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1)

王书辉最近的心情不是很好。要为几百条人命负责,绝对不可能是个可以心安理得的事情。

他知道,让完全没有基本的工业化概念的古代人,用生命,为自己这个穿越者的工业化中国的梦想买单,是很不人道的。但是他深刻的知道,哪怕需要用明末中国一半的人命,来满足中国工业的需要的话,他也绝对是毫不犹豫的。对他来说,这些中国工业化先驱们的付出,绝对是值得的。

甚至就王书辉本人来说,如果有必要的话,自己也可以付出一条胳膊一条腿,为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来买单。

没有工业化就没有一切。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长大的王书辉知道,建国后几代中国人,为中国的工业化,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就以他长大的那座兵工厂来说,从建国到九十年代,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座兵工厂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爆炸,死亡人数在三千人到五千人之间。

至于那些因为操作事故丢掉胳膊,炸掉腿的老工人们,更是无数。

王书辉就亲眼见过在工厂里,因为工伤导致残疾的老工人们。他听过无数的因为操作失误或者因为精神疲惫,导致伤残的事件。最让他恐怖的,就是兵工厂的硫酸池子的事故。据他所知,不小心掉到硫酸池子里尸骨无存的工人,就在两位数以上。

新中国的重工业的建设,是用人命来奠基的。一穷二白的中国,凭借着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的技术人员,职业素养落后、文化水平低下的工人,在苦难中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才建立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你要是随便问一问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种工厂,在建国初期付出了多少人命的话。每一个工厂,都会给你提供一个,可以让现在的那些公知母知们张牙舞爪的数据来。

可是,没有这些工人们的付出,没有伟人们几十年来的坚定不移的努力工业化,中国就不可能真正的实现富强和繁荣。中国就是依靠着这些老工人们的付出,就是依靠着无数的人命,才能成为世界强国的。

那些只知道卖嘴的公知母知根本不知道,要是靠着那些投机倒把,给利益集团溜须舔腚,以卖房子谋得巨额财富,在各种媒体上自吹自擂的资本家,中国人现在可能还都留着辫子呢。

对于王书辉来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是个必然的事情。从历史的角度而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除了满清中后期和所谓民国的军阀混战时代,那短短的一百多年之外。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强国。从他自身的经历而言,他就是生长在中国重回世界第一强国宝座的时代里的。

作为一个穿越者,依靠穿越门这个金手指,组织出一批农民造反者,用先进的武器打倒满清、农民起义者和明王朝,重新建立起一个封建王朝,那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对于王书辉来说,他的敌人不是满清,不是农民起义者,也不是明王朝。而是产生这一切的根源,是落后的生产力和落后的奴隶制度(满清)以及封建制度(农民造反者和明王朝)。

在王书辉看来,只有改造古代中国,实现中国的工业化,才能够让中国跳出兴亡循环的封建怪圈。为了完成中国的工业化,他是不惮于用全世界的人命,来为中国的工业化来奠基的。只要给他留下一千万左右的中国人,其他的人全死光也无所谓。

套用丘吉尔的那句,“哪怕死光最后一个印度人我们也要战斗到底”的话。王书辉觉得,哪怕死光所有的日本人、朝鲜人和越南人,以及一切白皮、红皮、绿皮、黑皮的畜生,只要能够实现中国的工业化,他就无所谓。

其中,中国人中的所有满清蛮族、农民造反者和地主阶级,他们如果因为中国的工业化而死,那是他们的运气。如果他们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侥幸的活了下来。王书辉也不会让他们继续的苟延残喘的。

从实现中国工业化的角度上来说,王书辉绝对是铁石心肠的。他知道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他知道未来世界的基本走向。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没有错误。那么,什么也没法阻挡他的脚步。

王书辉能够承担五百多人在工业建设上的死亡。但是,复兴会中的一些成员就承受不了了。

农业委员会的三个代表,魏有田、周铁和吴江和工业委员会的代表,郑千里、王铁锤和赵三才,就在王书辉的办公室里坐着运气等着和王书辉汇报工作呢。

说起来,古代人和现代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于权威,对于上级,古代人有一种天然的畏惧。复兴会的成员们对王书辉的畏惧,绝对是深入骨髓的。

王书辉在官方身份上是郡王的女婿,郡主的老公,有皇帝封的官职。这些身份在复兴会农奴、流民、矿奴等社会最底层出身的成员们看来,是尊贵无比的。从私人的关系来说,王书辉不仅是整个王府镇五千多人的衣食父母,给他们全方位的提供了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供给。最重要的是,所有复兴会的成员,都是王书辉真正意义上的学生。

给他们吃,给他们穿,给他们住,给他们钱,还手把手的教给他们各种各样的本事,又是皇帝老子的亲戚,是个犹如菩萨一样的善良人。这就是大多数复兴会成员对王书辉的看法。

农业委员会和工业委员会的人,对王书辉的尊重和崇拜是最严重的。因为王书辉给他们提供的优质种子、化肥、农药、各种农业机械,和各种工业上的机械设备和生产工艺。这些东西,对于古代人来说,有多么神奇,有多么匪夷所思,有多么令人“惊悚”,农委会和工委会的代表们了解的是最清楚的。所以,他们对于王书辉的崇拜和惧怕是最严重的。

可是,对于工业化建设的残酷性,在生产第一线的他们也是最了解的。眼看着活生生的人命,掉进钢水里,一瞬间就变成一股青烟,在安装设备的时候被各种东西砸成肉饼,几十个人,一起被有毒的废气毒死。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破马张飞的发火,怒骂工人和生产建设兵团的士兵不遵守操作手册的要求。可是,等到这样事情排山倒海的向他们袭来的时候,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快到极限了。

这些残酷的封建社会底层出生的人,其实是见惯了各种生死亡的。他们对于人的死亡,绝对是司空见惯的。他们觉得,自己早就对死人的事情已经麻木了。在残忍的阶级社会里,因为贫困、饥饿、疾病、地主的贪婪和官府逼迫,各种各样的死亡层出不穷,随处可见。

工委会和农委会的六个代表,自己就亲身见过无数的人,饿死、病死、被地主和官府打死。他们中至少有四个人的直系亲属,就是这样死去的。工业委员会的代表王铁锤,是陕北地区的卫所的匠户出身。他曾经因为家里实在没法养育更多的孩子,先后亲手掐死过自己三个刚出生的子女。

熟读《万物一统律》和《万世归一律》,接受了唯物主义教育的王铁锤,自认为自己就是王师尊津津乐道的那种唯物主义者。但是即使如此,当他看到,随着炼钢厂运转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命死在炼钢厂的建设上。这让在生活中一点一滴,一枝一节都在努力贯彻唯物主义思想的王铁锤,也生出了些唯心主义的想法。钢铁厂这样伟大的,犹如神迹的事物,是不是像铁匠门中传说的那样,是需要人命来祭奠的呢。

同样是工业委员会的三个代表之一的郑千里,则是另一种想法。和王铁锤这种半路出家的学习者不同,郑千里是从一开始就接受了王书辉的科学文化教育的年轻人。无论在思想理论还是在技术知识上,他都单纯的认为,王师尊教的都是对的,王师尊说的全是好的。

对于工业建设死人这个问题,接受了专门的钢铁技术知识的教育,对钢铁的生产历史和钢铁冶炼涉及的化学知识,已经背诵的滚瓜烂熟的郑千里,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要知道,为了做好领导钢铁工业建设的工作,王书辉发给每一个工业委员会成员的《钢铁生产手册》,被他翻得都毛边了。

郑千里可不会认为,工业建设死人和欧冶子之类的神棍匠人们,搞的什么用人命祭炉的封建迷信活动是一样的。在他眼中,如果钢铁生产的工作有什么神奇的,那么,那种种神奇之处,就藏在《钢铁生产手册》里化学方程式:“C+O2=△=CO2;CO2+C=高温=2CO;Fe2O3+3CO=高温=2Fe+3CO2;CaCO3=高温=CaO+CO2↑;CaO+SiO2=高温=CaSiO3”上。他对这些化学符号非常的着迷,一有时间就捧着王师尊发的那本《化学入门》看个不停。

不过,对于大量的死人问题。郑千里还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他觉得,既然王师尊能够提供那么完善的《生产手册》,还有确实能够预防伤亡的《安全守则》。那么,王师尊就一定有不让人死的好办法。他觉得,从对付马松华到对付张天禄,整个复兴会还没有一个人因为战斗而死亡的。反倒是复兴会自己搞生产死了这么多人,这种状况,实在是个很吃亏的事情。

工委会的赵三才和农委会的魏有田、周铁以及吴江四个人,则是一方面和王铁锤、郑千里一样,觉得死人太多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则是,他们觉得死了五百人,实在是很可惜。赵三才直接管理的机械厂和木工加工厂,农委会领导的各个复兴会直属的农场和养殖场,都非常的缺人。

在这么缺人的情况下,钢铁厂这块儿却是这么大量的死人。他们觉得,既然钢铁联合厂已经走上正轨,那么现在是时候,追究一下工委会钢铁小组的责任,把人力的分配向他们负责的领域倾斜一下了。

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12章 婚事(4)第443章 绝望的李岩第43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3)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150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2第30章 日常(2)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45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1)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74章 骨干的产生(2)第110章 第一次反围剿3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278章 魏忠贤的疑惑(4)第392章 光复辽南7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23章 起步(7)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251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5)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第30章 日常(2)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27章 开始(3)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200章 连锁反应1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442章 相同的身体不同的人生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173章 审判(1)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36章 理念(4)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10章 婚事(2)第206章 连锁反应7第344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5)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164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4)第13章 立足(1)第28章 开始(4)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170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2)第317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6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250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4)第76章 大丰收(2)第371章 在山东(6)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426章 王书辉犯了圣母病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134章 入学风波3第172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4)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382章 东改编1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20章 起步(4)第483章 中倭新关系3第191章 武昌起义(1)第29章 日常(1)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373章 在山东(8)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370章 在山东(5)第468章 邮政局里的两个人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114章 第一次反围剿7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74章 骨干的产生(2)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373章 在山东(8)第40章 妖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