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封宅

入夜,吴府内是灯火通明,不断有宾客进进出出,几个仆人站在门前嘴都要笑歪,只是不断的拱手道贺。

不多时,见到三个衣装颇像商户的人摇摇晃晃走过来,门前仆人想都没想就迎上前去,笑着说道:

“几位打哪来啊?”

崇祯皇帝昂着头没吭声,倒是陈奇瑜上前几步,一手塞进去几两碎银,拉他到一边说道:

“我们是通州来的客商,做珠宝生意的。你也懂,现在这年头生意难做啊,小哥通融一番,让我等进去走一圈就好。”

这伙计掂量掂量手中碎银,满脸的淫笑,见后面又有宾客提着礼品到了,他这才是点点头,根本没把这几个行脚商放在心上,转头继续招呼去了。

“哎呦,李东家到了!快请快请。”

“赵掌柜还带什么礼呀,都是常客,来来来快请!”

崇祯皇帝看着这一幕,心中倒是更加好奇了,一个九品的宣课司大使竟然有这么多人来阿谀奉承。

而且这府宅哪像一般的九品小吏,自己任命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李若链都有所不如,那可是正三品,难道真是那皇亲国戚名头搞的鬼?

刚迈进去走了几步,却听见后面传来一阵哄乱声,不少人站在两侧等待着什么,没多久一顶轿子停在门前,下来的人崇祯皇帝也熟悉,是朝堂上的熟面孔。

“兵部侍郎金之俊,他怎么会到这儿来?”方正化嘀咕一句,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崇祯皇帝,那意思像是在问要不要动手拿下。

这件事可越来越有意思了,兵部侍郎也是正三品的职衔,以前洪承畴在这个位置上待过,算得上位高权重。

虽然金之俊对崇祯来说什么都不是,但在宣课司大使面前他可就成了一座山,能屈尊来这里,那定然是有些猫腻。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没着急,背着手吊儿郎当的走进正堂,带着陈奇瑜和方正化两个人到处乱逛,看见什么都要瞅一眼。

“这位爷面生啊,不是京城人士?”

崇祯皇帝正在闲逛,忽然听见背后传来这么一声,也便是顺着声音走过去坐下,含笑问道:

“你怎么就知道我不是京城人?”

“呵呵。”

那人闻言也是笑了笑,拱手说道:“在下王宏兴,户部侍郎王宏祚便是家兄,只不过家兄走的是官路,在家走的是商路。”

“不知阁下是?”

“那王兄可是个大人物了。”崇祯皇帝摆摆手,说道:“小人姓齐,是通州人,不才和这两位兄弟做些珠宝生意,方才王兄是怎么看出在下不是京城人的?”

“哈哈,不是我王宏兴吹,这京城里头的商人,十个有八个我都见过,而且一块儿吃过饭,还有那些官员,除了太大太小的,基本上都有过一面之缘。”

方正化看了门外一眼,问道:

“姓吴的不过是个九品杂官儿,怎么今日却有如此多的大人物来此赴宴,就连兵部的侍郎金大人都来了。”

“这你们便是有所不知了。”王宏兴没在意方正化说话中的阴阳怪气,指了指最里头左拥右抱的吴巍,冷笑一番说道:

“你们当真以为大家是来见吴巍的?那都是给成国公侄子朱桢面子!”

“此话怎讲?”

“这姓吴的不过是条乱叫的狗,没有谁会真正放在心上。但朱桢就不同了,他是皇亲国戚,这个名头说出去可是能唬人的。就连那些肆无忌惮的厂卫番子,听见这四个字,也是要掂量掂量。”

“看见那边儿了没?在场这些掌柜、东家,多半都是附近几条街的,这次就是想沾上皇亲国戚的光,也好不再交那些子虚乌有的乱税。”

听到这里,陈奇瑜问道:“子虚乌有的乱税,难道他还敢编造名目不成?”

“哦,对是在下忘了,几位通州来的,对京城的规矩还是有所不知。”王宏兴笑了笑,为自己斟满一杯,慢悠悠说道:

“吴巍是宣课司的大使,别看才是个九品官,但那油水可大着呢,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捞不到。就说这街上摆摊要交占地税,拉着货物上街要交行车税,就算你买个小屋把货存起来不卖了,那也要交居货税!”

“要说这京城之大,还真是无奇不有。”

陈奇瑜又问道:“若在下没记错,新增税赋可是要有官府通令才行?”

“嗨!瞧您这话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啊!”王宏兴摆摆手,看那表情,好像觉得这问题非常小儿科,“有钱干什么不行?”

“这朱桢好歹是成国公的侄子!打着皇亲国戚的名头给宋知府送点银子,他敢不收?若是收了,这就算上了同一条船,自然不好再管。顺天府衙门拿回来几张空白文书,内容还不是想怎么填就怎么填?再说了,有成国公这层关系,朝中也没有谁敢细问不是!”

“这说曹操曹操就到了,知府宋大人这不就来了。”

崇祯皇帝听到现在,已经对附近几条街的事情明白个大概,感情自己这天子脚下的水池子倒是比一般州府还要深。

宣课司放在后世那就是税务局,虽然衙门小,但却非常重要,一个负责收税的九品小吏居然能混成皇亲国戚,看这胡编乱造的名目,这是把老百姓连皮带骨头的剥削!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京城干出这种事,那就是根本不将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自己前不久才说了免天下赋和三饷,那是信誓旦旦,先不说外头有没有改观,京城倒是变本加厉收的更黑了,这岂不是在啪啪打自己的脸?

至于这吴巍有什么后台,那就无所谓了,朕可是大明朝的皇帝,谁的腰有咱粗啊?不论那朱桢,还是兵部侍郎金之俊等人,来一个弄一个,这宣课司是要整改整改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起身走到一边,招手示意方正化过来,吩咐道:

“在周围安排了不少人手吧,不必藏着掖着了,让内厂的人进来闹闹,朕倒要看看,有谁敢为宣课司出头,和厂卫作对!”

崇祯皇帝说完这话之后,就见到方正化一溜烟跑没了影儿,他回来之后做了个放心的表情,看那意思,等着看戏就是了。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外头果然急匆匆跑来了一队番子,看衣着,正是内行厂的人。

为首一个挺着长驴脸的档头,第一时间跳进来出示了腰牌,刀出半鞘,大声吼道:

“给老子封了!”

第三十五章:整筛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个弟弟第六百一十章:天下巨商会于京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杀刘良佐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颜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总督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业帝国第二百四十章:月夜营啸,平度之败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后满虏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袭破敌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击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轻的时代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一百八十三章:动手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厂暂主金陵事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颜劲旅第七百五十二章:兹册封为王第二章没了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复襄阳第五百五十三章:明运未尽,能者辈出!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颈第二百六十四章:宁完我入京第四百九十七章:来自远东的渗透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五百零五章:册封大典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二百一十五章:订盟 六卫 册封第六百七十六章:中兴、来服第四百章:没有胜者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广德(中)石头的一些心里话。第七百七十一章:杀鸡焉用牛刀第四十五章:东厂办差,孝陵卫勤王第四百五十二章:这怎么玩,这根本玩不了啊!第六百七十章:闯王之死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阵大战,处变不惊第四百二十五章:执意夺关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谋,先下一城第七百六十八章:兵临巴尔干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七百二十九章:你这个皇上,老子不认!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体纯反正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谋,先下一城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儿岛海战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六十三章:拔起萝卜带出泥(为舵主灯火阑珊处等贺!)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贼丧胆者,兴平高杰也第四百六十二章:战兵、正兵、辅兵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七百三十四章:朕亲手砍了多尔衮第四百八十章:对阵(求推荐)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骑第二百一十八章:吞并乌齐叶特第六百零三章:惩一儆百第六百三十八章:钟情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战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战争第三十九章:李岩的手段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进剿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儿岛海战第五百三十四章:国事、家事(三千字!)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于“全世界”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复太原(上)第七百五十章:亲征巴黎去三光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三百四十九章:清军压境第七百四十七章:神圣罗马帝国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厂暂主金陵事第七百二十一章:你们的天可汗到了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胁朕?第十二章:踹门而入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还是眼高一筹?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钱第一百零九章:不能当睁眼瞎第五百九十章:让朕告诉你,谁才是强权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乱第三百五十四章:谋定盛京,御驾亲征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师第六百七十三章:长安第一百零三章:处处中兴之象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风的厂卫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谋 其次伐心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四百五十六章:鱼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三百二十六章:实心行实政之策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将何来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后疯狂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亲国戚们第六百七十二章:传闻第三百零七章:阴险的马士英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报复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战场转折(三千字求票!)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访第五百五十三章:明运未尽,能者辈出!