反噬。马家全家上下十七口,全部被匪类杀害。

马松华送走了肖文龙,就已经是中午的时候了。和自己从族中过继来的几个儿子吃了饭,马松华就到枝江县衙去办公去了。马松华就是在这个时候,觉得自己的脖子开始发冷的。

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344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5)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490章 云仙国王徐天草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375章 在山东(10)第28章 开始(4)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217章 程绍之死(2)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284章 新的开始(1)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31章 日常(3)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4章 立足(2)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第164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4)第173章 审判(1)第78章 大练兵(2)第415章 汉川农场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62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2)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122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3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174章 审判(2)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368章 在山东(3)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143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1第270章 承天事变(4)第455章 南京是个大包袱第310章 终结者7第365章 建设新湖北(8)第78章 大练兵(2)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4章 穿越(4)第317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6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31章 日常(3)第109章 第一次反围剿2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403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6第29章 日常(1)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308章 终结者5第90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5)第75章 大丰收(1)第23章 起步(7)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77章 大练兵(1)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24章 起步(8)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173章 审判(1)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24章 起步(8)第425章 当家方知家难当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22章 起步(6)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206章 连锁反应7第110章 第一次反围剿3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425章 当家方知家难当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