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 仗势欺人下

弱国无外交,这是个常识,原本也无甚可谈之处,现时代的大清就是一强国,尽管有些外强中干的嫌疑,但毕竟还是强国,甚至是当今世界上的一等强国,有了强大的实力作为保证,外交这玩意儿耍起来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两大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大清帝国彻底抛弃了关起门来当皇帝的思维,正式踏上了国际大舞台,只是当时大多数的国人乃至朝廷诸臣都并未意识到此举的重要性罢了,当然这个大多数里头并不包括诚亲王允祉在内。

诚亲王允祉何许人也?如果说打闷棍是他的职业,敲诈勒索就是他的业余爱好,当初胤祚还是阿哥那会儿可没少被允祉这等职业爱好气得半死,这回好了,原本就长袖善舞的允祉得了胤祚的旨意,那还不可着劲地在“外交事业”上连职业外带业余爱好地折腾个风生水起。别人怎么想的,金喜欢不清楚,不过金喜欢清楚的是——经过诚亲王无微不至的“关怀”之后,他已经“富裕”得只剩下条换洗的内裤了,当然,有失就有得,被诚亲王洗劫了一空的金喜欢总算得到了承诺——大清皇帝陛下同意面见俄罗斯大使。

“外臣金喜欢叩见皇帝陛下。”金喜欢一进入养心殿,立马跪倒在地,磕头不已,脸上满是媚笑,在他看来胤祚沉着的脸怎么着也比诚亲王那张永远是笑的脸来得亲切,至于那个自称彼得大帝特使的特普罗夫斯基上校则是手托着帽子,躬着身子默默地站在一旁。

“嗯哼,金喜欢,你家彼得皇帝是不是又打算跟我大清宣战来了?嗯?”胤祚明知故问地说道。实际上,俄罗斯使团的来意早已被允祉套得个七七八八了——布伦托海子一战之后,整个俄罗斯远东的军事力量全部丧失殆尽,出征的一万余人能逃回去地只剩下不足八百,现如今彼得大帝所想的不是如何去征服大清,而是担心大清趁此机会吞并了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派出使节团的目的一是向大清示好,希望能维持现有的疆界不变;二是,看能不能将被俘的俄军官兵赎回去;三是,看能不能从大清手中购买一些先进的武器装备。毕竟俄罗斯的主要敌人是瑞典及土耳其帝国。彼得大帝不想也不敢到处树敌,尤其是现如今军事力量强大的大清,更是彼得大帝所不愿招惹地。

“噢,尊敬的皇帝陛下。误会,误会,这是个天大的误会。外臣代表鄙国彼得皇帝陛下对所生的误会向圣上表示歉意,希望贵我两国能保持睦邻友好地现状,我国皇帝……”金喜欢一听胤祚的语气不善,忙絮絮叨叨地解释了起来。

胤祚冷笑了一下,挥手打断了金喜欢的废话。沉着声道:“金喜欢,你好大地胆子。竟敢虚言哄骗朕,嘿嘿,你家彼得皇帝派出军队到我大清滋事,一个误会就能解释得了?那好啊,朕也派些兵马到俄罗斯逛逛好了,回头也说声抱歉可成?嗯?”

“这个……”金喜欢本质上就是一个商人,并不是个职业外交家,此时一见胤祚怒,顿时吓得浑身哆嗦。磕头如捣蒜地道:“圣上息怒。圣上息怒,外臣。啊,不,这真的是一场误会,都是那个该死的谢廖夫自作主张,鄙国皇帝实在是不知情的,请圣上见谅,外臣……”

“尊敬的大清皇帝陛下,我,大俄罗斯帝国彼得皇帝陛下侍从武官,彼得洛维奇-特普罗夫斯基,谨代表彼得皇帝陛下,向您表示敬意,请允许在下向您呈交我国皇帝陛下地国书。x”一直沉默不语的特普罗夫斯基上校突然用汉语开了口,虽说有些字咬音不准而显得语气有些怪异,可还算得上流利,顿时听得胤祚一楞神。

唔,看样子这位特使才是主事之人,奶奶地,侍从武官?这汉语说得有够地道的,彼得那小子能将一个懂汉语的人留在身边当侍从武官,足见在彼得小子原本的算盘里,大清就是一道大餐而已,妈的,该死胤祚的心思动得飞快,不过却并没有开口,只是挥了下手,示意随侍身侧的高年英去将特普罗夫斯基上校手中的所谓国书接了过来。

大红封面的国书用地是俄、汉两种文字,洋洋洒洒一大篇,除去套话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地内容,最多也就是胤祚已经知道的那三个要求罢了。胤祚飞快地扫了一遍国书,随手将那本国书扔到了龙桌上,眼神锐利如刀一般盯着特普罗夫斯基上校,冷冷地说道:“上校,你家皇帝派你来就是要跟朕说这些废话地吗?”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国皇帝陛下对所生的误会表示歉意,我大俄罗斯帝国希望能跟贵国保持睦邻友好的传统,互通有无,请皇帝陛下容许那些迷途的官兵们返回家乡,与他们的亲人团聚以显示皇帝陛下的宽仁之意。”特普罗夫斯基上校并未因胤祚的冷落而激动,畅畅而谈地说道。

睦邻友好?嘿嘿,这群老毛子知道什么叫睦邻友好?,雅克萨、海兰泡之类的友好罢了,这等友好还是留给他们自己去享用好了,去你妈的宽仁吧胤祚一想起前世那个时空的海兰泡惨案,心中的火腾地就起来了,不过却并没有带到脸上来,淡淡地说了一句道:“尔等请求觐见,朕已经见过了,这些琐事朕没空搭理,要谈判,朕派人跟尔等去谈好了,尔等可以走了。”

“陛下,请允许我……”胤祚的话就是命令,一起子大内侍卫、太监也不管特普罗夫斯基上校还想说些什么,拥上前去,连同金喜欢一道赶出了皇宫,交由九门提督衙门的官兵押送回了俄馆,再次将俄罗斯使团看管了起来。

“三哥,跟老毛子交涉的事就由你去办好了。”胤祚高坐在龙椅上,看了眼闻讯赶来的诚亲王允祉,款款地说道:“朕给你几条准则:第一条:老毛子要想赎回被俘的官兵这一条可以,但是必须拿银子来买,至于该多少,三哥拿主意便是,不必请示朕;第二条:将《尼布楚条约》中割让出去的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给朕拿回来,若是老毛子不同意,告诉他们朕即刻兵自己去拿,到那时就不是现在这个条件了;第三条:通商可以,想买武器门都没有。不用理会老毛子的战争威胁,他们没那个实力,三哥尽管放手去做便是,一切有朕给你撑腰。”

“是,臣尊旨。”允祉恭敬地磕了个头,脸上满是快意,大体上是又想起了他的职业爱好了罢。

胤祚满意地点了下头道:“嗯,那就好,还有几件事三哥也抓紧落实一下:朕打算将英、荷、俄的大使馆都建在东郊,唔,就跟东交民巷的四夷馆放一块好了,往后再有其他国家来我大清驻节一律都安排在那儿,至于东交民巷原有之住民的安迁问题,三哥可以跟顺天府协商,回头朕会给你一道旨意。常悖铮碲二条是派驻英、荷的出使人选问题,三哥督促一下礼部,抓紧时间整理出章程,尽快派出去好了。常悖铮碲三条嘛,倒有些棘手:从今而后,来我大清要求建交的国家必然众多,礼部除了做好接待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培养一批合格的大使、翻译之类的人选,好生学习一下别国的语言和外交礼仪,别到了其他国家时给朕脸上抹黑便好,若是可能的话,成立一所外交官学校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所需的银两由朕的内库拨出好了。”

“皇上圣明。”允祉现如今一听外交可是很来劲的,此时见胤祚将此事完全放给他去操持,心情自然是激动得很,那张脸笑得简直都快看不到眼睛了“圣上,头一条倒也好办,左右京师现在空地不少,安迁费用也不会太多,若是能得工部出面或许能快上不少的;第二条已经办妥,最迟明日便可将章程理出;至于第三条,臣不敢欺瞒圣上,臣已经理出了份折子,请圣上过目。”

嗯哼,老三这家伙还真是个天生的外交家,了不得啊,嘿嘿,才接触外交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玩得出神入化了,不错嘛,外交学院的名堂都搞出来了。胤祚将允祉递交上来的折子看了一番,心中感慨万千,笑了一下道:“三哥有心了,工部那头朕会下旨的,这个外交学院的事朕准了,三哥放手施为便是。”

第296章 破局(上)第479章 喋血之战(一)第45章 遭遇强敌第290章 白莲余孽第139章 摊牌第32章 望月楼风波(一)第92章 十里秦淮河第110章 京师乱(二)第393章 博弈(三)第243章 八旗难题(二)第289章 惊魂一刻第359章 较量(三)第351章 天要黑了(上)第215章 快刀斩乱麻第121章 各有算计(下)第355章 父与子(下)第247章 八旗商号(三)第337章 月黑杀人夜(下)第九十七 纵横三第412章 输赢之间(二)第5章 “钱景”第200章 世子之争(上)第68章 夜袭(四)第80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第470章 艰难的征程(上)第39章 大风起兮云飞第431章 宦海起波澜(中)第446章 大清邮局(下)第13章 朝堂奏对(下)第72章 都是穷人?第232章 当庭定帅第480章 喋血之战(二)第272章 拨云见月(二)第406章 风卷残云(六)第311章 都在算计第405章 风卷残云(五)第219章 谁都不糊涂第359章 较量(三)第492章 落日(上)第40章 图拉定策第317章 浑水摸鱼(一)第509章 帝驾南巡第244章 八旗难题(三)第405章 风卷残云(五)第289章 惊魂一刻第233章 出征第143章 老四出招了第21章 尿裤子县令第197章 好事总是成双的(上)第272章 拨云见月(二)第198章 好事总是成双的(中)第33章 望月楼风波(二)第303章 钉子(下)第19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5章 请君入瓮第84章 骗几把剑用用(上)第16章 又被黑了一次第490章 大战起兮第218章 难得糊涂(下)第409章 收网(三)第103章 朝堂论战(下)第118章 血夜(五)第190章 年关第328章 倒礽行动(三)第390章 震慑第383章 谍报的价值第284章 风渐起(中)第67章 夜袭(三)第318章 浑水摸鱼(二)第142章 入门第474章 谁与争锋(三)第305章 布局(上)第143章 老四出招了第140章 江南造船厂第391章 博弈(一)第28章 大将军王?第403章 风卷残云(三)第383章 谍报的价值序章偷龙转凤第74章 醉仙居(上)第141章 升级了第469章 多事的夏天(三)第95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462章 真正的考题第467章 多事的夏天(一)第396章 等待第92章 十里秦淮河第159章 猎人归来第295章 阴谋终须阳谋破(下)第110章 京师乱(二)第35章 望月楼风波(四)第473章 谁与争锋(二)第102章 朝堂论战(中)第511章 京畿乱,风云起(二)第87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第257章 底牌揭开(上)第275章 一波三折(下)第276章 柳暗花明第95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21章 尿裤子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